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九一八事变D. 中共二大的召开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A. 德国B. 日本C. 英国D. 美国答案:C3. 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鸦片战争的结束C. 解放战争的胜利D. 第一次国共内战的结束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哪里宣告成立?答案:天安门广场5.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地是__北京__。

第三部分:简答题6. 请简单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包括反帝反封建和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被动地位到主动地位的转变。

第四部分:论述题7. 请论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同时,抗战也成为中国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基础,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五部分:解答题8. 请解答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滞后、改革的阻力以及对外交往的限制等。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防和外交政策的调整等。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农民张大伯回忆过去是“村里没电话,大道尽坑洼,屋里点灯蜡,听戏找喇叭”;笑谈现在是“农户家中有程控,坐在床前看电影,电脑炒股在农家”。

中国农民生活质量发生巨变应该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三大改造完成后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D.中共八大后2 . 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 .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

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事件是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两岸领导人历史性谈判C.两岸达成“九二共识”D.提出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4 .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①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②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 .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A.辛亥革命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抗美援朝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6 .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B.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C.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D.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7 .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

人教版初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初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初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带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黄帝战蚩尤B. 尧舜禅让C. 大禹治水D. 夏朝建立A. 破釜沉舟B. 朝秦暮楚C. 围魏救赵D. 指鹿为马A. 统一度量衡B. 书同文,车同轨C. 修建长城D. 实行科举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5. 明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下诏废除丞相制度?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元璋D. 朱瞻基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陈玉成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袁世凯D. 孙中山10.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袁世凯复辟帝制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平型关大捷B. 淞沪会战C. 武汉会战D. 百团大战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广州起义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土地改革完成C. 三大改造完成D. 文化大革命开始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广州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请列举北宋时期的三次著名战争,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3. 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材料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哀公》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1)请分别解释这两则材料的含义。

(6分)(2)这两则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请简要阐述该学派的主要观点。

(9分)材料一:“自道光年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入侵,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我国仁人志士为寻求民族复兴之路,前仆后继,英勇斗争。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项不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城市?A.洛阳B.长安C.扬州D.苏州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永乐盛世3.下列关于鉴真东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鉴真是唐朝高僧B.他东渡日本,传播佛学理论C.他的东渡促进了中日经济交流D.他的东渡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4.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南方农业发展迅速B.手工业非常繁荣C.商业贸易非常繁荣D.两宋时期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5.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设立行省制度B.开创科举制度C.推行重文轻武政策D.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城市是长安。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鉴真东渡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

()4.两宋时期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5.元朝开创科举制度。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________。

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遣唐使来华,唐朝的使节也到访各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中国人称为________。

4.宋代南方农业迅速发展起来,逐渐超过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________”的谚语。

5.元朝时,中央设________,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2.简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3.简述鉴真东渡的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中)1.下图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C.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D.13.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人朝参战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已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3.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抗美援朝B.二月抗争C.西藏和平解放D.红卫兵串联4.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该有多髙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推广5.“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

”上述现象发生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三大改造期间C.“大跃进”运动中D.改革开放后6.下列各图中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7.“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

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8.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关键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明朝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郑成功C. 郑振铎D. 郑孝胥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A. 鸦片贸易合法化B. 林则徐虎门销烟C.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D. 《南京条约》签订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A. 孙中山B. 袁世凯C. 慈禧太后D. 康有为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A. 国共内战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国的疆域。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5.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3.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

4.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______。

5. 新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清朝的一位官员,请根据你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给皇帝写一封奏折,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你的建议。

2. 假设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位革命党人,请根据你对辛亥革命的了解,给其他革命党人写一封信,鼓励他们继续革命。

3. 假设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位学生,请根据你对新中国成立的理解,给其他同学写一篇演讲稿,阐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文化大革命B. 四个现代化C. 十一届三中全会D. 南方谈话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A. 焚书坑儒B. 兴修长城C. 推行县制D. 制定《汉律》A. 设立三司B. 设立布政司C. 设立按察司D. 设立行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2.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4.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5. 戊戌变法发生在1900年。

()6. 《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7.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有儒、道、墨、法等。

()2. 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

3. 明朝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了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4. 近代史上,我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改革措施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要举措。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高峰的原因。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 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

