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8 、 菜园小记

合集下载

《菜园小记》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菜园小记》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菜园小记》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哎呀,今天天气真是好啊!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正是出门走走的好时候。

我决定去菜园子里转转,看看那些绿油油的蔬菜长得怎么样了。

你知道吗,菜园子可是个大家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它们就像我们家里的孩子一样,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的菜园子小记,让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大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二、菜园子的布局让我们来看看我的菜园子是如何布局的吧。

我家的菜园子大概有10平方米左右,分成了四个区域:西边是豆角和黄瓜的地盘,东边是茄子和辣椒的领地,北边是土豆和红薯的世界,南边则是韭菜和小白菜的家园。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我们要根据它们的习性来种植和管理。

三、蔬菜的成长历程1. 豆角和黄瓜豆角和黄瓜是我菜园子里最早成熟的蔬菜。

春天的时候,我在地里播下了豆角和黄瓜的种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终于看到了嫩嫩的小苗破土而出。

接着,我每天都会给它们浇水、施肥,还会除草、松土,让它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2. 茄子和辣椒茄子和辣椒是我菜园子里比较晚熟的蔬菜。

当豆角和黄瓜快要收获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种植茄子和辣椒。

我会选择一些适合当地气候的品种,然后在地里挖好坑,把茄子和辣椒的种子放进去,再用泥土覆盖住。

这样,它们就可以在温暖的阳光下慢慢生长了。

3. 土豆和红薯土豆和红薯是我菜园子里最耐寒的蔬菜。

每年冬天的时候,我都会选择一些抗寒性强的品种,在地里播种。

等到春天来临,它们就会破土而出,开始新一轮的生命旅程。

我会定期给它们浇水、施肥,还会除草、松土,确保它们能够顺利生长。

4. 韭菜和小白菜韭菜和小白菜是我菜园子里最容易种植的蔬菜。

只要有一块空地,加上一些肥料和水,就可以开始种植了。

我会选择一些耐病、抗虫的品种,让它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等到它们长到一定程度,我就会把它们割下来,用来做韭菜盒子、炒鸡蛋等美食。

四、收获与分享经过一个季节的努力,我的菜园子里的蔬菜终于成熟了。

看着那些绿油油的叶子变成了金黄色的果实,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喜悦。

初中语文生活美文菜园小记(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生活美文菜园小记(最新整理)

菜园小记我的家乡在沂蒙山区东部,坐落在三山相倚的一块丘陵上。

这里有山有水,气候适宜,村民们自耕自食,过着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

早年家穷,菜地就成了保命田、救命地。

粮食不够吃时,蔬菜便是重要的补充。

春季,家家菜地里种土豆、芸豆,秋季铺天盖地的是萝卜和大白菜,这类菜泼辣,好管理,产量高,实用,实在。

入冬后,人们在菜地挖个地沟,把萝卜、白菜摆平放正,在上面盖上土,就冻不了了,吃时再扒出来。

那时没有塑料大棚,到了冬季蔬菜贫乏,大白菜也是城里人的当家菜.买上几十棵大白菜,白天在朝阳的地方一溜摆开,还要经常翻动晾晒,夜里再归拢到一起。

等到晾好,白菜已脱了几层外帮.等到台得吃了,那白菜已脱水发干,一层层剥下去,就剩一个小菜心,炒出菜来还带一股酸味。

菜园大都在村头,主要是图个方便,有时锅热了,再跑到菜园里拔葱摘菜也来得及,菜都喜大肥大水,菜园也会选在水源充足的小河、塘坝边。

菜园大小不一,但都平坦方正。

仔细瞅瞅,黄瓜、青椒、芫荽、韭菜、豆角、香葱、茄子,各种蔬菜应有尽有,五颜六色,有嫩有老,有圆有长,或密集地长在地上,或稀疏地挂在藤架上。

菜园施的都是沤过的猪粪、牛粪、鸡粪等土杂肥,长了虫子也不打农药,多在清晨用手提着喂鸡.因而那菜无污染、颜色好、味道好,更有营养,是纯正的绿色食品。

当年家家放养牲口,庄稼一收完,牲口就放出去,不要人看管,傍晚自然会回家。

牲口跟人不一样,不懂得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菜园子里鲜绿的蔬菜,在它们看来就是难得的美味。

