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小思维家》教学参考
《小小科学家》教案

《小小科学家》教案小小科学家教案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
- 安排教室内的实验区域和工作桌
- 打印和复制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和相关资料教学活动
活动1:发现科学
- 讲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
-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问题
-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2:观察实验
-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比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化学反应等
-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 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产生的规律和结论
活动3:设计实验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自己的实验
- 鼓励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出发,通过实验来解答问题
-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活动4:展示成果
-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和汇报
- 鼓励学生互相研究和交流,分享实验的心得和经验
-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对科学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总结
- 针对学生的表现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
延伸活动
- 带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进行实地考察
- 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和探索科学领域的知识
-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
以上是《小小科学家》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如需进一步的辅导和指导,请随时与我联系。
儿童思维发展,阅读教学的基点

儿童思维发展,阅读教学的基点作者:崔爱云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21年第09期[摘要]思維的发展与提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的阅读教学,在问题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民主阅读、情境阅读、想象阅读、自主阅读等途径,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打开阅读思维,走进文本深处,和作者、文本对话,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立体性,获得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思维发展;阅读教学;情境阅读;想象阅读[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5-0030-02随着时代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著名教育家于漪认为,当今社会,思维才有力量,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成长非常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应该和语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根本不可能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现状(一)问题设置抑制了思维发展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是,在指导过程中,一些教师的问题设置比较简单、枯燥、无趣,有些问题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二)教学设计忽视了思维过程语文新课标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过程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能一味地只追求知识掌握的结果。
(三)授课内容弱化了思维能力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会在相对固定的课本中获取知识。
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课本的知识并不是一个封闭且僵化的系统。
《小小数学家的教案》——认识立方体教案

《小小数学家的教案》——认识立方体教案立方体是一个非常基础、重要的几何图形,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学生对于立方体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一节课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认识立方体,并且介绍立方体对于我们生活的应用。
1.目标通过这节课,学生将会:1.理解立方体的定义和特征;2.掌握计算立方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3.学习立方体对于我们生活的应用,并且了解它的重要性。
4.教学内容4.1.立方体的定义和特征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立方体。
立方体是一种有六个面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六个面相互平行。
此外,立方体的六个棱长度相等,每个角的大小都是90度。
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上的立方体,例如魔方、积木,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盒子、冰块等等。
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场景联系起来。
4.2.立方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了解了立方体的定义和特征,我们接下来需要教授学生如何计算立方体的面积和体积。
