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基于钻石模型的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竞争力分析——以上海、广东、福建、天津为例

基于钻石模型的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竞争力分析——以上海、广东、福建、天津为例曾岚婷;刘晓静【摘要】以上海、广东、福建及天津自贸试验区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行业需求、相关产业及关联行业、政府政策以及发展机遇等方面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产业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特点,提出了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健全法律制度等建议.【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20)002【总页数】6页(P29-33,96)【关键词】钻石模型;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竞争力【作者】曾岚婷;刘晓静【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管理学院,福建福清350300;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36跨境电子商务(以下简称“跨境电商”)产业涵盖了电商企业、跨境贸易、通关服务、支付体系、仓储物流等方面,是“互联网+”的跨境跨界贸易形式,也是在个人海淘基础上形成的正规化完整产业链。
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但为国内用户构建了购买全球产品的有效渠道,更是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无边界的终极体现。
当前形势下,自贸试验区创新建设及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
近年来,许多学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准对新兴跨境电商产业的物流、支付、通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如刘娟认为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门槛并不高,通过国际性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可在线完成跨境小额外贸交易[1];李向阳的研究表明,我国跨境电商在物流方面限制过多,束缚了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2]。
部分学者探讨了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的发展。
如崔婷婷以广东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为研究对象,认为不仅要坚持现有的优惠政策,还要提供更加便利的支持,从而促进其发展[3];郭晓合等从上海自贸区出发,认为应充分发挥自贸区创新发展的作用,推动新型贸易业态的培育和海关监管模式的创新,从而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4];王建文等认为厦门、福州、平潭片区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应积极借鉴上海、广东、天津等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5];邢弢从天津自贸区出发,将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与物流企业经营结合起来探讨了物流企业经营的着重点[6]。
波特钻石模型

三大分析指数包括:第一,国际竞争力指数;第二,经
济竞争力指数;第三,市场化增长竞争力指数。
第三节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方法
(三)荷兰格林根大学的评价体系
荷兰格林根大学的评价体系进行产业产出与生产率的 国际比较时,强调产业竞争力可以由价格水平、生产率水 平及质量水平等三方面因素反映。在进行评价时,对不同 地区和不同行业按同一分类体系标准化,得到可比数据, 保证了数据指标的对称性。
第二节 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
第三节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方法
一、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竞争力评价体系有
四个,包括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评 价体系、世界经济论坛(WEF)的评价体系、荷兰格 林根大学的评价体系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的评价体系。
第三节
第一节 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弗农提出需要建立一种动态的理论来系统地解释企 业在出口、国外子公司生产和许可证之间的选择, 并且发现在国际贸易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产品生命周 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的创新阶段、 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1979年,弗农对产品生命 周期理论作了重要修改,把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 段重新命名为创新寡占阶段、成熟寡占阶段和弱化 寡占阶段,用来突出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寡占特征。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参数,
第三节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方法
(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各国工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这套指标体系选择了四个指标测量国家或地区生产和 出口制成品的竞争能力,即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
品出口、制造业增加值内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制成品出
口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前两个指标反映工业能力,后两
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及提升策略——基于扩展的钻石模型

康 、富裕转变。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更倾向于消
费 营养价值 高 、更健 康 的水 产 品 ,水产 品的消费对
中国出口的水产品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烤 鳗 出口主要集中在福建 ,对虾和罗非鱼出口主要集
中在广 东 和海南 ,大黄 鱼 出 口主要 集 中在浙 江 ,河
界 第 一 。20 年 ,我 国水 产 品 出 口额 达 到 16 08 0 亿美
蟹主要集中在江苏 ,而胶东半岛则成为世界著名 的 冻 鱼片加 工 出 口基地 。
【 摘 要 】 国是世界 上水产品 生产和 出口的 第一 大国,但 并不意味 着我 国水产 品在 出 口国际竞争力上也 我
具有 同等的优 势。本 文拟 以扩展的 “ 国家钻 石”模 型为基础 ,对我 国水产品的 出口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 价 ,并提 出提 升国际竞争 力的策略措施。
【 键 词】 关 水产品;钻石模型;国际竞争力
( )水 产 品 出 口主要竞 争对 手 三 目前 ,世 界 上 有 10 个 国家 ( 区 )出 口水 0多 地
产 品。 1 9 9 8~2 0 年 ,水 产 品出 口额 排名 前六 的国 06
元 ,首次突破百亿美元 ;水产品出口占农产品出口 总 额 (0 亿 美 元 )的2 .%,继 续 位 居 大宗 农 产 45 6 2
家始 终 为 中国 、挪威 、泰 国 、美 国 、丹 麦 和加 拿 大 。2 0 年 ,六 国的水 产 品 出 口额 占了世 界水 产 品 06 出 口总额 的3 . % ,相 互之 间也 是竞争 对手 。 65 7 二 、基 于 扩展 的钻 石模 型 的水产 品 出 口竞 争力
【实用文档】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1)

第二章战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记忆技巧:猫狗大战很惨烈,牲畜(生需)只想(支相)战争结生产要素(1)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对其需求在减少),但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
(2)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来获得。
(3)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生产要素划分的另一维度:可以划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
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
