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合集下载

19世纪各国现实主义文学总结

19世纪各国现实主义文学总结

艺术成就
• 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写 出了人物性格,写出了人物性格和环境的
关系。
• 善于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来刻画他们 的性格,描写极为出色。 • 叙述风格简约明快,语言精确质朴,自然 流畅,同时还有生动的戏剧性场面的刻画 。
第三节
(1799-1850)
巴尔扎克
罗丹雕塑 巴尔扎克
• 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
三、《红与黑》
• 《红与黑》起初的标题为《于连》,1830年定名为
《红与黑》,并有副标题“1830年纪事”,题词为
“给少数幸福的人”。这部作品的发表标志着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1.于连
“就是死上一千次也 要飞黄腾达。” ——于连
“人类的相貌无计其数,各不相同,但是具有 惊人的个性而与众不同的相貌,也许除了他再也不 会有了。” ——《红与黑》
法国现实主义的发展阶段
• 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现实主义在法国的 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 一、前期(30、40年代):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
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批判性和揭露性,对
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代表作家司汤达、巴尔扎克。
二、后期(50年代后)
• 以福楼拜为转折,以自然主义为主体,70年代前后出现了 巴黎公社文学这一现象。比较有名的作家有阿尔封斯·都德
法庭答辩
• 于连临死前的法庭答辩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格的力 量,他说:“先生们,我没有荣耀属于你们那个 阶级,你们可以看见我是一个乡下人,不过对于 自己处境的微贱,敢作反抗的举动罢了。……我 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 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 愤的资产阶级的人。”
悲剧
伪。

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19-20世纪欧美文学综述

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19-20世纪欧美文学综述

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19-20世纪欧美文学综述摘要:文学的发展从来不是断代的,自古希腊时期延续至今的西方文明与文学传统,经历了多次社会历史变革与哲学思潮的变迁,影响了各个时期文学思潮的产生与变异。

就与当代欧美文学的相关性而言,19至20世纪的文学影响尤其巨大。

想要了解当今欧美文学的精神源头,对前两个世纪的文学发展道路进行梳理总结至关重要。

关键词:欧美文学传统;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19世纪文学19世界的欧洲大陆先后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浪漫主义运动,极具批判性与揭示性的现实主义运动,世纪末产生的自然主义、前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

欧洲各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各阶段的文学思潮在不同的国家出现的时间不同,同一思潮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但总的来说,整个浪漫主义文学呈现出一些共性:重视作者创作自由,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倾向,大胆发挥想象,故事情节离奇,重视气氛渲染,善于使用对比、夸张等手法。

19世纪的欧洲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英法德俄均有不小成就。

浪漫主义率先于18世纪下半叶登上欧洲大陆,它既是对17至18世纪古典主义德反拨,又有其自身赖以生存的悠久而深厚的思想基础。

它基于康德古典美学,受到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直接影响,在各国陆续掀起文学高潮。

英国作为最先进的国家,浪漫主义思潮也最先出现,诗歌领域成就最高。

从早期的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诗画俱佳的哲思诗人威廉布莱克,到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克勒律治,以二人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序曲为标志,浩浩荡荡的浪漫主义在英国发展起来了。

不久后,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也陆续登上诗坛,留下诸多灿烂诗篇。

在小说领域,亦有司各特和玛丽雪莱的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坐镇。

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从英国逐渐东移,来到了法国、俄国等地,亦反响热烈。

在法国,浪漫主义得到了长足发展,以小说成就最高。

从早期的浪漫主义先驱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到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再到雅俗共赏、开启法国通俗文学的大仲马,法国的浪漫主义留下了《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等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小仲马 (1824-1895) 是法国小说家、剧 作家。 1848年, 小仲马发表了《茶 花女》一举成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பைடு நூலகம்述
《茶花女》作品是根据巴黎当时一个年 仅二十多岁就被社会迫害致死的名妓的真 实故事写成,描述了主人公玛格丽特短暂 而悲惨的一生,热情地赞美了真诚、纯洁 的爱情,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妇女 的百般蹂躏和摧残,也暴露了资产阶级贵 族的荒淫无耻、凶狠残暴的本质。
七月革命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梅里美(1803— 1870) 是法国一位具 有浪漫主义艺术品格 的现实主义作家。代 表作:《嘉尔曼》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嘉尔曼》(又译《卡门》)叙述了 一个不同寻常的爱情悲剧,塑造了一个鲜 明独特的吉卜赛姑娘形象。
嘉尔曼是个年轻美貌而又泼辣的女人, 她身上具有狡诈、欺骗及厚颜无耻的特点, 但同时也具有独立不羁的可贵品质。她不 能忍受社会的任何束缚,酷爱自由,忠于 自己。她的“不自由,毋宁死”的结局, 表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 现实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 的产物。 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理性王国” 的破灭,社会矛盾的深刻化、明朗化,使得“人 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 位,他们的相互关系”。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 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的形成。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公社文学体裁多样,有小说、散文、政论、 诗歌、戏剧等,以诗歌成就最大。重要的诗人有 《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1816--1887) 等。巴黎公社文学代表19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最 高成就。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欧洲绘画流派

