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1)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1)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1)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8分)1. (4分) (2018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

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凤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七。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A . 常绿阔叶林B . 落叶阔叶林C . 针叶林D . 高山灌丛(2)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A . 受台风影响,多雨B . 昼夜长短差别较小C . 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向D . 夜间易出现霜冻现象2. (4分)“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

”诗歌中描述的现象()A . 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 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 . 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 . 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3. (4分) (2017高一下·宜昌月考)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 甲、乙、丙B . 乙、丙、甲C . 丙、甲、乙D . 丙、乙、甲(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 . 南坡为向阳坡B . 北坡为向阳坡C . 南坡为迎风坡D . 北坡为迎风坡4. (4分) (2017高一下·淄川月考) 下列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A . 水力资源B . 森林资源C . 煤炭资源D . 铁矿资源5. (4分) (2018高二下·萧山期中) 下图为我国土壤的分布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1)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类型是()A . 湿润富铁土B . 湿润铁铝土C . 湿润雏形土D . 湿润暗沃土(2)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钙质和磷、钾等营养元素;陕西莲花辿上的土壤遇水极易被冲蚀,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C . 整体性规律D . 地方性规律6. (4分) (2017高一下·重庆期中) 读下面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所示自然带①是()A . 热带雨林带B . 亚寒带针叶林带C . 苔原带D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从图中可以判断北纬10度的自然带垂直分异中,积雪冰川带位于_________米以上。

新疆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新疆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新疆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4分)1. (4分) (2014高一下·东源期末) 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的是()A . 常绿阔叶林B . 落叶阔叶林C . 针叶林D . 苔原2. (4分)读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题。

(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 . 南坡为向阳坡B . 北坡为向阳坡C . 南坡为迎风坡D . 北坡为迎风坡(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甲乙两山位于南半球B . 甲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C . 甲乙两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D . 甲地纬度高于乙地3. (2分) (2013高一上·高青月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反映的是()A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 . 垂直地域分异D . 非地带性4. (4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期中) 下图是对某地区一次森林大火事件T0至T3 ,四个时段卫星影像进行分析而绘制成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获取四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图需要()A . 利用遥感技术B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C .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D . 实地勘测(2)从该地区森林大火燃烧情况推断,下列最为合理的是()A . 甲区可能是湖泊B . 丙区的树种比戊区易燃烧C . 丁区大火燃烧时间最久D . 森林大火到了T3时已熄灭5. (6分) (2018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下图为“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 . 常绿阔叶林B . 针阔混交林C . 热带雨林D . 荒漠(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 海拔B . 热量C . 水分D . 土壤6. (4分) (2018高二上·西宁期末) 下图为某岛屿地理位置示意图。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4分)1. (4分)(2019·海南模拟)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西麓,其标志性的U 形峡谷(下图)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园与我国黄山风景名胜区结为友好公园,两地的岩石类型都主要是()A . 石灰岩B . 砂岩C . 花岗岩D . 变质岩(2)该公园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 亚寒带针叶林带C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3)形成该公园U形峡谷的主导因素是()A . 冰川侵蚀B . 流水下切C . 风力侵蚀D . 海水侵蚀2. (4分)读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稀树草原(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 . 南坡为向阳坡B . 北坡为向阳坡C . 南坡为迎风坡D . 北坡为迎风坡(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甲乙两山位于南半球B . 甲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C . 甲乙两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D . 甲地纬度高于乙地3. (2分)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

