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科导学案(学生版)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导学案

高二生物导学案

2.1.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规律。

2.在进行―活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感悟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能用遗传学的符号,写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代自交遗传图解。

二、课前预习: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现象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他发现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

这表明和是显性性状,和是隐性性状。

孟德尔又让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和。

2、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孟德尔首先对F2中出现的4种性状类型进行统计,发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接近于:::。

接下来孟德尔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

即:粒形––圆粒:皱粒接近粒色––黄色:绿色接近Ⅱ.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则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和纯种黄色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和,它们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表现为。

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数量比例是。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种:分别是。

性状表现有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三、课堂展开1. F 1配子 ♀/♂:YR yR Yr yr = 1 :1 :1 :1【分析】F 2中有表现型 种,分别是 ,比例为 ; 基因型有 种,分别为,比例为 。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Y_R_)占总数的 。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即:纯合子)占总数的 。

(3)与F 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2、思考:请大家用遗传学符号简单地写出F1代YyRr 自交的遗传图解四、课后小结。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全册导学案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绪论的重要性,了解生物学科的定义、对象和方法。

二、学习内容•生物学科的定义和对象•生物学的历史发展•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三、学习任务1. 学习生物学的定义和对象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

它的对象是生物世界中的各种生命现象,包括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变化等。

请阅读相关资料,理解生物学的定义和对象,并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2. 了解生物学的历史发展生物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人类观察和探索生命现象的过程。

请查阅资料,了解生物学的历史发展,并列举出其中的重要里程碑。

可以选择绘制时间轴、制作PPT等形式进行展示。

3. 掌握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比较、探究等。

请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并选择一个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可以将例子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

四、学习要求1. 能够准确理解生物学的定义和对象。

2. 能够记忆并复述生物学的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3. 能够理解并应用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生物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五、学习评价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后,我将进行以下自我评价:•我是否准确理解了生物学的定义和对象?•我是否能够记忆并复述生物学的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我是否能够理解并应用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生物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六、学习反思通过本章的学习,我对生物学的定义和对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生物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

同时,我也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将更加努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工具,提高自己在生物学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学习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

必修2生物导学案学生版

必修2生物导学案学生版
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点:①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②一般说来,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的。亲本为纯合子的高茎(DD)和矮茎(dd),则F1遗传因子为___________,由于D对d具有______,F1表现为___________。
答案:C
例3、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对白色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用一个配种季节的时间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简要说明鉴定方法和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测交实验在实践中的应用。因为栗色是显性性状,所以栗色公马的基因型可能是显性纯合或杂合,用测交方法可以鉴定其基因型。由于题目要求用一个配种季节的时间完成鉴定,因此根据统计学原理,运用测交实验的方法,让此马与多匹白马进行交配,使后代的数量尽可能多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后代可能的情况有两种。
2.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
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
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D.基因突变;3∶1
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8B.1/16C.15/16D.1/2
13.甲植株(基因型Aa)的枝条嫁接到乙植株(基因型aa)茎上形成了新的植株,该新植株自花传粉后又产生了新植株,两次新植株形成的生殖方式及新植株的基因型分是()
A.b和cB.a和cC.a和bD.只有a

高中生物导学案

高中生物导学案

高中生物导学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围绕“高中生物导学案”展开,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具体包括:梳理生物学科的基本原理,如细胞理论、遗传与进化等;运用导学案这一工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在高中阶段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知识。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因此需要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需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如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等;(2)运用导学案,学会整理、归纳和总结生物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3)通过实例分析,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问题解决能力;(4)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5)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2)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4)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学习方法等;(5)鼓励学生参与生物学竞赛、科普活动等,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其生态素养;(4)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生物学知识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 P54-57,完成自主预习有关
题目。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课后及时进行反思纠错。
自主学习:
一、基础知识——(提取 DNA 的方法) 1.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 (1)选用一定的 生物大分子。 ( 2 ) DNA 的粗提取:就是要利用 DNA 与 、 和 等在 方法分离 的
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差异,提取 DNA,去除其他成分。 2.DNA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DNA 的溶解性: ①DNA 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 用这一特点, 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 DNA 或者 ,以达到分离目的。 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 , 而使杂质 ,
②DNA 在 0.14mol/L 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_________,DNA 会_____,其他杂 质溶解。 ③DNA 不溶于 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 。利
会被染成
色,
因此_________可以作为鉴定 DNA 的试剂。 沸水浴 DNA+二苯胺
合作探究:
1.如何通过控制 NaCl 溶液的浓度使 DNA 在盐酸溶液中溶解或析出?
2.DNA 和蛋白质在酒精中的溶解性有何特点?根据该特点如何将 DNA 与蛋白 质进一步分离
3.画出 DNA 在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思考在什么浓度下,DNA 的溶解 度最小?DNA 在 NaCl 溶液中溶解度是如何变化的?
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方法一: ①在滤液中加入________,使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_____除去____ 杂质; ②再调节______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 __mol/L, 析出______, _______ 除去______杂质;③再用_____溶解 DNA。 方法二:直接在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反应 10~15min,嫩肉粉中的_________ 能够分解蛋白质。 方法三:将滤液放在________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10~15min,注意严格控 制温度范围, 使蛋白质变性, 而 DNA 分子还未变性, 可将 DNA 与蛋白质分离。 4.DNA 的析 出与鉴定: (1)DNA 的析 出: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 却的 溶液 ,静置 2`3min,溶液中会出现 的、冷 ,这就是

