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合集下载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部分)GBJ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部分)GBJ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部分)GBJ1-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2-86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3-8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86 木结构设计规范GBJ6-86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7-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9-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10-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1-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2-87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3-8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7-8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8-8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21-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22-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50023-95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J25-90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J27-8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8-9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J29-90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 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62-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 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4-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5-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6-84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J68-84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9-84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70-94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J71-84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J72-84 冷库设计规范GBJ73-84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4-8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5-84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J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7-85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J78-85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80-85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3-97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J84-8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5-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6-85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8-85 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GB50089-98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J90-85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1-99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2-9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E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98 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095-98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50096-99 住宅设计规范GBJ97-87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9-8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100-87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2-87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J103-87 总图制图标准GBJ104-87 建筑制图标准GBJ105-87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106-87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8-8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9-87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J110-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111-87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2-8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3-87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4-8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5-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7-88 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8-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9-8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20-88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121-88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2-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3-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4-88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5-89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6-8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7-89 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J128-90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9-90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30-90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1-90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2-90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3-90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4-90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5-90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6-90 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GBJ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8-90 水位观测标准GBJ139-90 内河通航标准GB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与电缆载波通信系统的防护GBJ141-90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2-90间距标准GBJ143-9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J144-90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5-90 土的分类标准GBJ146-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GBJ148-90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2-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3-92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4-92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GB50155-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50156-92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7-92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8-92 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9-92 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7-92 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2-9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3-92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1-92 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GB5017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GB5017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验收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5-93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6-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7-93 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78-93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9-93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1-93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50182-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3-93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4-9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6-93 港口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8-93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9-93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90-93 多层厂房楼盖抗微振设计规范GB50191-93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2-93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4-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5-94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6-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7-94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9-94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计一标准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1-94 防洪标准GBJ201-83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 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7-9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J208-8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0-83 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1-87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4-89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5-9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6-94 铁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8-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3-95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4-95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6-95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7-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T50228-96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50229-9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J233-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1-9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2-9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3-94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0-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1-9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262-97 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50263-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4-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分项工程是从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称量、拌制、运输、浇筑、养护、试件制作直至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

混凝土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

1一般规定1.1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BGJ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对采用蒸汽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混凝土试件应先随同结构构件同条件蒸汽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养护共28d。

当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等的规定取值。

说明: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

但应指出,对掺用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由于其强度增长较慢,以28d为验收龄期可能不合适,此时可按国家现行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等的规定确定验收龄期。

1.2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表1.2取用;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注:对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试件,其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可通过试验确定。

说明:混凝土试件强度的试验方法应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根据骨料的最大粒径确定。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的试件时,其抗压强度应乘以相应的尺寸换算系数。

1.3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

说明:由于同条件养护试件具有与结构混凝土相同的原材料、配合比和养护条件,能有效代表结构混凝土的实际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来确定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摘要:混凝土中掺适量的粉煤灰,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工程成本。

重点探讨不同品质的粉煤灰在代替或超代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本卷须知。

列出不同强度等级要求的粉煤灰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参考配合比。

关键词: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本卷须知;原材料选择混凝土中掺人适量的粉煤灰,既可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增加混凝土的黏性,减少混凝土离析与泌水,又可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相对耽误,坍落度损掉减小,降低水化热,减少或消除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响的危害。

但也存在粉煤灰品质波动大,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的错误谬误。

假设在配合比设计时,对原材料、粉煤灰代替率及超掺量系数作正确选择,其混凝土能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本文阐述桥梁布局中C25灌注桩、承台,C30墩帽及墩身,C40、C50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及施工本卷须知。

1 原材料〔1〕粉煤灰:用于混凝土的粉煤灰按其品质分为I、Ⅱ、Ⅲ3个等级,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桥梁布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选择I、Ⅱ级粉煤灰,此中I级灰用于强度大于40 MPa的混凝土,Ⅱ级灰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桩基、承台、立柱、墩台帽工程。

粉煤灰活性:粉煤灰越细,比外表积越大,粉煤灰的活性就越容易被激发,因此,所用粉煤灰越细,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耐久性越好。

粉煤灰烧掉量对需水性影响显著,随粉煤灰烧掉量增加,粉煤灰的需水量增加,当烧掉量大于10%时,粉煤灰对流动扩展度无有利作用;粉煤灰含碳量增高,烧掉量增大,在混凝土搅拌、运送、成型过程,粉煤灰更容易浮到外表,影响混凝土的外不雅与内在质量。

