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禽畜养殖业废弃物污染及资源化利用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粪便、尿液、饲料残渣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用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资源。
进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畜禽养殖废弃物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可以为作物提供养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废弃物的有机质含量较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将畜禽养殖废弃物作为肥料利用,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农作物的质量。
畜禽养殖废弃物可以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
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发酵、厌氧消化等方式提取出沼气,作为生物能源供应给农户和生产企业使用。
沼气既可以用于热能的供应,也可以用于燃料的替代,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
沼渣也具有较高的肥料价值,可以回收利用,形成循环利用的模式。
畜禽养殖废弃物也可以进行工业化加工,生产出有附加值的农产品。
废弃物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酶解、提纯等技术提取出来,用于饲料和食品行业。
废弃物中的部分有机物质可以被转化为生物塑料、生物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
由于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而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将这些营养物质有效地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加强监管和管理,保证资源化利用过程的安全和环保,实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摘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畜禽养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现状分析,接着探讨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并阐述了其应用和效益评价。
在评价了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后,结论指出资源化利用对畜禽养殖产业的促进作用,并强调了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推动畜禽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技术探讨、应用、效益评价、展望、促进作用、可持续性、环保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畜禽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其废弃物产生量巨大,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问题。
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但这些方式会造成土壤和空气污染,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态风险,还能为畜禽养殖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包括生物转化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解废弃物,还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燃料等资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分析、技术探讨、应用、效益评价和前景展望,探讨资源化利用对畜禽养殖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1.2 问题意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意义: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大量堆积已经成为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严重问题。
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如果不得到合理利用,不仅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收益。
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

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一、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方案1.1 生鲜废弃物通过合理的分类,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如果皮、菜叶)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
将无法堆肥处理的生鲜废弃物进行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农业生产或能源利用。
1.2 动物粪便和废水将动物粪便进行堆肥或沼气发酵处理,生产肥料或能源。
废水经过处理,去除污染物,可以用于灌溉农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秸秆资源的利用方案2.1 秸秆的堆肥利用将秸秆进行堆肥处理,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经过一定的时间发酵后,产生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有机灌溉。
2.2 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利用秸秆进行生物质能生产,通过热能设备将秸秆进行燃烧,产生热能或电能,供给农田灌溉、农村生活用热等。
2.3 秸秆的生态建设利用利用秸秆进行土地修复,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利用秸秆进行农田覆盖,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抑制杂草的生长,维护农田的生态平衡。
三、行动方案的实施步骤3.1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养殖废弃物和秸秆的处理方式。
3.2 加强宣传教育宣传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引导农民意识到资源化利用的益处,并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
3.3 建设相应的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场所、堆肥场所、沼气池等配套设施,保证废弃物和秸秆的处理和利用。
3.4 建立监管和检测机制建立监管和检测机制,对废弃物和秸秆的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资源化利用的质量和安全。
3.5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发和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以上行动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行动方案的具体实施措施4.1 建设农田有机肥料生产基地建设农田有机肥料生产基地,采用现代化的堆肥技术,将生鲜废弃物、动物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生产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为保障人民的生活需求及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技术的进步,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动物粪便、废水、废饲料等,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如果不得到有效利用就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