这些公式都是非常基础的几何公式,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
-立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S = 6a^2,其中a表示立方体的棱长,S表示立方体的表面积。
-立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 = a^3,其中a表示立方体的棱长,V表示立方体的体积。
我们可以通过举例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棱长不同的立方体,让他们使用公式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立方体,来进行实践操作。
2.3 立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立方体有很多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应用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立方体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例子:-盒子和容器:很多物品需要用盒子或者容器来进行储存,这些包装都是立方体或者长方体的形状,因为这样更容易方便物品的堆放和储存。
-积木和拼图游戏:许多积木和拼图都是立方体形状,通过拼接可以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立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建筑和艺术:很多建筑物、雕塑以及艺术品都是立方体的形态,使用立方体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和设计。
1小小科学家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小小科学家》第一课时教案二、教学对象:大班幼儿三、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四、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制作彩虹糖2. 科学探索: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变化五、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彩虹糖,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制作彩虹糖:a. 教师向幼儿讲解制作彩虹糖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b. 幼儿分组,每组领取制作彩虹糖的材料。
c. 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彩虹糖。
3. 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变化: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变化,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b. 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同伴交流。
4.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b.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5. 结束活动:教师整理实验器材,提醒幼儿注意事项,结束本次活动。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幼儿不受伤害。
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案名称:《小小科学家》第二课时教案七、教学对象:大班幼儿八、教学目标:1. 巩固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的理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九、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制作火山爆发2. 科学探索:观察火山爆发的现象十、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思考科学实验的乐趣。
2. 制作火山爆发:a. 教师向幼儿讲解制作火山爆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b. 幼儿分组,每组领取制作火山爆发的材料。
c. 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火山爆发。
3. 观察火山爆发的现象: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火山爆发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幼儿园科技教育教案《小小发明家》

幼儿园科技教育教案《小小发明家》一、教学主题本堂科技教育课的主题为《小小发明家》,旨在通过引导幼儿了解科技发明以及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习科技发明的定义、作用和价值,了解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和进步;2. 发掘幼儿的创新思维,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科技发明的过程;3. 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 调研科技发明:老师将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短片等多种形式向幼儿介绍历史上著名的科技发明,介绍科技发明如何改变人类生活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和进步。
2. 手工制作产品: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在教室内准备一些已知材料,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和制作小型的“发明项目”,如机器人、飞行器、电灯等。
3. 分享调研和体验:孩子们分组展示他们的设计作品,通过展示展板、动手操作等形式介绍他们的发明,同时可以谈谈设计过程、思路和收获,从中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图像教学法:通过图文并茂的图片,让幼儿来感受科技发明的变化。
2. 讲故事法:通过讲述科技发明者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发明潜能。