如果没篱笆,菜就被牲口糟蹋了。

菜园都连成片,最怕被牛、猪拱了。

于是在最外边的菜园子,主人大都用木棍、山枣树枝或玉米秸秆围一圈篱笆墙。

各家各户的菜园之间却没有篱笆和围墙,那菜长得无忧无虑.常常把枝蔓伸到邻家的菜地。

谁家来了尊贵的客人,或者菜接济不上,只要说一声,就可跑到邻家菜园去采摘。

谁家的菜被别人家要去得多,说明这家种菜的手艺好,人缘也好。

种菜时,先把杂草铲除拔光,用犁或镢头将地深刨,把较坚硬的土块砸碎、疏散、糇理,再用铁耙耧平整,调出菜畦子,如果种萝卜等蔬菜还要扶个沟,以便于浇水和管理。

菜园小记文集

菜园小记文集

1菜园小记以前,每年我都要到老家去带很多白菜来吃,现在,父母年龄也大了,种点菜也不容易,再回家带菜吃,我的心里觉得很不安。

正巧,我家的门前有一块空地,我想:“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不如把它开辟出来种白菜,这样既美观了门前,又收获了白菜,还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说干就干。

俗话说“种菜如种花,全靠粪当家”。

我先到操场的东北角推来三车粪,然后把它均匀地洒在地上。

我用铁锹,镢头,铁耙,把地整理好。

万事俱备,只欠种子。

我到了种子站,花了两元钱买了一包“胶州三号”白菜种,把它全部种进地里。

也把我的期盼种在地里。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了。

终于,一天早晨,在我期盼的目光里,种子发芽了,嫩嫩的,白白的,弓着细细的腰,似乎有点害羞。

我把这特大喜讯马上告诉了我的家人,她们也飞速跑来蹲在地上,用手抚摸着,嘴里赞叹着,和我一起分享这清晨的喜悦。

虽然露出地面的芽还不是很多,还看不出成垄成行,不要着急,到了下午再看的时候,她们已经身穿绿军装大方的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迎接我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要到菜园里看一看。

天旱了,该浇水了,太阳太毒了,该盖着草了,白菜扎根了,该施一遍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周下来,我的菜园已经是碧绿一片,从远处看已经是蔚为壮观。

每次放学回来,坐在小方凳上欣赏我的菜园,不,我的乐园,不,可以说是我的杰作时,心中都是美滋滋的。

尤其看到别人羡慕的眼光,听到赞美的言语,心中更是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

该定苗了。

那天下午,我浇了一遍水,看着湿漉漉的地上那绿油油的白菜,心中犯了难。

人们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此话一点不假。

当我的手抓住白菜的根部往外用力拽时,我分明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每一颗白菜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我们又何必人为定他们的去与留呢?这些白菜可是我亲手孕育的生命,让我如何下的了手啊!这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

