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圣才出品】
2018年暨南大学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圣才出品】
![2018年暨南大学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ff984d50975f46527d3e1a3.png)
2018年暨南大学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
招生专业与代码:生物工程(专业学位)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生物化学338
一、名词解释(共10题,共50分,每题5分)
1.泛素
2.超二级结构
3.米氏常数K m
4.变构酶
5.糖异生
6.一碳单位
7.呼吸链
8.基因文库
9.酶的活性中心
10.茚三酮反应
二、简答题(共5题,共50分,每题10分)
1.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简述TCA名字由来及其主要反应。
3.试比较蛋白质变性、蛋白质沉淀、蛋白质盐析三者的异同点。
4.NADH和NADPH名称及组成?二者各有何作用?
5.脂肪酸的β-氧化与生物合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三、问答题(共4题,共50分,1、2题必答,各15分,3、4题任选1题做答,20分)
1.试比较糖酵解、糖原合成与糖异生的原料、关键酶和产物的异同。
2.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复制、转录、翻译的区别。
3.写出鸟氨酸循环的具体反应过程,并说明其代谢特点。
4.从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任何体系的外围环境必须不断增加它的熵,然而活的生物体却从比较无序状态的物质不断建立起高度有序的结构,这是否说明活的生物体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什么?。
2016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

2016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7-28)暨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本《生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暨南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已成为一门由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要求考生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前沿,熟悉生态学的热点问题,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应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认识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1.生态学概论;(a)生态学的定义(b)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2.生物与环境;(a)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c)生物适应性3.种群及其基本特征;(a)种群的概念(b)生态位的概念及其生态学意义(c)生物多样性(d)种群竞争关系、分布规律和密度调节4.群落生态学;(a)生物群落的概念(b)群落组成和结构(b)群落变化演替及其发生机制5.生态系统生态学(a)生态系统单元的基本组成和特征(b)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功能和相互关系(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转化(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6.全球变化生态学;(a)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c)生态学与资源环境问题(d)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30~40%)填空题(20~30%)简答题(30~50%)论述题(30~60%)五、主要参考书目孙儒泳、李庆芬、刘翠娟、娄安如编著.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李博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16年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一)名词解释1.考研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
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015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生态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714 基础生态学(B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翻译(中译英)(10小题×1分/小题,共10分)1.生态学答:生态学的英文名称是ecology。
2.个体答:个体的英文名称是individual。
3.种群答:种群的英文名称是population。
4.群落答:群落的英文名称是community。
5.环境答:环境的英文名称是environment。
6.生活史答:生活史的英文名称是life history。
7.演替答:演替的英文名称是succession。
8.限制因子答:限制因子的英文名称是limiting factor。
9.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的英文名称是ecosystem。
10.生长率答:生长率的英文名称是growth rate。
二、名词解释(10小题×3分/小题,共30分)1.生境答:生境又称栖息地,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存所在的具体地段的自然环境。
生境内包含生物所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的生态因素。
例如氧、水、温度、光等为不可或缺因素,而风、闪电等对生物无影响。
2.生态平衡答: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小范围的波动。
3.化感作用答:化感作用又称他感作用,是指植物可以通过分泌某种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的对另外的生物的生长发育等产生作用,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或者抑制其生长发育。
化感物质是化感作用的媒介,主要是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
4.群落交错区答:群落交错区是指两个不同的群落在时间上或者空间上有一定的重叠或者交叉。
群落交错区可以将两个群落间接的联系在一起,也可能造成两个群落内的生物进行空间和事物的争夺,从而影响两个群落的组成。
新版暨南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
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
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时会陷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
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
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
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暨南大学生态学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14)基础生态学(814)普通生物学参考书目:《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2018年暨南大学经济学考试真题(完整版)

2018年暨南大学经济学考试真题(完整版)考试科目名称:803西方经济学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则该商品的()A.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2. 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这两种商品是()A. 可以替代的B. 完全替代的C. 互补的D. 互不相关的3. 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时()A. 平均产量曲线仍上升B.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C. 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D. 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4. 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短期成本曲线上的点,但短期成本曲线上并非每一点都是长期成本曲线上的点,这句话()。
