公安业务法律知识模拟题

合集下载

2023年政法干警 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通关模拟卷包括详细解答

2023年政法干警 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通关模拟卷包括详细解答

2023年政法干警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通关模拟卷包括详细解答单选题(共20题)1. 民警小陆的好友小易最近买房时与卖家发生纠纷,向小陆咨询。

纠纷起因是小易购买了郎某一套二手房,双方签订合同后支付房款前,小易方知郎某隐瞒该房屋曾发生命案的事实。

小陆对双方房屋买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方的买卖合同应被认定为无效B.小易向法院申请撤销买卖合同应获支持C.小易可以直接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D.郎某的行为因涉嫌欺诈构成诈骗罪【答案】 B2. 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规定,执法勤务机构实行队建制,设有:①总队,②大队,③支队,④中队四个层次。

依照层次从高至低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答案】 B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案件中一方当事人属于下列哪种情形民警应当回避()A.曾是民警的儿时邻居B.曾因盗窃被民警调查过C.是民警所在小区的保洁员D.是民警的近亲属【答案】 D4. 某日,某派出所民警老朱、小徐在驾车巡逻途中,有群众现场报警称,看到有人偷了一辆摩托车后,将该摩托车放入一辆白色面包车内,驾车往城郊方向驶去。

老朱、小徐根据报警群众的指引,立即拉响警报驾车追捕。

疑犯见警车追击,疯狂逃窜。

在被截停后,老朱、小徐下车准备控制疑犯,此时疑犯冲过来,用砍刀朝老朱头部砍去。

老朱应采取的措施是:A.先口头警告再开枪射击B.先鸣枪示警再开枪射击C.直接开枪射击D.使用警械制止【答案】 B5. 基于人民警察的性质,人民警察不得散布有损于国家声誉、形象和威信的口头或书面言论:不得参加国家明令取缔、禁止以及未依法得到批准的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

不得参加以反对国家为目的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得参加罢工。

这主要是对人民警察()方面的要求。

A.政治纪律B.组织纪律C.行动纪律D.工作纪律【答案】 A6.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是()A.哈萨克斯坦B.吉尔吉斯坦C.塔吉克斯坦D.阿富汗【答案】 A7. 取保候审中的保证方式是()A.提出担保人B.交纳保证金C.提出担保人和交纳保证金D.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答案】 D8. 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自觉承担治安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分类模拟2_真题-无答案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分类模拟2_真题-无答案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分类模拟2(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判断题1. 人民警察的心理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在特定职务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

A. 正确B. 错误2. 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是为公安队伍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保障的专门工作。

A. 正确B. 错误3. 人民警察在执勤中应当依法办事,不卡压,不刁难,不恶语伤人,不冷嘲热讽,不讲粗话、脏话,对犯罪嫌疑人、罪犯实行文明管理,不打骂,不体罚虐待,实行人道主义。

A. 正确B. 错误4.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各种诉讼活动中通过法定的程序实现的。

A. 正确B. 错误5. 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是否依法履行了职责、行使职权,是否严格遵守和执行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A. 正确B. 错误6.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要求同级及下级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汇报有关法律实施的情况,并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或者作出决定。

A. 正确B. 错误7.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体正义放在首要位置。

A. 正确B. 错误8. 坚持向科技、教育要警力,要战斗力,把教育、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公安装备的科技含量,用现代科技武装公安机关,以适应打击日益严重的职业化、技能化、智能化的刑事犯罪的需要。

A. 正确B. 错误9.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A. 正确B. 错误10.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是相互重叠的关系。

A. 正确B. 错误11. 区分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关键是否使对方察觉、了解工作意图,是否采取被对方了解、认识直至使对方配合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

A. 正确B. 错误12. 秉公执法,办事公道,其核心就是一个“忠”字。

A. 正确B. 错误13. 人民警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执法力量。

2022-2023年政法干警 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带答案

2022-2023年政法干警 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带答案

2022-2023年政法干警公安之公安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李某(65岁)携带3万元现金乘坐公交车时被甲盗走,情急之下李某心脏病发作死亡。

关于本案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B.甲构成盗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C.李某的死亡不属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结果D.李某的死亡是认定甲构成盗窃罪的危害结果【答案】 C2.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人民警察法》的有关规定,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法定职责的是:()A.对人民法判处拘役的罪犯执行刑罚B.羁押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被告人C.拘传人民检察院决定拘传的犯罪嫌疑人D.羁押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答案】 C3. 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降低经济过热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增加政府支出B.降低公司所得税C.降低个人所得税D.提高贷款利率【答案】 D4. “时代楷模”吕建江同志是新时代政法干警的杰出代表,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忠诚可靠”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

