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责促担当 争做合格党员
履职尽责做合格党员演讲稿

履职尽责做合格党员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履职尽责做合格党员”。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历史使命。
我们的行动与言语都代表着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自我激励的状态,不断地学习、进步和提升,力求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党员。
履职尽责,提高能力一名党员的尽责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注重模范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宣传工作,在宣传过程中,体现出我们责任的使命和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勇于担当,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坚持思想道路,勤勉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思想,贯彻党的各项决策和路线,做到主要工作上的合理安排。
我们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支持党的决策执行,遵守纪律和法律,正确地维护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坚持勤勉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不断地发掘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照顾和关心身边的同事,在工作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共同促进单位的发展。
热心公益,积极服务党员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公益志愿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尽可能地帮助和支持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大家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工作,了解和掌握社会热点和问题,积极建言,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出一份力。
总结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自我激励的状态,不断地学习、进步和提升,努力履行我们的职责,通过我们的行动与言语,代表我们的党和国家。
我们要坚持思想道路,勤勉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热心公益,积极服务,在宣传工作中展现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党员,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弘扬担当精神 敢于担当作为:为谁担当 担当什么 如何担当

弘扬担当精神敢于担当作为:为谁担当担当什么如何担当作者:刘惠来源:《求知》 2020年第9期刘惠弘扬担当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既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具备的品格品德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2020年6月28日,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专题党课报告会上,作题为“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为守初心担使命不懈奋斗”的党课报告,要求全市党员和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的重要论述,以铁的担当践行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天津落地落实。
弘扬担当精神,敢于担当作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重点是要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思想上知道为谁担当,从任务上知道该担当什么,从措施上知道如何去担当。
一、弘扬担当精神、敢于担当作为,需要认识和理解“为谁担当”“为谁担当”,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事业观、价值观、权力观、发展观、人才观,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为党和人民担当。
为党和人民担当,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是为个人担当,也不是狭隘地为家人朋友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地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自觉为党担当,为人民担当,为国家担当,为民族担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为党和人民担当,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
”党员干部要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在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中担当作为。
做一名合格党员需要有履职尽责的能力

做一名合格党员需要有履职尽责的能力作者:徐兴科来源:《杭州》 2017年第4期每一名共产党员,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他的职位如何,要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在这里,“讲奉献、有作为”,只有满腔的工作热情或良好的愿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积极奉献、担当作为的能力和素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如此。
在这里,如何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提高能力和素质需要坚持不懈的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能力和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
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勤奋艰苦的实践。
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宗旨观念做动力支撑,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不忘初心,牢记并践行面对党旗曾立下的铮铮誓言。
其次,提高能力和素质需要秉持科学的方法。
关键是要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学习,是提高能力和素质的第一途径。
就是要有计划、有重点,从书本上、从他人身上,认真学习哲学、学习经济、学习一切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不断地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是提高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知识只有用于实践,才能转化成能力,也才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应有之义;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对知识的掌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每一名共产党员要立足岗位,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
立足岗位学习,它不仅解决了我们学习时间不够、精力有限的问题,也解决了以往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学用脱节、“两张皮”问题。
以上,所指的能力和素质指的是智力能力,其它团结协作、进取精神、坚强意志、勤勉作风等非智力能力素质的提高方法也大致如此。
第三,提高能力和素质需要保持坚强的勇气。
提高能力和素质如果满足于一般的学习和实践仍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创新都是引领发展、持续进步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
学心问责的心得体会