3. 游戏体验法:通过让幼儿亲手操作(如打造发明项目),让幼儿参与体验和感受发明的过程,激发幼儿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5分钟)a. 教师向幼儿宣布本节课的主题“小小发明家”,介绍科技发明的定义;b. 示范展示一些关于科技发明的图片,允许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导入阶段(10分钟)a. 教师讲述关于历史上的著名科技发明,如“飞行器”的发明等;b. 问幼儿对这些科技发明的感受,提供更多的图片和优秀文章加强幼儿感受;c. 导师询问幼儿,提问幼儿怎么样才能发明更好的东西(即激发创新思维)。
3. 体验阶段(25分钟)a. 教师为幼儿准备材料(如纸板、彩笔等),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同时向幼儿展示“发明工具”)b. 提供更多的问题、难题加强幼儿独立思考与设计能力;c. 学生可以在教室内自由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发明更多好东西;d.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提示和激励。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辩论家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基础知识清单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辩论家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基础知识清单九上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预习清单字词积累《敬业与乐业》蛀赦禅师精微旁骛秘诀羡慕亵渎浪荡妄想杜绝调和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1、蛀:被虫子咬坏。
2、赦:免除或减轻刑罚。
3、禅师:对和尚的尊称。
4、精微:精深微妙。
5、旁骛:对正业不专心而追求其他。
6、秘诀:不公开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
7、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8、亵渎:轻慢,不尊敬。
9、浪荡:到处游逛,不务正业,行为不检点。
10、妄想:狂妄的打算。
11、杜绝:遏制、彻底制止。
12、调和:掺合并搅拌,也指排解纠纷,使双方重归于好。
13、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14、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15、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赞誉恍若绸缎琉璃惊骇瞥见剪影劫掠赃物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丰功伟绩1、赞誉:赞美、称扬。
2、恍若:形容茫然,或指好像,仿佛。
3、绸缎:绸子和缎子,也泛指丝织品。
4、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盐化合物烧成的釉料。
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
加于毛坯的外层,烧制成带釉的盆、缸、砖瓦等。
5、惊骇:惊慌害怕。
6、瞥见:一眼看见。
7、剪影:照人脸或人体、物体的轮廓剪纸成形,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
8、劫掠:抢劫、掠夺财物或人。
9、赃物:因犯罪而取得的财物。
10、制裁:对违法者依法给予惩罚。
11、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12、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
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13、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论教养》赞誉贸然涵养恪守自持汲取遵循箴言彬彬有礼大发雷霆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自吹自擂矫揉造作附庸风雅忸怩作态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涵养:滋润养育。
3、恪守:严格遵守。
4、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5、汲取:吸收,摄取。
《小小科学家》总结

《小小科学家》——化学大爆炸2017年3月22日家长分享会思路1、表扬一下能够来参加今天家长沙龙的家长们。
2、分享我们设置这期主题的目的和意义,家长分享此次活动的感受,自己的收获,和看见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的地方。
3、针对这次活动本身,我们回家如何去激发孩子对未来科学的兴趣。
1)呵护孩子那颗勇于尝试和探索的欲望。
给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
2)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比如可以养花,养动物等等。
观察四季,早晚,土壤,生命周期等等。
3)教育及生活,生活及教育,我们在生活的点滴去激发孩子对未来的求知欲,针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都有非常好的帮助。
4、4活动中每位家庭呈现的家庭沟通模式,及每位家长的性格模式见附文5、根据孩子2期活动呈现的综合显现,和家长以反馈,并核对在家庭中或家长观察到的情况是否一致。
6、针对观察到的孩子强项的鼓励,针对弱项提出在家庭中家长如何去引导孩子。
并告诉家长我们针对孩子的情况,我接下来会怎么做。
7、三个好习惯,让家长制定计划,并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去监督执行。
8、鼓励家长主动和我们沟通联系,反馈孩子的情况,更有利于我在活动中对孩子的引导。
本期活动《宇宙第一军团》对依然之后有两位家长参加,就是我们的可可和承承,涂丁的爸爸因为要上夜班,妈妈要带小的个孩子没有办法参加,在周一的时候我们已经沟通过孩子的情况了。
可可父母本次活动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参加了活动的,爸爸平时很少在家,据了解本次见面都是时隔一周,当可可见到爸爸面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很亲密的样子,而爸爸呈现特别关注和期盼的眼神,总结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爱是满满的。
爸爸活动没有参与,一直是在户外等候,性格很谦和,也非常的尊重妈妈,夫妻关系应该也非常的不错。
本次活动中的妈妈,充当了一个督导员的角色,眼睛时刻的关注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洗手没有,一定要洗”,“孩子你看你应该这样做才对”,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比较尊重孩子的想法,关于对孩子的关注,语言的唠叨不过比上一次活动中要好很多,很有进步。