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A . 垂直分异规律B . 地方性分异规律C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4. (4分)按气温垂直分布规律,下图中有永久性冰雪的山峰是()A .B .C .D .5. (6分)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 降水B . 洋流C . 地形D . 市场(2)与②地相比,④地()A . 夏季气温较低B . 夏季水源紧缺C . 森林覆盖率较高D . 冬季降水更多(3)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③地的水平自然带()A . 出现缺失B . 发生改变C . 分布受限D . 东西展宽6. (4分)(2020·湛江模拟) 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自然带分布。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1)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8分)1. (4分)(2018·浙江模拟) 读某山地垂直带谱回答下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A . 北温带B . 南温带C . 北半球亚热带D . 南半球热带(2)该南侧山麓的风向主要是()A . 西南季风B . 东南信风C . 中纬西风D . 东北信风2. (4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 西秦武力消灭六国,实施暴政,中原移民开始大批南下,有了“东方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A . 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 . 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 . 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季雨林D . 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2)客家人的先祖在南迁过程中,生活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叙述不可能的是()A . 餐桌上的面食越来越多B . 身上的衣服越来越薄C . 食物的保存越来越难D . 民居的防御功能越来越明显3. (4分) (2013高一上·高青月考) 读图,完成下题.(1)沿箭头a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A . 纬度地带性规律B . 经度地带性规律C . 垂直地带性规律D . 非地带性现象(2)沿箭头d方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 地形B . 海陆分布C . 人类活动D . 岩石性质4. (4分) (2016高三上·武清期中)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列各题。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 . 甲—乙—丙B . 乙—丙—甲C . 丙—甲—乙D . 甲—丙—乙(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 地形B . 水分C . 热量D . 坡向(3)乙山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A . 地中海气候B . 亚热带季风气候C . 温带季风气候D . 温带大陆性气候5. (4分) (2017高一下·南昌期中)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辽宁省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辽宁省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辽宁省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4分)1. (4分) (2016高二下·重庆期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A . 森林、草原、荒漠B .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 . 森林、高山草甸、荒漠D . 荒漠、草原、荒漠2. (4分) (2019高二上·松江期末) 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 亚寒带针叶林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 温带落叶阔叶林3. (2分) (2016高三上·武清期中)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列各题。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 . 甲—乙—丙B . 乙—丙—甲C . 丙—甲—乙D . 甲—丙—乙(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 地形B . 水分C . 热量D . 坡向(3)乙山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A . 地中海气候B . 亚热带季风气候C . 温带季风气候D . 温带大陆性气候4. (4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 RSB . GPSC . GISD . 数字地球(2)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A . 大型垃圾处理场B . 大型仓储式超市C . 汽车加油站D . 水源保护区5. (6分)下图为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 . 南坡为向阳坡B . 北坡为向阳坡C . 南坡为迎风坡D . 北坡为迎风坡(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甲乙两山位于南半球B . 甲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C . 甲乙两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D . 甲地纬度高于乙地6. (4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哈尔滨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坡向与植被(2)B卷

哈尔滨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坡向与植被(2)B卷

哈尔滨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4分)1. (4分) (2015高二上·长春期中)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A . 荒漠、草原、荒漠B . 森林、草原、荒漠C . 森林、高山草甸、荒漠D . 草原、草原荒漠、荒漠2. (4分)(2018·浙江模拟) 下图是我国某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山脉最有可能是()A . 秦岭B . 太行山C . 南岭D . 天山(2)北坡分布有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A . 纬度高,气温低B . 海拔高,气温低C . 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D . 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3. (2分) (2017高一下·石家庄期中) 下图为我国典型林木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丙地到乙地林木景观的变化体现了()A . 干湿度分异规律B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 非地带性(2)下列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 . 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 . 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 . 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4. (4分)遥感的特点是()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取资料快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④获取信息量大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④5. (6分)图是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