A. 总是对的B. 有时对C. 总是错的D. 无法判断5.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短期均衡意味着()A. 不存在经济利润B. 不存在正常利润C.D. 不存在亏损6.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下限是无效率的,因为()A.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遭受损失B. 生产者受损,消费者可能得利也可能受损,但社会总福利会损失C. 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可能得利也可能受损,但社会总福利会损失D.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能受损也可能得利,但社会总福利会损失7. 一家农药生产商根据农药的浓度出售他的产品——对园艺店以低浓度处方零售,对专业园艺家则以高浓度处方出售。
则该厂商实行的是()A. 一级价格歧视B. 二级价格歧视C. 三级价格歧视D. 配方不同,销售对象不同,因此没有价格歧视8.长期均衡点上的垄断竞争厂商,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A. 上升阶段B. 下降阶段C. 水平阶段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9.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产品价格和产品边际收益均等于4元,且此时厂商得到了最大利润,则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A. 2B. 1C. 4D. 不可确定10. 关于效用可能性边界,说法正确的是()A. 可能有正斜率B. 描述了契约曲线上配置的效用水平C. 取决于初始配置的分配D. A和B都正确11. 如果2020年的名义GDP大于2019年的名义GDP,那么2020年的实际GDP 增长率应该()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无法判断12.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A. 政府购买上升B. 政府购买下降C. 货币供给上升D. 货币供给下降13. 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加将导致()A. 物价水平上升B. 实际产出上升C. 家庭消费上升D. 政府购买上升14. 在索洛模型中,如果经济体的储蓄率高于黄金率水平,则可以通过降低储蓄率来()A. 提高稳定状态的产出水平B. 提高稳定状态的投资水平C. 提高稳定状态的消费水平D. 提高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15. 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率下降将()A. 降低人均产出的增长速度B. 提高人均产出的增长速度C. 降低稳定状态的人均产出水平D. 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产出水平16. 根据IS-LM模型,增加货币供给的同时增加政府购买,会出现下面哪一种效果()A. 消费上升,产出上升B. 消费上升,产出下降C. 消费下降,产出上升D. 消费下降,产出下降17.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增长速度是10%,实际产出增长速度是3%,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根据货币数量论的预测()A. 该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将为13%B. 该经济体的实际利率将为13%C. 该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将为7%D. 该经济体的实际利率将为7%18. 对汇率制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能同时拥有某三种制度特征,在选择其中两项的同时必须放弃另一项。
2016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圣才出品】

2016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生态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714 基础生态学(A卷)一、名词翻译(中译英)(10小题×1分/小题,共10分)1.种间竞争2.种群生态学3.捕食4.耐受性法则5.生态位6.透光层7.死亡率8.年龄金字塔9.优势度10.温跃层二、名词解释(10小题×3分/小题,共30分)1.竞争排斥法则:2.限制性因子:3.内禀生长率:4.稳定选择:5.生态对策:6.生物地球化学循环:7.林德曼效率:8.化感作用:9.生态入侵:10.种的均匀度:三、填空题(10小题×2分/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生态因子种类很多,大体可归纳为五大类:(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 );(4)()和(5)人为因子。
2.在可见光中,其中()和()对中午的光合作用最为重要。
3.根据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可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其中陆生植物又分为旱生植物、()和()。
4.种群的内分布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均匀型、()和()。
5.作用于表现型特征的自然选择,按其选择结果可分为三大类别:稳定选择、()和()。
6.关于物种起源目前普遍接受的学说是地理物种形成学说,根据此学说,物种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地理隔离、()和()。
7.种间竞争又可分为()竞争和()竞争。
8.生物多样性一般具有三个水平,包括物种多样性、()和()。
9.根据湖水的深度以及透光性,可将湖泊水域分为沿岸带、( )和()。
10.任何生态系统中均存在两种最主要的食物链,即( )和()。
四、简答题(3小题×12分/小题,共36分)1.为什么说中度干扰能增加生物多样性?2.何谓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哪些基本要素?3.举例说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五、论述题(3小题×18分/小题,共54分)1.试述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2018年暨南大学经济学考试真题(完整版)

2018年暨南大学经济学考试真题(完整版)考试科目名称:803西方经济学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则该商品的()A.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2. 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这两种商品是()A. 可以替代的B. 完全替代的C. 互补的D. 互不相关的3. 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时()A. 平均产量曲线仍上升B.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C. 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D. 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4. 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短期成本曲线上的点,但短期成本曲线上并非每一点都是长期成本曲线上的点,这句话()。
A. 总是对的B. 有时对C. 总是错的D. 无法判断5.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短期均衡意味着()A. 不存在经济利润B. 不存在正常利润C.D. 不存在亏损6.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下限是无效率的,因为()A.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遭受损失B. 生产者受损,消费者可能得利也可能受损,但社会总福利会损失C. 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可能得利也可能受损,但社会总福利会损失D.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能受损也可能得利,但社会总福利会损失7. 一家农药生产商根据农药的浓度出售他的产品——对园艺店以低浓度处方零售,对专业园艺家则以高浓度处方出售。
