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DNA分子结构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DNA的分子结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含氮碱基有四种,分别是: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胸腺嘧啶(T) 和 胞嘧啶(C) 。因此脱氧核糖核苷酸也有 四 种。 二、DNA双螺旋结构 1.提出者: 沃森和克里克 。 2.结构特点 (1)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 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向右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结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DNA分子的特点 (1)稳定性:DNA分子呈现 右手双螺旋结构 。 (2)多样性:碱基对的 排列方法 在理论上几乎是无限的。 (3)特异性:碱基对的 特定排列顺序 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合作探讨] 探讨1:一分子DNA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量与含氮碱基的数量是否相 等? 提示:相等,因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 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探讨2:DNA彻底水解会得到几种物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每个DNA片段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各在两条链的其中一端。 (2)氢键数目计算:A与T间可构成2个氢键,G与C间可形成3个氢键,故G—C 对比例越大的DNA分子,其氢键数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 (3)氢键:可用解旋酶和加热法将其断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DNA分子中碱基计算常用规律
A1+T1=A2+T2,G1+C1=G2+C2(1、2分别代表DNA分子的两条链,下同)。 规律4: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数量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数的比例等于DNA
分子两条链中这两种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比例,即
A1+T1 A1+T1+G1+C1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2节 DNA的结构和DN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知识归纳1. DNA分子的结构(1)元素组成:C、H、O、N、P等。
(2)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
(3)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①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②外侧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碱基排列在内侧;③两条长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碱基对(A-T,G-C)。
(4)结构特点: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2. DNA与RNA的比较3. DNA分子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其次是在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生物的拟核和质粒中。
(4)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一定的温度和适宜的pH等。
(5)复制的“精确性”: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复制的“差错性”: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发生差错,这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7)过程:解旋→合成→延伸和盘绕。
(8)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9)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由于复制发生差错而出现基因突变,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材料。
4. 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区别5. 有关计算规律(1)DNA分子复制的计算已知某一条全部N原子被标记的DNA分子(0代),转移到含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表:(2)蛋白质合成时的计算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以DNA分子两条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一条信使RNA链,因此,DNA中的碱基数是RNA碱基数的两倍。
翻译时,信使RNA每三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其数目彼此间的关系一般可表示为:信使RNA3n个碱基数即一条肽链中的氨基酸数:mRNA上的碱基数:DNA上的碱基数=1:3:6。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 2 节 DNA 分子的结构

第 2 节 DNA 分子的结构学习目标定位:1、描述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2、概率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探究主题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自主学习】1、 构建者:2、 构建过程【合作探究】1 .结合教材 P47 — P48 的资料,分析并思考:( l )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2 )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讨论交流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2 .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
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探究主题 DNA 分子的结构2、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由 脱氧核苷酸链按照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由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内侧。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与T (胸腺嘧啶)配对;G (鸟嘌呤)一定与 配对。