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之后的又一次党内制度创新,是深入推进从严管党治党的有力举措,是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责条例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用问责唤醒责任意识“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相信随着问责条例的制定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将更加密实,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倒逼机制将更加严厉。
问责如同一把杀手锏,给那些不把纪律规矩当回事,在工作生活中信马由缰、信口雌黄、我行我素的党员干部的作风套上了笼头,不敢再肆意妄为,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了不可碰触带电的高压线。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一次次扯开了大嗓子,却看不见甩开的膀子,那么久而久之,党员干部就会麻木不仁,难免产生“只要无过,无功也罢”的政治错觉。
找到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或及时解决问题,只会让群众更反感。
“真抓”还是“假抓”、“实抓”还是“虚抓”、“常抓不懈”还是“偶尔抓抓”,都体现了转作风是否严实。
所以,深入地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地以“严”和“实”的态度进行整改,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员干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实现“两个百年”伟大实践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凡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利的,就当机立断、立马横刀,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改得越早越好,改得越彻底越好,切忌拖泥带水,更不能留下死角和尾巴。
能不能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把作风建设变成常态、推向深入,关键要看在解决问题上是不是下真功夫、硬功夫,发现反弹能不能严肃处理,解决深层次问题能不能啃下硬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中强调:“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纪委问责工作总结

纪委问责工作总结纪委问责工作总结近年来,我们纪委在问责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问责措施,不仅严肃了党内纪律,也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在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不断完善问责机制,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提高问责力度。
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问责的各项要求,严肃查处一些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充分体现了问责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同时,我们不仅仅关注发现问题的责任追究,更加重视整改和预防工作,促使被问责者以案为鉴,在廉洁自律方面进一步提高。
二是加强问责手段。
我们不断创新问责方式,提高问责效果。
对于一些问题频发、效果不明显的单位,我们采取集中整改、一企一策等措施,通过问责来推动问题解决。
同时,我们也大力推行“岗位问责”,强调个人的问责,进一步推动纪委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提升问责透明度。
我们始终坚持信息公开,对涉及重要领导干部的问责决定,及时向社会公布,增加了问责的公众监督力度。
通过问责的透明化,也有效地打击了一些腐败行为,进一步推进纪律严明,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
四是加强问责教育。
我们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通过问责典型案例的宣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同时,我们还加强纪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并遵守党的纪律。
在纪委问责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是部分地方纪委问责工作力度不够,对一些违纪违法行为处理不当,影响了问责工作的效果。
二是部分问责工作过于繁琐,程序复杂,导致整改不力,事倍功半。
三是一些干部对问责工作缺乏理解,对问责决定存在抵触情绪,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意识。
为了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问责力度,对一些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予以问责。
二是简化问责程序,提高整改效果。
三是加强问责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问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
四是加强问责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督促各单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
关于担当有为做合格党员的发言稿范文

关于担当有为做合格党员的发言稿范文篇1“软钉子”属于典型的为官不为,主要是态度问题、作风问题。
从我们收到的征文来看,这是大多数人的感受,也是主流意见。
然而,这个问题还有另一面。
本报一位记者曾花了一个月调查为官不为问题,想揪出几个“典型”而不得。
尽管一次调查未必足以定性,但如此费力也值得深思。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更大视野审视“软钉子”滋生的机制土壤,切合实际监督和激励党员、干部,帮助他们实现全方位的提升。
反四风、改作风,就要反对庸官、懒官、太平官,就要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为了做事才当官,而不是为了当官才做事,更不能为了保官不做事。
“为官不为”在当今应该还是存在的,毕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本职不一样、素质不一样、思想不一样甚至是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但是这只是想推脱的借口,“为官不为”其实是官员本身对工作的态度问题,如果是真心实意想为百姓服务的,才会理解为官的价值所在;才是党和国家值得将群众托付给他们的人。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担当也同样如此,在担当家的同时,也应该担当国家的大任。
党员干部要善养责任心,敢于担当,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时时想到自己的责任,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希望。
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公仆心,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踏踏实实的为民做事。
在改革同时,我们可以担当的有太多太多,只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应该而且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要在艰苦和复杂环境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
要不怕苦累,不推不拖,积极干、主动干,敢于负责,不怕挫折,不怕承担责任。
敢于承担,勇于奉献,我们就可以筑起一座担当的虹桥,并且使这座虹桥越来越绚丽多彩。
官员党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创造美好的明天。
关于担当有为做合格党员的发言稿范文篇2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是领导干部的责任义务。
勇于担当,不只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时坚持原则、敢于揭短亮丑,更是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的要求。
勇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精神脊梁。
常怀敬畏之心 勇于担当尽责

