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布用纱文章

合集下载

新型牛仔布用纱技术与纱线产品

新型牛仔布用纱技术与纱线产品

原 料家 族 还添入一定量 的亚 麻 、 麻 、 大 苎麻 、 黄麻 等爽 感 型
纤维 素纤 维 , 牛仔布用纱提 供了多元化 发展 的空 间。 为
12 舒适性 要求 。
现代 的牛 仔 面料 对 耐用性 的 要求 逐 渐退 却 , 代的 是 替
舒 适性 要 求 , 量 采用 高 支/ 大 超高 支多股并 合纱 线 、 身与 舒 舒 适 结合 的弹 力纱 线 、 爽 透 气 型纱 线 、 感舒 适 型 超 柔 凉 触 纱线 等。
用异性 纤维 复合纺 制 , 可以是双 股也可以 3股以 上 , 其纱 线 具 有 功能多样化 、 性能 互补性 强、 格 多元化等特 点。 风
3 典型的牛仔 布用 纱品种
采 用不同 的纤维 原料 , 用相关 纺纱工艺 与装 备, 选 能够 设 计制造 出针对性 很 强的牛 仔布用纱。
牛 仔裤 最 早源 于 1 6 年意 大 利 港 口城 市 热 那亚 , 对 57 是 商船水手 所穿 的裤 子的称 谓。14 年 美 国的淘金 潮 , 89 第一 批 踏上 美 国大 陆 的移 民矿 工 可 以说 是一 穷 二 白, 烈 的劳 动 强
具 有透 气排汗、 凉爽 、 暖隔热 、 保 防护 等功能 。
负离子发生纤 维、 远红 外纤维、 高收缩纤维 、 中空纤维 、 多角侈
纺 织导报 Chn e teL a e 2 1 o 1 iaT xi e d r 0 0N .0 l r
叶型纤维、 柔软 扁平纤维 、 超 抗静电纤维 、 复合纤维等。
36 复合纱 .
目前牛 仔 布开 始 采用 复合纱 线 进行 织 造 , 复合纱 线 采
31 环锭纺 纱 .
环 锭 纱是 牛 仔 布用纱 的 主要 来源 , 点是具 有优 良的 特

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技术

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技术

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技术1牛仔布的发展促进牛仔布用纱多样化牛仔布与牛仔服装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纺织产品。

这种产品在世界上已流行100 多年,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用牛仔布制成的牛仔服装是受男女老幼最爱穿的服装之一,畅销不衰。

在我国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牛仔服装开始流行,由于织物具有手感厚实、色泽鲜艳、织纹清晰,并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形性、穿着舒适、朴素大方等特点,也受到不同消费阶层的喜爱,穿着人群越来越多,使牛仔布得到快速发展。

据相关资料报导:我国目前年产牛仔布已超过30 亿m,约占世界牛仔布产量的1/3。

按每米牛仔布平均用纱0.65 kg计算,需用各种牛仔布纱近200 万t,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牛仔布和牛仔服装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牛仔布用纱也成为纱线中的一个生产量较大、品种较多的纱线品种。

我国虽然牛仔布与牛仔服装生产起步较欧美国家晚了几十年,但经历30 多年的发展与创新,牛仔布从颜色、质地、外观、风格、原料使用、纱线线密度、纱线结构、后整理加工工艺,服用舒适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形成了传统牛仔布和花色牛仔布两大系列。

传统牛仔布又称经典牛仔布,继续保留粗犷简洁、手感厚实、返璞归真的风格,使用原料以纯棉97 ~36.4 tex(6S ~16S)粗支纱为主。

花色牛仔布又称新颖牛仔布,以精细轻质、组织多样为主要风格。

织物的表面织纹也由传统的3/1斜纹向多纹织发展,使用原料也从单一的棉纤维向多种纤维原料发展,纱线的线密度也由原来的粗特号向中、细特号发展。

纺纱工艺也由原来的转杯纺纱向多种纺纱工艺与多纤混纺技术发展,开发出多种结构如包芯纱、包覆纱、竹节纱、彩点纱、结子纱等花色纱线和新型纱线(表1),使牛仔布进入了向多用途、全年四季均可穿着方向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由于高档牛仔织物的出现,牛仔服已由家居服、休闲服、度假服发展成为社交场合中服饰。