【 合作探究 】1 .思考在整个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总数是否等于嘧啶总数?在 DNA 分子一条单链1、DNA 的结构层次基本组成元素: 等↓基本组成物质:磷酸、 、含氮碱基↓基本组成单位: (4种)↓DNA 单链:脱氧核苷酸链↓两条DNA 双链:DNA 结构中呢?2 .仔细分析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你认为两条长度相同的双链DNA 分子,其结构上的差异体现在哪里?3 .试总结DNA 分子结构稳定性的原因。
4 .认真观察教材P49 图3—11 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图,你认为DNA 分子同一条链和两条链中连接相邻两个碱基的结构有何不同?典型例题导学【例1】如图为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
请据图回答:(1)从主链上看,两条链平行;从建基关系看,两条单链(2)和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3)图中有种碱基,种碱基对。
高中物理第3章 第2节 DNA的结构

基是A、U、G、C。
()
3.在DNA分子中一定存在如下关系:C=T,A=G。 ( )
第2节 DNA的结构
1
2
3
4
5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4.双链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都与2个五碳糖连接。 ( )
5.制作一个含有n个A—T碱基对,m个G—C碱基对的长链,
①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连接。
②双链间:相邻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第2节 DNA的结构
1
2
3
4
5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3)化学键 ①氢键:连接互补链中配对的碱基。 ②磷酸二酯键:连接单链中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 磷酸。
第2节 DNA的结构
1
2
3
4
5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碱基配
对方式经历了相同碱基配对到嘌呤与嘧啶配对的过程。 ( )
2.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其中所含的碱
第2节 DNA的结构
1
2
3
4
5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DNA分子中碱基数量的计算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G-C,如图所示。
第2节 DNA的结构
1
2
(新课)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课堂反馈】
4.下面是DNA的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 的名称。
10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5. 脱氧核糖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8
G
1
T
2
C
9
3
A
4 7
5
6
DNA中碱基计算的一般规律
A
T
T
A
T
A
C
G
A
T
G
C
T
A
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碱 基对,且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这种 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反向平行 (1)DNA分子是有 2 条链组成, 盘 旋成 双螺旋 结构。
(2 碱基对 排列在内侧。 (3)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碱基对,并遵 循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3、DNA分子的特性:
①稳定性: 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 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原 则不变。(即结构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 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一个最短的DNA分子也有4000个碱基对,可 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4000种。
③特异性: 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脱氧 核糖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脱氧 核糖
C
脱氧 核糖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1928—)和英 国科学家克里克(1916—2004),共同提出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第2节_DNA分子的结构

G C A T
胸腺嘧啶 胞嘧啶 鸟嘌呤 腺嘌呤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二、DNA分子的结构
2、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① 相邻两个
脱氧核苷酸 的连接 两个脱氧 核苷酸通 过磷酸二 酯键连接
H2O
3′, 5′— 磷酸二酯键
二、DNA分子的结构
计算中的特异性
④双链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 总数的百分比等于其中任何一条链中A+T占 该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
DNA双链
A 1 +T 1 = A 1 +T 1 +G 1 +C 1 A 2 +T 2 = A 2 +T 2 +G 2 +C 2 A+T = A+T+G+C m
A1
T1
T2
A2 C2 G2
m G1
m
C1
分清楚是DNA分子(双链)还是脱氧核苷酸单链
练习
1、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23%,求A占多少? 解析:因为DNA分子中,A+G=T+C。所以, A=50%–23%=27% 2、在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 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 2.5 1 3、若DNA的一个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其 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 0.4 0.4
五种元素: C、H、O、N、P 四种碱基: A、G、C、T,相应的有四种 脱氧核苷酸 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两种连接 相邻:磷酸二酯键连接 方式: 相对:氢键连接 一种螺旋: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必修2 第3章 第2节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

所以, C 2=G 1=11 12 G2 = 24% = 1 A 2 +T 2 +G 2 +C 2 2 ×100 G+C G1+C 1 = 46%. = 46% 所以 总 1/2总 C1 所以 1/2总 = 46%–22%= 24% 所以 G 2 = 24% 1/2总
= 54%, 则
G 1 = 22% 1/2总
脱氧核苷酸 = 含氮碱基 + 脱氧核糖 + 磷酸
1、DNA的化学组成 DNA的化学组成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G C A T