别的,由于烧掉量增大,还会降低减水剂的使用效果。

需水量与粉煤灰的细度、烧掉量也有必然的关系,一般来说粉煤灰需水量越小,对混凝土性能越有利。

粉煤灰越细,需水量越小;烧掉量越大,需水量也越大。

所以粉煤灰的需水量指标可以综合反映出粉煤灰的性能。

粉煤灰试验

粉煤灰试验

一、引用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方法》(GB/T2419-9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90)二、粉煤灰试验的必试项目:(1)、细度(2)、烧失量(3)、需水量比三、粉煤灰试验取样方法及数量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亦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率小于1%)的重量计算。

散装灰取样——从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3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中抽10袋,并从每袋中各取试样不少于1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四、试验方法(1)、细度1、称取试样50g,精确至0.1g。

倒入0.04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2、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开始筛析。

3、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负压小于2000 Pa,则应停机,清理吸尘器中的积灰后在进行筛析。

4、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量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5、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到0.1%。

(2)、烧失量1、准确称取1g试样,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与坩埚上,防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以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3)、需水量比1、样品:试验样品:90g粉煤灰,210g硅酸盐水泥和750g标准砂。

对比样品:300g硅酸盐水泥、750g标准砂。

2、试验方法:依据《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94)进行。

分别测定试样样品的流动度得到125~135mm时的需水量W1(ml)和对比样品达到同一流动度时的需水量W2(ml)。

砼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

砼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

混凝土试块留置取样成型及养护规定一、试块留置1、普通砼用于检查结构构件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混凝土拌合物。

按《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在进行普通砼施工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与试块留置:(1)取样批次的确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一检验批的试件留置①常温季节A、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养护龄期为结构设计总说明中规定的28d、60d、90d或180d;B、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供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吊装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含外墙外装三脚架的7、5MPa试件)确定砼强度用;C、按计划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②冬期施工应增设不少于2组同条件养护试件。

一组用于检查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而另外一组或一组以上试件用于检查混凝土拆模强度或拆除支撑强度或负温转常温后强度检查等。

负温转常温后强度检查试件养护时间没有具体规定,由施工单位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对应的等效养护龄期。

③结构长城杯工程应留置检验拆模强度用同条件养护试块A、支撑外挂架时砼(外墙)拆模强度(≥7、5 PMa/mm2)试块,不少于2组。

B、底模拆除强度(≥A%×C设)试块,不少于2组。

C设为砼设计强度等级A值按下表取值构件跨度与拆模临界强度砼试件养护方式及留置数量推荐表表中B:标准养护强度试件,设计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龄期有28天、60天、90天与180天。

T:同条件养护试件,供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吊装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确定砼强度用,一般龄期为1d~1个月左右。

ST: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试件,属同条件养护试件,龄期为14d~4个月左右,按技术负责人制定的《结构实体检验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计划表》留置。

粉煤灰需水量比的快速测定档

粉煤灰需水量比的快速测定档

粉煤灰需水量比的快速测定———净浆流动度法李凤华(山东铁正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国标《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 以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 中所给的关于“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用胶砂流动度的方法来测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通过试验比较,作者提出一种简便、快速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方法—净浆流动度法。

0.引言粉煤灰是发电厂粉煤灰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因其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而被用于水泥、水泥混凝土中,对降低水泥水化热、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水量比是体现粉煤灰需水量大小的参数。

由于不同的厂家、不同的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粉煤灰被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即使同一厂家的粉煤灰也会因批次、品种、成分及细度不同而导致需水量比的不一样。

目前我们国家测定需水量比的规范主要有GB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J14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其试验方法主要是胶砂法,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法快速地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是本文所探讨的话题。

1.规范所给的关于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方法国标《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所给的方法:材料:水泥:GSB14-1510 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标准砂:符合GB/T17671-1999 规定的0.5~1.0mm 的中级砂;水:洁净的饮用水。

配合比见后表1需水量比计算:1.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中所给的关于“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方法:原材料:水泥:基准水泥;砂子:符合GB/T17671 规定的标准砂;水:采用自来水或蒸馏水。

配合比见后表2需水量比计算:1.2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 中所给的关于“粉煤灰需水量比的测定方法:原材料:水泥:硅酸盐水泥;砂子:ISO 标准砂;水:纯净水。

混凝土检测试题

混凝土检测试题

1、按砼拌合物稠度分类:a 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小于10mmb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10-90mmc 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100-150mmd 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大于或等于160mm2、按混凝土强度分类:a 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C55b 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c 超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0及以上3检测技术标准:a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b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c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d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e 《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f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g 《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h 《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i 《地下防水规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j 《建筑地面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k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1990)l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m 《混凝土质量控制规范》(GB50164-2011)4、混凝土强度确定a C30及其以上或与现场条件有明显差异需提高混凝土强度b 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1.645cu o cu k f f σ≥+式中 ,cu o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 k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c σ值 低于C20为4.0 C20-C35为5.0 高于C35为6.0d 用水量确定时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用水量按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坍落度每增加20mm 用水量增加5kge 混凝土强度确定时强度等级等于小于C60时水胶比按下式计算:,·/··a ce cu o a b cef W C f f ααα=+ (9.14) 式中 a α、b α——回归系数;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