19世纪欧洲绘画流派

——莫奈
——雷诺阿
后印象主义 Post-Impressionisme
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存在于 19世纪80~90年代,不含有风格的意义。又译作“印象 派之后”,曾译成“后期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社团,也不是一个派别,他们没 有 像印象主义那样定期举行过展览,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 领和宣言。他们被冠以“后印象主义”的称号,仅仅是 后人为了把他们和印象主义区别开来所使用的一个名称。 后印象主义艺术家对20世纪西方的艺术有直接的影 响。塞尚重理念,注重结构,注意画面的建筑美。孕育 着立体主义的因素。凡高、高更注意感情,强调色调的 美和艺术表现的象征意义,对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 很大。如果要寻找20世纪抽象主义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话,塞尚给几何形的抽象派以启发,高更和凡高则被抽 象主义中直抒感情的一派所推崇。由于塞尚强调主观创 造性,否定模仿自然,被0世纪的艺术家们推崇为“现 代 绘画之父”。
1816年,“梅杜 萨”号军舰由于指挥 者无能,触礁沉没, 军官乘救生艇逃命, 并对试图登艇的士兵 开枪。义愤填膺的借 里柯当即创作了巨幅 油画<梅杜萨之筏>, 该画取金字塔式的构 图,右下角是已被浸 泡得变色的尸体,左 面是抱着儿子遗体, 衰弱得无法动弹的老 水手,第三组人是坚 持了14天的幸存者, 他们发现了海平面上 的一点帆影;正在把 最健壮的一个黑人推 到高处去挥舞衣衫。
浪漫主义画家不同于达维特、安格尔那样热衷于希腊、 罗马的古典规范,热衷于从希腊、罗马神话中去寻求创作 的灵感;而是立足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热衷于从中世纪、 东方文化中寻求灵感;在创作中,他们不强调素描和严谨 的外形而是强调激越的情感和极端个性化的表现。
席里柯是一个热情 洋溢、富于幻想的 画家,1821年,他 根据在英国艾普松 郊外参加赛马会的 真实感受创作了 《艾普松赛马》。 席里柯从小就喜欢骑马,也喜欢画马,这一郊外赛马的 激烈场面不仅反映了席里柯对赛马比赛的极大兴趣和当时激 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激奋豪放的个性特征及在色彩表现上 受英国风景画家的强烈影响。这种在构图、动势、色彩、光 景及环境、气氛上的新的探索打破了传统古典规范平和宁静 的画风,对法国的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美术都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新时代。
怎样看待《红与黑》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
2)美里美 法国文学史上特殊地位的人。被认为是莫伯桑之前西
欧最主要的中短篇小说家。
鲜明政治色彩,爱憎 态度流露清楚。 侧重抨击统治者的法律 和道德。 《高龙巴》
1830 年 为 界
《马第奥 法作: 1829年,以巴尔扎克的真名发表了第一部作品《舒 昂党人》(《朱安党人》),反映思想变化和艺术日臻成 熟,它也是《人间喜剧》的第一部作品。 1829(1830)--1848年,创作成熟期,也是进入 《人间喜剧》创作。
《人间喜剧》
‚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重点是‚风俗研 究‛,作者给自己规定的主要任务是描绘人情风俗,特别 是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的风俗。 ‚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 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 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方面。
前期浪漫主义:
1830 雨果:《颂诗与长歌》 拉马丁:《沉思集》 贝朗瑞:《意弗都国王》
后期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主导思想
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年 雨果:诗集《惩罚集》 欧仁〃苏:《巴黎的秘 密》
小说《悲惨世界》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亨利三 世及其宫廷》 乔治〃桑:《安蒂亚娜》《魔沼》《小法岱特》
《阿达拉》和《勒内》 是插在《基督教的真谛》中的
两篇小说。勒内是法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世纪病‛患者的
典型。 被称为‚是整整一代人们的充满诗意的自传‛。 2、斯塔尔夫人(1766—1817)是法国浪漫主义的 倡导者。她以自己独到的理论著作《论文学》(1800) 和《德意志论》(1810),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