2牛仔布对纱线质量的要求随着牛仔布品种的发展,不同品种牛仔布对所使用的纱线质量也有不同要求。

关于靛蓝筒子纱

关于靛蓝筒子纱

靛蓝筒子纱属于纱线的一种,只不过它的颜色是靛蓝,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纱,主要是用来做牛仔面料用纱。

为什么称为靛蓝筒子纱?
1、筒子纱
因为纱线出厂成为成品时通常是缠绕在一个圆柱形筒子上的,所以通常纱线又称为筒子纱或者筒纱。

2、靛蓝
靛蓝它是一种颜色,牛仔面料用纱与其它纱线不同,通常它都是先在纱线厂染好色的(一般的纱线是在纺纱厂出厂后再染色的),一般为靛蓝色,当然,也有其他颜色的,比如浅蓝、超蓝、黑色、硫化黑、蓝套黑等,但以靛蓝色为主。

资料图片:开平市杰森纺织厂生产的靛蓝筒子纱
靛蓝筒子纱的梭织和针织
靛蓝筒子纱是用来做牛仔布面料的用纱,但是它也分梭织和针织的,不是一般人以为只的有针织牛仔面料用纱才是靛蓝筒子纱。

但是,梭织面料和针织面料用纱还是有区别的,梭织面料的在纺纱厂出厂时一般不染色,染色这道工序是由下游厂家进行的,而针织面料的是直接在纺纱厂就染好色的。

而且,如今通常提到的靛蓝筒子纱却一般是指针织牛仔用纱。

(作者:开平市杰森纺织有限公司)。

牛仔产品纺纱认识—牛仔纱结构特点

牛仔产品纺纱认识—牛仔纱结构特点

包芯纱牛仔产品
包芯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成的皮芯结构的纱。一部分纤维 被限制在成纱的轴线上,称为纱芯,原料为长丝或细特短纤纱;另一 部分纤维包覆在纱的外层,称为纱皮,原料为短纤维,两部分纤维界 限明显。芯丝和外包纤维紧密相附,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纤 维剥离或滑移。
目前弹力牛仔布作牛仔服装较流行,因此氨纶包芯纱使用量也不断增 加,用环锭纺生产氨纶包芯纱是以氨纶长丝 为纱芯外包一种或几种纤维有棉毛丝等天然 纤维,也有粘胶、天丝、木代尔、天竹纤维 等。氨纶丝芯提供优良的弹性,而外包纤维 则可提供纱线所需要的表面特性。
牛仔产品纺纱认识
牛仔产品纺纱认识
•竹节纱是在普通单纱的长度方向上,出现粗节、细节的形状,这些粗节和细 节形似竹子的结节,故称竹节纱。
当设计用不同纱号、不同竹节粗度(与基纱比),节竹长度和节距的竹节纱, 采用单经向或单纬向以及经纬双向都配有竹节纱,与同号或不同号的正常纱 进行适当配比和排列时,即可生产出多种多样的竹节牛仔布,经服装水洗加 工后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朦胧或较清晰的条格状风格牛仔装,受到消费个性化 需求群体的欢迎。目前流行经纬双向竹节牛仔布,特别是有纬向弹力的双向 竹节牛仔布产品。
花灰纱牛仔产品
本色纱和染色纱是较为传统的两大类纱线,而混色纱是新开发出的一种新颖 色纱,它是将染成不同颜色,具有不同性质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混和起来 而纺成的纱,通过混色可获得本色纱和本色纱染色后所不能具有的真实颜色 和使用性能。单色混色纱是指将染成单一颜色的纤维与本色纤维混纺而成的 纱线。 花灰纱是单色混色纱的一种,即由染成黑色的纤维与 本色纤维混纺而成。除此之外,单色混色纱还有棕 色、红色、蓝色、绿色等。多色混色纱是指将染成两 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混纺或再加本色纤维混纺而成 的纱线。目前,最常见的混色纱是花灰纱,因其外观 颜色类似燃烧后的香烟灰烬,所以,直观地称为花灰 纱,也俗称“烟灰纱”。

牛仔布经纱染色和上浆

牛仔布经纱染色和上浆

第四章牛仔布经纱染色和上浆增添内容:第一节经纱准备二、络筒表4—1 结头形式:原织布结应改“空捻结”三、整经(三)经轴整经工艺增加高速整经工艺。

见下表国产高速整经主要工艺参数第二节牛仔布上浆工艺添加现代牛仔上浆工艺要求现代牛仔布上浆工艺要求﹙一﹚现代牛仔布的用纱由于牛仔布市场的迅猛发展,世界牛仔布的产量急剧上升。