高级中学高二生物(选修)导学案

高级中学高二生物(选修)导学案
2.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发育过程: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
根、芽植物体。
(1)脱分化:是指让已经,经过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的过程。
(2)愈伤组织:外植体通过脱分化形成的处于未分化状态,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的一团无定形的薄壁细胞。
(3)再分化:处于脱分化状态的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就可以
3.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需要注意什么?
[尝试练习]
[知识归纳]
(2)根本原因:细胞内含有。
(3)植物体中细胞全能性不表达的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从而构成植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4)植物细胞全能性体现的条件
①前提条件:处于状态下。
②培养条件
营养物质:水、蔗糖、矿质元素、维生素等
激素:主要是、。
适合的环境条件:严格的环境,光照、适宜的温度和pH等。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氾水高级中学高二生物(选修)导学案(4)
主备人
陈军
课题§2.2植物细胞工程
完成日期
学习目标:1、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生成梳理]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是指具有某种生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
的潜能,也就是说,每个细胞都具有的特点。
出,形成完整的植株。
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操作流程:

4.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
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诱导其产生、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学生探疑]
1.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果不进行脱分化处理,能否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

生物导学案模板(学生版)

生物导学案模板(学生版)

生物导学案模板(学生版)
生物导学案模板 (学生版)
一、目标
本次导学案的目标是研究生物的基础知识,通过研究和探索,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导入
通过引入一个相关的真实或虚构的场景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建立起本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
列出需要学生研究的知识点或主题,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以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

四、研究活动
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来巩
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五、总结与评价
总结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同时,通过一些评价活动或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拓展延伸
给出一些深入研究或应用的资料或建议,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和思考。

七、作业
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练。

八、教学反思
对本次导学案的实施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以上是生物导学案模板 (学生版) 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和调整。

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生物导学教案

高中生物导学教案

高中生物导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导学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2. 掌握生物学导学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导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相关教材和导学活动设计;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课本和必要的学习工具;
3. 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参与导学活动。

教学步骤:
1. 导入:讲解导学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导学的重要性。

2. 导学活动一:分组讨论生物学中的某一主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资料和资讯进行独立探究。

3. 导学活动二:学生在组内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分析,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总结:让学生总结导学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5.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1. 导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2. 导学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 鼓励学生在导学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生物导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他们发展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2.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②直接进入血液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垂体还是下丘脑中?()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4.两只小兔作以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

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A、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B、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C、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D、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5.对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6.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人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____所致。

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课后练习1.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C)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2.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3.右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大脑皮层无关(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大,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4.摘除子宫的妇女()(A)不能排卵,第二性征正常(B)月经失调,第二性征不正常(C)正常排卵,第二性征正常(D)月经正常,第二性征正常5.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不能反映出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6.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垂体悬浮液。

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垂体个数。

请回答问题⑴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从蛙卵的发育程度看,其原因是。

⑵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可作用于卵巣,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⑶如果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原因是。

⑷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

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调控。

新课预习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在 80 ~120 mg/d 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血糖的来源:消化吸收、分解、转变为葡萄糖。

3.血糖的去路:、合成、转变为。

4.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唯一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①分泌部位:。

②作用机理: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或转变为;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的分解和转化为葡萄糖。

5.胰高血糖素①分泌部位:。

②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它能够强烈地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6.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中反应速度迅速、准确的是、作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是、作用时间短暂的是。

疑问: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2.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②直接进入血液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4.两只小兔作以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

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A、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B、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C、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D、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5.对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6.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人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____所致。

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课后练习1.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C)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2.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3.右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大脑皮层无关(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大,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4.摘除子宫的妇女()(A)不能排卵,第二性征正常(B)月经失调,第二性征不正常(C)正常排卵,第二性征正常(D)月经正常,第二性征正常5.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不能反映出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6.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垂体悬浮液。

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垂体个数。

请回答问题⑴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从蛙卵的发育程度看,其原因是。

⑵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可作用于卵巣,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⑶如果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原因是。

⑷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

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调控。

课后反思新课预习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在 80 ~120 mg/d 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3.血糖的去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4.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唯一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①分泌部位:。

②作用机理: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或转变为;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的分解和转化为葡萄糖。

5.胰高血糖素①分泌部位:。

②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它能够强烈地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6.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中反应速度迅速、准确的是、作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是、作用时间短暂的是。

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