则该厂商实行的是()A. 一级价格歧视B. 二级价格歧视C. 三级价格歧视D. 配方不同,销售对象不同,因此没有价格歧视8.长期均衡点上的垄断竞争厂商,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A. 上升阶段B. 下降阶段C. 水平阶段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9.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产品价格和产品边际收益均等于4元,且此时厂商得到了最大利润,则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A. 2B. 1C. 4D. 不可确定10. 关于效用可能性边界,说法正确的是()A. 可能有正斜率B. 描述了契约曲线上配置的效用水平C. 取决于初始配置的分配D. A和B都正确11. 如果2020年的名义GDP大于2019年的名义GDP,那么2020年的实际GDP 增长率应该()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无法判断12.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A. 政府购买上升B. 政府购买下降C. 货币供给上升D. 货币供给下降13. 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加将导致()A. 物价水平上升B. 实际产出上升C. 家庭消费上升D. 政府购买上升14. 在索洛模型中,如果经济体的储蓄率高于黄金率水平,则可以通过降低储蓄率来()A. 提高稳定状态的产出水平B. 提高稳定状态的投资水平C. 提高稳定状态的消费水平D. 提高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15. 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率下降将()A. 降低人均产出的增长速度B. 提高人均产出的增长速度C. 降低稳定状态的人均产出水平D. 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产出水平16. 根据IS-LM模型,增加货币供给的同时增加政府购买,会出现下面哪一种效果()A. 消费上升,产出上升B. 消费上升,产出下降C. 消费下降,产出上升D. 消费下降,产出下降17.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增长速度是10%,实际产出增长速度是3%,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根据货币数量论的预测()A. 该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将为13%B. 该经济体的实际利率将为13%C. 该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将为7%D. 该经济体的实际利率将为7%18. 对汇率制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能同时拥有某三种制度特征,在选择其中两项的同时必须放弃另一项。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生态学巩固时期,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主要是指()。
A.生态学概念的提出B.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C.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D.生态学的广泛应用【答案】C【解析】到了20世纪10~30年代,生态学研究渗透到生物学领域的各个学科,形成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生态遗传学、生理生态学和形态生态学等分支学科,出现了生态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2.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
这是()。
A.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答案】A【解析】最小因子定律是19世纪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首次提出的,李比希研究各种环境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现作物的产量并非经常受到大量需要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的限制,而却受到一些微量物质的限制,它们的需要量虽小,但在土壤中非常稀少。
据此提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的必需物质。
3.下列有关耐性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耐性可以人为加宽B.生物对不同因子的耐性不同C.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耐性不同D.生物的耐性是随时改变的【答案】D【解析】A项,生物的耐性范围可通过人为驯化的方法来改变,通过驯化可以形成新的最适点。
B项,一种生物对不同的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不同,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也不相同。
C项,同种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多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繁殖期通常是一个临界期,这一时期耐性范围最窄。
D项,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随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的耐性也不断变化,而非随时改变。
4.地中海果蝇的生物学零度是13.5℃,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250℃,则其在26℃条件下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学科、专业名称:生态学
考试科目名称:714基础生态学(A卷)
一、名词解释(12小题×3分/小题,共36分)
1.水华
2.生态平衡
3.顶级群落
4.竞争排斥原理
5.生物富集作用
6.群落交错区
7.生态入侵
8.耐受性法则
9.次级生产
10.光补偿强度
11.种群
12.植物区系
二、填空题(10小题×2分/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可以将水生植物分为:______、______以及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2.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决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生活史对策,如______、______以及迁移对策等。
3.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绘制成年龄椎体,按照年龄椎体形状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即增长型种群、______种群以及______种群。
4.生物多样性可分为物种多样性、______以及______三个层次。
5.生态系统主要包括4种主要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以及______和______。
6.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测定法以及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
7.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类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种间关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以及寄生和共生等。
8.原生演替系列一般包括从岩石表面开始的旱生演替和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其中水生演替系列主要包括以下演替阶段:______阶段、沉水植物阶段、______阶段以及直立水生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和木本植物阶段。
9.一个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总和称为植被,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由______和______条件决定。
10.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正改变着地球的功能,导致全球环境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包括______、______以及臭氧层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三、简答题(6小题×9分/小题,共54分)
1.简述K-选择和r-选择的主要特征。
2.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别是什么?
3.简述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4.什么是他感作用,有何生态学意义?
5.简述水生细菌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环节和营养级数为何不会无限增加。
四、论述题(2小题×20分/小题,共40分)
1.试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成因及其主要控制技术措施。
2.何谓温室效应?试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减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