关于“忠诚可靠”,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忠诚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前提B.严守纪律是忠诚可靠的中心和精髓C.听党指挥是无条件的D.全党服从中央是忠诚的原则问题【答案】 B5. 甲欠乙货款8万元,乙多次索要甲均表示无钱可还。

某日,乙再次索要货款时,甲纠集他人殴打乙并逼迫乙写下已收到甲还款8万元的收条。

乙离开后报警,获知乙报警后甲自动投案。

关于本案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属于犯罪既遂B.甲属于犯罪未遂C.甲属于犯罪中止D.甲属于犯罪预备【答案】 A6. 秉公执法,其要点是:(),(),严禁逼供,不枉不纵。

A.不徇私情不畏权势B.不徇私情廉洁执法C.清正廉明不徇私情D.清正廉明不畏权势【答案】 A7. 对拒绝接受教育或不服从管理的被收容教育人员,可以延长收容教育期限。

但延长收容教育期限的,实际执行的收容教育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A.3年B.2年C.1年D.半年【答案】 B8. 取保候审中的保证方式有()。

人民警察考试试题

人民警察考试试题

人民警察考试试题人民警察考试是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公安系统的重要环节,考试内容通常包括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案例分析以及时事政治等。

以下是一份模拟试题,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情节较重的,处以()。

A. 警告B. 罚款C. 拘留D. 以上都不是2.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A. 公正、公平B. 严格、文明C. 热情、周到D. 快速、高效3. 以下哪项不是人民警察的职责?()A. 维护社会治安B. 预防和打击犯罪C. 管理交通秩序D. 经营商业活动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4.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 询问B. 搜查C. 拘留D. 罚款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C. 诈骗D. 故意伤害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可以随意使用警械和武器。

()7.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

()8.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可以对任何人进行搜身检查。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9. 简述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规范。

10. 简述人民警察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某日,一名人民警察在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形迹可疑,随即对其进行询问。

男子突然逃跑,警察立即追赶并将其制服。

请分析该警察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12. 某小区发生一起盗窃案,人民警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名嫌疑人家中有被盗物品。

请分析在这种情况下,警察应如何依法进行处理。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14. 论述人民警察如何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结束语:人民警察考试不仅考察应试者的法律知识,更注重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安类基础知识试题题库

公安类基础知识试题题库

公安类基础知识试题题库
第一部分:法律法规
1.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公安机关怎样开展治安管理工作?
3.公安机关办案时需要遵守哪些法律程序?
4.《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了哪些违法行为?
第二部分:警务知识
1.公安干警应如何维护正常的执法秩序?
2.请简述警务工作中的“四不两直”原则。

3.刑事技术在破案中的应用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见义勇为”?公安机关如何对见义勇为者予以表彰?
第三部分:社会治安管理
1.“扫黄打非”是什么工作?公安机关在进行此项工作时遇到的难点有哪
些?
2.如何有效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3.公安机关在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应该有哪些应急措施?
第四部分:公安业务知识
1.公安机关在侦查工作中是如何收集证据的?
2.什么是“侦查措施”?在何种情形下可以使用侦查措施?
3.公安机关如何对群众提出的投诉进行处理?
4.查找走失儿童的工作有什么特殊之处?
以上是本题库中的部分试题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
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解释,请咨询相应的公安机关部门或专业人士。

祝您学习进步!。

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4)

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4)

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4)(1/40)单项选择题第1题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______提出。

A.三日内B.五日内C.十五日内D.七日内下一题(2/40)单项选择题第2题行政赔偿方式以______为主。

A.赔礼道歉B.返还财产C.金钱赔偿D.恢复原状上一题下一题(3/40)单项选择题第3题公安部督察机构作出的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决定,受理申诉的机关是______。

A.公安部督察委员会B.公安部C.行政监察机关D.国务院法制办上一题下一题(4/40)单项选择题第4题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回避由______决定。

A.公安机关负责人B.检查机关负责人C.人民法院负责人D.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负责人上一题下一题(5/40)单项选择题第5题在某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中明确规定,将对某一违法行为的罚款权“委托”给某一组织。

