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写作学案语文版必修5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318郑伯克段于鄢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318郑伯克段于鄢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

18 郑伯克段于鄢一、读准字音共.叔段( ) 遂恶.之( ) 亟.请( )虢.叔( ) 不义不暱.( ) 缮.甲兵( )具卒乘.( ) 泄.泄( ) 施.及( )廪.延( ) 百雉.( ) 自毙.( )繄.我独无( )[答案]gōng wùqìguónìshàn shèng yìyìlǐn zhìbìyī二、辨别通假1.佗邑唯命( )2.谓之京城大叔( )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4.姜氏欲之,焉辟害( )5.无庸,将自及( )6.遂寘姜氏于城颍( )7.若阙地及泉( )8.永锡尔类( )[答案] 1.“佗”通“他”,别的 2.“大”通“太” 3.“参”通“三” 4.“辟”通“避” 5.“庸”通“用” 6.“寘”通“置”,安置7.“阙”通“掘”8.“锡”通“赐”三、一词多义1.焉⎩⎪⎨⎪⎧姜氏欲之,焉辟害 ( )虢叔死焉 ( )君何患焉 ( )2.鄙⎩⎪⎨⎪⎧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 )孔子鄙其小器 ( )3.兵⎩⎪⎨⎪⎧缮甲兵,具卒乘 (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4.乘⎩⎪⎨⎪⎧缮甲兵,具卒乘 (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 )[答案] 1.疑问代词,怎么 兼词,在哪里 疑问语气词,呢 2.名词,边邑 形容词,鄙陋。

指目光短浅 形容词,轻贱 动词,鄙薄,轻视 3.名词,兵器 名词,军队,士兵4.shèng,名词,战车 shèng,数词,“四”的代称 shèng,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chéng,动词,顺应,顺着 chéng,动词,冒着,顶着四、词类活用1.故名.曰寤生 ( )_________ 2.今京不度.( )_________ 3.隧.而相见 ( )_________ 4.段不弟.,故不言弟 ( )_________ 5.公入而赋.( )_________ 6.惊.姜氏 ( )_________ 7.无生.民心 ( )_________ 8.爱共叔段,欲立.之 ( )_________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 取名 2.名词用作动词 合乎法度 3.名词用作动词 挖地道 4.名词用作动词,合乎做弟弟的道理 5.名词用作动词 赋诗 6.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惊 7.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产生 8.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立五、古今异义1.至于..廪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必修5(粤教版)练习:第四单元18郑伯克段于鄢 Word版含解析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必修5(粤教版)练习:第四单元18郑伯克段于鄢 Word版含解析

18郑伯克段于鄢古今中外,宫廷内部的斗争,构成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当然也有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

于是我们听到了“只因生在帝王家”的无奈感叹,于是我们看到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经典故事。

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手足相残,同室操戈。

你们知道哪些皇室争权夺利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温馨的亲情一旦介入野心、占有欲,就会变成残忍的自相残杀。

官场险恶,不仅要面对暗算、阴谋和陷阱,还要面对自我本性的异化。

权势、利益的冲突是难以用亲情化解的,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因权势导致的兄弟相残的故事。

(选自《公平》)[应用角度]“公平”“亲情”“偏爱”等。

(1)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了两个儿子。

大儿子叫寤生,小儿子叫段。

段长得一表人才很受姜氏的疼爱,姜氏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但终未能如愿,姜氏一直怀恨在心。

直到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即郑庄公。

姜氏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郑庄公都满足她。

但姜氏还不知足,煽动段篡位。

后被庄公识破后,共叔段被伐出逃,姜氏被庄公赶到颍地,庄公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

姜氏的爱不是关爱而是溺爱,她的这种溺爱,不但没有帮助共叔段健康成长,事业有成,反而最终将自己最爱的小儿子送上了绝路。

看来,爱也要有度啊,溺爱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选自《关爱,不要溺爱》)(2)宽容是人类永恒的美德,与你为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以柔克刚的力量,是不拘小节的洒脱,是仁慈博大的情怀。