在国内来讲,由广东省为主的生产基地逐步发展为山东、江苏省等地区。

随着市场的饱和,在市场竞争中采用新技术新原料的应用,现代的牛仔布在颜色、经纬纱线、纱的原料方面多姿多彩,已突破原有的单一成分、单一颜色的格局。

如经向粗细纱混织,经向竹节,棉涤交织,经纬向嵌金银丝。

原料方面采用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各种弹力包芯纱、包缠线。

在纺纱技术上讲,由原来的传统气流纺发展为环锭纺、空气摩擦纺、紧密纺等技术。

在组织变换上,由传统的卡其织物发展到平纹、斜纹及骑兵斜、小提花复合组织等。

﹙二﹚现代牛仔布的浆纱工艺一.牛仔的浆纱设备略写二.一般牛仔布上浆常用的浆料:1. 变性淀粉:略写(1) 酸化淀粉(2)氧化淀粉2. PV A:聚乙烯醇略写3. 聚丙烯类浆料:由一系列丙烯酸单体通过共聚反应而成。

一般可聚合单体有三十多种,可以根据上浆的纤维不同设计不同单体组合的聚丙烯酸类浆料来满足上浆要求。

其理论依据是相似相溶的原理。

由于聚合反应单体较多见性能差异大,一般浆料生产会选择多种单体共聚,如三元共聚和多元共聚。

通过与淀粉类浆料的配合使用达到替代PV A产品的目的。

其销售形式上可以是液态胶状体(胶水),固体粉状体(胶粉)。

如常州市润力助剂公司生产的AB胶水和AE 胶粉。

4.助剂一般牛仔布上使用的主要是增加纱线柔软性能的柔软剂。

如液态的油剂和固态的蜡片。

浆液的渗透剂:增加浆液的渗透性能。

在牛仔布浆纱的渗透剂选择方面,最好选择耐碱性的阴离子渗透剂。

5. 新型的牛仔布浆料助剂(1)在浆液中起到渗透作用,增加纤维间的粘结力方面的功能型助剂。

牛仔用复合双丝弹力包芯纱细纱

牛仔用复合双丝弹力包芯纱细纱

纺织类职业技能鉴定细纱设备保全论文(一级)论文题目:牛仔用复合双丝弹力包芯纱细纱工艺实践与设备改造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山东省泰安市所在单位: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牛仔用复合双丝弹力包芯纱细纱工艺实践与设备改造xxxx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文章重点介绍了牛仔用复合双丝弹力包芯纱的研发及关键设备的改造。

该技术重点通过对细纱机设备改造,将弹力包芯、长丝包芯及赛络纺装置集一身,使细纱机具备了生产复合双丝弹力包芯纱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氨纶和涤纶长丝包芯纱优点的集合,有效解决了氨纶面料因弹力衰退、断丝等原因导致的服装出现的变肥、气泡等问题,从而提高了牛仔服饰穿着的舒适性、外观质量及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关键词:弹力包芯纱;赛络纺;牛仔面料1.前言:随着纺纱技术的不断改进,各类新型纺纱方法的出现,使得牛仔面料所用纱线花样增多,面料不断丰富。

复合双丝弹力包芯纱的开发与应用,使牛仔品种发展到了一个新领域。

该纱线可使牛仔装既贴身又舒适,使牛仔产品更适应时装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因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目前生产此类产品的装置不够完善,所纺产品仍旧存在包覆不良、弹力不匀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因此,完善工艺设计,对关键设备进行改造,已成为纺纱企业的重要工作。

2.工艺路线的设计该技术研究的重点在细纱工序,其主体工艺路线如下:抓棉机→混棉机→六辊筒开棉机→豪猪开棉机→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3.细纱工艺技术的研究牛仔用复合双丝弹力包芯纱集合了弹力包芯纱、长丝包芯纱、赛络纺等多种生产技术。

只有将多种种生产方式有机结合,优化相关工艺参数才能保证成纱的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3.1赛络纺纱工艺技术的研究赛络纺的实质是对两根单纱须条合股进行同向加捻,因此在单纱须条加捻段中,纤维的转移没有普通细纱加捻那么强烈,纤维较顺直,空间螺旋线状纤维少,纤维头外伸机会少,纱体表面光滑。