幼儿园科学教案:《小小发明家》

幼儿园科学教案:《小小发明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发明家的相关知识2.鼓励幼儿发散性思维,积极探究身边事物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4. 学会借鉴他人的创意和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意识二、教学内容1.了解发明家的职业2.通过故事学习创新思维和制作小发明3.制作小发明实践活动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幼儿发散性思维,寻找身边的创意和美好2.如何借鉴创意,加以细化和改进四、教学准备1.教具:《小小发明家》绘本2.制作材料:废物利用的材料、胶水、剪刀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由老师先问幼儿们:怎么样的人才是发明家?了解一下以前和现在的发明家都发明些什么呢?让幼儿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猜想。
2.学习阶段(1)讲解发明家是什么职业:发明家就是一种职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边常常会出现些有创意的新事物,这些新事物的发明者就是发明家。
发明家们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能够把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新奇事物加以整理、改进,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2)讲解故事《小小发明家》,此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加上自己的智慧及眼光,发明了一辆小汽车的制作过程。
引导幼儿认真听故事内涵,了解小男孩如何创新和解决问题的。
(3)互动讨论:引导幼儿们共同思考和讨论:如果我们也做一件自己的小发明,那应该怎么做呢?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小结构为案例:如椅子、桌子、笔筒……让幼儿自己探索,看看如何做一个能够发挥更多功能的椅子、桌子等。
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机会,帮助他们发扬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感知力及想象力。
多发现、多发育、多交流,让创意和灵感得到更好的汇聚。
(4)实践活动:【任务一】自由想象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名发明家,在家中做出了许多新的发明,想一想,这些发明有什么奇妙的功用?【任务二】制作小发明根据自己的想象力与灵感,动手制作一件小发明;比如利用废物制作一个可以自动开关的夜灯、利用纸盒制作一个可以变形的小汽车、利用卡纸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碗等,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发挥自己的个性,完成创意的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制问题的数量(比如说,你能只问五个问题吗?)。
做一个更难的游戏,将两个数字模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两位数的数字。
例:队长手上拿到的是 25
Q:比 10 大吗? 是
Q:比 30 大吗? 不是 (可以知道这个数在 10 到 30 之间)
Q:是双数吗? 不是 (是 10 到 30 之间的单数)
Q:比 20 小吗? 不是 (是 20 到 30 之间的单数)
9020
2套
9090
2套
用于创设相关的活动场景 以及每人测量
用于创设相关的活动场景
9251
2套
适用 20 人,用于测量与比 较大小
4
活动主题(上)
序号
主题名称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与数字相关的语言
1
猜猜我的数字
提高判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习排除法的提问方式
练习记住数字顺序(电话号码)
2
电话机
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沟通的能力
Q:比 25 大吗? 不是 (是 20 到 25 之间的单数)
Q:比 25 小吗? 不是 (既不大于 25 也不小于 25)
Q:是 25 吗? 是
(确定是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培养对数字的兴趣
学习运用加法计算
3
我的符号是什么
学会用用不同方法检验计算结果
增加探索数字和符号的兴趣
学习计数
4
百货商店练习ຫໍສະໝຸດ 数或量来表示小组提高归类的能力
5
小丑
认识数字 知道数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6
几点了
学习认识时间 初步了解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
学习用适当的语言比较并排列物品
7
长大的我
练习比较长度、高度和重量
学习纪录
练习数数和配对
17
餐厅
练习 10 以内的加法
学习记录
能够明白并且给出运动和转向的指示
18
迷宫
能够描述方位
理解并使用描述空间的语言
认识平面形状并用形象化的词语进行描述
19
寻找图形
重新排列创造新的形状
培养观察力
知道一一对应的关系
20
花朵
利用图形重复设计一个图样
锻炼记忆力
在图形中定义缺失的部分
21
一是幼儿的年龄特征。科学教育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需要和可能为基础, 基于此,使得幼儿的科技教育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主题生活性和游戏性。
二是社会发展对幼儿科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幼儿的科学教育主要是在拥有合理知识结构 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对科学的主动探索精神,使幼儿具备对科学知识的独特理解和运用科学 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初步获得探索世界的科学方法、技能等。在科学教育 的过程中,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知识 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锻炼思考、表达、交流的能力,获得正确与他人 交往、合作、分享的意识;获得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朋友,比如,拿着数字“2”的小朋友就要去找拿着数字“1”的小朋友,但是这中间是不能
交流和看数字的。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小朋友按照自己的猜想排列好找好位置。然后大家
