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研发的创新思路探讨_张炳文 (1)
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是当前农业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食药用菌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生物资源,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增加,食药用菌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重点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通过对当前相关技术的调研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该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概述进行说明。
然后,在正文部分将介绍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概况,并详细讨论其中的关键技术创新。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关键技术创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同时分析对全产业链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结: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全面介绍食药用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重点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创新。
通过深入了解该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食药用菌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1. 引言:介绍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的背景和意义;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2. 正文:详细介绍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重要环节。
重点呈现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具体的技术应用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产业链效率。
2.1 食药用菌全产业链介绍:对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定义、组成和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为后续讨论打下基础。
2.2 关键技术创新1:介绍第一个关键技术创新领域,包括相关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
2.3 关键技术创新2:介绍第二个关键技术创新领域,包括相关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
2.4 关键技术创新3:介绍第三个关键技术创新领域,包括相关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
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思路探索

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思路探索作者:杨麒周月倾王洪云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8期摘要: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资源宝库,但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在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面临许多阻碍和困难。
从加强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整理、强化科学研究、建立合理高效的审查机制、增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为更好地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促进其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F24 ; ; 文献标识码:A ; ; ;doi:10.19311/ki.1672-3198.2020.18.04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在生活方式和疗养习惯上更多的追求绿色纯天然和回归自然的理念。
且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亚健康状态人群不断增多,人们对日常食疗与养生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药食两用产品显现出了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1 药食两用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药食同源”“药食两用”等词语是近代才出现的,但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可追溯到远古农耕文化时期。
“神农尝百草”使远古时期的中华民族由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进入食草为主的农耕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就形象地说明了上古之人药食不分的原始药食同源观念。
现存的从商周到明清时期关于食疗、食养、药膳等方面的典籍约50余部,推动着药食同源理论的不断发展。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等记载阐释了许多食物即药物,二者来源相同,没有明确界限,“药食同源”的概念实际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食疗、药膳、养生等思想的反映。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药食同功”“药食同源”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等理念深入人心,影响广泛,甚至影响到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药食同源香辛料活性成分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潘景芝,朱双杰,孟庆龙. 药食同源香辛料活性成分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9):499−511.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40146PAN Jingzhi, ZHU Shuangjie, MENG Qinglong. Advances i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Spice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19): 499−5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40146· 专题综述 ·药食同源香辛料活性成分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潘景芝1,2,朱双杰3, *,孟庆龙2,*(1.滁州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安徽滁州 239000;2.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3.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摘 要:小茴香、肉桂、花椒、生姜、姜黄和西红花作为食药两用品种和香辛料,不仅能改善食品的食用品质,还能发挥健康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