定苗以后,白菜长的更欢了。

几天的功夫,就又把地给扇严了。

因为门前的那块地松软潮湿,所以里面生长着很多蜗牛。

菜园小记

菜园小记

菜园小记我们的小区里原来有一片花园,但因疏于管理,渐渐杂草丛生,成了一片荒地。

有一位阿姨带着锄头和种子,将其中一小块地的杂草除掉﹑松土﹑播种。

其他人见了,纷纷效仿,荒地变成了油黑的沃土,一块一块,十分整齐。

不久,各种蔬菜的小苗长了出来,废弃的花园成了菜园,变得生机盎然,别有一番情趣。

在菜园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白菜。

它们已经长了三天,有指甲大小,一根茎上有三片叶子。

有许多小白菜因太娇弱,被雨点打出了许多小洞。

别看它现在娇小,你一定想不到,秋天时它们会长出十多斤重的大白菜。

菜园左侧一角种着鹅黄嫩绿的生菜,在菜园里,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种蔬菜。

茎大约有大拇指粗,叶子像蒲扇一样,围拢成了一团团,紧紧簇拥着茎生长,十分讨人喜爱。

目光右移,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茄子,它的茎既细又长,却十分坚挺。

茄子的叶子如大人的手掌般大小,颜色幽绿,叶脉则紫。

衬出了茄子花的高贵与美丽。

茄子都隐藏在叶得下面,小的约5,6厘米,大得10厘米有余,有的悬胆下垂,有的向上弯曲,像一个个小月亮,颜色暗紫,显得神秘。

紧挨着茄子地的是芹菜,芹菜一身翠绿,茎很长,半圆形,中间有凹槽,叶子像一枚枚小枫叶,芹菜的形体细长轻盈,在风中轻轻摆动,像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靠近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老师说芹在古代被称为美芹,常用来比喻美德呢?菜园的最右边种植着辣椒,辣椒的叶子十分茂盛,翠绿翠绿的,叶子下隐藏着许多宝贝:一个个青色的辣椒,或像灵蛇出动,或像乳燕盘旋,亦或像蛟龙出水……靠近了闻,一种独属于辣椒的清香扑鼻而来。

辣椒的形状细长,像是与绿色的辣椒叶融为一体,不仔细观察还发现不了呢!小小的菜园里各种时令的蔬菜一应俱全。

牵牛花绕着大树盘旋而上,花苞待放,像在播报新闻:这里的茄子熟了!那里的豆角该浇水了!绿色流动,鲜花绽放的小菜园。

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与农家田园的氛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叔叔阿姨的努力下,将菜园打理得生机盎然,景色宜人,颇有“这边风景独好”的味道。

菜园小记课件好ppt

菜园小记课件好ppt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时代背景
1942年,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 重封锁我们陕甘宁边区,妄想困死我们。 当时边区的经济极端困难:没有衣服穿, 没有鞋子穿,甚至没有饭吃,其他就更不 用说了。为了战胜困难,彻底粉碎敌人的 阴谋,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 食”,边区军民热烈响应,开荒种地,纺 线织布,连毛主席也种了一块地。结果不 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 得了最后的胜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优越条件中作 者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详写的 用意何在?
略写“土肥地整” ,详写了“水源充 足”。详写的用意是பைடு நூலகம்们并不沾大自 然的光,反而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 要求自己,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利 用优越自然条件、艰苦劳动,为革命 多作贡献。这是他们的“乐”。这就 是延安精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解释下列词语
(l)姹紫嫣红:形容颜色好看。 (2)繁盛:繁荣兴盛。 (3)异香:异乎寻常的的香味。 (4)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 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5)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好处、长 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6)涔涔:形容泉水不断地流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菜园小记_吴伯萧

菜园小记_吴伯萧

菜园小记种花好,种菜更好。

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

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

那园里桃树杏树很多,还有海棠。

每年春二三月,粉红的桃杏花开罢,不久就开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很热闹。

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果园也是花园。

那园里花的种类不少。

木本的有蔷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凤仙,石竹,夜来香,江西腊,步步高,……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

甬路的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是。

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密密丛丛地长满了向阳的山坡。

这种花开得稠,有绛紫的,有银白的,一层一层,散发着浓郁的异香;也开得时间长,能装点整个秋天。

这一点很像野生的千头菊。

这种花称作“菊”,看来是有道理的。

说的菜园,是就园里的隙地开辟的。

果树是围屏,草花是篱笆,中间是菜畦,共有三五处,面积大小不等,都是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最适于种菜的地方。

我们经营的那一处,三面是果树,一面是山坡;地形长方,面积约二三分。

那是在大种蔬菜的时期我们三个同志在业余时间为集体经营的。

收成的蔬菜归集体伙食,自己也有一份比较丰富的享用。

那几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

机关,学校,部队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给。

那个时候没有提出种“十边”,可是见缝插针,很自然地“十边”都种了。

窑洞的门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边,路边,甚至个别山头新开的土地都种了菜。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