战国时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容忍廉颇的狭隘,最终将相言和,威信敌国;三国时曹操当着部属的面,烧毁通敌密信,最终逐鹿中原,成就霸业;清朝高官张英得知家人的院墙纠纷,修书劝诫,最终隔阂消除,成为美谈。

学会宽容,懂得感恩,才能彰显人格的魅力,与宽容为邻,我们的人生从此变得更加绚丽。

多读良书,学会宽容,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壮大、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与之为邻,共享阳光?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寤.生(wù)亟.请(qì)虢.叔(ɡuó) 不义不暱.(nì)B.遗.之(wèi) 祭.仲(zhài)泄.泄(xiè) 具卒乘.(chénɡ)C.恶.之(wù) 百雉.(zhì)共.叔段(ɡōnɡ)D.施及(yì) 城颍.(yǐnɡ)荥.阳(xínɡ) 克段于鄢(yān)解析:“泄”应读yì,“乘”应读shènɡ。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 第四单元单元写作学案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 第四单元单元写作学案

单元写作学案[同学用书P86]爱的奉献学习谈论中的记叙【题目呈现】(教材84页写作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牵挂是人类从小到老贯穿始终的一种情结。

它是感情的依托,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是人生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及生活万象的折射与聚焦。

正由于有了牵挂,人类才有了众多动人心弦的历史,也正由于有了牵挂,生活中才涌现出很多缠绵的故事。

【思路导引】“牵挂”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格外抽象的概念。

在我们身边时刻都存在着牵挂,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亲情、友情,都会得到父母、伴侣的关怀。

可以说,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彼此之间就会发生着相关联系,产生牵挂之情。

“牵挂”不仅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程度,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进展。

这个话题涵盖面广,但写作时切口要小,要留意写得巧,写得新,不能泛泛而谈。

本话题写成谈论文为最佳。

文章可接受并列式或正反对比式等结构形式。

【佳作赏析】牵挂是成功的大敌《庄子》里有一个故事:一个下棋能手下棋格外厉害:当他用瓦罐和别人作赌注下棋时,无往不胜;可当他用金银作赌注下棋时就从来没赢过。

为什么呢?庄子说:心有挂碍。

在残酷的战斗中一旦心有牵挂往往意味着失败:虞姬为了不连累项羽最终最终自杀;而项羽对自己的功名耿耿于怀也在乌江自刎。

而我们怎么能想到这个悲剧英雄曾经破釜沉舟、放下一切而以弱胜强,制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经典的巨鹿之战!而他的敌人刘邦是怎么做的呢?当看到项羽要把自己的父亲绑起来扔下油锅,远远喊话:“不要忘了分我一杯肉羹啊。

”刘邦也是人,可是刘邦忍住了巨大的哀思没有被亲情所牵制,最终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在自然界里,当小狮子长成后,就会被狮群驱除出领地。

很多小狮子饿死了,有的被其他的狮子杀死了。

只有经过大自然无情的优胜劣汰,最强壮的狮子才会活下来,而他们的基因会造就更强壮的后代。

假如狮群牵挂着小狮子的安危,那么最强壮的和最弱小的都获得了生存的机会,这样的种群的衰亡也近在咫尺。

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第4单元 13 自然选择的证明 宇宙的边疆 Word版含解析

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第4单元 13 自然选择的证明 宇宙的边疆 Word版含解析

[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迁徙.(xǐ) 哺.乳(bǔ)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曾⎩⎨⎧曾.经(céng )曾.祖(zēng ) (2)解⎩⎨⎧押解.(jiè)浑身解.数(xiè)解.放(jiě) 2.语境辨析法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二、写对字形(1)⎩⎨⎧xùn (驯)养xùn (训)练 (2)⎩⎨⎧bǔ(哺)乳逮bǔ(捕) 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亲缘·姻缘“亲缘”指血缘关系;亲代遗传关系。