所以赛络纺纱纤维排列整齐,毛羽较少,结构紧密,成纱条干及强力得到提高。

轻薄型牛仔面料用纱的纺纱工艺技术研究

轻薄型牛仔面料用纱的纺纱工艺技术研究

轻薄型牛仔面料用纱的纺纱工艺技术研究作者:王莹柯琦陈军沈君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王莹1,柯琦1,陈军1,沈君2[1.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430073;2.湖北际华3542有限公司,湖北襄樊441021)]【摘要】以精梳纯棉粗纱和涤纶长丝为原料,采用赛络菲尔纺纱技术,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单因素研究长丝与粗纱间距、长丝的预加张力和纱线捻系数对赛络菲尔复合纱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赛络菲尔复合纺技术纺制24.3tex轻薄牛仔面料用纱的最佳工艺参数捻系数为400,长丝与粗纱间距为6mm,长丝预加张力为9.8cN。

【关键词】棉/涤长丝赛络菲尔纱;力学性能;毛羽;条干CV值中图分类号:TS104.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0101(2012)04-0013-04牛仔服装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深受人们青睐,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牛仔布与牛仔服装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创新。

为了满足当代服装的时尚和潮流,即休闲和舒适的要求,牛仔面料正逐渐向轻薄型、弹性和柔软型发展。

现代牛仔面料所使用原料从单一的棉纤维向多种纤维原料发展,纱线的线密度由原来的粗特号向中、细特号发展,纺纱工艺也由原来的转杯纺纱向多种纺纱工艺与多纤混纺技术发展[1-3]。

赛络菲尔纺(Sirofil)是在赛络纺(Sirospu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纺纱系统[4]。

以赛络菲尔纺纱方法得到的长丝/短纤复合纱是一种结构、风格独特的新型纱线,具有成纱条干均匀度好、表面光洁、强力高和可纺性好等特点,其面料同时具备了长丝面料布面平整、挺括、悬垂性和抗皱性好的特点,以及短纤面料饱满的布面感、柔软的手感、透气吸湿性好、良好的肌肤亲和性等特点[5]。

将赛络菲尔复合纱制成轻薄透气的牛仔面料,在开发夏、秋季面料上前景广阔。

现采用赛络菲尔纺纱技术纺制棉/涤纶长丝复合纱,在保证其它纺纱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单一地改变长丝与粗纱间距、长丝的预加张力、纱线的捻系数,对成纱的强伸性能、毛羽和条干进行测试并进行比较,以探究赛络菲尔复合纺技术纺制轻薄牛仔面料用纱的最佳工艺参数。

牛仔布原料的要求与应用

牛仔布原料的要求与应用

牛仔布原料的要求与应用随着新型纤维材料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牛仔面料已不再以单一的纯棉为主,而是根据不同的风格特点选用不同的纤维进行混纺、交织,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1牛仔布的用纱要求牛仔布对纱线的品质有着较高要求。

不同配棉的纱线在面料上有不同的颜色和风格,纱线的强力和伸长都须在一定范围内。

股线做成的面料由于纤维和反光带的对应关系,纹路较清晰,光泽好。

同样,在牛仔布中用单纱的S捻纱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纱线的毛羽要求也很严格,因为毛羽不但影响面料的风格,也会影响分经产量。

转杯纱和环锭纱的风格是不一样的,环锭纱的手感较柔软,纹路较清晰,同时颜色也有所区别。

纱线丝光和烧毛也应用于牛仔布的生产之中,丝光后的牛仔面料滑爽干净,手感好。

竹节纱因其长短、粗细以及不同混比,可使面料呈现出或庄重、或活泼、或端庄、或大气等不同风格。

2牛仔布原料与结构的新变化竹节纱纤细、比例少、节长短,隐约朦胧的竖条,欢快活泼的雨点,若隐若现的彩条等都赋予牛仔新的风格特点。

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可以用彩色牛仔布及独特的水洗仿旧彰显个性,追求档次的中产阶级也可用稳重的竹节设计及独特的后整理功能提高自己的品味。