预拌砼技术要求(更新版)

预拌砼技术要求(更新版)

预拌混凝土技术技术质量要求为了规范和完美预拌混凝土买卖过程中对技术合同的编制内容及技术质量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指导建议,合用于企业承建范围内各新开及在施工程项目。

第一条依照的规范、标准、规程1、《预拌混凝土》(GB/T14092-2003)2、《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204-2011)3、《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程》DBJ01-82-20044、《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11/385-2011)5、《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6、《一般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查验方法标准》(JGJ52-2006)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8、《一般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9、《一般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1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1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14、《高强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CECS104:99)15、《混凝土强度查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7、《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18、《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 GB50010-2010)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20、《建设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104-2011)2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11/T695-2009) 2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208-2011)2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4、《预防混凝土构造工程碱集料反响规程》(DBJ01-95-200525、《大概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26、《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01-64-2002)27、《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28、其余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预拌混凝土技术要求的规范、标准、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 B J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697号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为国家标准。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85)计综字1号文的要求,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规范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粉煤灰混凝土科研成果和工程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有关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复兴路甲1号,邮政编码:10003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水利部目录??第二章粉煤灰的技术要求?????第四章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正确、合理地在混凝土中应用粉煤灰,使之掺入混凝土后达到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工程质量、节省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节约资源等要求,以适应基本建设发展的需要,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站和预制厂,掺用粉煤灰的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不适用于建筑砂浆和作为外加剂载体所应用的粉煤灰。

第1.0.3条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除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粉煤灰的技术要求第一节质量指标第2.1.1条用于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质量的指标划分为三个等级。

其质量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

粉煤灰质量指标的分级(%) 表2.1.1第2.1.2条干排法获得的粉煤灰,其含水量不宜大于1%;湿排法获得的粉煤灰,其质量应均匀。

第2.1.3条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所采用的粉煤灰,可不受本规范的限制。

第二节试验方法第2.2.1条粉煤灰的细度,应按本规范附录一《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气流筛法)》测定。

第2.2.2条粉煤灰的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和含水量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法》测定。

第2.2.3条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验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二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定。

第三节验收要求第2.3.1条用灰单位应按本规范对粉煤灰进行按批检验。

每批粉煤灰应有供灰单位的出厂合格证,合格证的内容应包括:厂名、合格证编号、粉煤灰等级、批号及出厂日期、粉煤灰数量及质量检验结果等。

第2.3.2条粉煤灰的取样,应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者按一批计。

第2.3.3条粉煤灰的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散装灰的取样,应从每批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不得少于1kg,混拌要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用量大一倍的试样。

二、袋装灰的取样,应从每批中任抽10袋,每袋各取试样不得少于1kg,按本条第一款的方式缩取试样。

第2.3.4条每批的粉煤灰试样,应测定细度和烧失量。

对同一供灰单位每月测定一次需水量比,每季度应测定一次三氧化硫含量。

第2.3.5条粉煤灰的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对粉煤灰的各项质量指标规定。

当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重新从同一批中加倍取样进行复检,复检后仍达不到要求时,该批粉煤灰应作为不合格品或降级处理。

?第三章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第3.0.1条粉煤灰用于混凝土工程可根据等级,按下列规定应用:一、Ⅰ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跨度小于6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二、Ⅱ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无筋混凝土。

三、Ⅲ级粉煤灰主要用于无筋混凝土。

对设计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无筋粉煤灰混凝土,宜采用Ⅰ、Ⅱ级粉煤灰。

四、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设计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无筋混凝土的粉煤灰等级,如经试验论证,可采用比本条第一、二、三款规定低一级的粉煤灰。

第3.0.2条粉煤灰用于跨度小于6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时,放松预应力前,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且不得小于20MPa。

第3.0.3条配制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抗渗结构混凝土、抗硫酸盐和抗软水侵蚀混凝土、蒸养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地下工程混凝土、水下工程混凝土、压浆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等,宜掺用粉煤灰。

第3.0.4条根据各类工程和各种施工条件的不同要求,粉煤灰可与各类外加剂同时使用。

外加剂的适应性及合理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第3.0.5条粉煤灰用于下列混凝土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一、粉煤灰用于要求高抗冻融性的混凝土时,必须掺入引气剂;二、粉煤灰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施工时,宜掺入对粉煤灰混凝土无害的早强剂或防冻剂,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三、用于早期脱模、提前负荷的粉煤灰混凝土,宜掺用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