常怀敬畏之心勇于担当尽责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学习体会
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无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制度利器,补齐了从严治党责任领域的“短板”,开列每个党员干部责任清单,唤醒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
头悬利剑,常怀敬畏之心。
俗话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从规定6种问责情形,到明确7种问责方式,再到规定问责时限、实行“终身问责”,1700余字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充分体现了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也为我们划清了纪律底线,党员干部要视党纪国法为高悬在自己头上的“三尺利剑”,心存敬畏。
手握戒尺,常思不足之处。
守纪律是为人处事的底线,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不守纪律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党员要对照《问责条例》从思想上来一次清洗,着眼固本培元“育新苗”,深化清理整治“除杂草”,根除不良思想、不良作风、不良习惯,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时刻用政治纪律规范自己,用违法违纪案件警示自己。
重塑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心中有责,唤醒担当意识。
“有所畏”最终要落脚到“有所为”。
党员干部要增强“责任田”意识,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不能因为有问责有纪律,就迈不开步子不作为。
要脚踏实地,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难题面前,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才能无愧于群众、无愧于党员身份。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要“问”更要“责”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要
“问”更要“责”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问责条例》的通过代表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是党中央对严肃党风党纪的进一步提升,是党中央为广大党员干部划定的一道政治红线。
从去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今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从对党员要求进行自我行为规范和对违纪行为划定界限到今年释放出的强烈的“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信号都表明着党中央对于当前广大党员在生活中、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随着《问责条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通过,接下来各级党组织必将组织党员对《问责条例》进行学习理解贯彻,在实施《问责条例》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应当做到“问”更应做到“责”。
《问责条例》落点在“问”。
要在“问”字上,做到能问、勤问、敢问。
完善监督制度,以制度为基准保障广大党员干部问的权利和义务。
在责任问题上要充分发挥制度作用,对领导干部要能问工作问题、勤问经济问题、敢问敏感问题,要鼓励党员干部直面询问、善于接受询问。
将“问”在党员干部的生活工作中作为常态化机制。
《问责条例》重点在“责”。
“问”能保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但只问不责在实施过程中会导致《问责条例》缺乏足够约束力,较难形成有效的约束制度同时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中间也难以形成心理威慑。
因此,《问责条例》要“问”更要“责”。
要完善已有的问责制度,量化问责标准,保证问责有章可循,有例可依;要加强问责延续性,对已达处理期的同志要加强考核管理,保证达到条例入心,不再触犯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资料
以问责促担当争做合格党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制度笼子,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和党的工作部门要从自身做起,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向严紧硬。
问责条例的制定对于我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要把利剑高悬起来,告诫和警示全党,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党的领导干部不担当、不负责就要被追责。
王岐山强调,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执行制度关键在人。
党的领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领”就是率先垂范、引领示范,“导”就是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而我个人认为问责条例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敢不敢较真、有没有战斗性。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要把自己摆进去,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同时王岐山指出,制定问责条例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尊崇党章、聚焦政治责任,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开展问责。
要抓住“关键少数”,直指压力传导不下去这个突出问题,让从严治党严起来实起来。
制度创新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不能贪大求全,否则就突出不了重点,把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淹没在大量文字之中。
要抓住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只要方向正确,迈出一步就是胜利。
我个人观点作为党员言行一致最终要体现于行,实现历史使命、体现党的宗旨均必须有担当的作为。
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根本原因在于有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搞好人主义、一团和气。
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党员,须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意识,服务为民意识,用自己的所长服务到党的事业中去,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