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
主题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主题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主题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掌、枫”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相关树木的外形和特点。
4.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树木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板题导入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2.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出示自学指导: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一)自学自测(1)出示本课生字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2)指名读词语。
(3)这些词语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梧桐手掌枫树松柏绿装桦树耐寒守边疆银杏水杉化石金桂(二)小组纠错(1)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些词你明白什么意思吗?耐寒:经得起寒冷北疆:北方的边疆银杏: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
落叶乔木。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者遗迹。
(2)文中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难读的句子我们会读了,把它们放在课文中,你还会读吗?(3)教师提出要求:课文有几句话?读课文的同学看清字、读准音,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他。
(三)质疑拓展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第一句话: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
第二句话: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句话: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
第四句话: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出示自学指导:1.出示本课的生字“杨、壮、桐、枫、松”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
2.完成课后的描红。
(1)自学自测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师强调书写姿势(2)小组纠错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精品]老师公开课教案11篇
![[精品]老师公开课教案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116dc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1.png)
[精品]老师公开课教案11篇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
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或许"老师公开课教案"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您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获吧!老师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自渎、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重点、难点分析1.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2.“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

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公开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
活动过程: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日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我们一齐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2)师:”小朋友真有礼貌,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猫哪只是小猫呢?(3)幼儿回答,教师帮忙幼儿完整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
”(4)师:”我们一齐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2、经过游戏,认识大和小。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教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一样颜色的大小雪花片。
引导幼儿完整说:”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两次。
(4)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大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大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
”(5)游戏”方形变变变”。
幼儿学教师的样貌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教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
当教师说变变变,大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大雪花片举起来。
游戏数遍后能够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6)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猫和小猫也想来玩呢?你觉得大猫应当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教师举给教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7)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3、给猫客人喂鱼吃。
(1)师扮哭”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呢?哦,原先是我们动物客人肚子饿哭了,小朋友你明白猫最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2)师出示一大一小两条鱼。
《幼儿园公开课》的优秀教案优秀15篇

《幼儿园公开课》的优秀教案优秀15篇幼儿优秀公开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喜洋洋》的音乐,能根据音乐的变化按乐句、乐段交替变换动作。
2、迁移对包饺子的生活经验,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饺子翻腾的状态。
3、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在活动前要帮助幼儿积累包饺子的相关经验。
2、《喜洋洋》音乐3、一盘熟饺子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回忆关于吃饺子的体验并和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联系。
教师:你们吃过饺子吗?谁知道包饺子需要哪些材料?饺子怎么包呢?教师:你们知道饺皮怎么做呢?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教师:饺皮擀好后,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怎么包饺子呢?二、和一位教师合作表演音乐游戏,幼儿观察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音乐ABA三段第一段:表现擀饺皮,饺皮变大。
第二段:表现放饺馅,捏饺子。
第三段:表现饺子沉到锅底,在慢慢浮上来,然后不停地翻滚,最后被冷水浇过后立即不动。
三、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动作。
教师:谁是饺子,谁是大厨师?教师:大厨师是怎么包饺子的?饺子包好后,要干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表现饺子翻腾的状态)四、幼儿完整合作玩游戏,感受合作交流的乐趣。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A段:幼儿甲听音乐合拍地在幼儿乙身上做擀饺子皮动作,幼儿乙配合做饺皮变大的动作。
B段:幼儿甲做包饺子的动作,放馅,捏,幼儿乙做一个大饺子皮逐步变小的动作,表现被包成饺子了。
A段:下饺子,幼儿乙表现饺子在锅中沉,浮,翻腾,煮熟。
结束处:幼儿甲做往锅里泼冷水动作,幼儿乙做造型。
幼儿甲、幼儿乙相互交换位置与角色,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五、结束活动游戏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回班分享包好的饺子。
幼儿公开课教案设计篇二一、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体会儿歌短小精练、词汇丰富的特点。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儿歌的重复结构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儿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布置“圆圆”的家,里面有各种圆形的物体。
幼儿园公开课优秀教案20篇

