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操作(针灸.推拿)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合集下载

针灸推拿资料PPT精品课件

针灸推拿资料PPT精品课件

2021/3/1
19
三、常用腧穴
手三阴经的常用腧穴 (见图8—6)
尺泽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
②咽喉肿痛; ③肘臂挛痛。
2021/3/1
20
少商
【定位】在手拇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①发热,咽喉肿痛
②昏迷、急救穴之一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睛明位于眼区,主治 眼病;中脘位于胃部,主治胃病。
2021/3/1
7
2.远治作用
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 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 和邻近部位的病证,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 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 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足三 里不仅能治下肢病证,还能治疗消化系统的 疾病,并且具有强壮保健作用。
2021/3/1
8
3.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对机体不同状态起双向性的良 性调整作用。如针刺天枢既能止泻又可通便。 针刺内关穴既能使过快的心率减慢,又能使 过慢的心率增快。此外,某些腧穴对某种病 证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曲池退热; 至阴矫正胎位。
2021/3/1
9
二、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位置大多在人体肌肉和骨节的空 隙所形成的凹陷处,按压到腧穴处时,患者 往往有特殊感应或舒适感。腧穴定位的准确 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因此,腧穴的定位方 法极为重要。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以下四种:
2021/3/1
16
2.中指同身寸 以中指中节屈曲时内 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
3.横指同身寸(一夫法) 食指、中 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 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

程中的力度、频率、方向等要素,以及推拿后的护理和调养。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推拿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 了推拿手法对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作用,也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推拿 手法。
学员B
本次课程让我对中医推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不仅学会了多种推拿手法,还了解了 推拿的原理和适应症。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了推拿对患者身体的积极影响,也更加坚定 了我从事中医推拿事业的决心。
学员C
通过本次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手法,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了推拿对患者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作用,也深刻体会到 了中医推拿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
中医推拿手法在现代医学中发展前景
推广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中医推拿作为一种独特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将在现代医学中得到更 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未来,中医推拿将在康复医学、疼痛治疗、预防保健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01
中医推拿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了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穴位、气血等概念,以及推拿
手法的作用原理和治疗效果。
02
常见推拿手法及其适应症
详细讲解了多种常见推拿手法,如推、拿、按、摩、揉、捏、颤、打等,
以及各手法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03
推拿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强调了推拿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包括推拿前的准备、推拿过
对儿童,可采用捏脊、摩腹等手法促进生长发育。
老年人及体弱者适宜手法
老年人推拿原则
手法宜轻不宜重,避免过度刺激引发不适,同时注重补益气血、 强筋健骨。
体弱者推拿特点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课件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课件

合谷穴
位于手背虎口处,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 痛等症状。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上肢麻木、疼 痛等症状。
下肢部穴位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常用于治 疗胃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具有调理月经、安神定志的作用,常用于治 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施针后需密切观察患者保暖,避免患者 受凉。
饮食调理
施针后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 食用刺激性食物。
针灸不良反应及处理
出血与血肿
施针过程中或施针后可能出现出血或血肿,应及时采取压迫止血或冷 敷处理。
晕针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针现象,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慌等,应及时停 止施针,让患者平躺休息,缓解症状。
避开重要器官
在施针时,应避开重要 器官,如眼睛、心脏等
,以免造成损伤。
掌握适应症
针灸治疗需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掌握适应症 ,避免不恰当的治疗。
遵循无菌操作
在施针过程中,应遵循 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治
疗的安全性。
针灸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施针后护理
施针后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感染。
观察不良反应
针灸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 、拔罐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感冒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 轻症患者,针灸治疗可以完全治愈感 冒;对于重症患者,针灸治疗可以缓 解症状,缩短病程。
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 病,针灸治疗头痛具有很好的
疗效。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 、艾灸、拔罐等,能够缓解头 痛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针灸推拿新 ppt课件