传统的牛仔布以2/1、3/1 斜纹布为主。

为满足市场需求,目前也出现不少其他组织结构的牛仔布,如缎纹组织,其手感柔软,弹性好,很受市场欢迎。

经二重组织,表里经采用2∶1 蓝白配合的比例,采用不同的穿筘,可以实现不同的条纹效果,同时也能提高穿着舒适性。

破斜纹组织、山形斜纹组织也让牛仔呈现多样的视觉效果。

灯芯条、蜂巢等组织风格独特,别具一格。

复合斜纹也应用较多,不同组织可在横向搭配出不同的条格。

针织牛仔及经平绒牛仔等也丰富了牛仔的品种。

3传统牛仔布对纤维原料的使用传统牛仔布的原料一般以纯棉为主,偶尔也用涤纶、纤维素纤维和功能纤维。

牛仔面料采用蓝经白纬,经纱采用轧染方式,表面上色,配以不同的水洗效果,物理或化学脱色,呈现不同的颜色风格。

经纱一般采用纯棉或再生纤维素纤维,后者如粘胶和天丝® 等,可以用还原染料或硫化染料染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牛仔布的发展促进牛仔布用纱多样化牛仔布与牛仔服装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纺织产品。

这种产品在世界上已流行100多年,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用牛仔布制成的牛仔服装是受男女老幼最爱穿的服装之一,畅销不衰。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牛仔服装开始流行,由于织物具有手感厚实,色泽鲜艳,织纹清晰、并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形性,穿着舒适、朴素大方等特点,也受到不同消费阶层的喜爱,穿着人群越来越多,使牛仔布得到快速发展。

据相关资料报导:我国目前年产牛仔布已超过30亿米,约占世界牛仔布产量的1/3。

按每米牛仔布平均用纱0.65公斤计算,需用各种牛仔布纱近200万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牛仔布和牛仔服装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牛仔布用纱也成为纱线中的一个生产量较大、品种较多的纱线品种。

我国虽然牛仔布与牛仔服装生产起步较欧美国家晚了几十年,但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与创新,使牛仔布从颜色、质地、外观、风格、原料使用、纱线线密度、纱线结构、后整理加工工艺,服用舒适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形成了传统牛仔布和花色牛仔布两大系列。

传统牛仔布又称经典牛仔布,继续保留粗犷简洁、手感厚实、返璞归真的风格,使用原料以纯棉97~36.4tex(6-16s)粗支纱为主。

花色牛仔布又称新颖牛仔布,以精细轻质,组织多样为主要风格。

织物的表面织纹也由传统的3/1斜纹向多纹织发展,使用原料也从单一的棉纤维向多种纤维原料发展,纱线的线密度也由原来的粗特号纱向中、细特号发展。

纺纱工艺也由原来的单一转杯纺纱向多种纺纱工艺与多纤混纺技术发展。

开发出多种结构如包芯纱、包覆纱、竹节纱、彩点纱、结子纱等花色纱线和新型纱线,使牛仔布进入了向多用途,全气候全年四季均可穿着方向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由于高档牛仔织物的出现,牛仔服已由家居服、休闲服、度假服、发展成为社交场合中服饰。

表1 牛仔织物常用纱线及其混纺比二、牛仔布对纱线质量的要求由于牛仔布品种的发展,不同品种牛仔布对使用纱线质量也有不同要求。

但目前全棉靛兰牛仔布仍占有较大份额,这类牛仔布是粗支高密织物,要求布面平整光洁、织纹清晰、纹路挺直、色泽均匀,具有立体感,这就对纱线的质量有较高要求,其基本要求是:1、纱线必须具有较好的匀染性和渗透性。

