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8自行车》word教案 (1)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1-9课期中复习资料

1.金属丝传热实验:1.壶是怎样传热的2.将两个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小塑料袋同时放入室温水中,现象:热水上升,冷水下降。
材料:铁架台、金属丝、火柴、酒精灯、蜡(凡士林膏)步骤:①把金属丝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把涂有蜡(凡士林膏)的火柴粘在金属丝上;③用酒精灯给金属丝加热现象:距离火源最近的火柴最先掉落,然后中间的掉落,距离火源最远的最后掉落。
结论:热在金属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将蜡均匀涂抹在铁皮上,加热看到的现象:中心加热:蜡从中心向四周融化一段加热:蜡从一端向四周融化。
3.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
4.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什么是热传导?)答:再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5.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
(比如:铁片、铁棒、铁丝、铜丝等金属物)不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比如:木片、玻璃片、塑料片、瓷片、木棒、塑料棒等)6.锅、壶等用金属制成,原因:金属的导热性能强。
7.锅铲勺子柄大多用橡胶、塑料、木材、陶瓷制成,原因是:橡胶、塑料、木材、陶瓷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差,不会烫手。
8.冬天用手摸金属制品比摸木制品感觉更凉,原因是:金属制品导热性能强,当手触摸金属制品时,手上的热很容易被传递出去,所以感觉更凉。
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1.水的传热实验:材料:烧杯、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黑芝麻(木屑)步骤:①将半杯装有黑芝麻(木屑)的水放在石棉网上②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现象:烧杯中的水上下不停地循环流动。
结论:水是通过热对流的方式来传递热的。
3.将两杯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在一起,现象:①热水在上,冷水在下:没有明显变化②冷水在上,热水在下:热水上升冷水下降,最后两杯水混合在一起。
4.水是怎样传热的?(什么是热对流?)答:当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逐渐均匀。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1课《壶是怎样热的》第1课时教案

3.教师通过讲解实例,将热量传递的原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4.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对热量传递原理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实验室用具(烧杯、热水、温度计等)、多媒体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实验记录表格。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体验热量传递的知识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热量传递的知识点。
-对于学生在讨论和测试中的优点,教师应予以肯定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壶是怎样热的》这一课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不够熟悉,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其次,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此外,我在随堂测试中发现,有些学生对热量传递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得不够扎实。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8自行车》 教案 (3)【推荐】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自行车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自行车的齿轮原理,知道齿轮是轮轴的变形,使用齿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知道杠杆、斜面、滑轮、齿轮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机器是由这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3.能在探究活动中提出大致思路,认识到齿轮有不同的咬合(或连接)情况,知道齿轮间不同的咬合(或连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通过对自行车所包含的相关机械的分析,体会到对事物的分析常用到“部分-整体”或“整体-部分”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机械实验盒,自行车实物,实验记录表。
三、教学建议(一)提出研究问题先组织学生谈谈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认识,如自行车车把利用了轮轴的原理,自行车把手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然后重点让学生谈谈对自行车齿轮的认识,并推测它在自行车的运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齿轮齿数不同所起的作用。
学生通常会认为它主要起到了传动的作用,却不会意识到由于齿轮数的不同,可以灵活地改变其转速。
(二)研究齿轮第一步是了解学生对齿轮的认识。
先让他们回忆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并比较它们与自行车的齿轮有哪些相同与在不同。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齿轮的用途,包括齿轮间存在相互咬合与用链条连接的组合,这样可以为课的最后分析,体会齿轮的作用。
第二步讨论实验方案。
首先要根据材料确定是研究齿轮间相互咬合还是链条连接的情形,或者两种方式同时采用。
小组讨论方案后,可以在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注重引导他们明确以下细节:在实验中如何确定两个齿轮的不同齿数,如何确定两个齿轮转动的圈数,如何在记录表中进行记录,记录哪些方面等。
第三步是动手实验。
实验中,教师要及时捕捉他们的发现,提醒他们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有些发现学生可能自己并不会意识到),促进他们完成完整的实验,但不要过多地影响他们的自主研究。
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应当提示他们把实验的发现进行整理和初步的分析,为后面的讨论作好准备。
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让各组把实验结果统一反映出来,如实物投影仪或通过黑板上的全班记录表等。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和期末试题(附答案)