()10. 宋朝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投资约 262 亿元。这条铁路全长 1142 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
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工程于 2001 年 6 月 29 日开工,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全线通车。
请回答:
(1)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已建立几个省级自治区? 本项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3 分)
年义务教育;
( 3)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并实施
的发展战略;
( 4) 2008 年 9 月 1 日,中国实现了城乡
全部免除学杂费。
三.材料解析题( 第 24 题 14 分,第 25 题 15 分,共 29 分 )
2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九十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
的社会变革; 领导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
实现了中国社会变
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新华社社论
( 1)材料二中所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 2 分)“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 1992 年 11 月代表大陆官方的海协会与代表台湾官方的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心内容是
。其核 ()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民间交流.维持现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实行三通.加强联系
15.中国的导弹部队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
()
A .20 世纪 50 年代
的标志又是什么?( 2 分)
【改革篇】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
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
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 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2 分)
1 分)材料中所说“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
【启示篇】 回顾历史,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9.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 “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
的“天才创造”是指
()
A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和现实
C. “一国两制”构想
D .香港的顺利回归
10.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要题目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表格中,每空 2 分,共 40 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下面哪个不是本次会议的决定
在这个会议上做出了一系列决定 , ()
从一个人的奥运到 2008 中国奥运,说明了
()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
③旧中国贫穷落后;
④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强项
⑤中国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20.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 年代看天上(太
图一:出席万隆会议图二: “乔的笑” 图三:尼克松访华
(1) 图一是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照片,他提出了 图二中乔冠华如此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图三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新时期的外交】
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 2 分)
(2 分)
,标志着
(2 分 )
图四: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
图五:世贸组织标志
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1.“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 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 ”材料中的“政策”“ 科技成果” 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是 ( )
C.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7.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 .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没收官僚资本
D .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8.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
(2)青藏.川藏.新藏三条公路 (3 分 );一五期间 (1 分 )
(3) 1959 年 (1 分 ); 60 周年 (1 分 );孔繁森 (1 分 )
(4)青藏铁路 (2 分 );西部大开发战略 (2 分 )
25.(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分 );三大改造完成 (2 分 ) (2) 1978 年 (1 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分 )
阳),70 年代看墙上 (挂钟),80 年代看手上 (手表),90 年代看腰上 (手机)。这反映了 ( )
A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号
(2) 图四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我国加入这一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年。此组织于 2001 年
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 会议主题是
。图五是世
贸组织标志。我国加入这一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年。 (3 分 )
(3) 你认为新中国的外交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的最主要原因
是什么? (2 分 )
(1 分 ); 2001 年 (1
分) ( 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2 分 )
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 每空 2 分,共 40 分 。)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号 答DCBDDBDDCC A D B A C B C D B B 案 二.组合列举题( 本题共 20 分 ) 21.① 1950— 1952:实行土地改革 (2 分 )
( 14 分)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
可分离的部分。
―――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由于恶劣的交通状况, 直至上世纪初, 地处 “世界屋脊 ”的西藏仍是难以进入之
地.上世纪50年代中国解放军修通了


等公路, 结束西藏没
有公路的历史。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7.一次国际会议上, 与会领导身着唐装集体亮相, 之后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唐装热。
会议是
(
这次 )
A . 26 届联合国大会
B.万隆会议
C.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世贸组织会议
18.世纪 80 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前苏联制定了“加速发展”战
(4)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4 分 )(言之有理即可)
四.活动与探究 ( 本题 11 分)
26.( 1)求同存异 (2 分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分 );中美关系正常化 (2 分)
( 2)1991 年 (1 分)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二.组合பைடு நூலகம்举题( 本题共 20 分 )
21.列举出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8 分 )
① 1950— 1952:

② 1953— 1956:

③ 1958— 1978:

④ 1978—至今: 22.请将下列图片的代号填写在相应的序号下。
。 ( 4 分)
A
B
C
D
① “铁人” ──(
② “最可爱的人”──(
认识?( 4 分)
也有失误的教训,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
四.活动与探究 ( 本题 11 分 )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
在国际事务中的
作用越来越大。请你参加下列的问题探究。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略、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一时间高科
技浪潮席卷全球 ,面对如此局势中国提出了
()
A .载人航天计划
B.改革开放决策
C.“ 211 工程”
D .“863 计划”
19.2008 年奥运会前夕, 上映了一部反映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体育电影 《一个人的奥运》 ,
A .国旗
B .国歌
C.首都
D .国徽
2.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其中, 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
A .新疆地区
B .青海地区
C.西藏地区
D .云南地区
3.一位美国将军回忆 1950 发生的那场战争时说 “……我们在错误的时间, 错误的地点, 与
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所说的“错误的战争”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