为了获得较好的染色性能选择棉纤维时应选用成熟度较好而且含杂质较少的棉花。

如果棉纤维的成熟度差或纤维中含有僵死棉,经纱染色后将会造成严重的染色不匀,影响色光,导致条花或色班染疵。

2、纱线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力和弹性。

牛仔布在织造过程中,为了获得牛仔布风格所必须的稳定织造状态,一般采用较大的上机张力,并需经受多次开口拉伸。

故要求经纱有较高的强力和优良的弹性以58.3tex纱为例。

用绳状染色的原纱断裂强度要求达到12.5~13.5CN/tex用片状染色的原纱断裂强度要达到11.5~12.5CN/tex。

3、纱线要条干均匀纱疵少。

牛仔布纬纱条干和纱疵要比经纱要求严。

当纬纱的条干不匀大或竹节纱疵较多时,会造成纱线强力较低,强力不匀率大,严重影响牛仔布的布面风格和外观质量。

当纬纱竹节严重时,在布面上会形成隐约可见的节状白色痕迹,有损于牛仔布面“蓝中透白”的特有风格。

以58.3tex为例要求条干均匀度CV%少于13%。

4、纱线毛羽要少。

毛羽多会使浆纱及整经工序分纱困难,断头增多,毛羽多也会引起织造时经纱开口不清,影响布面风格。

5、纱线的接头少和小。

牛仔布一般采用3/1右斜纹的组织结构,经纱的结头比较容易露于布面,形成一个与布面色泽不一致的黑点或白点造成疵点。

对于纬纱的结头和疵点,虽不如经纱结头明显和易于外露而影响成品的外观质量,但过多的结头也会造成布面分散性的白星疵点。

转杯纺由于卷装容量大、结头比环锭纺要少,这是其优点之一。

6、纱线的重量不匀率与重量偏差要小。

在国际市场上牛仔布的品种和价格主要决定于织物单位面积克重,因此要严格控制纱线的重量偏差,降低重量不匀率,否则或导至最终产品达不到标准克重而造成降等损失。

国家标准规定,百米重量偏差月累计要少于±0.5,百米重量不匀率要控制在2.0%以内。

7、为了使了牛仔布有较高的强力和优良的弹性,用转杯纺作牛仔织物用纱时,经纱捻系数要高于环锭纱20~30%,在450-470捻/米,纬纱捻系数可适当低于经纱,但不低于390捻/米。

以上几点是生产纯棉牛仔布时对纱线质量的基本要求,但如果采用的准备与织造工艺不同及牛仔布的规格不同,对纱线质量的要求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第一,目前加工纯棉牛仔布的织前准备工艺有绳状染色的经纱工艺与片状染色的经纱工艺两种,前者为球经整经—束状染色—分经—浆纱,其经纱的染色均匀性好,但这个工艺流程长,由于在分经到浆纱的过程中经纱承受二次张力,故对纱线强力弹性和毛羽有更高要求,纱线强力低、毛羽多,分经时造成断头较多,并影响经纱排列与张力均匀。

而后者工艺为整经——染浆联合、流程短,对经纱损伤少,故对经纱强力弹性等质量要求没有第一种工艺要求高,但因其染色时间短,色泽均匀度稍差,故目前对染色均匀性要求高的高档牛仔布,采用球经染色工艺为好,但对原纱质量要求要高于片状染色。

第二、牛仔布的织造工艺不同对纱线质量要求也是不同的。

80年代开始时采用有梭织机织制牛仔布,因车速低,经纱开口角度小,承受张力小,故对使用纱线质量要求不高,生产牛仔布的档次也较低。

但从90年代以来,随着牛仔服装流行,牛仔织物用的织机也从有梭织机向无梭的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发展,不但速度比有梭织机提高一倍以上,同时为适应牛仔织物强打纬的要求,均采用大张力来提高开口清晰度,故对用于牛仔布纱线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但要求平均强力高,且要求强力不匀率低,尤其是纱线最低强力不能低于平均强力80%。

目前轻薄牛仔布也有用喷气织机织制,其速度高达600-800r/min,不但要求纱线强力高、而且要求纱线毛羽少,毛羽多经纱开口不清增加纬纱断头,影响生产效率与布面质量。

因此用不同无梭织机织制牛仔布对纱线质量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第三、常规牛仔布有轻型、中型、重型之分,三种类型牛仔布使用纱支与经纬密度也不同,使用纱支越粗、经纬密度高的织物,因其织物总紧度高,上机张力要大,如果上机张力不足,打不紧纬纱会影响织造的顺利进行,故对纱线质量要比纱支稍细,经纬密度较低的要求高。

第四、目前随着花色牛仔布的发展,已打破了常规牛仔布分类概念,由于织物向轻薄化、多样化发展,使用纱线支数更细,使用原料范围更广,对纱线质量及线密度要求更高,尤其是作经纱的都采用合股加捻或精梳工艺,来提高纱线强力与光洁度。

如经纬双向弹力牛仔织物,采用纯棉精梳包芯纱为原料,经向用CJ18.2×2+77.8dtex(氨纶丝),纬向为C36.4+77.8dtex(氨纶丝),由于经纬向均用弹力包芯纱,技术含量高,织造难度大,故采用精梳+合股工艺来提高经纱强力与光洁度。

又如轻薄双色纬向弹力牛仔布,采用纯棉高支CJ9.7tex×2股线作经纱,棉氨纶包芯纱22.2tex+44dtex作纬纱,使用纱支更细,制成织物更轻薄,档次更高,对纱线质量要求也更高。