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重要观点:(1)一个国家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才能建立起强大而又持久的产业优势,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
(2)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资源诅咒);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种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
(置之死地而后生,想想二战后日本的崛起)(3)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需求条件(1)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我国手机的美颜功能),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
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竞争并未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2)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
这有助于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3)需要关注的另一重要方面是预期性需求。
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因为先进的产品需要前卫的需求来支持。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1)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
(想想浙江的产业集群经济)(2)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因为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备课讲稿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六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建议.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加人WTC以来。
中国制造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
2007年.中国制造业中将近两百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1.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我国国民经济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与第二产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工业化中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2000年一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GDR增长的贡献率除2001年和2002年不到50% .其余均远高于50%,并且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制造业在第二产业GDP贡献率占90%以上.因此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2. 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降低。
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的优势产业在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是低劳动成本。
低水平的劳动力成本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工资水平逐渐上升。
低附加值的工厂必然从中国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3. 制造业高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缺乏。
虽然我国有200多种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 .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
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
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
在2008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则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上榜企业数量也只达到35家(内地25家、香港4家、台湾6家)。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为说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本文计算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该指数表明我国农产品整体处于比较劣势。
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这四要素出发,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各种农业补贴来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显示性比较优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钻石体系农业补贴对策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取得了显著进展。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199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仅为132.58亿美元,到2007年农产品出口额增至366.2亿美元。
2000-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加了215.85亿美元,年均增长14.05%。
2010年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8.6%。
其中,出口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
而出口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强。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由巴伦斯于1965年提出的,是现在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世贸组织数据库的数据,1985—2008年间我国农产品整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见表1。
表1显示我国农产品RCA值不断下降,到2008年时已下降到0.3553,远远小于0.8,表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
1980-1997年间,我国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均大于0.8,表明在此期间我国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同期的农产品出口值相对2008年的出口值而言是比较小的。
虽然从1997—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值总体趋向于增长,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却是一减再减。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出口值的增长不能说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我国农产品处于比较劣势。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1990年,波特在反思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该模型表明国际竞争力是基于竞争优势,非比较优势,它包括四个关键因素,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撑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福建水产品出口情况分析

福建水产品出口情况分析作者:田伟伟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第01期水产品发展对福建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产品已成为福建省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
水产品出口促进福建发展的同时,威胁和挑战也随之而来。
文章大致从劣势和机遇两方面进行分析,根据问题对症下药,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高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