根据这一规章,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______。

A.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B.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C.可以自由地行使罚款权D.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上一题下一题(6/40)单项选择题第6题某剧院为增加票房收入,与某当红歌星李某签订演出合同。

双方约定,剧院应于12月30日向李某支付出场费1万元,李某则须于元旦晚上为该剧院举行的联欢会演唱歌曲。

12月29日,李某喉咙发炎,医生诊断须立即手术,预计住院10天。

剧院欲解除合同,李某认为,剧院仅能中止履行,不能解除合同。

为此,双方发生纠纷。

有关某剧院的救济措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只可行使不安抗辩权,不可行使合同解除权B.或者行使不安抗辩权,或者行使合同解除权C.既可行使不安抗辩权,又可行使合同解除权D.不可行使不安抗辩权,但可行使合同解除权上一题下一题(7/40)单项选择题第7题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己复议的情形是______。

公安业务知识1000题

公安业务知识1000题
1,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英国的宪法。英国宪法属于不成文宪法国家。
2,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87年的美国宪法。
3, 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91年的法国宪法。该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它的序言。
4, 新中国以来,我国除了颁布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还颁布了四部正式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行的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经历4次修改。
34,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5, 拐卖妇女、儿童罪中的“妇女”是指14周岁以上的女性,“儿童”是指14周岁以下的男女儿童。
36,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书面决定的案件。
20, 我国刑法主刑的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拘役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改造的刑罚方法(一般在看守所或者拘役所执行),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罪犯被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21, 我国刑法附加刑的种类: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公安业务知识试题

公安业务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A. 公民在年老时B. 公民在疾病时C. 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D. 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2.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的机关为()。

A. 全国人大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3.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应当遵循的原则的是()。

A. 合法B. 公正C. 公开D. 便捷4.甲公司于2月5日以普通信件向乙公司发出要约,要约中表示以2000元/吨的价格卖给乙公司某种型号钢材100吨,甲公司随即又发了一封快件给乙公司,表示原要约中的价格作废,现改为2100元/吨,其他条件不变。

普通信件于2月8日到达,快信于2月7日到达,乙公司均已收到两封信,但秘书忘了把第二封信交给董事长,乙公司董事长回信对普通信件发出的要约予以承诺。

请问: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A. 合同未成立,原要约被撤销B. 合同未成立,原要约被新要约撤回C. 合同成立,快件的意思表示未生效D. 合同成立,要约与承诺取得了一致5.下列关于通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缉的对象是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B.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C. 通缉是一种侦查方法D. 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超过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由所在辖区的公安机关发布6.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对谁可以依法暂予监外执行?()A. 张某和王某B. 王某和李某C. 李某和赵某D. 张某和李某7.下列关于日期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A. 对被拘留的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B. 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4日C.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D.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30日8.某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陈某不服提出上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甘肃省招录基层人民警察:公安业务法律知识模拟题。

单选题:1.人民法院属于( )机关。

A.侦查B.检查C.审判D.立法2.我国公民从( )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A.年满10岁B.年满18岁C.年满16岁D.出生时起3.我国婚姻法规定,男性公民年满( )周岁,女性公民年满20周岁可以结婚。

A.22B.25C.20D.23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中共中央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在我国构成故意杀人犯罪的年龄最低是满( )周岁。

A.16B.14C.18D.156.从年龄上讲,我国公民年满( )周岁可以当选国家主席。

A.55B.60C.45D.507.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司财产( )。

A.情节轻微尚不够行政处罚的行为B.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C.情节轻微尚不够民事处罚的行为D.情节轻微尚不够经济处罚的行为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人民群众B.中国共产党C.人民代表大会D.司法机关9.下列犯罪构成的要件中,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的是( )。

A.犯罪的故意B.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C.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D.犯罪产生的危害结果10.我国《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 )结婚。

A.十八周岁B.二十周岁C.二十二周岁D.二十四周岁答案及解析1、【答案】C。

解析:《宪法》第12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这就是说,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A。

解析:《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这就是说,男性公民年满22周岁可以结婚。

故本题答案选A。

4、【答案】D。

解析:《宪法》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故本题答案选D。

5、【答案】B。

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由此可知,在我国年满14周岁即可构成故意杀人犯罪。

故本题答案选B。

6、【答案】C。

解析:根据《宪法》第7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故本题答案选C。

7、【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由此可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司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故本题答案选B。