本文首先对这6种药食同源香辛料的主要活性成分(如萜类、酚类、苷类等)进行了概括,进一步总结了其主要的功能特性(如抗氧化活性、抗微生物、抗炎镇痛、抗癌、抗抑郁、减肥等),同时重点分析了功能机制(如调节抗氧化平衡系统、破坏微生物细胞完整性、抑制促炎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细胞因子、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等),旨在为药食同源香辛料类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食同源,香辛料,活性成分,功能特性本文网刊:中图分类号:TS2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306(2023)19−0499−13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40146Advances i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SpicesPAN Jingzhi 1,2,ZHU Shuangjie 3, *,MENG Qinglong 2, *(1.Postdoctoral Workstation of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239000,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52, China ;3.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Food Engineering,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239000, China )Abstract :As medicine and food varieties and spices, Foeniculum vulgare , Cinnamomum cassia , Zanthoxylum bungeanum ,Zingiber officinale , Curcuma longa and Crocus sativus 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consumption, but also have health benefits.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fields such as food, health products and medicine.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se six kinds of spices, such as terpenoids, phenols and glycosid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ir mai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nti-oxidant, anti-microbial,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anti-cancer, anti-depressant, anti-obesity are further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ir functional mechanism, such as regulating antioxidant balance system, disrupting the integrity of microbial cells, inhibition of pro-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regulating immune cytokines, regulating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promoting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are emphatically analyzed,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spices functional products.Key words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spices ;active ingredients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收稿日期:2023−04−17基金项目: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2qd017);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2022B616);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03a06020029)。
一种由药食两用原材配伍的滋补品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由药食两用原材配伍的滋补品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32f38d40912a21615792930.png)
专利名称:一种由药食两用原材配伍的滋补品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甘永茂
申请号:CN201710677646.7
申请日:20170809
公开号:CN107319395A
公开日:
201711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药食两用原材配伍的滋补品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海参制品没有充分利用海参肠卵和海参内腺管,导致效果较差的问题。
一种由药食两用原材配伍的滋补品,包括海参肉、海参肠卵、海参内腺管、地龙蛋白、枸杞和大枣。
一种滋补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海参肉内加入海参肉酶解制成海参酶解液。
将海参内腺管冷冻萃取成活性酵素。
将海参肠卵冻干后进行粉碎。
将活性酵素和海参肠卵粉碎成的粉末与海参酶解液混合,并冷冻干燥。
将大枣、枸杞和地龙蛋白冻干后进粉碎。
将上述所得物混合冻干,萃取成冻干粉并压缩制成肽块。
海参肠卵和海参内腺管等精华全保留;本发明配伍后壮阳生精、补气通络、养血润肺效果相得益彰,易吸收。
申请人:北京栋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100000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路7号院5号楼11层1102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赵正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药的超微细胞破壁粉碎技术

中药的超微细胞破壁粉碎技术
郝征红;张炳文
【期刊名称】《中国兽药杂志》
【年(卷),期】2003(037)006
【摘要】介绍了超微细胞破壁粉碎技术及其在兽用中药领域的应用特点:可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郝征红;张炳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验中心,山东济南,250100;济南大学食品工程系,山东济南,2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3.73
【相关文献】
1.超微细胞破壁粉碎技术在兽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J], 郝征红; 张炳文
2.超微细胞破壁粉碎技术在兽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J], 郝征红; 张炳文
3.用由细胞破壁超微粉碎技术制成的降脂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效果观察 [J], 朱勇; 陈淑映; 何宝凝; 梁秀清; 陈韵姿
4.超微破壁粉碎技术在中药材加工中的应用 [J],
5.中药超微破壁粉碎技术与中医药现代化 [J], 辛凯旋;丁文强;何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和方法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和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demonstration article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your request:本文探讨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和方法。
应用内源前体策略提高杆菌发酵制备TTMP的能力