完成下题。

甲、乙、丙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 . 纬度地带性规律B . 经度地带性规律C . 垂直分异规律D . 地方性分异规律6. (4分)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 . 土壤和植被B . 气候和地形C . 水文和土壤D . 植被和水文7. (6分) (2016高二上·乾安期末) 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径的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依次为()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温带草原带④温带荒漠带A . ①②③④B . ②①③④C . ④③②①D . ③④①8. (4分)同处于北纬30°—40°的两地,大陆东岸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大陆西岸却分布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主要是因为两地的()A . 光照条件不同B . 地形条件不同C . 土壤条件不同D . 水热组合不同9. (4分) (2016高三上·赤峰期中)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绥化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黑龙江省绥化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黑龙江省绥化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4分)1. (4分)读纬度45°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当地经度。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②处沿海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 . ②、③处自然带的差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C . ③区域向东的地域差异主要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 . ③处沿海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 (4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月考) 图甲为重庆某地区交通图,图乙为图甲中歌乐山地区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甲中沙坪坝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 . 落叶阔叶林B . 常绿阔叶林C . 针阔叶混交林D . 针叶林(2)歌乐山地形崎岖,农业用地分散,村落分布及特征是()A . 规模小、较分散B . 规模大、距离近C . 规模小、呈带状延伸D . 规模大、呈团块状(3)图乙中山地顶部有大片森林分布,其主要功能是()A . 美化环境B . 净化空气C . 涵养水源D . 吸附尘埃3. (2分) (2016高三上·威海期末)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类型最可能是()A . 针叶林B . 常绿阔叶林C . 落叶阔叶林D . 硬叶林(2)近年来观察发现,该山地过渡带的范围向更高处扩展,其主要原因是()A . 气候更加湿润B . 林木品种改良C . 气温升高D . 土壤更加肥沃4. (4分) (2018高二上·天水期末) 冰塔林(如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

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

黑龙江省黑河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黑龙江省黑河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

黑龙江省黑河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4分)1. (4分) (2018高二下·泸县期中) A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

图中阴影部分示意A 地区的位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A地区沿岸洋流()A . 是在西南风影响下形成B . 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C . 造成沿海地区气温升高D . 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2)该地区多肉植物生长特征反映了当地8,9月()A . 接受到太阳直射、光照强B . 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C . 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D . 晴天多导致昼夜温差小(3)若A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A . 白令海峡B . 苏伊士运河C . 巴拿马运河D . 马六甲海峡2. (4分)(2018·浙江模拟) 读澳大利亚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完成下题。

(1)甲地自然带最有可能是()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 热带荒漠带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 热带草原带(2)与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是()A . 新疆长绒棉基地B . 锡林郭勒草原牧羊业C . 珠三角基塘农业D . 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3. (2分)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但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A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 亚寒带针叶林带4. (4分)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A . 遥感(RS)B . 全球定位系统(GPS)C . 地理信息系统(GIS)D . 数字地球5. (6分) (2018高二下·湖南开学考) 下图为2016年冬季拍摄的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路边绿化带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4 坡向与植被(2)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4分)1. (4分)读下图,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 甲、乙、丙B . 乙、丙、甲C . 丙、甲、乙D . 丙、乙、甲2. (4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 (单位:hPa)。