针灸推拿新 ppt课件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 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 (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 肾)的总称。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 要部分,又称十二正经。
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为三阴三阳。肺、心包、 心位在胸膈以上,属三阴经,所以它的经脉分 布在上肢内侧,属阴,为手三阴经。大肠、三 焦、小肠基于脏腑表里相关理论,腑经随脏的 原则,属三阳经,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上肢外 侧,属阳。为手三阳经。脾、肝、肾位居胸膈 以下,属三阴经,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下肢内 侧,属阴,为足三阴经。同样,胃、胆、膀胱 三腑因表里相配,而分布在下肢外侧,属阳, 为足三阳经。把各经按照所属脏腑,结合循行 于四肢的部位,就可订出十二经脉的名称。
腧穴
(一)
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学 简称“经穴”即是分布在十二
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现有的361个穴 ,有一定穴名,
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 穴,这些腧穴历代都有发现。
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古代称“以痛
为腧”。即在身体上暂时出现的压痛点或反映 点。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
陷处
节痛
斜刺1-2寸
臂臑 在曲池和肩髃的连线上,三角肌下缘

偏瘫,臂痛
直刺1-2寸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分,鼻唇沟中
手阳明大肠经
穴位


主治
针刺法
合谷 拇、食二指张开,用另一手拇指关节横 头面五官疾病, 直刺1-1.5寸

纹放在虎口边上,拇指尖到达之处
发热,臂腕酸 痛
曲池 曲肘90°,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连 发热,偏瘫, 直刺1.5-2寸
线之中点
上肢关节痛

最新《针灸推拿》讲稿.PPT课件

最新《针灸推拿》讲稿.PPT课件
1,足阳明胃经---头维,天枢,足三里,丰隆, 内庭。
2,足少阳胆经---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 悬钟。
3,足太阳膀胱经---睛明,天柱,肺俞,肝俞, 肾俞,次廖,委中,承山。
合谷 Hegu LI4
定位:手背第1、2 掌骨之间,约平第2 掌骨中点处。 取法:将对侧拇指 指关节横纹放在拇食 指之间的指蹼缘上, 屈指当拇指尖处为穴。
应用: 头痛、齿痛配三间。(《杂病十一穴 法歌》: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 目赤肿痛配太阳。(《大成》) 口眼歪斜配颊车、下关。 鼻衄配上星。(《中国针灸学概要》) 感冒发热恶寒配大椎、风池。 小儿惊风配太冲。
热病无汗、多汗配复溜。(《大成》:少汗: 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多汗:先泻合谷,次补 复溜)
十二经别 十五别络
孙络 浮络
5,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6,经络的病理变化:传注病邪,反映病侯 7,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辩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
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
一、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 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
取法: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
作用:活血通络,疏风清热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
应用: 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配曲池。 《百症赋》:肩髃
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备考:手阳明,阳跷脉交会穴。
外关 Waiguan SJ5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作用:疏风清热,理气通络。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耳鸣耳聋;胁肋痛;上肢痿
1,针灸学发展历史: 历代重要针灸文献: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
13 可编辑课件PPT
1.推法 2.拿法 3.按法 4.摩法 5.擦法 6.揉法 7.捏法
二、常用手法
8.滚法 9.抖法 10.搓法 11.掐法 12.拍法 13.击法 14.摇法
15.拔伸法 16.扳法 17.拨法(分筋法) 18.理筋法 19.弹筋法 20.背法
14 可编辑课件PPT
1.推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23 可编辑课件PPT
24 可编辑课件PPT
4.摩法
• 用指面、掌根、鱼 际或全掌贴附体表, 作环旋而有节律的 轻柔缓和的抚摩
• 力量均匀,轻柔缓 和,手不离开皮肤, 被按摩的皮肤有热 感。
21 可编辑课件PPT
3.按法
• 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位着力,由 轻到重用力按压,停留30s左右才由重到 轻缓缓放松。用力与体表垂直。
10s 30s~1min
22 可编辑课件PPT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中医推拿手法
1 可编辑课件PPT
目录
一、概述 二、常用手法 三、经穴按摩 四、人体各部位推拿
2 可编辑课件PPT
一、概述
1. 定义 2. 要求 3. 选择义
• 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或手持器具, • 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 • 在体表做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 • 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40 可编辑课件PPT
9.抖法
• 用双手握住被按摩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 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颤动 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36 可编辑课件PPT