幼儿园公开课优秀教案20篇《幼儿园公开课优秀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园公开课优秀教案20篇!(1)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参观西瓜地》【活动目标】1.交流有关西瓜的经验和疑惑,对西瓜产生科学探索的欲望。
2.通过实地观察和询问,了解西瓜的一些生长习性,丰富感性经验。
3.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科学态度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手一张(分为疑问、答案、新发现三部分)、笔、和常乐西瓜种植地进行参观前的联系。
【活动过程】1.互相交流,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西瓜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瓜果,那么,关于西瓜,你们知道一些什么秘密呢?幼:西瓜有瓜皮、瓜瓤和瓜籽。
西瓜里面有白籽和黑籽,白籽可以吃,黑籽不可以吃。
西瓜有黄西瓜、红西瓜,还有无籽西瓜。
西瓜是长在地上,不是长在树上的。
夏天的西瓜最好吃,有的西瓜有催熟剂,不好吃。
…… 2.鼓励提问,了解幼儿想知道的。
师:你们说得真好!那么,有关西瓜,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幼:西瓜有没有根?西瓜为什么长在泥土里,不是树上?为什么西瓜里面有的籽是白的,有的籽是黑的?为什么西瓜会有那么多的汁?西瓜的叶子是什么样的?西瓜是怎么长出来的?……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简单的图象、符号把自己的问题记录在“疑问”一栏中。
3.参观西瓜地,观察询问,丰富有关西瓜的经验。
教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安排专人进行集体介绍,然后请幼儿自由观察农民伯伯(阿姨)的劳动,边观察边提问。
边观察发现,边完成记录表的另外两栏:答案和新发现。
专门的介绍员对他们的种植地(暖棚种植、西瓜的营养价值、西瓜的经济效益等)作了完整的介绍,幼儿边听边做适当的记录。
然后请幼儿提问,介绍员做一定的解答。
接下来我们来到大棚里面,自由观察,这是幼儿最投入、最喜欢的,在这里,他们有了太多的意外发现和惊喜。
幼儿园最新公开课教案【7篇】

幼儿园最新公开课教案【7篇】幼儿园最新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快乐。
2.学__ x节奏类型,随音乐节奏边拍“|__ ×|”边念“恰恰恰”。
3.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节奏,探索生活用品为乐曲伴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谱、视频、木瓜图片和实物、乐器(碗、勺子、筷子、辈子)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要带大家去看一个美丽的国度,你们想看吗? (播放印度尼西亚视频,了解印度尼西亚。
)这是水中岛国——印尼,四处环水,也称千岛之国。
全国有13508座小岛。
岛上盛产各种水果,看……2.师:在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盛产一种水果,(出示木瓜图片),这是什么水果?每到木瓜成熟的时候,印尼的人们就会跳起《木瓜恰恰恰》的舞蹈来庆祝水果丰收。
3.今天,老师也把这首音乐带来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和印尼的人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丰收的快乐。
好不好?二、欣赏《木瓜恰恰恰》1.播放《木瓜恰恰恰》第一段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快乐)音乐里的水果们也很快乐,想和你们玩《指水果拍手》游戏呢?2.我们一起来试一试:(1)看图拍手;(2)跟音乐一起拍;音乐里唱到樱桃的时候说了什么?(恰恰恰)恰恰恰除了用拍手来表示快乐,还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快乐呢?(跳跳跳、扭扭扭、嘿嘿嘿)(3)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一做快乐的动作吧。
(4)快乐的事情要和好朋友一起更分享,看:我和陈老师是怎么做的?(幼儿找好朋友,两两一起听音乐做动作。
)三、创编,巩固水果大丰收,引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
谁来了?小熊(跺脚)大象(扭)小兔(跳)公鸡()四、打击乐1.小动物们的表演真不错,要是来点乐器就更不错了。
哎,这个可以吗?谁愿意来演奏呢?2.幼儿分成两组,互换角色表演。
3.邀请客人老师帮拍节奏。
幼儿园的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的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的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迷路之后该怎么办,了解如何正确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后不要害怕,要大胆、礼貌的向他人寻求帮助。
【活动准备】故事内容图片,ppt。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赵老师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帮忙。
2、师:我们一起听听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ppt)二、分段讲述。
(一)幼儿观看故事前半部分。
1、师:鼠先生遇到了什么问题?2、师:鼠先生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为鼠先生迷路了)3、师:鼠先生应该怎么办?幼:可以问警察,可以做记号等。
(二)观看故事后半部分。
1、师:那最后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吗?幼:找到了。
2、师:鼠先生是用了什么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幼儿:问了许多的小动物,幼儿自由回答)3、教师与幼儿角色扮演。
三、经验迁移。
1、师:鼠先生迷路了之后是通过问路的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那如果有一天我们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迷路了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当给予提示、指导)2、小结:迷路后可以使用的办法有,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电话号码、父母手机号,打电话给家人;向路上的行人问路;找警察叔叔,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家……3、我们回家后可以问问家长还有什么好办法,下次活动时大家在一起进行交流。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帮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们高兴的拥抱在一起,那我们也很开心,我们一起和鼠先生、鼠小姐跳舞好吗?幼儿园的公开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1、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下并组织幼儿到户外(有地砖、草地、沙坑的地方)。
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各二盆;铅画纸二张。
录音机、音乐磁带。
3、戏水盆四只,里面放些水;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一、自由跑跑跳跳,引出幼儿活动兴趣,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的用途。
公开课教案优秀15篇