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

地的一半是韭菜畦。

韭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当然要费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

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石窠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

《菜园小记》赏析

《菜园小记》赏析

《菜园小记》赏析文章主要写作者在田园中看到的美丽景色,和他内心感受到的无比喜悦。

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热爱生活、热爱田园、眷恋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感。

文章按照“看到——想到——忆起”的顺序记叙。

“看到”就是我们看到了眼前所见之景;“想到”则联想起以往所见所闻,忆起童年往事,并且再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忆起”则是回忆过去的趣事,又为下文抒发真情做铺垫。

作者描写菜园风光时,把它们比作纯洁、朴实的少女,形容为白色的石榴花,把春风说成柔和、轻盈的少女,把小鸟说成活泼、机灵的儿童,让人感到亲切可爱。

如描绘菜园美景时,作者是先说了哪些景物呢?“红的是苋菜,紫的是芥兰,绿的是小蒜头”。

这段话就勾勒出一幅鲜艳的田园风光。

下面,还有其他景物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红的”、“紫的”“绿的”“嫩的”菜,那么新鲜,颜色那样美丽,而且长得十分旺盛,不仅是使人“喜欢”,还令人感到生命的力量是多么旺盛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富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赞叹。

再细看这些菜,它们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作者认为这些菜是“长得密密层层的”,由此体会到这里的菜很多很多。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正因为这个菜园里的蔬菜种类繁多,所以才特别惹人喜爱。

我们再仔细看菜的颜色:有绿的、有紫的、有红的,这些颜色都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当然,它们不单单是在叶子上,也在茎和梗上,甚至在根部,这些不同的颜色,更给这菜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我们最后一次来看这些菜,会不会让我们流连忘返呢?读完了《菜园小记》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小”这个字的含义,对于我们来说,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似乎都很小,微不足道,但是,在我们看来,它却又是一个宏伟壮观的世界,微小的东西经过我们的双眼放大后,总能展现出另一番景象。

在这里作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他深深地陶醉于美好的田园风光之中。

无论是田园的春夏秋冬,还是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都显示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他对田园生活充满了感情,“谁能说自己不爱自己的菜园呢?”这一句非常感人。

菜园小记1

菜园小记1

讨论文章第一部分
1、这一部分作者对蓝家坪菜园的描述
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2、这一部分插入了一段说明文字,请 画出并考虑有无存在的必要。
3、文体是小记,本文也确实写的只是小小 菜园,着重突出的是个人种菜的感受与体 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阅读课文3-5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写的是菜园的自然环境,为什么 还要写果园、花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 写法?起什么作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绛紫 自给 石窠 腌渍 煦暖 姹紫嫣红 韭菜 涔涔 精神矍铄 窖藏 沁人心脾 五彩斑斓 (2)掌握下列词语 姹紫嫣红 繁盛 泼辣 煦暖 见缝插针 傲然不群
精神矍铄 老当益壮 万头攒动
掌 握 下 列 字 词
沁人心脾 五彩斑斓 耀眼争光
学生自学
1.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点。 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表现 了延安军民怎样的精神面貌? 2、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且说说它们 美在哪里。 3.抓住线索,理清课文思路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围绕这条线索写了 哪些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真 正 的 田 园 乐 趣
谢 谢 光 临!
这是传统赋体中铺陈的笔法,层层写来,更加突出 菜园,也充分展示了菜园的生气蓬勃、情趣盎然的 美景,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2、找出描写果园和花园的特点。
结构上都是先概括后具体。果园具体描写了最有特 点的开花、结果两季。花园具体描写波斯菊。描写 的角度从视觉、嗅觉、等。
阅读课文9、10 段,思考:
1、你能总结出种菜的整个过程吗?在文中画出。
作者简介
吴伯箫,现代散文家,教育家。山东莱芜 人,著有《烟尘集》《北极星》等散文集。1938 年4月到延 安,曾参加1941年到1942年的“大生 产运动”。这篇文章写于1961年。当时由于严重 的自然 灾害和苏联的背信弃义,国家处于经济严 重困难时期。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在延安生活了 8 年的人,“有责任介绍延安的革命传统,宣传 延安的革命精神”。他应《人民日报》的要 求, 先后写了包括《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 洞风景》《歌声》在内的一组散文,满 怀激情地 歌颂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人民 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语文电子教材 / 九年级语文电子教材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8 、菜园小记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吴伯箫
种花好,种菜更好。

