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孵化场值班组种蛋入孵操作规程

孵化场值班组种蛋入孵操作规程

孵化场值班组种蛋入孵操作规程1、上蛋前先用消毒药液清洗干净自己的水靴,备好专用拖把、药液、导轨。

2、把蛋车架翻平,气管、检测线放在凹槽内,不准外露在蛋车外;检查外露的蛋盘要推倒位。

3、值班人员提前15分钟将气管、检测线断开,第五车位翻平,4车位的测温表放在3车位上;入口处的左、右温度探头和标准温度计要放在机器壁板的支架上;第六车位的蛋车止推器一定要弹起,防止蛋车推过规定的位置。

4、首先关闭机器风扇,打开孵化器内的照明灯。

打开孵化器出口端的门,进入孵化器内,打开人行通道门,用消毒液清洁第六车位至出口端的卫生,并检查末端和前端的翻蛋信号线和翻蛋气管是否断开,出口端孵化车的限位器是否弹起。

5、入孵人员从风扇下面均匀用力向前推第一车位的孵化车到第二车位,打开两侧的小门,用消毒后的抹布擦干净孵化车下面的地面。

清理轨道、人行通道破蛋液和杂物、风扇等处的灰尘,然后用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第一车位至入口端各部位。

6、放好导轨,中间一人扶正蛋车使蛋车轮对准导轨槽,两侧各一人配合默契,均匀用力,推进需入孵的孵化车,不要用力过猛打破种蛋。

7、蛋车推入后快接近靠在前一辆车时,应减慢推进速度,防止速度过快碰到前一辆蛋车上,导致种蛋震落掉下。

应缓慢推入至合适位置。

8、蛋车推入的正确位置是蛋车的外侧框架不准超过周围的密封皮,车帘一定挂合适,紧靠门侧的密封皮。

9、蛋车推入正确位置后,关闭两侧小门,检查密封胶条是否封好,先将蛋车之间的气管、检测线连接起来,最后再接自顶板下来的总气管,接总气管时不要一下急促的接上,要断断续续的接,使气流缓慢的通过,防止连接过快蛋架翻转过快导致挤破和跌落种蛋。

10、第一次接上气管后,看蛋架翻动是否正常,有无蛋盘掉落现象,翻蛋过程是否流畅,若一切正常再调换一下气管朝向另一侧翻蛋一次,挂好孵化车的塑料风帘,退出并关好人行通道门。

11、将入口左右温湿度探头挂回蛋车的交叉处中央,关好孵化器入口端的门,报告值班人员开启机器。

种蛋的孵化作业规范

种蛋的孵化作业规范

种蛋的孵化作业规范种蛋的孵化作业规范一、目的:规范种鸡场孵化管理工作,提高种鸡孵化率。

二、范围:适用经筛选的种蛋孵化,。

三、职责:1、质量主管以上级别干部负责孵化的监控与指导工作;2、生产主管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做好管理孵化协调工作;3、饲养员按照现场作业指导书和上级意见落实产孵化各项具体工作。

四、工作程序:1.产前准备:使用设备及工具:孵化箱、温度计、蛋车、蛋盘、出雏盘、福尔马林、高锰酸钾、聚维酮碘、马立克疫苗、注射器、周转车。

产前对孵化机进行8小时试机运行,设定运行参数,验证温、湿度、通风、翻蛋、设备稳定性(分手动和自动两种设备的检查);2.装好种蛋的孵化盘装入孵化机,种蛋和孵化器的过程:种蛋装入孵化器内:采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按1:2(7克:14ml/)的比例利用烟雾熏蒸30分钟进行消毒,消毒完毕打开孵化器大门通风30分钟然后打开电源开始孵化。