第3.0.6条掺有粉煤灰的钢筋混凝土,对含有氯盐外加剂的限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第一节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4.1.1条粉煤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强度保证率、标准差及离差系数等指标,应与基准混凝土相同,其取值应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4.1.2条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地上工程宜为28d;地面工程宜为28d 或60d;地下工程宜为60d或90d;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宜为90d或180d。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以上各种工程采用的粉煤灰混凝土,其强度等级龄期也可采用相应的较长龄期。

第4.1.3条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可采用等量取代法、超量取代法和外加法。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绝对体积法计算,其计算方法按本规范附录三规定执行。

第4.1.4条当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超量取代法时,超量系数可按表选用;当混凝土超强较大或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时,可采用等量取代法;当主要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可采用外加法。

粉煤灰的超量系数表4.1.4第4.1.5条粉煤灰的含水率大于1%时,应从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中扣除。

粉煤灰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时,其增加的空气体积应在配合比设计的混凝土体积中扣除。

第二节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第4.2.1条粉煤灰在各种混凝土中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以重量计),应符合表的规定。

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表4.2.1第4.2.2条当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小于5cm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应比表的规定相应减少5%。

第五章粉煤灰混凝土的施工第5.0.1条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的方式,可采用干掺或湿掺。

其掺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干掺时,干粉煤灰单独计量,与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按规定次序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二、湿掺时,先将粉煤灰配制成粉煤灰与水及外加剂的悬浮浆液,与砂、石等材料按规定次序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

第5.0.2条使用干态或湿态粉煤灰应以重量计量,称量误差不得超过±2%。

粉煤灰中的含水量,应在拌合水中扣除。

第5.0.3条粉煤灰混凝土拌合物必须搅拌均匀,其搅拌时间应比基准混凝土延长10~30s。

第5.0.4条粉煤灰混凝土浇筑时,不得漏振或过振。

振捣后的粉煤灰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明显的粉煤灰浮浆层。

第5.0.5条粉煤灰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应加强养护,混凝土表面宜加遮盖,并保持湿润。

暴露面的潮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干燥或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潮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第5.0.6条粉煤灰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施工时应加强表面保温,粉煤灰混凝土表面的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

寒潮冲击情况下,日降温幅度大于8℃时,应加强粉煤灰混凝土表面的保护,防止产生裂缝。

第5.0.7条蒸养粉煤灰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成型后热预养温度不宜高于45℃;预养(静停)时间不得少于1h;常温预养时,其预养时间应适当延长。

二、蒸养时的升温速度宜为15~20℃/h;恒温温度宜为85~90℃;降温速度宜为35~45℃/h。

三、蒸养粉煤灰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宜为8~10h。

?第六章粉煤灰混凝土的检验第6.0.1条粉煤灰混凝土的质量,应以坍落度或工作度、抗压强度进行检验。

引气剂的粉煤灰混凝土,应增测含气量。

有特殊要求时,还应增测其它相应的检验项目。

第6.0.2条现场施工粉煤灰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的检验,每班至少应测定两次,其测定值允许偏差应为±2cm。

第6.0.3条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非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100,至少成型一组试块;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500,至少成型一组试块;不足上列规定数量时,每班至少成型一组试块。

二、用边长15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所得的抗压强度极限值作为标准。

三、每组3个试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块强度代表值。

当3个试块的最大或最小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15%时,以中间值代表该组试块的强度值。

第6.0.4条掺引气剂的粉煤灰混凝土,每班应至少测定2次含气量,其测定值的允许偏差应为±%。

附录一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气流筛法)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粉煤灰的细度,作为评定粉煤灰等级的质量指标之一。

二、仪器设备:1气流筛(包括控制仪与气流筛座);2工业吸尘器(包括收尘器与真空泵);3旋风分离器;4金属标准筛(筛网孔径45μm);5筛余物收集瓶;6其它:软管、毛刷、木锤。

三、试验步骤:1将吸尘软管一头插入工业吸尘器的吸口,另一头通过调压接头插入气流筛的抽气口。

2将工业吸尘器的电源插头插入气流筛后面的座内。

3将气流筛的电源插入220V交流电源内。

4称取试样50g,精度,倒入45μ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气流筛筛座上,盖上有机玻璃盖。

5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气流筛开始筛析。

6气流筛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负压小于2000Pa,则应停机,清理吸尘器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7在筛析过程中,发现有细灰吸附在筛盖上,可用木锤轻轻敲打筛盖,使吸附在筛盖的灰落下。

83min后气流筛自动停止工作,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重,准确至。

四、试验结果处理:粉煤灰的细度,应按下式进行计算:筛余(%)=G×2 (附式中G——筛余物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