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教研室一、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01.绪论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定,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02.轴向拉伸和压缩力的可移动性原理,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横截面上的应力,圣文南原理;纵向变形,线应变,拉压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横向变形、泊桑比,变形与位移的计算;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安全系数,容许应力,强度条件;应力集中的概念。
03.扭转薄壁圆筒扭转,纯剪切,剪应变,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剪切弹性模量;外力偶矩计算,扭矩与扭矩图;圆柱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强度条件;扭转角和单位长度扭转角,刚度条件;矩形截面杆的扭转,自由扭转和约束扭转。
04.弯曲应力平面弯曲的概念,梁的计算简图;剪力和弯矩的概念,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直梁弯矩、剪力与分布荷载集度间的关系及其应用;平面刚架及曲杆的内力图;直梁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弯矩与曲率之间的关系,抗弯刚度,抗弯截面模量;横力弯曲时梁的正应力,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剪应力,工字型及薄壁环形截面梁的腹板及翼缘上的剪应力,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
05.梁弯曲时的位移梁的变形和位移,挠度和转角,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位移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挠曲线的描绘;用积分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用叠加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梁的刚度校核;弯曲应变能。
06.简单超静定问题拉压超静定问题(一次超静定),装配应力,温度应力;简单的扭转超静定问题;简单超静定梁。
07.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的分析(以应力圆为主)主平面(包括求其方位),主应力;三向应力圆、最大剪应力;广义胡克定律;主单元体形式的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体积改变和形状改变应变能密度,体积应变的概念;强度理论的概念,脆性断裂和塑性流动(屈服)破坏形式;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相当应力的概念;莫尔强度理论简介;强度理论的应用。
考试大纲_815材料力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力学
一、考试大纲援引教材
《材料力学》(Ⅰ)、(Ⅱ)(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刘鸿文2011年
二、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基本解题方法,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三、考试内容:
1)拉伸、压缩和剪切
a:轴向拉伸压缩强度计算
b:轴向拉伸压缩的变形计算
c: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2)扭转
a:外力偶矩的计算
b:扭矩和扭矩图
c: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d: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3)弯曲
a:剪力和弯矩
b:剪力和弯矩方程
c: 剪力图和弯矩图
d: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关系及剪力图和弯矩图
e: 弯曲正应力、剪应力强度计算
f: 弯曲变形与刚度计算
4)复杂应力状态分析
a: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b:强度理论
c: 广义胡科定律
5)组合变形
a: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
b:弯曲和扭转组合
c: 斜弯曲
6)压杆稳定
a: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
b:压杆稳定的校核
7)能量法
a:弹性变形能计算
b:变形计算(摩尔定理)
8)超静定
a:拉压静不定
b:扭转静不定
c: 弯曲静不定9)动载荷
a:交变应力
b:冲击问题。
833材料力学考研大纲

833材料力学考研大纲
一、考研大纲简介
833材料力学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材料力学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该科目旨在选拔具备良好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833材料力学考试内容概述
833材料力学的考试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1.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包括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塑性应变等基本概念;
2.材料力学理论体系:包括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损伤力学等理论体系;
3.材料力学应用:包括杆件力学、板壳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应用领域;
4.实验方法与技术: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分析等。
三、考试重点与难点
1.重点: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应用领域、实验方法与技术;
2.难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材料性能分析、失效判据、强度设计等。
四、备考策略和建议
1.系统学习教材,扎实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勤做习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3.关注历年真题,总结考试规律和重点;
4.加强实验能力培养,熟悉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5.合理安排时间,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833材料力学考研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做题、总结规律和加强实验能力,相信考生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向设计课程过渡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主要讲述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四种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能量方法与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一章拉伸与压缩1.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轴力图;能熟练进行杆件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
2. 课程内容: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3. 考核知识点: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碳钢、铸铁的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两类材料的比较);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4. 考核要求: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剪切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通过学习,要求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2.课程内容:剪切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处可能的破坏形式,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考核知识点: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
4.考核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第三章扭转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扭矩图;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进行轴类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2.课程内容:纯剪切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计算;非圆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简介。