一起验证一下是否找对,如果没找对,继续进行游戏,游戏规则不变,手里的数字可以不变,
直到把数字排列正确。
建构
可以给孩子一张 1 到 50 的表格
幼儿做为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人群,需要不断创新科学教学方法和科学教育工具, 让孩子体验科学带给人类生活的变化,从而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1
课程介绍:
亲爱的老师们:
欢迎来使用高手俱乐部针对五到六岁儿童的课程。《小小思维家》包含了数字符号、平 面空间、测量比较、逻辑思维四个内容,通过提出实际的生活问题,和幼儿共同推理、讨论 解决问题的方法,配合一系列建构活动,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孩子 的数感,鼓励孩子像数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2
2. 教参和活动手册上的模型照片,只是孩子们可能创造出的一个例子,孩子们并不一定非 要搭出一摸一样的模型不可,模型照片只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灵感,当孩子们遇到困难 时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3. 套装中提供的搭建卡,几乎包括了每一个活动的一些搭建模型。你也可以向孩子们介绍 介绍。
深入探索 5’
这些问题可以把他们过去的生活经验和本节活动目标联系起来,也可以让他们讨论一 下,他们搭建的模型与真实事物之间的联系。
建构 请孩子们也来自己设计一部电话机。 发给孩子们一套 0 到 9 的数字,和他们玩电话号码的游戏: 用数字模块排列一个电话号码——可以是自己家的,小朋友的,或亲戚的电话号码。如果你 不知道你的电话号码,可以问一下你的老师。
请孩子们摆出他们知道的常用电话号码(如 110、119、120) 请孩子们把玩游戏时用的数字添加在自己的电话上,把自己的电话做成一个完整的电 话。
联系 故事引导:有一家百货公司要开业了,可是百货公司的老板太粗心了,他在摆柜台的时 候才发现少了几个柜子,可是公司马上就要开业了,没在多余的时间去购买了。所以百货公 司的老板就想请小朋友们帮忙给他搭建几个柜台。
建构 每两个小朋友共同合作搭建一个柜台。 老师准备不同的物品如:各种小动物,乐高小人等。用掷骰子的办法,请每个小朋友取 物品,如掷了“三点”就请孩子自己选择三样物品放到自己的柜台里,直到物品配分玩。 整理所有的积木,进行分类,将它们按组放在一起,摆在柜台上,数一数每组一共有多 少物品,为每组标记上正确的数字。并用表格进行记录。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7
让孩子一边问问题,一边就把圈定的答案选出或否定的答案剔除(排除法) 反思 为了猜数字,你问了什么问题? 按照一定的条理来问问题是不是会有帮助? (老师可以拿数字板在前面操作) 哪个数字最难猜? 延续 在玩“是什么数字?”游戏的时候,选一个队长。队长将数字都面朝上摆放,但将它们 弄乱。闭上你的眼睛,当队长从中拿走一个数字的时候。你能猜出是哪个数字不见了吗? 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猜猜是什么数字”,游戏的时候,你来当队长。挑选 1—100 中的其 中的五个数字放在爸爸妈妈面前,五秒钟后,请爸爸妈妈闭上眼睛,拿走其中的一个数字, 请爸爸妈妈猜猜你拿走了那个数字。可以和爸爸妈妈轮流当队长,谁猜的又快又准。
12
蛋糕
练习按大小排列
尝试估计大小
5
活动主题(下)
序号
主题名称
活动目标
了解概率
13
游戏
学会记录
培养共同合作
学会一一对应
14
海盗
能提供并理解沿途的移动指示
学会描述位置
学习做和为 20 或 20 以上的加法运算
15
不可思议的十字
学会思考并解决问题
培养共同合作
学习用积木覆盖东西的表面并学会计算
16
飞毯
培养观察能力
地板设计
用适当的语言、词汇进行描述
锻炼记忆力
比较平面图形的形状
22
曲奇饼
重新组装创造新形状
锻炼记忆力
会整理归类和一一对应
23
魔方
了解对称
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一半形状拼搭出镜子反应
24
镜子
了解对称轴
培养共同合作
6
一 猜猜我的数字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与数字相关的语言 ·提高判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习排除法的提问方式
关键的数学语言: 数字名称,比……多,比……少,奇数,偶数,在……之间。
联系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1—9”数字中其中的一个数字,最后使小朋友手中的数字都能连
成一串连贯的数。在游戏时,小朋友之间不能进行任何交流,也不能把数字给其他小朋友看,
只能猜想其他小朋友手中的数字是几。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去找他们手里数字的前一位的小
小小思维家
课程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幼儿的科学素质教育关注越来越多,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 提出了科学素质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和未来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而科学素质的培养, 需要从幼儿开始。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初步的科学素质。幼儿科 学教育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知道可以用不同标准的单位进行测量
学习用不标准的单位测量
8
毛虫
知道不同物体间的相对大小
培养瞬时记忆的能力
学习估计和计数
9
脚印
练习比较和排序
学习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测量
学习计数
10
在空中
练习用数字和高度的词汇来造句
练习用非标准单位进行测量
学习估计并学会检验
11
卡车
学习计数并纪录
尝试估计容量和容积
学习比较大小和形状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6 可以分成 1 和 1 和 4,在 1,1,4 中进行排列 可以分成 1 和 2 和 3,在 1,2,3 中进行排列)
12
四 百货公司
活动目标: ·学习计数 ·练习用数或量来表示小组 ·提高归类的能力
关键的数字语言: 一样,比……多,比……少,多少,搭配,比……多/少一个,比……大
8
二 电话机
活动目标: z 练习记住数字顺序(电话号码) z 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沟通的能力 z 培养对数字的兴趣 关键数学用语: 数字,数字顺序,序列,竖的,对角线和直线模式
联系 小朋友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电话?这些电话使用的地点都有什么不同,你还能说出来什么 其他的不同之处吗?你见过的电话有哪些部分组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