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五年级科学试题(鄂教版)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1.看一个小学生是否在生长,最重要的指标是()和()。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
3.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是“养料生产车间”。
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和()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
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
4.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然后调节()和()螺旋,看清标本。
5.像蛙和蟾蜍这样的动物属于()动物。
像龟和鳖这样的动物属于()动物。
6.鸟类动物独有的身体外形特征有:()、()和喙。
7.食物链的特点是:一般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8.鱼的鳔装满空气时,鱼在水里是要()的。
二、看图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三、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对其他生物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2.秋冬季节,树木生长速度减慢,年轮的颜色浅纹路宽。
()3.受茅草叶的启示,鲁班发明了锯子。
()4.在水里生活的动物都有鳃,它们是鱼类动物。
()5.在自然界中,人也是消费者。
()6.病毒只有在侵入细胞以后才表现出生命现象。
()7.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8.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
()9.麻雀很多,又偷吃粮食,我们应该尽量捕杀它们。
()10.人的肠道内充满了细菌,这些细菌有的可以使人生病,有的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等,保持肠道健康。
四、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鱼缸中的金鱼总是不停地大口吞水,原因是()。
A.滤取食物B.平衡身体C.进行呼吸D.在水中嬉戏2.做好的生态瓶应摆放在()。
A.光照充足的地方B.阴暗的地方C.温暖的地方D.都可以3.下列属于药用真菌的是()。
A.香菇B.灵芝C.银耳D.猴头菇4.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吃狗肉B.和狗玩耍C.被狗咬伤D.吃了狗吃过的食物5.年轮是表示树木()的纹路。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壶是怎样传热的》第2课时教案

课题:壶是怎样传热的(第2课时)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大多数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思维:能应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探究实践:能初步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态度责任:乐于参与研讨和交流,愿意与人合作,认识到合作有利于提高效率。
教学重点:能将材料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难点:初步设计实验,来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教学准备:铁片、木片、玻璃片、瓷片、塑料片、热水、玻璃杯。
一、导入新课1.提问: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金属的热传导,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各种材料的导热性能一样吗?请举例说一说。
2.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我们一起做实验来研究上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一)用材料棒做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手感知温度)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2.学生阅读书本第4面,了解实验方法。
3.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各组同学补充完善。
教师提示:实验时间不少于3分钟,实验时间太短,不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4.各组组长上讲台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开展实验。
5.汇报实验现象。
6.讨论:(1)实验中哪些实验条件相同,哪些实验条件不同?(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实验结论?7.教师讲述:像铁棒、铜棒、铝棒这样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棒、木棒这样不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二)用材料片做实验。
(手感知温度)1.提问:刚才我们用材料棒做了不同材料的导热实验,我们知道了像铁棒、铜棒、铝棒这样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棒、木棒这样不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那么同学们猜一猜,我们改变材料的形状,使用材料片来做实验,各种材料的导热性能一样吗?2.学生阅读书本第4面,了解实验方法。
3、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各组同学补充完善。
教师提示:实验时间不少于3分钟,实验时间太短,不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4.各组组长上讲台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开展实验。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有趣的动物 (1)1 形形色色的动物 (1)2 动物吃什么 (3)3 动物怎样运动 (4)4 动物的防御 (5)5 动物的繁殖 (6)6 多彩的生命 (7)自由研究 (8)第二单元到苗圃去 (9)7 植物的繁殖 (10)8 茎繁殖 (12)9 移栽植物苗 (14)10 苗圃里的蒲公英 (17)11 生物繁殖新技术 (20)第三单元能源与矿产 (22)12 水力发电站 (24)13 风力的利用 (27)14 煤 (29)15 石油 (31)16 金属 (33)17 矿产 (35)18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7)第四单元环境污染与保护 (39)19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41)20 “捉住”灰尘 (43)21 一次性的生活用品 (45)22 水域的污染与保护 (48)23 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50)自由研究 (51)第一单元有趣的动物1 形形色色的动物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2.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3.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5.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1.图片: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
2.动物适应环境的相关资料或影片。
如保护色、迁徙、饮食、身体形态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动物。
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
2.引导学生分类。
二、新授1.出示第二组图片。
让学生观察、交流。
2.让学生将情况整理后记录下来。
动物名称生活的环境……3.学生分小组汇报。
4.学生阅读P4小资料。
三、课外及延伸。
1.查阅资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动物特点动物名称资料来源最大的动物最高的动物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夜间活动的动物3.搜集资料、图片。
办一期“有趣的动物”展览。
2 动物吃什么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鄂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汇总

鄂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汇总三年级上册1、用蜡烛测量时间;2、观察食物色香味;3、食物营养成分鉴定;4、观察水;5、怎样使水变得澄清;6、烧开水;7、水位为什么会上升(液体、气体、固体);8、固体传热实验,液体对流实验;9、传热难易实验;10、溶解实验;11、磁铁吸铁实验;12、小车运动与载重实验;13、鸡毛沾水鸭毛不沾水实验;14、水管冬天破裂探究。
三年级下册1、观察凤仙花的种子;2、播种凤仙花;3、观察凤仙花的茎、叶、果实;4、收集凤仙花的种子制作标本;5、给蚕宝宝建一个舒适的家;6、衣服吸水性影响;7、蒸发速度快慢因素探究;8、连接电路;9、检测电路故障;10、制作电热切割器。
四年级上册1、测量我们的身体;2、定滑轮、动滑轮;3、旗杆影子与时间气温关系;4、观察树;5、观察蚂蚁;6、测量气温;7、制作风力计;8、雨的形成实验;测量雨量;9、肺活量测定;脉搏测量。
四年级下册1、认识土壤;2、种子发芽实验;3、根向下生长;茎向光生长;4、植物怎样喝水;5、摩擦力大小探究;6、各种各样的纸(厚度、吸水性、抗拉力);7、杠杆实验;8、玩潜水艇9、沉浮的秘密;五年级上册1、观察植物的叶绿体;2、做个生态瓶;3、斜面实验;4、桥;5、齿轮;6、研究土壤样品。
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1、卵石的形成;2、溶洞的形成;3、地震模拟实验;。
【小学科学】2020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下《18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word教案(2)