胸腺嘧啶 胞嘧啶 鸟嘌呤 腺嘌呤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四种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脱氧核苷
5、DNA的复制是在细胞的 有丝 分裂和 减数 第一次分裂前的 间 期 、 的复制是在细胞的
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分子的过程。 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 子代 分子 进行的。 进行的。复制是指以 亲代 亲代DNA分子一条链 分子一条链 复制特点是 边解旋边 。复制过程必需以 亲代
为模
为原料、 板、 脱氧核苷酸 为原料、 ATP 件,
3、某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54%, 其中一条链上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求另一条链上G占其所 在链碱基总数的百分含量。 24% 解析一: 设DNA分子碱基总数为100. 所以,G1+C 1 =G 2 +C 2 =23
1 2 ×100×22%=11
已知:A+T=54,则G+C=46 已知:G 1 = 则: G 2=23–11=12 解析二: 已知 已知 A+T 总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

课标定位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分析科学家探索DNA结构的历程,理解DNA的 化学组成、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学习科学家探 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2.DNA的结构 通过观察DNA的结构模式图和制作DNA双螺旋 结构模型,掌握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素养阐释
1.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理解DNA的生物 特点及功能。 2.通过学习科学家探索DNA结构的历程,认同科 学探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认识到科学家探 索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及交流合作、技术进步、 多学科交叉渗透等对于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 作用。 3.通过模型制作,领悟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 作用。
归纳提升 1.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2. 借助示意图辨析DNA分子的结构
图1
图2
(1)由图1可解读出以下信息。 (2)图2是图1的简化形式,a表示氢键。
3.有关DNA分子结构的2个注意事项 (1)并非所有的DNA分子都是双链结构,有的DNA分子为单 链结构。 (2)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细胞器中的DNA分子为双链环状结 构。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及DNA的结构
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DNA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 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提示:(1)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 DNA衍射图谱。
(2)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提供的信息:在DNA中,腺嘌呤 (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 胞嘧啶(C)的量。
A.DNA是双螺旋结构 B.碱基严格互补配对 C.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 答案:ABC 解析:由题图可知,DNA是双螺旋结构,且两条链之间的碱基 严格互补配对,即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从题图中不能看出两条 链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N
密度梯度离心
轻链 中链 重链
15DNA/14DNA
15DNA/15DNA
15N
14N
大肠杆菌在含15NH4Cl的 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
转移到含14NH4Cl 的培养液中
15N/15N
DNA
N/ 1515 1414 N/ NN DNA DNA
14 14 14 14 N/ N N/ N
DNA DNA
15N/ 15N/ 14N 14N
DNA DNA
亲代DNA
重带 (下部)
15N/15N-DNA
第一代 DNA
中带 (中间)
第二代DNA
轻带 (上部)
14N/14N-DNA 15N/14N-DNA
15N/14N-DNA
中带 (中间)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概念:
2、场所: 3、时期: 模板: 原料: 4、条件 能量: 酶: 5、复制过程: 6、复制特点: 7、复制的结果: 8、复制的精确性:
新产生的DNA分子是一个全新的 DNA分子吗?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最早提出的DNA复制模型有三种:
1、全保留复制:新复制出 的分子直接形成,完全 没有旧的部分;
2、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分子 一半是新的,一半是旧的; 3、分散复制:新复制的分子 中新旧都有,但分配是随 机组合的;
复制一次
复制一次
复制一次
G1+C1 = 54%, 则 G+C = 46%. = 46% 所以 总 1/2总 C1 = 46%–22%= 24% G1 = 22% 已知 所以 1/2总 1/2总 G2 = 24% 所以 因为G2=C1 1/2总
第 3节
所谓DNA的复制就是指以亲代DNA为 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1DNA→2DNA
【思考】
1、比较不同组的DNA模型有什么不同?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DNA中的遗传信息蕴藏在哪儿?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3、碱基对数量(n)和碱基对排列方式 的关系? 4n (n代表碱基对数)
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DNA分子 的特异性就体 现在特定的碱 基(对)排列 顺序中。
稳定性: 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 构,两条长链上的脱 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 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碱基配对的方式稳定 不变。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和克里克的推测(假说) 复制时,DNA的双螺旋 解开. 互补的碱基间氢键断 裂, 分开的两条链作为模 板,以碱基互补配对的 原则合成新的一条链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可以用什么同位素去标记DNA? 怎样把不一样的DNA分开呢?
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模型建构
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 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
1分子脱氧核苷酸 = 1分子磷酸 + 1分子脱氧核糖 +1分子含氮碱基.