应用内源前体策略提高杆菌发酵制备TTMP的能力朱兵峰;徐岩;范文来;吴群【摘要】基于前体乙偶姻和四甲基吡嗪(TTMP)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建立了一种适合于风味化合物TTMP筛选的内源前体筛选策略;并应用该策略,从酱香型高温大曲中获得1株TTMP产生菌XZ1124,该菌株能利用葡萄糖代谢产生大量前体乙偶姻,从而有效促进了TTMP的合成;根据菌落、细胞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碳氮源以及培养条件的单因素优化结果表明,供氧条件和培养温度对TTMP合成的影响最为突出.在最优条件下,摇瓶发酵和发酵罐培养时前体乙偶姻的积累量> 20 g/L,TTMP的合成量>4.08 g/L.上述结果有效证明了内源前体筛选策略用于筛选具有结构类似前体的风味功能菌;TTMP合成工艺具有生产强度高且能以廉价的农副产品(豆饼粉)作为底物,极具工业应用前景.【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微生物;枯草杆菌;内源前体;发酵制备;3-羟基丁酮;TTMP【作者】朱兵峰;徐岩;范文来;吴群【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TS261.1Abstract:A spore-forming Bacillus sp.was obtained from a high-temperature Chinese Maotai-flavor Daqu using an endogenous precursor screening strategy.The Bacillus sp.wa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high level of 2,3,5,6-tetramethylpyrazine (TTMP)via a precursor of 3-hydroxy-2-butanone(HB).The strain was characterized as Bacillus subtilis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partial 16S rRNA gene sequences.Different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as well as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Optimization showed that oxygen supply and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 parameters.More than 4.08 g/L of TTMP was achieved with a high level of endogenous precursor HB accumulation(more than 20 g/L)when applying the optimized medium and cultivation conditions in both flask and fermentor cultures.Our data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endogenous precursor strategy in screening of microorganisms that produced flavor compounds with structure relatedprecursors.Moreover,the high yield of TTMP and the cheap agro-industrial product(soybean meal)as substrate indicated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Key words:microbe;Bacillus subtilis;endogenous precursor;fermentativepreparation;3-hydroxy-2-butanone烷基吡嗪是一种含氮杂环类风味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和酒精饮料中[1],具有坚果、焙烤和烘烤的香气[2]。
开发绿色食品前景好

开发绿色食品前景好
张炳文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
【年(卷),期】1996(000)009
【摘要】日前,在买菜的人群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买菜要挑有虫子眼的。
为什么?因为有虫眼的说明没施农药。
人们的担心是极有道理的,1995年,上海、湖北、山东等地因蔬菜残留农药导致食
【总页数】1页(P51-51)
【作者】张炳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山野菜绿色食品及其开发应用前景 [J], 张美莉;王大欢
2.青海省开发绿色食品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J],
3.云南开发绿色食品的前景及对策 [J], 高昆谊;朱慧贤
4.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开发的前景与对策 [J], 王晓红;王长江
5.开发陕北绿色食品的前景和对策 [J], 邵治亮;贺学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9973(2006)04-0009-06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研发的创新思路探讨张炳文1,郝征红2,王建军1,宋永生1(1.济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山东济南 250002;2.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简要介绍了药食两用生物资源及其含有的功能性成分,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的研发思路进行了的探讨,旨在引起业界对我国丰富的药食两用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的关注,同时也为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的研究提供了某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创新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creative way of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in edible biologic medicinesZH A NG Bing -wen 1,H AO Zheng -hong 2,WA NG Jian -jun 1,SO NG Yo ng -sheng1(1.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Ji 'nan U niversity ,Jinan 250002,China ;2.Shandong Ag riculture Administators 'C ollege ,Ji 'nan 250100,China )Abstract :Edible biologic m edicines and its composition of functio nality w as intro duced ,and crea -tive w ay of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in edible bio logic medicines w as studied .The aim is to cause the co nce rn o f industry o n the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in Edible bio logy medicines ,and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es fo r study o n edible biolog ic medicines .Key words :Edible biolo gic medicines ;research ;exploita tion ;creative w ay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上许多领域的专家预测,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第四次浪潮将是被称为H T (Health Technology )业的健康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肥胖、早熟,中老年人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富贵病”的人群不断扩大,以至于出现食品在给人们提供丰富营养的同时,人们吃药也越来越多,制药产业也越来越发达的奇怪现象。
“药补不如食补”理论的实践成果,既可以避免药物在人体内的有害残留,又可避免因过多地服用药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经济负担。
[1]近年来食品界的跨国公司纷纷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展开相关研究与开发。
在第四届国际食品科学技术交流会上,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食品科技界、企业界人士就食品科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学科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我 收稿日期:2005-12-20作者简介:张炳文(1970-),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功能性食品与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第4期2006年4月中国调味品CHINA C ONDIMENTN o .4A pr .2006国自2000年每年都召开一次关于功能性(保健)食品的交流研讨会,探讨食物功能特性和功能因子的分离提取,报告新技术、新产品等。