中医推拿ppt课件

中医推拿ppt课件

急性炎症
在急性炎症期,如急性关节炎、肌肉扭伤等,推拿 可能加剧炎症。
恶性肿瘤
在恶性肿瘤部位进行推拿可能刺激肿瘤生长或扩散。
严重心脏病
在严重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时,推拿可能加 重心脏负担。
推拿的禁忌症
骨折或脱位
在骨折或关节脱位的情况下, 推拿可能导致错位或加重伤情。
传染病
在患有传染病如流感、肺结核 时,推拿可能传播疾病给他人。
精神疾病
在患有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狂躁症时,推拿可能对患者造
成身心伤害。
推拿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01 确保安全环境
在进行推拿时,确保环境安全,避免患者受 伤或跌倒。
03 保持专业态度
推拿师应保持专业态度,尊重患者,避免使 用过于暴力或不合适的手法。
在进行推拿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禁忌 症,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中医推拿ppt 课件
汇报人:XXX
01
中医推拿简介
02
中医推拿的分类
03
中医推拿的实践技巧
04
中医推拿的保健作用
05
中医推拿的现代发展
06
中医推拿的注意事项
目 录
01 中医推拿简介
推拿的定义和历史
推拿的定义
推拿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手法在人 体经络和穴位上施加刺激,调节气血,达到
治疗目的。
用。
推拿的广泛应用
02
推拿在康复医学、老年护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成为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推拿与现代技术结合
03
现代科技如生物力学、医学影像技术等为推拿提
供了更科学的评估手段和治疗方案。
推拿在现代社会的推广和发展
01

中医推拿按摩PPT课件

中医推拿按摩PPT课件
本法刺激较重,适用于浅表的肌肤。常用于脊 背、四肢以及颈项部,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 功用。 操作要领:
用拇指指面顶住皮肤,用食指或其他指指面将 皮肤加紧提起,一松一紧向前挤压推进。动作须 轻快柔和,有连贯性,均匀有规律性。不可用指 甲掐压肌肤,更不可以跳动。
25