公开课教案优秀15篇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读诗文,识认4个生字。
2.读懂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解风使周围的景物有哪些变化。
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风》一课是第11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由唐朝李峤写的古诗。
诗题为《风》,诗文中无一“风”字,但诗句却句句写“风”。
假如在教学中,采用“三了解” 的学习过程,即:了解字词――了解句子――了解诗文。
那么,“了解字词”将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 又因为构建开放性课堂意味着教育必需回归生活世界,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鉴于此,我设计了在课堂上采用“三读”的学习方法,即:读通――读懂――读好。
读通,即读文识字,能较为顺畅地将文读下来;读懂,即在读文的过程中,感知诗文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文蕴含的感情,并以此推断诗文中的重点句、词、字的意思;读好,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得学习过程始终以学生的学〖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儿童学习古诗,很容易背诵,但不容易理解,更不容易理解意境,应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能力。
〖公开课教案1.读通诗文,认识字词。
①教师:同学们,你留意过大自然中“风”给你的感受吗?(放“轻柔和煦和猛烈刺骨之风声”的录音,协助学生尽快回忆“风”曾经给他的感受。
)②听到了风声,能不能说一说“风”?学生A:当风吹过时,我感觉冷。
学生B:当风吹过时,我感觉凉爽。
学生C:风吹来了,大树狠劲摇晃起来。
……[评点:通过录音唤起学生对生活中“风”的记忆,为学生口头描述风提供素材。
]③教师:唐朝诗人李峤写了一首关于“风”的诗,诗题为《风》,但诗文中却无一个“风”字。
这是怎么回事,你想不想读一读?学生:读诗文,同桌交流,想方法认识生字;同桌互读,相互检查是否能读通诗文;抽读生字卡片。
[评点:学生听读课文,识认生字是个好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识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岳县体育公开课教案
课的设计: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加强学生的娱乐性,关注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参与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健康第一必须高度重视的指导思想。
本次课通过柔韧素质的教学,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毅力,再现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
通过坐位体前屈的练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客观存在;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通过一些身体素质的练习,使学生的身体得以全面的发展。
培养学生一个健康、良好的体育习惯与“做人”的心态,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此课为“研究、探讨课”,能力有限,定有诸多缺点与错误,令大家失望,乞盼领导、同仁指正。
安岳县长河源乡初级中学:杨红静
二00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安岳县体育公开课教案
水平四初2008级班人数人教师:杨红静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