“姻缘”指婚姻的缘分。

(2)限制·制约“制约”指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决定另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就是限制约束的意思。

“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能超过,带有主观色彩。

前者侧重于客观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双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轻。

后者侧重于外部势力的限制,是单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重。

(3)界限·界线“界线”指两个地区之间划分边界的线、不同事物的分界线或者某些事物的边缘、边线。

“界限”指领土或运动场的边界、分界线,事物之间的分界、划清界限,也指限度、止境以及分隔、划分。

(4)变化·变异“变化”多指由于物体的发展,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

“变异”指在物体接触过程中,物体同物体之间形成互动,导致物体产生的变化。

2.明确词义(1)不胜枚举: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2)循序渐进: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3)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4)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5)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语言运用]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既.使是我们的眼睛也不例外。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论修身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论修身教学案语文版必修5

第10课论修身第_10_课论_修_身本课话题——宽容一、从课本中积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宽恕、包容,这是孔子仁的内在精神实质。

与人相处,能够容忍别人,宽容他的过错,容纳他的想法,是智慧,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个人的高贵品格。

二、从现实中积累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出版了自传《鲜活的历史》,一版印数100万册。

许多人不看好这本书,因为政治回忆录类的书籍吸引力不是太大。

美国有线新闻网络脱口秀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卡尔森曾对希拉里的这部自传做出过极为辛辣的评价:“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这本书如果能卖出50万册,我就将鞋子吃下去。

”可是,没过几个星期,这100万册书竟然销售一空,以至出版商不得不迅速加印。

这时,卡尔森别提有多尴尬了。

希拉里为了惩罚他,特意找人做了一双“鞋子”让他吃。

为了兑现诺言,卡尔森不得不硬着头皮吃下了这双“鞋子”,而当他吃完之后,竟然说:“味道棒极了!”正当人们为此感到纳闷的时候,卡尔森激动地说:“因为我深知,它里面藏有一种特殊的佐料。

”原来,卡尔森吃下的这双鞋子是希拉里精心定做的一块鞋子形状的蛋糕。

希拉里用幽默的方式不仅巧妙地化解了这场尴尬,赢得了曾经嘲笑过她的节目主持人卡尔森的尊重,而且也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宽容能使人生更加精彩和不同凡响,恐怕这也是希拉里能够被奥巴马总统选做国务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从历史中积累1.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2.唐代魏征为太子李建成的属官时,曾多次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还给了魏征很高的官做,而且非常倚重魏征。

最终实现了唐初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贞观盛世”。

3.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教案(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教案(5)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梁思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探究中国建筑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兴趣,使其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教学难点:对文中出现的建筑名词的形象理解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流,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同学们从中找出中国的建筑(图片展示)同学们为什么能从这组图片中一眼看出属于中国的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那么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能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相信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

广东省新会县人,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长子。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72年。

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

同时他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课文分析1解题:课文的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哪一个词是关键词?明确:特征2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几点基本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这九点基本特征,想一想,这九点基本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总体特征?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明确: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展开的。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学案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学案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学案【单元导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

该任务的设置,旨在通过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正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

这一单元阅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

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费孝通《乡土中国》)。

从传统农村入手研究中国基层生活,缘于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这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阅读的时候,要注意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书的逻辑思路,了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

【素养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学术背景。

2.阅读梳理各个单元的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关系,并理清全书的逻辑思路。

3.讨论并总结,《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4.在实践中,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思路及方法,并撰写学习心得。

【学习重难点】总结表达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或价值。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第一模块:作家作品介绍及阅读指导一、了解费孝通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二、了解《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11课 包身工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11课 包身工 -含答案

第11课包身工夏衍精神激励着我夏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

我不曾见过他。

但,他却离我很近,读他的文章,在他的世界里游走,我倾听着他的心声,那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作家在用他的笔,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