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七章十九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现实主义概述“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初是个哲学概念,和我们后来所说的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可说是毫无关系。

照韦勒克的说法,“席勒和弗·施莱格尔大约是第一次把这个术语应用到文学上来”,以后,“这个术语在德国浪漫主义者中间被相当频繁地使用着”,但当时它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既未被用来指称某些作家,更未被用来指称某种文学流派。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现实主义一词被用来指称一个特定的文学艺术运动,成为一个与特定思潮相联系的概念;但是,“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后来在四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著作中应用得十分广泛,当一个术语的意义已经被大大地延伸,在某种意义上已被普遍化的时候,要固守它原来的意义就极为困难,“现实主义”一词的命运就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不得不承认有广义的现实主义和狭义的、即原来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想、态度的现实主义和作为一种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之分。

我们这里讨论的现实主义是指严主干19世纪30、40年代的,一个声势洁大、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

现实主义一词被用来指称一个文学运动有一个过程。

最初,“现实主义”所指的是法国19世纪中叶以库尔贝为代表的一个艺术运动。

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和一些与他待有同样观点的画家、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经常聚集在一个叫昂德莱的啤洒店里,他们中有尚佛勒里、波特莱尔、杜朗蒂、蒲鲁东等,他们的集会起初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出于志同道合,一起发泄对社会现状和官方学院艺术的不满。

库尔贝的画大多是他故乡奥尔南地方的人物与风景,他在画上的签名总是“无理想无宗教的库尔贝”。

他的作品一再受到学院派的攻击,被视为“粗俗”、“下流”,特别是1853年展出的(浴女)更招来一片责骂之声,因为他所画的不是在规范化的背景中的体态优美的模特儿,而是现场的普普通通的浴女。

人们攻击它是“现实主义”,在当时,“现实主义”显然被当成是“粗鄙”、“不成体统”的同义词。

近代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流派

近代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流派

17 近代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流派欧洲文学思潮的演变17世纪,由于欧洲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文学上也反映出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

在英国,这个时期的文学主要反映了革命前后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

以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表现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精神,在艺术技巧上也有独创性。

不过,这个时期在欧洲文坛上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是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起源于法国,但很快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并统治了欧洲文坛200多年,直到19世纪才逐渐消失。

17世纪,法国文学思潮的主流是古典主义(诗人马莱伯是创始人)。

它以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作为典范,因而称作“古典主义”。

这一时期法国专制主义王权不断加强,因而要求文学规范化,以便为中央集权的统治服务,再加上资产阶级对王权的妥协,因而形成了古典主义文学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

在法国兴起的笛卡尔唯理主义认为,人的理性是真理的最高标准,文学艺术应该遵循严格、稳定的规则,以体现理性的精神,因此,唯理主义就成为古典主义的哲学依据。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以悲剧作家高乃依(《熙德》是典籍作品)和拉辛(《安德罗玛克》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严守三一律:一天之内、一个场景、一个主题),喜剧作家莫里哀(《伪君子》《唐璜》《吝啬鬼》)为主要代表人物。

进入18世纪后,启蒙运动给欧洲文学以深刻的影响。

虽然这一时期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仍然统治着欧洲文坛,但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则是新出现的启蒙文学。

欧洲的启蒙文学产生于英国,主要成就是出现了以笛福(《鲁宾逊漂流记》)、斯威夫特和菲尔丁(《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

启蒙文学传入法国,充分体现了法国启蒙文学的特点,即强烈的战斗性和哲理性,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精神。

其代表性作品主要是哲理小说。

在其影响下,德、意、俄等国的启蒙文学也有所发展。

启蒙文学是欧洲文学从古典主义向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转变的过渡性思潮。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丰富多样,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反映了社会变革,也体现了文化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以下是一些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思潮。

1.浪漫主义(Romanticism):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人物有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 h)、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和约翰·济慈(John Keats)。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自然之美和想象力,反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主义和机械理性。