我国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有待研究、开发利用的动植物资源广泛,特别是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的利用在“H T 产业”大发展的今天前景广阔。
药食两用生物资源利用属于中国传统食疗科学、现代营养科学与现代食品科学交叉学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由中国传统食疗学、现代营养学与现代食品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中国食疗营养保健科学技术学”将是21世纪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
1 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的界定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八条规定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如下: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八角、茴香、刀豆、姜(生姜、干姜)、枣(大枣、酸枣、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肉(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青果、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菊苣、淡豆豉、黑芝麻、胡椒、蜂蜜、榧子、薏苡仁、枸杞子。
乌梢蛇、蝮蛇、酸枣仁、牡蛎、栀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决明子、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青果、薄荷、丁香、高良姜、白果、香橼、火麻仁、桔红、茯苓、香薷、薤白、红花、紫苏。
第二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麦芽、黄芥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鲜芦根。
第三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蒲公英、益智、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余甘子、葛根、鱼腥草。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按笔画顺序排列)如下: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芨、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2 功能食品的保健功能和功效成分2.1 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序号保健功能序号保健功能1免疫调节13调节血压2抗疲劳14调节血糖3调节血脂15减肥4延缓衰老16促进生长发育5抑制肿瘤17促进乳分泌6耐缺氧18促进排铅7改善胃肠功能19清咽8改善记忆20美容9改善睡眠21改善贫血10改善骨质疏松22抗突变11改善视力23抗辐射10总第326期 中国调味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已批准的保健功能共有24项(具体见表1)。
2.2 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根据对保健食品中的功效成分的研究发现,目前大约有29种(类)功效成分已明确功能机理,见表2。
表2 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序号功效成份序号功效成份1多肽、二肽、氨基酸、牛磺酸16肌酸2南瓜戊糖、粘多糖、虫草多糖、灵芝多糖、枸杞多糖、香菇多糖等17虫草酸3不饱和脂肪酸:如D A H、EPA、DPA、亚麻酸、亚油酸等18胆酸4大豆磷脂、卵磷脂、脑磷脂19葵烯酸5膳食纤维20吩嗪酮6甲壳素、几丁聚糖21硫酸软骨素7黄酮、异黄酮、芦丁22花青素8总皂甙、西洋参皂甙、人参皂甙、绞股兰皂甙等23大蒜素9萜内酯、银杏内酯等24丹参甲素10茶多酚25腺苷11大黄酚26褪黑素12谷甾醇27藻蓝蛋白13角鲨烯28肉碱14蚁酸29洛代它丁15甘草酸2.3 以黄酮类成分为例简介其功能性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多酚类的内信号分子及中间体或代谢物,包括黄酮(f la-vone)、异黄酮(iso f lavone)黄酮醇(f lavonol)异黄酮醇(iso f lavonon)、黄烷酮(f lavanoe)、异黄烷酮(isof lavanone)、查耳酮(chalcone)等,广泛存在于药食两用生物资源中。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类化学物质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抗肿瘤方面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如下。
2.3.1 银杏叶总黄酮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 go bi loba L.)又名公孙树,现已知银杏含有35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双黄酮类6种,黄酮苷17种。
国内外相继开发了天宝宁、百路达、银可络、银杏叶片、Tanakan、Ginkgogink、G raton、Duophan等药品及银杏叶片速溶茶、银杏饮料等多种产品。
功能性作用主要有:抗心肌缺血作用;抗凝作用;镇痛作用;降血糖作用;抗炎作用;对脑损伤后修复作用;降血脂作用;抗缺氧和迟缓衰老作用;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等。
2.3.2 葛根素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葛根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中葛根素是其特殊成分之一,为4′-OH异黄酮-8-C-葡萄糖甙,此外还有黄豆甙及黄豆甙元。
功能性作用主要有:抗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作用;降血糖作用;对增强记忆的影响等。
2.3.3 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主要包括以糖苷结合形式存在的染料木苷、黄豆苷和大豆黄素。
其游离形式主要有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等。
功能性作用主要有:抗癌作用;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护肝作用;抑制骨质丢失作用;降血脂作用;抑制心脏纤维化作用;调节肝脏氮代谢的作用等。
2.3.4 黄芪总黄酮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等,内蒙黄芪含多种黄酮苷元:如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等。
功能性作用主要有:抗癌作用;对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免疫作用;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等。
另外,淫羊藿总黄酮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免疫作用、抑制破骨细胞等作用。
甘草黄酮具有对胃溃疡抑制作用、抗氧化作用等。
11第4期 专论与综述 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研发的创新思路探讨3 药食两用生物资源开发思路与方法3.1 药食两用生物资源是功能性食品研发的资源宝库国际上对环境和健康日益关注,回归自然、崇尚绿色、健康饮食成为新的消费潮流,功能性食品(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在世界各国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现阶段全世界在这方面所热衷研究的课题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肿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专用食品等。
人们都希望通过高品质的健康食品,增进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以达到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的目的。
而这一切的实现必将依赖于生命科学与食品科技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
功能性食品的出现,标志着作为食品中的关键组分开始从重点要求大量的传统营养素开始转向重点要求微量的生物活性成分(或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