走近夏衍,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

夏衍作为一个大作家和中国戏剧电影艺术的奠基人,知名于世,但他自己却总是一笑掠过,说“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

的确,夏衍从1937年奉命办《救亡日报》开始,当了12年的新闻记者。

从写几千字的论文到几十个字的补白,他大约写了500万个字!而在他的创作人生中,他总共创作了三十多本书籍,其中包括传记、话剧、杂文、小说、电影剧本及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等等。

而所有创作的字数没法统计,就连他用过的笔名也有一千多!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夏衍那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他那独特的创作思维火花。

这就是夏衍,伫立于创作巅峰的夏衍!凝望夏衍,我为他写作的诚实与贴近民心而感动。

夏衍在他的《懒寻旧梦录》里就他写的两篇文章总结了两条,他写道:“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

”我想这句话对现在的一些新闻记者来说,真是“字字箴言”啊。

在夏衍的回忆录里也曾提到,就是“写文章,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

这就是夏衍,对每一件事情都极力思考的夏衍!夏衍,伟大的爱国作家!光阴虽然带走了你,但你那深邃的目光,抑扬顿挫的话语与你那和蔼可亲的形象将留存在我的心中,你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前!一、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对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二、作者连线电影艺术家——夏衍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

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艺术剧社”,在戏剧界发起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并积极参与“左联”的筹建工作,成为我国左翼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单元写作学案训练目标写出自己的个性色彩。

高考《考试说明》写作“发展等级”中有“有个性色彩”的要求。

“有个性色彩”,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写自己的感悟和独特的见解,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就是鼓励学生对生活产生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来。

1.文本借鉴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时时会有险滩和暗礁、狂风和暴雨。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拼搏奋斗。

别满足于现有的环境,别满足于优越的条件,只有不断地奋斗,才能看到雨后的彩虹;只有不断地奋斗,才能戴上胜利的桂冠。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美丽,而初生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牺牲的血雨。

”只有奋斗,才能达到“人之所罕至”,欣赏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因此,我们要敢于坐在奋斗的前排。

作者巧妙地把一些名言诗文、名篇段落活用于文中,使语言富有文采。

结合典型事例来阐述,文章内容充实具体,增强了感染力。

2.写法总结要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作文,必须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1)感情真实。

写作是生活的反映,是主观情感的抒写,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

高考作文要写那些最熟悉的东西,要写那些最能打动我们心灵的东西,以期引发阅卷老师的共鸣。

(2)自我求新。

立意要新颖,不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更不能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

要跳出常态思维,向深层挖掘,写别人没有想到的内容。

构思要求新,不能总是三大段或几大段的叙述、议论,可以采用分节、小标题、前言、题记等形式;高考作文既要讲究内容美,也要讲究形式美,二者巧妙结合,方可文质兼美,成就佳作。

(3)文体求变。

传统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类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和作文个性的发展要求。

童话、寓言、杂文、短篇小说甚至文言文也都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高考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4)语言求活。

带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可以使文章活泼、生动,或优美流畅,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或通俗易懂,朴实自然,方言、流行语、外来词、俚俗谚语都可以入文,以求鲜活、真实。

1.病例诊断放下包袱,轻松前行①小草不因自己渺小而苦闷;白云不因作为陪衬而懊恼;水滴不因自己微小而伤感,它们都懂得放下包袱,轻松前行。

[问题诊断][①借自然景物的描写,点明论点。

“渺小”“陪衬”等词表意含糊。

三个句子的顺序混乱。

]②一个人总是背负着包袱前行,势必会疲惫不堪。

李白策一匹骏马,在前往仕途的古道上奔驰。

然而官场的黑暗和尔虞我诈的现实冷却了他的一腔热血,他从高力士的丑态中读出了卑鄙,从杨贵妃的媚笑中读出了阴险,从唐明皇的眼中读出了昏聩。

他清醒了,宁愿散尽千金,但求一醉,也不愿意做一个御用文人。

于是,他放下了“安天下,济苍生”的理想,放下了仕途不得志的包袱,把自己交给了大自然。

酒入豪肠,三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七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与友人在自然中同销万古愁。

