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地理科学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地理科学

教学大纲:地理科学专业一、课程简介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和人文现象,涵盖了地理学、地图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分支。

本课程旨在介绍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了解地理科学的学科范围、基本原理和学术发展动态;2.掌握地理科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3.培养地理科学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4.培养对地球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第一章:地理科学概述– 1.1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2 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 1.3 地理科学的学术发展和研究热点2.第二章:地理信息技术与地图学– 2.1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2 遥感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 2.3 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和制图方法3.第三章:自然地理学– 3.1 地球的构造与地质现象– 3.2 气候与气象学– 3.3 地表水与水循环4.第四章:人文地理学– 4.1 人口地理学– 4.2 城市地理学– 4.3 农业地理学5.第五章: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5.1 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挑战– 5.2 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5.3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6.第六章:地理科学实践与案例分析– 6.1 地理科学实验和实地考察方法– 6.2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案例研究– 6.3 地理科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与价值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实践探究:组织地理科学实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3.案例研究:引入典型案例和真实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判断能力;4.研讨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扩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和思维方式。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地理科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3.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地理科学相关的研究课题,撰写一篇学术论文;4.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参与一个地理科学实践项目,完成一定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引⾔中学地理课程作为⼀⻔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学⽣地理素养、提⾼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

本⽂旨在探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联,分析当前中学地理教材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联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是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件,规定了地理教学的⽬标、内容、评价等⽅⾯的要求。

⽽中学地理教材则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学习的基本资料。

因此,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具体来说,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材的编写具有指导作⽤,⽽地理教材则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具体⼿段。

三、中学地理教材的现状和问题⽬前,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已经取得了⼀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些问题。

⾸先,教材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的兴趣和需求。

其次,教材的呈现⽅式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材的实⽤性不强,与现实⽣活脱节,⽆法满⾜学⽣的实际需求。

四、改进中学地理教材的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教材的趣味性。

通过引⼊实际案例、设计互动游戏等⽅式,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2.注重教材的实⽤性。

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学⽣的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3.完善教材的评价机制。

建⽴健全的教材评价机制,对教材的内容、呈现⽅式等进⾏全⾯评价,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为改进教材提供依据。

五、结语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提⾼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当前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今后的中学地理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需要教师、学⽣、教材编写者等多⽅⾯的共同努⼒。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满⾜学⽣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才。

新课标初中地理说课教案

新课标初中地理说课教案

新课标初中地理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初中地理》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本书以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来组织内容,以“问题”来连接各个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以“探究”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本册书共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环境保护、乡土地理、人口与城市、交通与通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自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搜集、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自的特点。

2. 教学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自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典型特点,如南方的湿润气候、北方的干旱气候等。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和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

6. 课后作业:学生绘制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图,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地理课教学大纲

地理课教学大纲

地理课教学大纲一、引言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涉及到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地理课作为学生认识和了解地球的桥梁,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为了提高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制定一份科学、全面的地理课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地理课教学大纲必须明确地列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地理观念和地理技能。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两个方面,既要传授学生地理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地理课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应该涵盖地理学的各个领域,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

在自然地理方面,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地球的结构、大气系统、水系等;在人文地理方面,可以涵盖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城市化等;在经济地理方面,可以介绍区域发展差异、资源利用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地理课教学大纲应明确使用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些方法可以包括示范教学、讨论教学、项目研究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地理课教学大纲需要列出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

这些教学资源应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和适宜性,以满足学生地理学习的需求。

六、评价方式地理课教学大纲必须制定科学的评价方式,以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高。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

七、课堂活动地理课教学大纲应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这些课堂活动可以包括实地考察、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通过积极的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八、课外拓展地理课教学大纲应鼓励学生进行地理课外拓展。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术活动、阅读地理相关书籍等形式,拓宽地理知识面,提高地理素养。

九、师生互动地理课教学大纲应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问、解答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

2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期中考试答案题解)答案网课刷课答案1291357910

2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期中考试答案题解)答案网课刷课答案1291357910

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期中考试(答案题解)一、名词解释1.地理课程标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了规定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对地理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地理课程目标地理课程目标由总目标和分目标组成。

其中,总目标包括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的方法;分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地理教科书地理教科书指狭义的教材。

教科书是对地理课程标准的解释,这个解释是被国家认可的解释,这个解释是给学生的。

地理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主要材料。

4.地理教科书制度地理教科书制度包括教科书的认可、编制、出版发行、采用及供应制度。

其中教科书的认可和使用制度是重点,有五类:国定制、审定制、认定制、选定制、自由制。

5. 教材分析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教学原则,以课程标准的准,对教材的编写意图、体系结构、地位作用、基本内容、教材重难点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和深入理解。

6.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课程论认为,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

具体包括: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课程各个部分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等。

7. 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初中包括地球地图,以区域地理为主,高中以系统地理为主。

地球地图部分是高中地理必要的基础知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

8. 地理教学教学时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

地理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追求促进学生地理能力的发展。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地理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被赋予更多的重要性和意义。

地理是一门探索地球及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自然、人文环境,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思考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研究1.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是指对中学地理教育所涉及的内容、目标、要求等进行规定,是中学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文件。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理教育也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制定符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2.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包括符合教育规律、服从教育政策、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原则。