捏法示范:
26
课堂练习:捏脊
捏脊能很好地调节 脏腑的生理功能, 特别是对胃肠功能 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捏脊能调理胃肠蠕 动,促进消化吸收, 提高人体抵抗力的 作用,并对失眠有 一定效果。
5
2、推拿的作用
(1)疏通经络 (2)调和气血 (3)调整脏腑 (4)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5)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
6
3、推拿的适应症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 (二)各种炎症性疾病 (三)各种慢性疾病 (四)内分泌及功能紊乱疾病 (五)妇儿科疾病 (六)美容、减肥 (七)保健养生、休闲放松、娱乐
7
4、推拿的禁忌症
各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 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2
1、滚 法
概念: 将第五指掌关节背侧紧贴于治疗部位上,以腕
关节的屈伸动作与前臂的旋转运动相结合,使小 鱼际与手背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的手法称为滚法。 作用:
疏经活血,温经散寒。临床上运用于颈项部、 肩背部、腰臀部以及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病症。
饭半小时以内者,皆不宜推拿。 9、诊断不明者不宜推拿。 10、急性损伤24小时不能推拿。
8
5、推拿手法的补与泻
从经络循行方向来说,沿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 逆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泻,即“顺经为补,逆经为 泻”。
从手法刺激的强度来说,轻刺激操作手法为补,重 刺激操作手法为泻,即“轻为补,重为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答——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 口病——认为回答得也不少了,但实为一项中的答 案,因此只能给这一部分的分值。
针灸急症
主要考核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内容:考查的应该是具有针灸特色的内容,如:
针灸治法---基本治则、选取某经穴位为主
取穴---主穴
配穴
针灸急症
★评分: 各项均有分数分解。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中医基本操作(针灸.推拿)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执考对象
中医类:
•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具有规定学历) •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师承和确有专长)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具有规定学历)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师承和确有专长)
(5)拔罐、艾灸后的起泡的处理 ★ 参考答案中会分解操作步骤,并标清分值; ★ 应注意的是:起泡后处理用什么外敷药物? 因各省市地区,甚至各个医院所用药物可能不 同(烫伤油等),但只要考生回答的药物是可行 的,即视为正确。
主要培训内容
第三站
腧穴主治 针灸急症 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口述
★评分:
腧穴主治
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
例:回答合谷穴的主治病证。(下列3项,正确回 答2项及以上,满分) 1、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鼻衄、耳 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2、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 3、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 需要注意: 由于评分标准是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 ( 如:4/6、4/5、2/3)所以我们考官就要注意 把握考生所回答的病症是否在答案的各项中? 例如:“回答翳风穴的主治病症”
基本正确
考生三:①描述:肱二头肌腱说肱“三”头肌腱;或尺侧说成“桡、外”侧; 定位:准确 考生四: ②描述:正确。 定位:不准确。
部分正确 7分
部分正确 3分
考生五:描述、定位完全不正确。
错误
2、刺灸方法操作(一般有3种考查形式)
(1)无特别要求: ★ 问题形式:如:叙述并演示毫针平刺的操作。 ★ 答案要求:要求实操。考核的是常规刺法, 较简单。
评分尺度的把握
1、腧穴定取(叙述并指出某些腧穴的定位): 评分标准分为五级:
正确------- 描述正确,定位准确。
基本正确--- 描述基本正确,定位准确。
(虽未完全按教材正确描述,但不存在原则错误) 部分正确--- ①定位准确,描述不正确。
② 描述正确,定位不准确。
错误------- 描述不正确,定位不准确。
有答案数量要求,正确回答几个穴满分。
例:“请回答针灸治疗晕厥的治法、主穴、虚证配穴”。 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 主。 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评分:正确回答3穴,满分) 虚证配穴:气海、关元
以上二项内容中评分时不易把握的情况: 考生的答案与标准不同,但临床也有应用。 原因:考生自己的经验;各版教材的差异等。 处理:1、应以试卷答案为准,不要感情用事。 2、在评分标准中已有所考虑(有回答正 确穴数或病症数的基本要求),应该不成问题。
(3)单独考核某穴的刺灸注意事项 ★问题形式:“请回答某穴的操作注意事项” ★答案要求:应明确指出某种情况下应禁用、慎用 等;特别部位腧穴的刺法、注意事项 例:昆仑-----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风池-----针刺方向:不能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 针刺深度:不能深刺。
(4)灸法、拔罐的操作:
主要是注重关键环节操作的考核: 如拔罐之贴棉法:棉球蘸酒精后是否注意甩一 下、棉花贴的部位是否合适、是否试着翻转瓶口— —安全性问题 这一部分需要注意:一定要让考生规范化实际 操作,不能因为时间紧或怕麻烦。
部分(10分)
即:
针灸取穴 或针法、灸法、拔罐法 或推拿等技
术操作(10分)
考试形式
考生口述 + 现场操作演示
考核重点在技能操作
考核内容——第一部分
定取穴位
针法、灸法
拔罐法
操作
一 常用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4个类别):各80个
腧穴数目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2 个类别):各53个
演示不正确者,可追问什么是平刺?但绝不能引导。
★ 问题形式: 又如:叙述并演示指切进针法的操作。 ★ 答案要求:要求实操。但后面③ “适用于某某部位的进 针”需要考官提问。
( 2 )要求回答某穴的刺灸方法或某穴治疗某种疾病 时的刺灸方法: ①要求回答某穴的刺灸方法: ★问题形式:“请叙述并演示某穴的操作” ★答案要求:回答教材中关于本穴的全部操作 包括毫针、灸法、刺血等特殊操作、刺灸注意 事项等。 如:“请演示关元穴的操作”——直刺1-1.5 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腧穴部分评分的难点、不易把握之处:
在模特身上实际定位是否准确?
由考官把握,因此要求每考场有一名针灸专业 的考官。 给分标准松紧如何把握? 以曲泽穴为例:
考生一:描述: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 尺侧凹陷处。 定位:准确。
正确
考生二:描述:肘横纹只说 “横纹”;或肱二头肌腱只说 “肌腱”;或尺侧 说成“内侧” 等(未能完全按教材准确叙述,但不存在原则错误) 定位:准确。
②要求回答某穴治疗某种疾病时的刺灸方法:
★ 问题形式:“请叙述并演示某穴治疗某病症时的 操作” “请叙述并演示用某穴某作用时的操作” ★ 答案要求:应准确说出其刺灸方法,并要求演示 没有条件让考生实际操作时,可模 拟,但要准确叙述其操作方法. 例: 少商--治疗咽喉肿痛、高热--点刺出血 足三里---发挥强壮保健作用---常用灸法
中西医结合类: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考试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依据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9年版)的针灸推
拿考核内容:
中医类: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中针灸推拿部分(20分) 即: 针灸取穴或针法、灸法、拔罐法操作(10分) 推拿技术操作(10分)
考试内容
中西医结合类: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中针灸推拿
二 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毫针刺法 灸法操作 其他针法操作(三棱针、皮肤针)
三 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拔罐的吸附方法
拔罐方法 起罐方法 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
答案依据、分值
★答案依据: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针灸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 材)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 ★评分:依据每题给定的分值和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