2.维多利亚时代文学(Victorian Literature):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期,文学作品广泛关注社会问题,包括贫困、性别不平等和工业化带来的道德挑战。

代表作家有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伊丽莎白·巴瑞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和罗伯特·布朗宁(R obert Browning)。

3.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文学致力于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揭示社会问题和阶级冲突。

狄更斯和萨克雷的作品体现了这一思潮,他们通过详细描绘characters 和settings 来反映社会的各个层面。

4.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文学更注重内心世界和隐喻,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阿尔弗雷德·普鲁斯特(Alfred, Lord Tennyson)和约翰·艾弗雷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等作家和艺术家在这一领域有显著贡献。

5.自然主义(Naturalism):自然主义文学试图通过科学的方式理解人类行为,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英 国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
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 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 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 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 在这里,青春苍白、消瘦、死亡, 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 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 忧伤和灰色的绝望, 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 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三、法国文学 1、早期浪漫主义 夏多布里昂:中篇小说《阿达拉》法国浪漫主 义的先声 斯塔尔夫人:追求妇女的个性自由,崇尚感情。 小说《黛尔菲娜》、《高丽娜》;文艺理论《论 文学》、《论德国》 2、后期浪漫主义 雨果 乔治•桑:妇女问题《安蒂莱娜》;社会问题 《安吉堡的磨工》;田园小说《魔沼》 3、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雪 莱
济慈: “我要的是一种感觉的而不 是思维的生活。”诗人应该无原 则、无道德观念、无自我。 《秋颂》、《夜莺颂》 雪莱《哀济慈》: “死亡,这保存一切使之 不朽的寒冬,掠过 历史的长河——于是,那 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 时间的湍流,一变而为水 晶的卷轴—— 阿多尼斯,于是这灿烂的 名字永远在闪耀!”
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灰姑娘》、《小红帽》、 《白雪公主》等) 霍夫曼 沙尔索 3、新浪漫派: 海涅《论浪漫派》结束浪漫主 义在德国的统治地位。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格林兄弟
二、英国文学 英国的浪漫主义有鲜明的英国气质——“自 然主义”。 1、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 “湖畔派” 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抒发人的内心感受。 华兹华斯: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 流露”;强调写“微贱的田园 生活”,用民间的纯朴语言, 而不用美丽的“诗意词藻”。 《丁登寺》
各国文学
一、德国文学 封建势力大,市民阶层软弱,缺乏战 斗精神;古典主义哲学规模宏大、体系精严; 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1、早期浪漫派 耶拿派:反对古典主义,强调 创作的绝对自由,主张放纵主观 幻想。 施莱格尔兄弟
诺瓦利斯:《夜的颂歌》 “追求永恒之夜的奇妙王国”
2、后期浪漫派 海德尔堡派: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 搜集整理民歌和童话。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自然神:英国浪漫派的三种类型
思考题: 这三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 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1、囚禁于自然中,沉迷于幻象。 2、人与自然既统一又对抗,直面人生 的痛苦,并强烈追求个体精神的永恒。
3、人类占有自然的高昂追求,超越于 自然之上,心灵与自然相通。
3、司各特:欧洲历 史小说的创始人。 《艾凡赫》
柯尔律治 《古舟子咏》 与华兹华斯共创的《抒情 歌谣集》序言:英国浪漫主义 的宣言 骚塞:“桂冠诗人” 《审判的幻影》
柯尔律治
2、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 “恶魔派” 坚持民主自由思想,反对专制暴政;强调 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诗歌中的主人公 都具有孤独性、反叛性、抒情性的特点。
拜伦 雪莱:第一部重要作品《麦布 女王》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 斯》 短诗《西风颂》、《致云 雀》
为了找你,我到处游荡, 穿过树林和草场: 你仍是一个憧憬,一种爱恋, 引入悬念,却无法看见。
我却能听见你的歌声, 我能躺在草地上倾听, 我听着,直到那黄金的时光, 重新回到我的身旁。
英 国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
二、济慈《夜莺》 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 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鸠, 又象是刚刚把鸦片吞服, 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 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 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
反驳古典主义传统,认为古典主义美学原 则束缚了作家的创作,文坛希望以开放的、 多变的、个性的艺术形式代替古典主义。
基本特征:
一、高度的理想主义,浓郁的抒情色彩。 乔治· 桑:“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描绘,而是对 理想真理的探索”。
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柯勒律治:“最理想完美的诗人能把他的整个 心灵抖擞起来”
„„ 我在黑暗里倾听:呵,多少次 我几乎爱上了静谧的死亡, 我在诗思里用尽了好的言辞, 求他把我的一息散入空茫; 而现在,哦,死更是多么富丽: 在午夜里溘然魂离人间, 当你正倾泻着你的心怀 发出这般的狂喜! 你仍将歌唱,但我却不再听见-- 你的葬歌只能唱给泥草一块。
„„
三、雪莱《致云雀》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象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企 图通过空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助长了耽于空想、 脱离现实的倾向。 1.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实业制度是使所有人享受最大自由和福利, 保证社会得到最大安宁的制度。 2. 傅立叶的“和谐制度”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大生产和科学艺术充分发 展的基础之上,是一个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城 乡和工农没有差别的社会。 3. 欧文的“公社制度” 通过改造环境来改造人的性格的理论。公社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工、农、商、学相 结合的组织;公社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四、俄国文学
普希金 代表作《叶甫盖尼· 奥 涅金》 诗体小说 “多 余人” 短篇小说 《驿站长》 开启俄国文学的“小人物” 题材的先河。
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唯 心主义哲学,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 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康德的天才灵感说 “一种天赋的才能,„„不纯是一种能够按照任 何法规来学习的才能;因而独创性必须是它的第 一特性。” ——《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的心灵的艺术 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 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向的深刻而重要 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
英 国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
比一切欢乐的音律更加甜蜜美妙, 比一切书中的宝库更加丰盛富饶, 这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
教给我一半,你的心必定熟知的欢欣, 和谐、炽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 全世界就会象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西风颂》
三、离奇的情节,夸张的手法。 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追求强烈的 美丑对比,多采用夸张、对比、象征手法及华 丽的词藻,生动的比喻。 充满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神秘的色彩 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
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一 方面是启蒙理想的破灭,普遍的失望情绪。一方 面是拿破仑的功勋,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
二、哲学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 想,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三、艺术的扬弃
十八世纪英国感伤主义文学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文学 法国卢梭对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的宣扬, 对想象的崇尚,以及返回自然的主张。 中世纪寓意、梦幻、象征的写作技巧。
只要这诗传承, 你就万古流芳。” ——莎士比亚
“为什么我睡着、醒着都想到疯狂呢?” ——霍夫曼
拜伦:34岁
诺瓦利斯:29岁
雪莱:30岁
普希金:37岁
莱蒙托夫:37岁
济慈:25岁
裴多菲:26岁
浪漫派是属于青年的
雨 果
浪漫主义派别:
消极浪漫主义,代表没落贵族阶级的愿望和情 绪,鼓吹逃避现实、脱离斗争,宣扬神秘主义, 歌颂忍耐和驯服,美化中世纪。复古倾向。主人 公往往是自我陶醉、消极厌世、脱离现实的“幻 想家”。 积极浪漫主义,正视现实、渴望斗争,崇尚自 由解放精神,既否定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批 判资本主义的罪恶现实,将理想寄予朦胧的未来。 民主倾向。主人公往往是具有个性、有革命要求 的“反抗者”。
二、讴歌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 以自然的“美”来否定现实的“丑”。响应 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注重人与自然的诗 意的统一。对抗工业文明,将自然视为精神上 的避难所。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的传统,提出“回到中 世纪”的口号。对民间文学进行整理加工,创 作上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一、华兹华斯《致杜鹃》 啊,欢乐的客人,我听见了 听见了你的歌声,我真欢欣。 啊,杜鹃,我该称你做鸟儿呢, 还只称你为飘荡的声音? ……
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
《东方叙事诗》中的主人 公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1. 反叛性。与社会对立, 坚决与命运相抗争。 2. 孤独性。高傲不羁, 惟我独尊,鄙视一切。
3. 浪漫性。大都有热烈 奔放的爱情。
由于他们的抗争缺乏明 确的目标,主人公的结局 都是失败或死亡。
拜伦
“只要生命尚存,
人们心明眼亮 ,
“我要的是一种感觉 的而不是思维的生活。” ——济慈(英)
德拉克罗瓦《自由领导人民》
透纳《船抵维纳斯》
康斯特布尔《马里维伦庄园》
康斯特布尔《海与灯塔》
形成背景:
一、社会政治背景
英国工业面工业社会 对人的异化,人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