将养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解决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发和利用养殖废弃物的资源价值,不仅可以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环境负荷,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强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对于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2 问题提出养殖废弃物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废弃饲料、废水等。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到有效处理,将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1.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大量废弃物直接排放到土壤、水体中,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和水质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健康。
2.资源化利用技术尚未普及:目前我国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着技术瓶颈和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
3.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制度,导致一些养殖场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规范,缺乏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2. 正文2.1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在于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降低环境负担,保护生态环境。
将畜禽粪便、废弃饲料等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发电或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资源,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升了养殖业的环境友好性。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指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加工,转化成可再利用的产品和资源,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资源的目的。
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尿液、残饲料、副产品、栏杆等,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到妥善处理和利用,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因此必须进行资源化利用。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意义。
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资源化利用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在符合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化利用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诸如生产有机肥料、生物能源、饲料添加剂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那么,畜禽养殖废弃物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呢?一方面,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生物发酵和分解处理,将畜禽粪便和残料转化成有机肥料,如生物有机肥、腐植酸肥料、蛋白酶肥料等,用于农田施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可以利用生物质能技术,将畜禽粪便、秸秆等生物废弃物进行沼气发酵,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满足生活、生产和加工用气需求,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低温室气体排放。
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工技术,将畜禽养殖废弃物提取和加工成为蛋白粉、氨基酸、酶制剂、酵素和微生物制剂等添加剂,用于饲料生产,提高畜禽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生产效益。
在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和制度难题。
一是技术上,需完善生物发酵技术、沼气发酵技术和生物制剂加工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二是制度上,需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规范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行为,激励企业和农户开展资源化利用,加大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为题,本文将从废弃物的来源和特点、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种类和优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来源和特点畜禽养殖废弃物是指养殖业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动物粪便、兽药残留、废水、废饲料和动物死亡等。
这些废弃物具有以下特点:1.数量大。
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庞大,废弃物产生量巨大,据统计,仅鸡粪就占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总量的70%以上。
2.污染严重。
畜禽养殖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和微生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资源丰富。
畜禽养殖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养分,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转化成有价值的产品。
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种类和优点1.沼气发电技术沼气发电技术是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在沼气池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再通过沼气发电机发电。
这种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重优势。
2.生物质热能利用技术生物质热能利用技术是指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制取生物质颗粒燃料,再通过生物质热能设备进行热能利用。
这种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可再生、可持续和环保的特点。
3.有机肥制造技术有机肥制造技术是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制造有机肥料。
这种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有机肥,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环保、增产、提质的特点。
4.生物质燃料技术生物质燃料技术是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制造生物质燃料,再通过生物质燃料设备进行燃烧。
这种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可再生、可持续和环保的特点。
三、结语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推动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分析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分析【摘要】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粪污处理难题。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相关技术及政策支持。
通过案例分析,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与措施。
研究意义在于推动畜禽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解决养殖粪污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力求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伴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业所产生的粪污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量的畜禽粪污直接排放或者堆积在农场周围,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还浪费了农业有机肥料资源。