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
我想起在延安的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

那园里桃树杏树很多,还有海棠。

每年春二三月,粉红的
桃杏花开罢,不久就开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很热闹。

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昙园也是花园。

那园里花的种类不少。

木本的有蔷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凤仙,石竹,夜来香,江西腊,步步高,……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甬路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密密丛丛地到处都是,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

这种花开得稠,有绛紫的,有银白的,一层一层,散发着浓郁的郁香;也开得时间长,能装点整个秋天。

这一点很像野生的千头菊。

这种花乘坐"菊",看来是有道理的。

说的菜园,是就园里的隙地开辟的。

果树是围屏,草花是篱笆,中间是菜畦,共有三五处,面积大小不等,都是土壤画地为牢,阳光充足,最适于种菜的地方。

我们经营的那一处,三面是果树,一面是山坡;地形长方,面积约二三分。

那是在大种蔬菜的时期我们三个同志在业余时间为集体经营的。

收成的蔬菜归集体伙食,自己也有一份比较丰富的享用。

那几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

机关、学校、部队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给。

那个时候没有提出种"十边",可是见缝插针,很自然地"十边"都种了。

窑洞的门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边,路边,甚至个别山头新开的土地都种了菜。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

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弄过,算是熟地。

地的一半是韭菜畦。

韭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当然要费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

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石窠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

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

水满的时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

泉水清洌,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比沧浪之水还好。

同样种菜的别的同志,菜地附近没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里去挑,不像我们三个,从石窠通菜地掏一条窄窄浅浅的水沟,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浇了。


家都很羡慕我们。

我们也觉得沾了自然条件的光,仿佛干活掂了轻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决心要把菜地种好,管好。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大路上拾粪,那里来往的牲口多,"只要动对手,肥源到处有"啊。

我们请老农讲课,大家跟着学了不少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歌者,农民诗人孙万福,就是有名的老师之一。

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老当益壮的风度,到现在我还留着深刻的印象。

跟那些老师,我们学种菜,种瓜,种烟。

像种瓜要浸种、压秧,种烟要打杈、掐尖,很多实际学问我们都是边做边跟老师学的。

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就劳动量来说,"一亩园十亩田"。

但是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

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像苏东坡在《菜羹赋》里所说的:"汲幽泉以揉濯,抟露叶与琼根。

"或者像他在《后杞菊赋》里所说的:"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西河南阳之寿。

"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

施肥,松土,整畦,下种,是花费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吧,那时蔬菜还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

因为那希望是用成实的种子种在
水肥充足的土壤里的,人勤地不懒,出一分虏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

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

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

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夜雨期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暮春,中午,踩着畦垄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

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昆明市苗间得稀了还是稠,中耕得深还是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

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疚的月郭,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

一边人声咯咯啰啰,一边在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

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散发出脉脉的香气。

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葱、蒜,有白菜、萝卜,还有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等。

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

""头伏萝卜二伏菜。

"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昨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

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那年蔬菜丰收。

韭菜割了三茬,最后吃了苔下韭(跟莲下藕一样,那是以老来嫩有名的),掐了韭花。

春白菜以后种了秋白菜,细水萝卜以后种了白萝卜。

园里连江西腊、波斯菊都要开败的时候,我们还收了最后一批西红柿。

天凉了,西红柿吃起来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

我们还把通红通红的辣椒穿成串晒干了,挂在窑洞的窗户边,一直挂到过新年。

1961年4月9日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