【小学科学】2020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下《18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word教案(2)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2.能结合“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现象,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
3.意识到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矿产资源以及“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的有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收集有关矿产资源开采的有关现实报道。
教学过程:一、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对矿产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采、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宽产资源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3页“小资料”,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讨论: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又是矿产资源不足的国家?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二、认识矿产资源“乱采滥用”的严重后果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
1、讨论提出问题:我们家乡有哪些矿产?这些矿产开发利用的情况怎样?2、认识到“乱采滥用”的严重后果。
矿产资源不能再生,“乱采滥用”会产生严重后果。
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分别是丢弃的矿石、资源枯竭的露天煤矿、地面下陷、小煤窑倒塌。
结合报刊、电视等媒体的有关矿产资源开采的现实报道进一步展开讨论。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矿产资源,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了解和前面的学习展开问题的讨论并做好记录,教师给予学生及时评价。
自由研究教学过程:1.选择一个适合于放风筝的天气,由学生自由组合成风筝比赛小团队,共同研究怎么使风筝飞得更高。
2.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奔跑时的安全、不要在有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等。
3.指导学生的研究过程,除了指导按照教材所提示的研究过程去开展研究活动外,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他们也许会在研究过程中一次改变几个条件,尽管这个研究活动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风力的大小、风筝的质地、学生的奔跑速度、放风筝的技巧等,但是,教师还是应该尽量要求按照对比实验的规范来做,即每次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自行车的齿轮原理,知道齿轮是轮轴的变形,使用齿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知道杠杆、斜面、滑轮、齿轮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机器是由这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3、能在探究活动中提出大致思路,认识到齿轮有不同的咬合(或连接)情况,知道齿轮间不同的咬合(或连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通过对自行车所包含的相关机械的分析,体会到对事物的分析常用到“部分-整体”或“整体-部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机械实验盒,自行车实物,实验记录表。
第一课时
一、提出研究问题
先组织学生谈谈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认识,如自行车车把利用了轮轴的原理,自行车把手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然后重点让学生谈谈对自行车齿轮的认识,并推测它在自行车的运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齿轮齿数不同所起的作用。
学生通常会认为它主要起到了传动的作用,却不会意识到由于齿轮数的不同,可以灵活地改变其转速。
二、研究齿轮
第一步是了解学生对齿轮的认识。
先让他们回忆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并比较它们与自行车的齿轮有哪些相同与在不同。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齿轮的用途,包括齿轮间存在相互咬合与用链条连接的组合,这样可以为课的最后分析,体会齿轮的作用。
第二步讨论实验方案。
首先要根据材料确定是研究齿轮间相互咬合还是链条连接的情形,或者两种方式同时采用。
小组讨论方案后,可以在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注重引导他们明确以下细节:在实验中如何确定两个齿轮的不同齿数,如何确定两个齿轮转动的圈数,如何在记录表中进行记录,记录哪些方面等。
第三步是动手实验。
实验中,教师要及时捕捉他们的发现,提醒他们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有些发现学生可能自己并不会意识到),促进他们完成完整的实验,但不要过多地影响他们的自主研究。
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应当提示他们把实验的发现进行整理和初步的分析,为后面的讨论作好准备。
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让各组把实验结果统一反映出来,如实物投影仪或通过黑板上的全班记录表等。
三、讨论实验发现
教师可以选择在组内先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沟通,或者直接在全班进行交流,这主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来确定。
学生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只谈结论或只谈发现的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应当及时提示学生把实验的发现与所思考的结论间的联系讲出来,以便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并发现其中的精彩与不足。
有的小组在交流时,可能还会提到本组实验发现的其他情况,对于这样的小组教师要肯定。
如果实验只做了相互咬合这样一种情况,则还需要简要地帮助学生分析如果采用链条传动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相互咬合的情形,可以很方便地计数两个齿轮转动的齿数。
链条传动则不再是直接计数,而是通过链条这一中介,间接地推算出两个齿轮转动的齿数。
如大齿轮转动一圈,通过链条经过了30个齿,这30个齿的变化体现在小齿轮上,也应该经过30个齿,如果小齿轮只有20个齿,则说明小齿轮要转动1.5圈。
从而很好地理解两个齿轮转速间的关系。
四、分析自行车的齿轮及其他简单机械
有了实验中对齿轮原理的认识,再回到自行车的情形当中,引导学生分析隐藏在自行车的其他零部件所涉及的机械原理,如自行车的踏脚用到了杠杆原理。
以飞轮的轮轴为支点,用较长的铁杆来转动链条上的飞轮,可以省力。
踏脚飞轮上用到了齿轮,以防止链条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