福建省拥有丰富海洋资源,近几年水产品的对外出口贸易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发展状况越来越好,水产品总产量持续上升,出口创汇能力也是稳步提高,生态型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的雏形日益显现。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各个国家对自我市场的保护以及我省水产品的自身发展限制,福建水产品出口加工企业想要在在激烈的世界水产行业竞争中生存就需要开始寻找新方向新出路,挖掘并打造优势产品,求生存的同时谋发展。
所以分析当前我省水产品出口限制因素和面对的机遇十分有必要。
劣势出口市场单一,品牌知名度低。
福建省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地区市场的水产品占到了总量的一半以上,水产品出口中过于集中的目的地,将导致出口风险的进一步增加。
近几年福建省水产品品牌整体而言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是缺少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势品牌,目前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贴牌生产,贴牌出口,这种方式只有制造能力,没有创造能力,不仅价格低,竞争力弱,而且也无法形成产品系列化和产业规模化,会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水产品精深加工力度不足,同质竞争加剧。
现如今福建省水产品加工水平还处于初级加工水平,出口产品大部分是半成品和粗放加工品,产品附加值低,精深加工程度力度远远不足。
除此之外,福建省在利用外国高质量资源发展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环节的时候暴露了单一的加工资源,而且加工比例偏低,与广东、山东等主要水产出口省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除了水产品精深加工力度不足,我国同时也面临着与周边国家水海产品出口之间的同质竞争。
缺乏专业水产技术人才。
福建省的渔业从事者大多属于个体渔民和不成规模的中小型企业,缺乏专业水产人才。
基于逼近理想点法的福建省区域渔业竞争力分析

基 于 逼 近 理 想 点 法 的福 省 区域 渔 业 竞 争 力 分 析 建
王 友 丽 王 健
( 州大学 八方物流学院 , 建 福州 300) 福 福 5 1 8
摘 要 : 以 渔 业 为 主 的县 ( 、 , 业 竞 争 力 能 够 体 现 城 市 竞 争 力 。 文 章 对 渔 业 竞 争 力 的 内涵 及 其 评 价 指 在 市 区) 渔 标进行初步界定后 , 应用 逼 近 理 想 点法 对 福 建 省 区域 渔 业 竞 争 力 从 生 产 能 力 的 角 度 进 行 评 价 , 产 能 力 一 定 的 情 生 况 下 , 升 区域 渔 业 竞 争 力 的 实现 途 径 主要 体 现 在 : 科技 投 入 、 育 产 业 集 群 、 行 区域 品牌 战 略 、 升 劳 动技 术 提 加 培 推 提
影响区域渔业竞争力 的因素主要有科 技能力 、 生
产 能 力 、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等 , 文 主 要 从 生 产 能 力 的 可 本 角 度 探 讨 福 建 省 渔 业 重 点 县 市 的 渔 业 竞 争 力 , 要 选 主
取 以下 七 项 指 标 反 映 区域 渔 业 竞 争 力 的 生 产 能 力 。
年 来 , 宁 渔 业 竞 争 力 在 很 多 领 域 有 了 一 定 的 提 高 辽
区) 的渔业综合 竞争力进行评价 。
一
和增 强 。但 是 , 在政策 制度 、 管理 体制 和支撑体 系等
方 面还折 射 出不少 问题 , 约着 整 个 渔业 竞争 力 的 制 提升 。基 于此 , 出 了建 立健 全 渔 业保 险制 度 和渔 提
争力 的群体 , 据一 定 时期 内竞 争 群体 的表 现 来进 根
行评 价 。渔业竞 争力测 定 的是渔 业发展 在“ 在 ” 现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參哀邊World Agriculture2017.06(总 458)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以福建省为例舍刘丽娜(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450044)摘要:水产品与蔬菜、水果作为中国3大主要出口农产品,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以福建省作为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对象,首先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
接着,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初步分析了福建省在国际水产品市场的地位,随后测算福建省和5个水产品出口大国的水产品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两个指标进一步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发现生产要素的质量、国内需求的大小以及是否具有前瞻性、相关及支持产业的完善程度、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变化、同业竞争的情况是影响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与之相关的机遇和政府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最后提出提高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水产品;钻石模型;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DOI:10. 13856/.cnll-1097/s.2017. 06.024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与质量。
水 产品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以及营养结构均衡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世界水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受全球经济影响,2015年全球水产品贸易普遍下滑,中国水产品也面临20年来水产品出口贸易最为严峻的形势。
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量406. 03万t出口额203. 3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48%和6.29%,贸易顺差113.51亿美元,同比减少11. 61亿美元②。
—150 —福建省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5大省份之一,水①本文“水产品”是指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 IT C中的03项,水产品(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及其制成品,相当于H S体系中03 +1604 +1605。
②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基金项目:郑州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郑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及测评指标研究”(编号:201401)。
作者简介:刘丽娜(1977—),女,河南南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E-m ail:liulina77@ 。
2017.06(总 458)World Agricultu]产业一直是福建省最主要的传统产业,在福建省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全省GDP和外贸出口增长影响较大。
自2013年以来,福建省水产品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水产品市场对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福建省是如何能逆势而上,在全国水产品出口大省中脱颖而出。
研究福建省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对福建省水产品不断提高出口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以其能为中国其他省份水产品出口提高借鉴和指导,促进其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1文献综述近年来,对水产品的研究较多,从不同方面对中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一部分学者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
山世英、姜爱萍(2005)在研究中国水产品资源禀赋状况和生产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水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和对外贸易特点,研究发现中国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显示出的比较优势小于其资源禀赋优势,认为中国水产品需改变经营方式,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