表2 部分花色牛仔织物使用纱线品种与纱线规格三、牛仔纱纺纱工艺发展与质量控制要点1、传统的牛仔布最早是用环锭纺工艺纺纱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使用粗特号纱的牛仔布而言,使用环锭纺纱不但工艺流程较长且生产效率较低,因管纱长度有限,需再经过络筒工序卷绕成筒,结头较多。

随着转杯纺纱技术的出现与发展,由于转杯纺生产的纱线,以其优良的性能获得牛仔织物生产企业的欢喜,逐步承代环锭纱。

故目前纯棉牛仔布转杯纱的用量最大,这主要是由于转杯纱结构中纤维被分成内外二层,纱芯纤维排列紧密、外层纤维较疏松,形成“内紧外松”纱线结构,而传统牛仔布用靛等颜料染色时具有表面染色,芯纱不易上色的特性,经水洗或石磨后,随着表层染色的剥落和褪色呈现“兰中透白”的牛仔布风格,这是牛仔织物使用转杯纱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转杯纺纱线还具有条干均匀度好、常发性纱疵与毛羽少,纱的耐磨性好等优点,制成织物蓬松度好表现丰满,故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但转杯纺牛仔纱强力较低(只环锭纱80%)伸长率与弹性不如环锭纱好,难以承受无梭织机高速度大张力的工艺,且对品种适应性不如环锭纺,目前随着花色牛仔布的发展,要求使用竹节纱,包芯纱、包覆纱等新型纱线,在转杯纺机上要生产这些新型纱线难度较大。

故目前对经纱强力要求较高以及竹节纱、包芯纱、包覆纱等,除少数经改装的全自动转杯纺机上生产外,多数都仍用环锭纺机上生产。

牛仔布用纱形成了“转杯纱与环锭纱”共存的格局,传统牛仔布用转杯纱为主,新型花色牛仔布用环锭纱较多。

2、转杯纺生产牛仔纱的工艺要点目前用转杯纺生产牛仔布用纱有传统纺纱工艺与新型纺纱工艺两种传统纺纱工艺:采用开清棉成卷——梳棉机制条——经过二道并条——转杯纺成纱。

纺纱工序一般有5道,采用的是自排风式转杯纺机,纺杯直径大(40-60mm),纺纱速度低(3-5万r/min),故生产效率较低,纺纱号数以97~58.3tex(6-10s)为主体。

新型纺纱工艺:采用清梳联→单程或二道并条机→全自动或半自动转杯纺机成纱。

当纺29tex(20s以下)以上粗号纱时采用一道并条工艺,当纺24.6tex以下(24s以上)中号纱时采用二道并条工艺。

由于清梳联取代开清棉与梳棉工序,提高了对纤维的开松与除杂效果,为提高成纱质量打好基础。

同时采用全自动与半自动转杯纺机后,不但速度高(纺杯速度10-13万r/min)而且机上有自动接头,自动清除疵点、自动排杂等装置,使生产纱线质量显著提高,纺纱号数也可从粗特号纱向中特细特号纱发展,目前最高纺纱号数已达14.5tex(40s)。

此外新型转杯纺纱系统在清梳联与并条机上均装有自调匀整在线质量检测与控制装置,使纺出纱线长短片段均匀度好,毛羽、疵点少,可作为中高档牛仔织物用纱。

故目前用新型转杯纺工艺生产的纱线,已成为牛仔布用纱的主要纱线。

3、环锭纺生产牛仔纱的工艺要点前述环锭纺纱由于对生产纱线适用面广,且成纱强力高于转杯纺,故目前对强力要求高的高档牛仔布及花色牛仔布尤其是作经纱的多数用环锭纺工艺生产,在生产中要把握的工艺要点如下:(1)用环锭纺生产特粗号高强力牛仔纱时,必须要以原棉为主体原料。

纺纱中要采用自动化连续化大卷装装备,尤其是细纱工序要采取大直径钢领与长筒管(51×250mm),以增加管纱容量、减少人工落纱次数。

有条件的企业可选用带自动集体落纱的细纱长机,取消人工落纱,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2)据市场调查,目前70-80%牛仔服装均有竹节风格,故生产竹节牛仔纱十分流行。

用环锭纺生产竹节牛仔纱,一般采用中后罗拉变速前罗拉恒速方法,使纺出的细纱既有竹节粗细变化又有竹节长度变化,在生产时要控制好竹节粗度与竹节长度及百米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