3.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地理课程标准内容包括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等四个方面,要求中学生应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环境保护意识。

4.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应包括对学生地理知识掌握程度、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以及地理素养等方面的评价。

1.地理教材的编写原则地理教材的编写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生动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等,以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时效性、生动性和全面性。

2.地理教材的内容设置地理教材内容应包括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现状、前沿动态等内容,同时应注重地理实践内容和社会实践内容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地理教材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地理教材也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引入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创新。

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大纲

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大纲

初三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学期的地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和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提高他们的地理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与尺度-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陆地的分布与特点- 七大洲的位置和特点- 陆地和海洋的关系- 陆地的地貌和气候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的循环和分布-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4. 气候与天气- 气候带与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天气的形成和预测5.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和方法-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系统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3. 图表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图表分析地理数据和信息,培养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5.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实例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2.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地考察报告:对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后,要求他们撰写考察报告,评估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测验和考试:定期进行地理知识的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重点讲解和解读教材内容。

2.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理实例和案例。

3. 地图和图表:提供各种地理地图和图表,供学生进行学习和分析使用。

4. 实地考察场地:选择适当的实地考察场地,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考察。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李家清,陈实主编)PPT模板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李家清,陈实主编)PPT模板
2.1国际地理课程改革及其发展 2.2我国地理课程改革及其发展
04
第3章中学地理课程与地理课程标准
第3章中学地理课程与地理课程 标准
3.1中学地理课程的含义及类型 3.2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和理念 3.3中学地理课程的结构模式 3.4中学地理课程的目标构建
05
第4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析课程标准研制背景 4.2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结构要素 4.3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4.4地理课程标准内容分析
06
第5章地理新课程教材的设计与编写
第5章地理新课程教材的设计与 编写
5.1地理新课程教材设计的基础 5.2地理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模式 5.3地理新课程教材栏目的设计 5.4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编写特 点 5.5普通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特 点
07
第6章中外地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第6章中外地理教 材的比较研究
6.1发达国家中学地理教材例析 6.2中外地理教材的比较与启示
08
第7章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一般原理
第7章中学地理教材分 析的一般原理
7.1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的原则
7.2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的模式
7.3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的内容
7.4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的方法
09
第8章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应用案例
第8章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应用 案例
8.1自然地理课程的教材分析示 例
8.2人文地理课程的教材分析示 例
8.3区域地理课程的教材分析示 例
10
第9章中学地理教材分析与说课训练
第9章中学地理教材分 析与说课训练
9.1地理说课的含义及 其类型
9.2地理说课内容的基 本要素
9.3地理说课技能的基 本要求
9.4地理说课典型案例 及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学分:3 课时:36
适用专业:地理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地理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在地理教育专业中起着核心课程的作用。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教育类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地理课程、地理教学、地理课程标准以及地理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初步的理解;对理解地理课程标准和运用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初步的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热爱地理教育,树立为地理教育献身的情感与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前言部分
第1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含义
第2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编制现状与发展
第3节中学地理课程性质
第4节中学地理课程的特点
第5节中学地理课程理念
第6节地理课程标准评价的修订
第二章中学地理课程内容与目标
第1节中学地理课程内容
第2节地理课程的目标
第3节中学地理课程核心概念研究
第三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理解
第1节我国地理教学大纲、课标的几种表达方式
第2节从学习结果行为描述理解地理课程标准
第3节通过地理教科书理解课程标准
第4节从教材安排上理解地理课程标准
第5节世界地理怎么认识区域
第四章国内外中学地理课程研究状况
第1节学校地理课程的出现与发展
第2节国外地理课程研究动态
第3节我国地理课程发展回顾
第4节地理教学论基本内容介绍
第五章地理教科书的编写
第1节教科书制度
第2节教科书结构
第3节教科书的叙述方式
第六章中学地理教学任务与特点
第1节中学地理教学基本任务
第2节中学地理教学基本特点
第七章中学地理教学原则
第1节教学原则的作用与依据
第2节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中学地理教材内容分析设计
第1节地理教材分析方法
第2节地理教材内容设计要求及原则
第九章中学地理教学过程
第1节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与实质
第2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过程
第3节学生地理智能发展过程
第4节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过程
第5节地理教学过程优化
第6节地理教学过程设计
第十章中学地理教学方法
第1节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第2节地理教学组织方法
第3节地理教学的直观方法
第十一章地理课程和教科书评价
第1节地理课程评价
第2节地理教科书评价
三、课程评价
本课程倡导多种方式学习,课程评价采取课堂讲授与课下自学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

采取开卷与闭卷结合,平日学习与终结考试结合的方式。

课程成绩总分100分,其中考勤占10%,平时学习情况占20%,作业占30%,期中考试占30%。

四、教学建议
1.教学安排
本课程2课时/周,每学年36课时。

前18课时主要讲授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方法,后18学时主要讲授地理教材的研究方法。

2.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前,应先学习地理学专业基础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以及有关地球地图等方面的相关课程。

学生应学习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最好具有中学地理教学见习的经历。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
《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2.教学参考书
《地理教学论》(第2版),王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地理课程论》王民著,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
《地理比较教育》王民著,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7-8年级)王民主编,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必修选修)王民主编,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