南航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南航材料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背景介绍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材料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材料在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变形等力学性质,并探讨材料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塑性等力学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南航材料力学考试大纲,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要求等细节。
二、考试内容1.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考试中将涉及材料的线弹性力学和曲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杨氏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刚度等概念,以及材料的拉伸、压缩、剪切等力学性质。
2. 塑性力学塑性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考试中将涉及材料的塑性变形、硬化规律、断裂行为等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并考察材料的蠕变、冷变形等塑性性能。
3. 断裂力学断裂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断裂的力学学科。
考试中将涉及材料的断裂韧性、应力集中、断裂临界条件等断裂力学基本理论,以及材料的疲劳、腐蚀等断裂性能。
4. 疲劳力学疲劳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和疲劳破坏规律的学科。
考试中将涉及材料的疲劳强度、疲劳寿命预测、疲劳断裂等疲劳力学基本理论,以及材料的循环载荷、应力集中等疲劳性能。
三、考试形式南航材料力学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考试试卷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每题均有明确分值。
考试时间为两小时。
四、考试要求1.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理论。
2. 熟悉材料力学的常见计算与分析方法。
3. 理解材料力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4. 具备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五、考试参考书目1.《材料力学基础》-邓治海2.《固体力学》-朱光烈3.《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概要》-刘兆武4.《断裂力学》-张志辉5.《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检测技术》-李国奇六、总结南航材料力学考试大纲涵盖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和疲劳力学等多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期待通过此考试,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行为,为未来的材料工程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843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843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引言】
作为一名即将参加843材料力学考试的学生,了解考试大纲和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843材料力学考试大纲,帮助您明确学习重点,提高备考效率。
【考试内容概述】
843材料力学考试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材料力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2.应力与应变分析
3.材料的弹性性能与塑性性能
4.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5.疲劳与蠕变
6.构件的静力学分析
7.构件的稳定性分析
8.动力学与振动
9.热力学与热力学性能
10.实验方法与测试技术
【考试形式与结构】
1.试卷总分:100分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
4.考试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备考建议】
1.系统学习教材,强化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做习题集和模拟试题,提高解题能力
3.重点关注强度理论、疲劳与蠕变、构件稳定性分析等内容
4.熟悉实验方法与测试技术,提高实验能力
5.参加考前辅导,了解历年考试真题和答题技巧
【结论】
掌握843材料力学考试大纲,明确学习重点,合理安排备考计划,相信您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祝您考试顺利!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作为示例,实际文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内容进行调整。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材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1、绪论(1)材料力学任务;(2)可变性的固体的基本假设;(3)内力、截面法、应力(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拉伸与压缩(1)轴向直杆的内力、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2)单向应力状态的虎克定律;(3)轴向拉伸、压缩直杆的变形计算及抗拉、压刚度;(4)简单桁架的节点位移计算;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装配应力及温度应力;(5)低碳钢及铸铁等材料的机械性质,应力应变曲线,材料的强度指标及塑性指标3、剪切(1)联接件剪切、挤压使用强度计算;(2)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
4、扭转(1)扭转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与扭矩图;(2)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条件,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条件;(3)简单扭转静不定问题。
5、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1)简单图形及组合图形的静矩、形心位置的计算;(2)极惯性矩、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定义及其计算;(3)平行移轴公式及应用。
6、弯曲内力(1)弯曲内力计算及剪力图、弯矩图;(2)分布载荷集度、剪力、弯矩间的微分关系。
7、弯曲强度(1)平面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2)弯曲切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3)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8、弯曲变形(1)梁的绕曲线近似微分方程;(2)积分法求弯曲变形,刚度条件;(3)叠加法求弯曲变形;(4)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5)变形比较法求解静不定梁。
9、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1)应力状态概念,主应力,主平面及主单元体;(2)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图解法——应力圆;(3)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4)广义虎克定律及其应用;(5)各向同性材料的三个弹性常数E、G、 之间的关系;(6)强度理论概念,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10、组合变形(1)斜弯曲;(2)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3)圆轴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11、压杆稳定(1)弹性压杆的稳定平衡与不稳定平衡,失稳及临界力概念;(2)细长压杆的临界力,长度系数;(3)临界应力,压杆的柔度,临界应力经验公式(线性公式),临界应力总图;(4)压杆的稳定计算,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考试大纲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考试大纲《材料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材料力学是变形固体力学入门的专业基础课。
要求考生对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及较强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基本变形形式下杆件的强度及刚度计算问题·轴向拉伸及压缩的概念、轴力图、横截面上的应力、许用应力及强度条件、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及胡克定律、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应力-应变曲线·剪切的概念及实例。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扭转的概念。
圆轴横截面上的应力及切应力强度条件、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
圆轴扭转角的计算公式及刚度条件·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实例。
熟练绘制剪力图与弯矩图。
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计算公式及强度条件。