在历史上留下了一道道最美的光环。

正是李白敢于放下包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历史上才多了一位不朽的诗人。

[②阐述“放下包袱,让人生更有价值”的观点。

运用古人事例,增强说服力。

画线句子语言流畅优美,亮出自己的观点。

]③有谁能够想象一个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孩,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如今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享受王者的荣光?鲁尔·玛道夫做到了,她放下了身体残疾的包袱,带着自信的微笑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尽管走向成功的途中有着太多的荆棘与坎坷,但她带着坚强,一路走来,最终登上了成功的彼岸。

她用成功向世人昭示:放下生理、心理的包袱,让人生更辉煌。

[③先用疑问句表达赞美之情,然后点出“鲁尔·玛道夫”,再结合论点叙述她的坚强,表明“放下包袱,让人生更加辉煌”的观点。

叙议结合,论证有力。

]④背负包袱前行,势必会影响我们人生的成功,一个人要勇于放下包袱。

李桂林、陆建芬用他们平凡质朴的行为感动了中国。

在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中,李桂林、陆建芬放下了寂寞与艰难的包袱,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用自己的知识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最终沉淀为知识的沃土。

19年的清贫,19年的坚守和操劳,他们用坚实的行动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让希望发芽。

倘若没有放下清贫的包袱,缺乏坚守的精神,那么他们的人生也就失去了那份沉甸甸的成果。

人生需要放下包袱,只有这样,生命的分量才会沉甸甸。

[④引用李桂林、陆建芬用他们平凡质朴的行为感动了中国的典型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放下包袱,生命的分量才会沉甸甸”的观点。

]⑤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可能成为我们心中的包袱,别忘了,学会放下包袱,减轻生命的负担,就像孔子安抚学生的话语一样,一切顺其自然,从而让生命这杯绿茶,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加香气怡人。

[⑤总结上文,重申论点,强调“学会放下包袱”的现实意义。

]⑥让我们一同放下包袱,轻松前行吧。

[⑥用呼告方式点题,首尾呼应。

主体部分结构虽然完整独立,但议论的观点不很明显。

可以在结构布局上调整,体现形式上的创新特点。

]2.升格途径②~④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论证了“放下包袱,让人生更有价值”“放下包袱,让人生更加辉煌”“放下包袱,让人生硕果累累”的观点。

这三个观点正是对中心论点“放下包袱,轻松前行”的具体解说。

因此全文布局可以采用“小标题+分论点”的形式,体现构思方面的创新意识。

附:升格作文放下包袱,轻松前行白云不因点缀蓝天而懊恼;小草不因自己弱小而苦闷;水滴不因自己微小而伤感,它们都懂得放下包袱,轻松前行。

放下包袱,让人生更有价值一个人总是背负着包袱前行,势必会疲惫不堪,因而必须放下包袱。

李白策一匹骏马,在前往仕途的古道上奔驰。

然而官场的黑暗和尔虞我诈的现实冷却了他的一腔热血,他从高力士的丑态中读出了卑鄙;从杨贵妃的媚笑中读出了阴险;从唐明皇的眼中读出了昏聩。

他清醒了,宁愿散尽千金,但求一醉,也不愿意做一个御用文人。

于是,他放下了“安天下,济苍生”的理想,放下了仕途不得志的包袱,把自己交给了大自然。

酒入豪肠,三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七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与友人在自然中同销万古愁。

在历史上留下了一道道最美的光环。

正是李白敢于放下包袱,历史才多了一位不朽的诗人。

放下包袱,让人生更加辉煌有谁能够想象一个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孩,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如今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享受王者的荣光?鲁尔·玛道夫做到了,她放下了身体残疾的包袱,带着自信的微笑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尽管走向成功的途中有着太多的荆棘与坎坷,但她带着坚强,一路走来,最终登上了成功的彼岸。