粪污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径。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粪污处理问题也变得日益紧迫。
如何有效地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减少污染,提高农业产值,已成为当前政府和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相关技术、政策及发展前景,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我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规模化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污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粪污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科学合理地处理畜禽粪便,可以生产出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对化肥和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粪污资源化利用也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生物能源能够替代传统能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环境问题。
对于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简析。
一、资源化利用的意义1.减少环境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秸秆、副产品等,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土壤、水质和大气产生严重的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益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促进循环经济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可以实现循环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粪便和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可以被处理成有机肥料,副产品可以被制成饲料或者发酵生物柴油等,进而形成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增加经济效益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可以增加畜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废弃物的处理,可以产生有机肥料、发酵主食、生物柴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养殖业的综合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1.技术设备不足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存在技术设备不足的问题。
处理粪便和秸秆需要先进的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而部分养殖场对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够。
2.缺乏规范管理部分畜禽养殖场在处理废弃物时缺乏规范管理,导致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效果不佳。
缺乏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导致了废弃物处理的不规范,影响了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3.废弃物处理成本高目前,一些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成本还比较高,导致畜禽养殖场不愿意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这也给资源化利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三、解决方案1.加大技术投入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大技术投入,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引进先进的废弃物处理设备和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效果。
四、结语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既环保又经济的举措,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循环经济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肥生产设备:禽畜粪便处理设备可以在短期内,将禽畜粪便处理成有机肥, 所以也称有机肥生产设备。 禽畜粪便处理设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如图所示):(1)混合搅拌机、(2)螺旋输送 机、(3)加压混炼机、(4)粉碎机、(5)电气控制系统。
混合搅拌机:使禽畜粪便与配料 混合均匀。 螺旋输送机:把搅拌混合后的原 料送进加压混炼机中。 加压混炼机:挤压磨混内部混合 物使其升温,杀死或抑制低温 菌等。 粉碎机:粉碎混炼机处理后的物 料。 电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中各部 件动作,使系统正常运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显示:2009年肉类总 产量7642万吨,比 2008年增长5.0%。
1.2 全国畜禽养殖业肉产量分布
1.3 我国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农村普遍采用“小沼气”来处理以生产队或家 庭为单位的畜禽养殖废物,其沼渣和沼液可以就地种植消纳,及时还田, 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各地出现了 大批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其产生的畜禽废物大量局部集中,使 得养殖场周围种植业无法消纳,又无力投资进行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导 致畜禽粪污直接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污染的现状:2007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 1325.09万吨,占COD排放总量的43.7 %,总氮(TN)、总磷(TP)排放量分别 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 %和67.4 %。而其中, 畜禽养殖业的COD、TN和TP分别占农业源的96 %、38 %和56 %。
(2) 不同畜禽粪便的成分差异大
不同种类的畜禽粪便成分差异较大。常见的畜禽种类中,鸡粪 的有机质含量最丰富,而猪粪的有机质含量最低。牛粪的含水率 最高。由于不同畜禽,其饲养方式差异更直接加剧了这种差异的 程度。因此,应根据饲养畜禽的种类选择适宜的资源化技术和相 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3) 不同畜粪便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如粗蛋白质、脂肪、钙、磷、维生素B12等;同 时又是一种有害物的潜在来源,有害物质包括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杀虫剂、 有毒金属、药物和激素等。所以,畜禽粪便需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可用作饲料。 饲料化技术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微波法、高温干燥法、青贮法、化学法(用福尔 马林、乙烯、氢氧化钠)等,将畜禽粪便经过高温高压、热化、灭菌、脱臭等过 程制成饲料添加剂。
二、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危害及产生原因
2.1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危害
造成水体污染:畜禽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体N、P量升高,导 致 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污水中有毒、有害成分一旦进入地下水中,可造成 持久性的有机污染,很难治理恢复。 造成空气污染:畜禽粪便中含臭味化合物168种,其中含量最多的有硫化 氢、氨气、脂肪族醛类、粪臭素和硫醇类等。
3.2 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