周燕(2009)在分析非关税壁垒对中国水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的条件下,从内外两个方面研究影响中国水产品竞争优势的因素,认为要促进中国水产品可持续发展需化水产品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孙永红、高乐华(2010)构架评价指标体系来测评中国水产品出口发展水平的,运用定量的分析方法,评价中国农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中的演变态势,理清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和劣势状态,进而提出相关战略保障措施来提升中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
韩丽娜(2014)通过分析中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的相关建议,建议应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树立远洋渔业战略。
一部分学者从省级层面来研究水产品出口竞争力问题。
刘学忠、朱新颜(010)测算了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指标,并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越南、泰国以及国内福建省的水产品出口是山东省水产品强劲对手,山东省水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张艳茹等(2012)、牛晓迪(2013)、宋春晓等(2013)分别对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的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刘春香等(2014)通过对浙江省水产品出口数据分析,发现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省水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国外水产品出口大国相比,其竞争力明显不足。
整体而言,对于福建省水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较少,研究也停留在定性研究较多,定量分析不够。
2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2.1福建省水产品进出口的基本情况2.1.1出口数量增加,出口品种优化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大省。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福建省水产品出口量85.38万t同比增长7.52%,占出口总量的21.03%,出口金额54.94亿美元,同比增长0•05%®。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水产品出口市场萎缩,福建省水产品出口也受到影响。
到2011年受益于日本大地震,福建省水产品出口有所上涨。
2012年后,一方面欧美市场整体萧条,只重视短期交易欧美进口商,不愿意签订长期合同,严重影响了福建省对欧美地区的水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加工出口企业成本上升造成水产品出口受阻。
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成本提高较大、原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等方面。
福建省借助区位优势,一方面稳定中国台湾市场水产品出口优势,另一方面大力拓展东盟市场水产品市场。
自2013年以来连续3年居于出口首位,且所占份额逐年增加,特别是2015年在全国出口形式普遍较差的情况下,福建省水产品出口依然实现了稳中略增。
福建省水产品以海水产品为主,淡水产品仅占水产品总产量的1/8。
福建省水产品出口一直以来以鳗鱼、虾类、头足类、蟹类的传统大宗品种为主,近年来鳗鱼、对虾、大黄鱼、海带、紫菜、鱿鱼、罗非鱼等品种成为福建省重点推广品种。
福建省大力优化渔业结构,发展优高养殖,形成一定的规模收益。
2.1.2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状况从福建省水产品出口占比来看,一是水产品对于福建省经济的贡献度有所下降。
水产品出口占福①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一151 |151World Agriculture2017.06(总 458)建农产品的比例由2007年37. 1%下降到2015年29. 4%,占比呈下滑趋势。
二是在水产品在全国竞争力增强。
福建省水产品出口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比例由2007年的28. 9%上升到2015年37. 1%,增长了8.2%(表1、图1)。
福建省水产品的进口额在2012年和2013年经历了两年的萎靡不振后逐渐上升。
从福建省水产品进口占全国水产进口比例来看,从2007年占全国水产品进口比例28. 2%到2015年占全国水产品进口比例的49. 5%,一直呈上升状态。
表1福建省水产品进出口及其占比单位:亿美元,%项目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4 年2015 年水产品出口额32. 1232. 3231.6237 4245. 9247 2246. 9249. 5246. 12占福建省农产品出口比例37. 1234. 6235. 2233. 1232. 6233. 5231. 1230. 0229. 42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比例28. 9227. 4226. 9229. 1228. 1229. 4234. 7235. 9237 12水产品进口额8. 528. 927. 6210. 5216. 8212. 9210. 1214. 2213. 42占全国水产品进口比例28. 2228. 6229. 8232. 7236. 1237 5241. 3248. 6249. 52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福建省商务厅。
70605040 |30201028.92^137.12鯽27:421:9229:^^94234.7235见37.12••34:62j35:22_. 33.1232:62,33-5231-1230.0229.42占福建省农产品出口比例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比例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份图1 2007—2015年福建省水产品出口占比变化趋势3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统计显示,2015 年实际水产品出口贸易大国前5位依次为中国、挪威、越南、泰国和美国,因此在研究福建省水产品资源禀赋系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初步分析了福建省在国际水产品市场的地位,随后测算福建省和5个水产品出口大国的水产品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两个指标进一步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选取了 2007—2015年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U N C O M T R A D E。
3. 1资源禀赋系数(EF)资源禀赋系数(E F)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用于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某种资源相对丰富程度的计量指标,其定义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某种资源在世界或全国的份额与该国或该区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或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之比,它所揭示的是一个国家水产品生产领域的竞争优势。
其计算公式为:E F=(V I/V W I)/ (Y/Y W)式中,V I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拥有的I资源,V W I为世界拥有的I资源。
Y为该国或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Y W为世界或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E F>1,则该国或该地区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E F<1,则该国或该地区在该产品的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
用此计算的福建省水产品的资源禀赋系数见表2。
1522017.06(总 458)地■參哀邊 World Agriculture表2 2007—2015年福建水产品的资源禀赋系数项目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4 年2015 年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比重(%) 3. 21 3. 23 3. 16 3. 42 4. 92 4. 22 4. 92 4. 52 4. 12福建省G D P 占世界比重0. 120. 120. 120. 130. 150. 130. 120. 090. 12EF26. 7526. 9126. 3326. 3132. 8032. 4641. 0050. 2234. 33从表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福建水产品生产具 有相当高的资源禀赋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逐年上 升,说明福建省水产资源丰富且利用率在不断提升, 这是因为福建省水产品逐渐改变粗放型的生产,过 分注重产量的增长,忽视产品结构的生产模式,注 重产品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