3.开启孵化机,入孵后5天——验蛋(正常的受精蛋可看到血管分布如蛛网状,颜色发红,卵黄下沉。

而无精蛋仍和新鲜蛋一样,卵黄悬在中央,蛋体透明。

散黄后一般看不到血管,不规则形状的蛋黄飘悬在蛋的中线附近。

死精蛋内混浊,可见有血环、血弧、血点或断了的血线)。

4.鸡蛋孵到18—19天落盘(俗称换盘)。

5.鸡蛋孵到20—21天后,选择羽毛干燥、健康活泼、精神好的雏鸡,淘汰弱残雏鸡;每隔4—6小时拣雏一次。

6.人工助产:一旦胚胎头部露出,就让其自行脱壳而出。

7. 应急方案:如停电,如有外接电源或自备发电机供电时,直接切换接入电源即可。

8.分辨公母、打马立克疫苗:1名鸡场生产人员协助外协团队的1名专业人员进行作业。

在分公母的同时对鸡苗进行打“马立克”疫苗,二个程序要一气呵成。

用消毒干净的周转筐,台灯,接粪瓶。

在室内比较暗淡的环境中将3个消毒干净的周转筐按左、中、右依次摆放好,调整好台灯亮度,把接粪瓶放在中间的周转盘内。

方法一、母鸡雏生殖器生殖隆起轮廓不明显,萎缩,周围组织衬托无力,没有关联;而公鸡雏生殖器生殖隆起轮廓明显,充实,周围组织联系稳固。

孵化操作流程

孵化操作流程

1 .入孵前准备2. 入孵3. 孵化过程管理4. 照蛋 (1) 温度 厂⑵湿度三.岀一.1.种蛋入库前(1)种蛋入库前应在鸡舍进行初级分拣 .种蛋小头向下放置(2)勤拣蛋以减少种蛋在鸡舍的停留时间, 并及时在种蛋存放室进行熏蒸消毒 ..2.运输:运输过程中,(1)应做好防冻防高温防雨淋工作; (2)蛋托应正确安放.(3)运送过程中避免震动.(4)冬季和夏季 种蛋应及时从鸡舍运走避免低温与高温.3.入库放置 种蛋入库后要按照统一高度摆放整齐 ,并按栋别、日期分清,做好标记;墙壁、暖气周围留岀一定距离, 破蛋放在指定位置;清点数量,分开做好记录。

种蛋保存温度为13 - 18 'C,保存时间短取上限,保存时间长取下限。

相对湿度为75 - 80%。

.种蛋的处置孵化操作流程 1. 种蛋入库前 2. 运输 3. 入库放置 4. 码蛋二.孵化管理1. 落盘2. 岀雏期管理3. 拣雏4. 雏鸡存放 -5.防疫6. 选雏7. 岀库(3) 通风 (4) 翻蛋4. 码蛋(1 )码蛋时应根据计划安排分清栋别、日期,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2)装满蛋车以后,挂上标签注明栋另U、日期、参与人员等内容.(3)码蛋结束之后对剩余种蛋标注原栋别、日期,放到指定位置;次蛋按要求位置放置;清理蛋库卫生并消毒。

5. 熏蛋温度控制在20 C以上,湿度控制在70%,时间>30分钟(注:种蛋表面有“岀汗”现象时禁止熏蒸)二1.入孵前准备:入孵前应做好以下方面准备(1)孵化箱要彻底清理、消毒,除探头及重要电器部件,其它位置要用消毒药喷透;(2)开机检查:观察所有水管(特别是接头)有无漏水,加湿盘水位,门表、导电表水银柱是否断开;照明灯;风门显示是否与实际相符;皮带张紧情况,报警系统必须工作正常。

(3)烘箱> 1小时,待湿度V 60 %后将翻蛋翻至“―”位置停机备用。

(4)将熏蒸好的种蛋车预热 8- 12小时。

2. 入孵(开机):根据计划确定开机时间(1 )将蛋车卡入翻蛋连杆,装好固定销并确认是否牢固(2)开机观察翻蛋是否正常、各项参数设定是否正确,停电报警确定为开启。