【模型建构1】: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碱 基 C G A T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P
脱氧 核糖
A
T
脱氧 核糖
P
P
脱氧 核糖
G
C
脱氧 核 糖
P
P
脱氧 核糖
C
G
脱氧 核 糖
P
P
脱氧 核糖
T
A
脱氧核 糖
P
二、DNA模型分析
1、DNA分子结构 反向平行盘旋 DNA分子是有 2 条链组成,
成 双螺旋 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对 排列在内侧。 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碱基对,并遵循 (A与T、C与G配对)。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T2
A2
C2
G2
A1 +T1 A1 +T1 +G1 +C +C2
=
m%
C1
= m%
A+T =m% A+T+G+C
④双链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 百分比等于其中任何一条链中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百分比。
有关DNA中的碱基计算
1、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23%,求A占多少?
(1)条件:
6、DNA的去向: 新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7、复制的意义: 使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保持了连续性
【课堂反馈】
1.下面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的 名称。
10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5. 脱氧核糖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5、复制过程:
解旋: 解旋酶催化(氢键断裂) 模板 同时进行(边解旋边复制)
复制: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进行) 形成子代 DNA: 组成
母链(旧链)
子链(新链)
5、复制过程:解旋→合成子链→形成子代DNA 6、复制的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 (2)半保留复制 7、复制的结果: 1个DNA分子
T1 DNA双链 T2 A2 C2
A1+T1 G1+C1 =n
A2 +T2 =n G2 +C2
A+T =n
G+C
G1 C1
②双链DNA分子中A+T/G+C等于其中任何 一条链的A+T/G+C。
G2
1 2
T1+C1
= n
A2+G2 T2+C2
=
1 n
DNA双链
A1 ③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条链中 A+G/T+C互为倒数。即两不互补碱基之和 T1 的比值等于另一互补链中这一 比值的倒 G1 数。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DNA模型建构
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 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 资料2: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模型建构2】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
一、DNA模型建构
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 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 资料2: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资料3: 1951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 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
阅读思考P54
9、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1、概念: 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分子的过程。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2、场所: 原核生物的拟核。 3、时期:①有丝分裂间期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 间期
③无丝分裂之前
4、条件: (1)模板: 亲代DNA的两条链(母链) (2)原料: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4种) (3)能量: ATP (4)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
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8、复制的精确性: (1)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9、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四、DNA分子复制的计算规律
1.计算产生子代DNA数 1--- 2---4---8-----2n n为复制的次数
2、某DNA分子连续复制 n 次后,共产生DNA分子 2n
个,产生的 2n 个DNA分子中,含原DNA分子单链的有
2个,占DNA总数的 2/2n ,即 1/2n-1 。
3.最初亲代的链占全部子代DNA总链数的比例: 1 2n
4、某DNA分子含某碱基 m 个,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 n 次,需要游离的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分子数 =(2n—1)m 个 。
5、某DNA分子含某碱基 m 个,该DNA分子第 n 次复制, 需要游离的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分子数 =2n-1m 个 。
DNA分子的结构小结
★化学元素组成:C、H、O、N、P 一分子含氮碱基 基本组成单位:四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 一分子磷酸 ★空间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碱基对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DNA分子复制的小结
1、概念: 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场所: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3、时期: 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过程: 模板:DNA的两条链 原料: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G、C、T) 能量: ATP 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2)复制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 (3)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5、结果: 1个DNA 2个完全相同的DNA
解析一:
设DNA分子碱基总数为100. 所以,G1+C1 =G2 +C2 =23
1 2 ×100×22%=11
已知:A+T=54,则G+C=46
已知:G1 = 则: G2=23–11=12 解析二: A+T 已知 总
所以, C2=G1=11 12 G2 = 24% = 1 A2 +T2 +G2 +C2 2 ×100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 多样性: 排列顺序是千变万 化的。4n
规律总结:
∵A=T, C=G ∴ A+G=T+C =A+C=T+G= 50% (A+G)/(T+C)=(A+C)/(T+G)=(T+C)/(A+G)= (T+G)/(A+C)=1 ①双链DNA分子中,两互补碱基相等;任 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恒等,各占碱基总 A1 数的50%,且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