用积分法及叠加法计算弯曲变形2、超静定问题·轴向拉伸压缩超静定计算,温度应力·求解超静定梁及其弯曲内力、弯曲应力3、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静矩、惯性矩、惯性积的定义、形心位置·惯性矩与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形心主轴的概念4、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应力状态的概念·运用解析法求平面应力状态下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最大切应力·应力圆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广义胡克定律及其综合应用·空间应力状态下任一点主应力与最大切应力及三向应力圆·体积应变、体积改变比能与形状改变比能·材料的两种失效形式·四个古典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及强度条件的应用5、组合变形·斜弯曲、偏心压缩、拉伸与弯曲等组合变形时应力的计算及强度条件·弯扭组合及拉(压)弯扭组合时的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6、压杆稳定·稳定的概念·压杆的稳定校核、安全因数法、稳定系数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
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
上海电力学院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刘鸿文.《材料力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4版,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复习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于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问题有明确的概念,能熟练地对一维构件作应力、应变和稳定性分析和计算;了解动载荷对结构的影响和结构的疲劳破坏现象,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生需要在理解内力、应力及应变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杆件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梁平面弯曲变形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及常用的强度理论,压杆稳定问题等,熟悉杆件受动载荷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了解杆件疲劳强度的概念。
二、主要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 固体变形的基本假设
1.3 内力,应力和截面法
1.4 位移,变形与应变
1.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要点: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掌握内力、应力和应变的概念;掌握用截面法求内力的方法。
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2.2 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和横截面上的应力
2.3 直杆拉压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2.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2.5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2.6 温度和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7 失效,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
2.8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2.9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能
2.10 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
2.11 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2.12 应力集中的概念
2.13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要点:掌握杆件轴向拉压变形内力图的绘制;掌握拉压变形时杆件截面上的应力及杆件的变形计算;掌握拉压、剪切强度条件的应用;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的分析计算
方法;熟悉材料基本的力学性质;了解杆件轴向拉压时变形能的概念。
第三章扭转
3.1 扭转的概念和实例
3.2 外力偶炬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
3.3 纯剪切
3.4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3.5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3.6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应变
3.7 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要点:掌握扭转扭矩图的绘制;掌握扭转强度和刚度条件的应用;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分析计算;了解非圆截面杆扭转的现象
附录 I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1 静矩和形心
1.2 惯性矩和惯性半径
1.3 惯性积
1.4 平行移轴公式
1.5 转轴公式;主惯性矩
要点:全面了解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移轴定理求平面图形的惯性矩;掌握平面图形形心主惯性矩的求法。
第四章弯曲内力
4.1 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4.2 梁的支座和载荷的简化
4.3 剪力和弯矩
4.4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4.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4.6 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
要点;掌握平面弯曲的定义;熟练运用截面法和微积分法绘制内力图。
第五章弯曲应力
5.1 梁的纯弯曲
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5.4 弯曲剪应力
5.5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要点:掌握塑性和脆性材料弯曲正强度条件的应用;掌握矩形截面弯曲剪应力的计算方法;了解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第六章弯曲变形
6.1 挠度和转角
6.2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6.3 用积分发求弯曲变形
6.4 用叠加发求弯曲变形
6.5 简单的静不定梁
6.6 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要点:熟悉重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弯曲变形;掌握叠加法求解梁的弯曲变形;掌握逐段刚化法求解梁的弯曲变形;能分析解决简单的超静定问题;了解提高弯曲刚度的措
施。
第七章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
7.1 应力状态概述
7.2 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实例
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7.4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
7.5 三向应力状态
7.6 广义胡克定律
7.7 复杂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
7.8 强度理论概述
7.9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要点:掌握单元体、应力状态等基本概念;熟练分析平面应力和三向应力状态;了解平面应变分析;掌握四种强度理论及其应用范围。
第八章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要点:熟悉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的概念;掌握对拉(压)弯组合和弯扭组合变形的分析。
第九章压杆稳定
9.1 压杆稳定的概念
9.2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9.3 其他支座条件下压杆的临界压力
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
9.5 压杆的稳定校核
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要点:了解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熟练分析三种压杆的稳定性;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第十章动载荷
10.1 概述
10.2 动静法的应用
10.4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10.5 冲击韧性
要点:熟悉动静法的应用;掌握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求解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的方法。
第十一章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11.3 持久极限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6 持久极限曲线
11.7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要点:了解疲劳失效和持久极限的概念;熟悉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