她用成功向世人昭示:放下生理、心理的包袱,轻松走向成功。

放下包袱,让人生硕果累累背负包袱前行,势必会影响我们人生的成功,一个人要勇于放下包袱。

李桂林、陆建芬用他们平凡质朴的行为感动了中国。

在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中,李桂林、陆建芬放下了寂寞与艰难的包袱,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用自己的知识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最终沉淀为知识的沃土。

19年的清贫,19年的坚守和操劳,他们用坚实的行动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让希望发芽。

倘若没有放下清贫的包袱,缺乏坚守的精神,那么他们的人生也就失去了那份沉甸甸的成果。

人生需要放下包袱,只有这样,生命的分量才会沉甸甸。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可能成为我们心中的包袱,别忘了,学会放下包袱,减轻生命的负担,就像孔子安抚学生的话语一样,一切顺其自然,从而让生命这杯绿茶,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加香气怡人。

让我们一同放下包袱,轻松前行吧。

点评升格文章在内容上没有进行大的改动,只是采用“小标题+分论点”的形式,但结构上会带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小标题准确地概括了各段议论的中心,既体现了论证的层次性,又明示了中心论点的多面性,更体现了作者在谋篇布局时的创新理念。

一、片段升格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你掌握的相关史料,写几段赞美霍去病的话,要求写出自己的个性。

霍去病,汉武帝时的名将。

他短暂的一生曾四次领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歼敌11万多人。

由于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

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

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

我的升格:二、整体训练1.命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风从水上吹过,留下了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了缕缕温暖;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了深深蹄印;鸽子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鸽哨;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审题立意(1)审要求:A.显性要求:B.隐性要求:(2)审(标题)内涵:(3)审提示(材料提示语):答案材料前五行运用了比兴手法,引出关键句: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进而引发我们思考:是留下欢乐还是痛苦?是留下光荣还是耻辱?是留下真诚还是虚伪?是留下福祉还是灾祸?是留下友爱还是仇恨?是留下公德还是私欲?是留下美名还是骂名……材料的潜台词其实意在启发人们抓住机遇,珍惜时间,铸就辉煌,提高生命的质量,引导青少年从正面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当代青年在时代的舞台上,应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给生命增光添彩,让自己无怨无悔。

时光匆匆,我们不能在时代的舞台上彷徨,应该抓住机遇,创造辉煌。

既要创造物质财富,又要守住精神家园。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哪怕你留下的只是一缕微笑,那也是自信的种子,希望的阳光。

因此可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1)留下生命的馨香。

(2)潇洒走过,留下斑斓色彩。

(3)一身正气,要留清白在人间。

(4)笑傲人生,留下幸福的回忆。

若写议论类文章,应正反对比,褒贬鲜明,论证有力;若写记叙类文章,要写出具体的人所留下的美好的、有意义的、难忘的事件,要注意用“小切口”来表现“大主题”,用生活的细节体现真善美。

写记叙文应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兼用抒情和议论,使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

把握此则材料的主旨并不难,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该从一两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挖掘,写出深度。

3.编写提纲中心:(用一句简练的话写出你要写的文章的中心)开头:(注明如何点题)中间:(注明如何扣题)结尾:(注明如何照应题目)我的亮点构思:4.整合成文例文从青春的田野走过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忘记了日升月落,忘记了花红柳绿。

一次从教学楼下经过,蓦地捕捉到操场上欢腾的气息,便转回身,沿着红色跑道,一圈一圈寂寞地走着,脑袋空空,记不得走了多少圈,猛然间抬头,竟看见了一幅绚丽的画面,那是震撼人心的美——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悬在空中,点燃了半天云彩,无比壮美!我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太阳一点点下坠,直到天边只剩下几缕绯红的余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