读图,回答各题。

北京(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处上升气流较强B . 乙处的风向是西北风C . 降水概率丁地>乙地D . 甲处的风速大于乙处(2)丙地目前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 . 狂风暴雨B . 气温骤降C . 天气晴朗D . 阴雨连绵3. (2分) (2016高三上·赣州期末) 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 . 断层是因岩层拉伸、断裂、错位而形成B . ②岩层可能形成溶洞C . 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 . 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沉积岩、断层、花岗岩(2)若图示位于我国南方的某丘陵地区,则()A . 甲处因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B . 乙是因断层而形成的山岭C . 河流在丙处比对岸沉积作用强D . 乙处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3)若图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图中山地山顶终年有积雪,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山麓基带是亚带热常绿硬叶林带B . 山地不可能有针叶林C . 植被破坏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D . 南坡雪线低于北坡4. (4分) (2018高三下·台州模拟)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发电厂周围250~1000米范围内9月份树木叶片含硫量的平均值。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能够监测植物体含硫量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 GISB . GPSC . RSD . VR(2)根据题意,在树木的生长季节,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A . 东南风和西南风B . 东北风和西北风C . 西南风和东北风D . 东南风和西北风5. (6分) (2016高一下·金山期中) 下图示意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A . 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 . 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 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地垂直地域分异D . 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6. (4分) (2018高二下·双流月考)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 . aB . bC . cD . d(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洪涝灾害B . b——土壤肥力C . c——灌溉水源D . d——生长积温(3) 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A .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 .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 .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 .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7. (6分) (2018高二下·新余开学考) 西安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 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B . 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C . 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D . 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②地冬季寒冷少雨B . ④自然带以热带雨林为主C . ⑥地的主要农作物是抽橄榄、葡萄D . 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出、地震8. (4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该山地东坡为迎风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 . 针叶林B . 常绿阔叶林C . 热带雨林D . 热带荒漠(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 水分B . 热量C . 海拔D . 土壤9. (4分) (2018高二下·临川期末) 下图为我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冰川面积的变化与冰川面积累积百分比的变化成正相关B . 冰川分布最低处的海拔约为2500米C . 草甸带可能分布在海拔6000-6600米处D . 冰川集中发育区位于海拔3600-4800米处(2)山体超过一定高度后,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 光照增强B . 山体面积减小C . 气温升高D . 大气保温作用弱10. (2分) (2019高一上·韩城期末) 下图为“欧洲阿尔卑斯山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表示()A . 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B . 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C . 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D . 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 . 北坡是向阳坡,南坡是迎风坡C . 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 . 南坡是向阳坡,北坡是迎风坡11. (6分) (2016高一上·北京期末)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受乙图中所示气压带控制时,该地区气候特点为()A . 夏季高温多雨B . 夏季高温少雨C . 冬季温和多雨D . 冬季温和少雨(2)该地区所对应的陆地自然带为()A . 热带雨林带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 热带荒漠带12. (4分)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A . 土壤和植被B . 气候和地貌C . 水文和土壤D . 植被和水文13. (2分) (2017高三上·枣庄月考) 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03%。

但拥有全球近4%的物种,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优质的哥斯达黎加咖啡豆被称为“特硬豆”,此种咖啡树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坡,并且海拔越高咖啡豆质量越好。

右下图为哥斯达黎加区域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西部山脉的隆起是因为加勒比海的凹陷B . 东部降水丰富是因为地处东南信风带C . 河流短小是因为落差大、流域面积小D . “特硬豆”质量好,是因为生长期长(2)哥斯达黎加生物物种丰富的自然原因是()①国土面积狭小,南北气温差异大;②环境保护好,森林覆盖率高;③相对高差大,垂直分异显著;④纬度较低,水热资源丰富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D . ①④14. (6分)(2016·六安模拟) 读长江中游某支流某河段分布图(下左图)和该河段河水水位年变化曲线图(下右图),下列有关图中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乙地为冲积扇B . 甲为三角洲C . 丁处有沙洲D . 丙处为堆积平原15. (2分) (2017高二上·金华月考)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研究土壤剖面发现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某沟谷剖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是()A . 荒漠B . 森林C . 水乡D . 草原(2)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A . 炎热干燥B . 寒冷潮湿C . 温暖湿润D . 寒冷干燥(3)图中河流最明显的水文特征是()A . 流量大而稳定B . 流量季节变化小C . 无冰期D . 含沙量大16. (4分) (2016高二上·长春期末) 在上海上大学的李晨同学,计划暑假时乘坐京沪高铁回北京,在体验那风驰电掣感觉的同时,更想快一点见到自己日夜思念的爸妈。

回答下列问题。

(1)李晨沿途不会穿过的自然带地域是()①温带草原带②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 . ①④B . ②③C . ①③D . ②④(2)下列景观的变化和李晨回家沿线景观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是()A . 珠穆朗玛峰南坡由山麓到山顶的景观变化B . 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 . 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自然景观变化D . 从智利圣地亚哥到美国洛杉矶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二、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17. (15分) (2015高一上·潍坊期末) 结合“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出地理环境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2)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处于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原因________.(3)刚果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随之气候、土壤、动物等也发生了变化,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4分)1-1、2-1、2-2、3-1、3-2、3-3、4-1、4-2、5-1、6-1、6-2、6-3、7-1、7-2、8-1、8-2、9-1、9-2、10-1、10-2、11-1、11-2、12-1、13-1、13-2、14-1、15-1、15-2、15-3、16-1、16-2、二、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 17-1、17-2、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