3.2.1 肥料化技术 由于农业上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沙化、地力下降,使我国 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已接近联合国公布的最贫瘠的土壤水平 。而改良土 壤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多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少使用化肥。 畜禽粪便是传统的有机肥料,其养分齐全,有机质含量高,施用后可 改良土壤,帮助维持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持水能力,促进有益微 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与产量。 但,如果把没有经过处理的粪便直接施入土壤内,一是遇水发酵产生 高温,容易烧根烧苗。二是微生物参与发酵而大量活动,消耗氧气,造 成土壤缺氧,将会致使生长较弱的作物死亡。三是粪便在发酵时会产生 臭味,招来蝇蛆,危害作物生长。 因此,现在人们广泛开展对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的研究。堆肥化是处 理各种有机废弃物的有效方法之一。畜禽粪便经过良好的堆肥,具有改 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的 效用。
(3)青贮发酵法:35%鸡粪、35%糠麸或秸秆粉、30%青绿饲料混匀,含水量 调至60%。按青贮饲料法操作装缸、袋、窖。30~50天后开窖饲用。 (4)氧化处理法:将鲜鸡粪晒至含水量60%,按干重的0.5%加硫酸或1%磷 酸,继续风干,使混合物水分降到35%,加入甲醛(37%~40%)水溶液0.5 % ,搅拌后风干。当水分降至30%时,再按鸡粪干重添加2%尿素,搅拌使 尿素充分溶解,自然干燥到含水量13%后,装袋备用。 (5)机械加工处理法:主要有热喷、膨化、充氧发酵法3种,具有省时、省力、 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值得推广。
(4) 粪便量分布不均匀 我国养殖业过去是以农家畜牧分散养殖为主,而现在规模化和 集约化的商品养殖生产已占主要地位。养殖业在地域上存在分布 不均匀的特点。大中型养殖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沿海一带, 如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区,因此,进一步 加重了这些较发达地区环境污染的程度。
(5)距居民生活区近 我国许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地处城郊,30%-40%的规模化养殖场 距离居民或水源地最近距离不超过150m。另外,养殖场的选址 不当,造成了一些城镇被畜禽粪便包围的情况。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验证明
实 验 方 法 如 图 所 示
实验结果
生态 有机无机复合肥在青菜上的应用效果 1)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不同处理的土壤间的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施用生态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机肥+ 蔬菜复合肥)后微生物数量增加,其中细菌总数增加1-1.7倍,真菌数增加1-1.3倍, 放线菌增加1.4-1.9倍,但不同堆肥的有机无机复合混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由于 堆肥内含有一定的酶促基质等活性物质,因此土壤酶活性有所提高。有利于土壤 中养分的转化及通透性提高;有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动和繁殖。土壤中含氮 有机物的分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转化都需要通过微生物进行。 2)对青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可以得知,堆肥产品对青菜的生长有利。处理B(施化肥),处理C(生态有机无 机复合肥)的鲜重分别为处理A(不施肥)的163.4%和232.3%;处理C的鲜重分别 为处理B的142.1%。
2.2畜禽养殖业污染产生原因: 畜禽业养殖方式和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畜禽业多为分散经营,在农 村中仅作为副业生产,畜禽饲养头数少、规模小,畜禽废物可及时处置,对环境 影响不大。近十多年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畜禽养殖得到了迅速 发展,畜牧生产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畜禽养殖场的布局不合理:为了便于运输,许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都建在了 大中城市近郊。由于城市近郊无足够的土地消纳大量的畜禽粪便,加之监管不力, 出现了畜禽粪便、污水随意丢弃、排放的现象,给大中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 力。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外延不断扩大,一些养殖场逐渐进人城 市的范围,导致畜禽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农牧脱节,畜禽废弃物得不到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的畜禽业以家庭分散养殖 为主,畜禽养殖的废弃物可通过周围农田及时施肥自然消化,建立了良好的生态 平衡体系。而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及畜禽养殖业向城市周边的转移,造 成了严重的农牧脱节,最终导致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分离,畜禽粪便得不到及时 利用和消纳。 化肥生产的发展:种地者逐渐用化肥取代了畜禽粪肥,于是畜禽粪便失去了 应用出路。
我国畜禽喂养种类有:猪、牛、马、羊、驴、骡、鸡、鹅、鸭等。 此外还有少量的鹿、兔、狐狸、狗、鸵鸟、鸽等特种养殖种类。 不同种类畜禽个体产生粪便量差异较大。另外,同一种类在不同 生长期的排放量也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区主要养殖种类不同, 而不同畜禽的粪便成分和排放量差异较大,所以各地区产生的畜 禽粪便污染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畜禽养殖过程中废弃物污染及资源化 利用
组长:刘彬 组员:王甲 赫丹
主要内容
一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及污染现状 二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危害及产生原因 三 、畜禽粪便资源化 四 、我国粪污处理基本工艺模式 五 、发达国家畜禽养殖废物的处理体系
一、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及污染现状
1.1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状况
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会使作物倒伏、晚熟 或不熟,造成减产,大面积腐烂。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 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引起病毒传播:全世界约有人畜共患疾病250多种,中国有120种,其中 由猪传染的25种,由禽类传染的24种,由牛传染的26种,这些人畜共患 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畜废弃物。
分解法:利用优良品种的蝇、蜗牛等低等动物分解畜禽粪便,达到既提供动物 蛋白质又能处理畜禽粪便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较经济实用,生态效益显著。但 是一次投人成本过大,周期过长,不适合中小型养殖场。
现以鸡粪为例,介绍几种技术处理制作过程。 (1)自然干燥法。将收集到的鸡粪剔除杂质,摊放在平坦干净的水泥地面或塑料 布上,翻动,晒至含水率13%以下时,收集存放,备用。此法除冬季之外,其 他季节都可进行。 (2)简单发酵法。鸡粪干燥至7—8成干,粉碎过筛,掺入10%糠麸,加水至含水 量60%,拌匀后装入塑料袋、池、缸中发酵。发酵时间:气温20°C以上1-2天, 低于20°C 2~3天。
料饲料化技术方法技术 青贮法:粪便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低,不宜单独青贮,常和一些禾本科青饲料 一起青贮,调整好青饲料与粪便的比例,并掌握好适宜含水量,就可保证青贮 质量。青贮法不仅可防止粪便中粗蛋白损失过多,而且可将部分非蛋白氮转化 为蛋白质,杀灭几乎所有有害微生物。
干燥法:处理鸡粪常用的方法。干燥法处理粪便的效率最高,而且设备简单, 投资小,粪便经干燥后可制成高蛋白饲料。这种方法既除臭又能彻底杀灭 虫卵,达到卫生防疫和生产商品饲料的要求。干燥法中自然干燥成本较低, 节省能源,但缺点是效率低,湿营养成分损失较为严重,而且对环境的污 染较为严重。人工干燥可以达到消毒、杀灭细菌、消除臭味的效果,但是 养分损失较大,成本较高。
三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便是可利用资源,是数量庞大的资源宝库。据测算,全国每年 由猪粪中排出的磷多达106.2万t-212.4万t。另有资料显示,全国每年使用 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为15万t-18万t,而大约有10万t左右未被动物利用,随 着畜禽粪便排出。由此可见,畜禽粪便确实是重要资源,其中含有相当 比例可利用的营养成分,即资源化利用的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