8、【答案】A。

解析:《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故本题答案选A。

9、【答案】A。

解析:犯罪构成的四要件指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它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其中罪过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它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

A选项指的是犯罪主观方面的罪过形式,即犯罪故意;BC选项是针对的犯罪主体;D选项,犯罪产生的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

故而本题答案为A。

10、【答案】C。

解析:《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故而本题答案为C。

21.根据《宪法》的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

A.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C.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D.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22.下列情形中,哪一项的诉讼时效为1年?( )A.某甲买了1台电热水器,使用中因电热水器漏电而受伤B.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房屋买卖合同,后某乙违约C.某甲借给某乙2万元,某乙到期不还欠款D.某甲在某乙处定做一套西服,到期后某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某乙将西服卖掉2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处罚是( )。

A.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B.吊销许可证的处罚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D.扣留与罚款24.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趁其父病重期间,欲为其注射毒药。

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放弃了杀害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 )。

A.杀人中止B.杀人未遂C.杀人预备D.不构成犯罪25.未婚女青年张某经人介绍,认识了王某,二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张某发现王某有吸毒行为,于是提出分手,王某不同意,并且威胁说,如果张某不同意和他结婚的话,就要杀死张某的全家,张某被逼无奈,只得嫁给了王某。

该婚姻在成立时属于( )。

A.无效婚姻B.可撤销婚姻C.事实婚姻D.有效婚姻26.下列不属于公务员处分的是( )。

A.降级B.降职C.记过D.警告27.老人林某70岁,亲笔写下遗嘱:“三个女儿都读完大学,在外地工作,有固定工资收入。

小儿子林文,中学毕业尚在待业,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

我别无长处,百年之后,所遗房屋三间,在××路××号,由林文继承。

”老人亲自签名,署明日期,不久老人去世。

这份遗嘱( )。

A.违反男女继承权平等的原则,无效B.无见证人见证,无效C.未经公证,无效D.符合法律规定,有效28.张某从银行贷得80万元用于购买房屋,并以该房屋设定了抵押。

在借款期间房屋被洪水冲毁。

张某尽管生活艰难,仍想方设法还清了银行贷款。

对此,周围多有议论。

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民法有关规定,下列观点可以成立的是( )。

A.房屋被洪水冲毁属于不可抗力,张某无须履行还款义务,坚持还贷是多此一举B.张某已不具备还贷能力,无须履行还款义务,坚持还贷是为难自己C.张某对房屋的毁损没有过错,且此情况不止一家,银行应将贷款作坏账处理,坚持还贷是一厢情愿D.张某与银行的贷款合同并未因房屋被冲毁而消灭,坚持还贷是严守合约、诚实信用29.刘某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场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放弃了杀害行为。

刘某的行为属于( )。

A.杀人中止B.杀人未遂C.杀人预备D.不构成犯罪30.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不公开审理。

A.不能B.可以C.一般D.一律答案及解析21、【答案】D。

解析:依《宪法》规定,各部部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没有任职两届的限制。

22、【答案】A。

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因此,选择A。

23、【答案】B。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D项的扣留非行政处罚的种类,而是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因而不选。

24、【答案】A。

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本案中,甲是自己自动放弃实施犯罪,因此他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选择A项。

25、【答案】B。

解析:《婚姻法》第11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6、【答案】B。

解析: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故本题答案为B。

27、【答案】D。

解析:立遗嘱人林某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亲笔所书遗嘱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处分的是其个人合法财产,符合法律的规定,因此该遗嘱有效。

遗嘱将财产留给儿子未留给女儿是因为儿子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而女儿均有固定工资收入,因此未违反男女继承权平等的原则。

该遗嘱为自书遗嘱,不需见证人见证,也不需公证。

故本题答案选D。

28、【答案】D。

解析:抵押物房屋被洪水冲毁导致抵押权的消灭,但是并不影响张某与银行的贷款合同,张某仍需履行合同规定的还款义务。

故本题答案选D。

29、【答案】A。

解析:根据《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本题中,刘某是自动放弃犯罪的,因此属于犯罪中止。

故本题答案选A。

30【答案】D。

解析: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274条的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故本题答案选D。

31.周某和张某二人密谋共同盗窃,张某在门外望风,周某入室行窃。

周某行窃时不慎碰倒水杯,将独自在卧室熟睡的女工人惊醒,周某停止盗窃,强奸了女工人,事后与张某逃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