种蛋孵化流程

种蛋孵化流程

种蛋孵化流程
第一步:准备孵化用具
1、准备一个干净的孵化箱,并倒入新鲜的饲料;
2、准备一个温度计,用于检测孵化温度;
3、准备一个湿布,用于保持孵化箱湿润;
4、准备一些种蛋;
第二步:放置种蛋
1、将种蛋放在孵化箱内,一般每箱大约放置9-10个;
2、如果要为每个蛋编号,可以将其排成九宫格,将编号编入蛋壳;
3、种蛋之后,要确保孵化箱内的温度是恒定的,一般温度设定在37-38℃;
第三步:保持孵化环境
1、要定期检测孵化箱内的温湿度,并及时调节;
2、定期更换湿布;
3、要定期给孵化箱内添加新鲜的饲料;
4、定期清洁孵化箱,保持孵化箱内的干净;
第四步:观察蛋变化
1、定期观察蛋壳是否发生变化,看到蛋壳上出现裂缝及绿色的小白点,说明小鸡将要破壳而出了;
2、看到破壳而出,可以将蛋移至温度较低的孵化箱内,一般设定在28℃左右;
3、及时给小鸡补充水和食物,以保证小鸡的生长;
4、记录下小鸡的发育状况,定期查看小鸡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需要孵化的蛋,普通的鸡蛋最好,其他类
型的蛋也可以,但一定要满足孵化所需的条件。

2、蛋的准备:我们需要确保蛋的年龄、体形及状态等都符合孵化的
要求,比如没有破损的表面,蛋壳是完整的,如果不是新鲜的蛋,需要将
表面的蛋清洗干净,去除脏污。

3、室温的准备:室温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种类的蛋,孵化所需的温
度也不同,比如绿椋鸟的孵化温度为32-35摄氏度,而乌鸦的孵化温度为38-40摄氏度,所以在准备室温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自己手头的蛋种进
行调整。

4、其它内容:在准备好蛋和室温之后,我们还需要准备孵化箱,最
好是有热量温湿度调节功能的,还需要准备一块干净的棉布或毛绒玩具,
用来放置蛋,这样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蛋的外壳,防止受到外界因素的损伤。

二、孵化操作
1、将蛋置入孵化箱内:在将蛋放入孵化箱之前,我们需要将其准备好,比如把蛋放在一块棉布上,以保护蛋壳不受到损伤,然后再放入孵化
箱内,要确保蛋的放置处要有足够的空气流通,以保证蛋的孵化可以正常
进行。

2、境:孵化所需的温湿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鸡蛋孵化方法

鸡蛋孵化方法

3、入孵后消毒:
• 每m3用高锰酸钾15g和30ml福尔马林,温、湿度 升至25—27 ℃ 、75-80%,密闭熏蒸30分钟。 • 注意:避开 1—4 日龄的胚蛋;先加水 — 高锰酸 钾—福尔马林;蛋面要干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平时管理:
①每半小时检查一次温度、湿度、翻蛋次数。 每2h记录一次。 ②定期检查并往水盘加水(2/3)
鸡蛋孵化方法
一、孵化生产流程
种蛋入场—种蛋选择—种蛋消毒—种蛋贮存—种蛋 预热—上蛋入孵—入孵消毒—照蛋— 移盘— 出雏 — 雌雄鉴别—注射疫苗—出场
种蛋消毒
种蛋预热


移 盘
雌雄鉴别
注 射 疫 苗
出 场
二、孵化操作技术
1、入孵前准备 2、上蛋入孵 3、入孵后消毒 4、平时管理 5、照蛋 6、移盘 7、出雏 8、清扫、消毒 9、做好孵化记录
2、人工助产 (鸭鹅蛋)
对啄壳已久且壳膜枯 黄的胚蛋、可沿啄孔将
蛋壳剥开,将头轻拉出
,另其自行出壳,也可
沾温水湿润(35℃)。
Thank You!
• 将蛋从孵化盘转移到出雏盘
7、出雏:
• 鸡满20天、鸭27天、 鹅30天开始出雏。 • 大量出壳时(70%) 及时捡出绒毛已干的 雏,并捡出空蛋壳和 死胚蛋,将未出壳的 胚蛋集中放在一起。 • 雏禽在机内不宜超过 24小时。
8、清扫消毒:
出雏结束清扫、冲洗、消毒出雏机 及出雏盘。
9、作好孵化记录
三、特殊情况处理
1、停电处理:
提高室温(27-30℃)和每半小时翻蛋一次。前期 注意保温,后期胚蛋注意散热。 ①前期胚蛋:关闭通气孔及机门,夏天往水盘加热 水,冬天室内升火。

孵化操作流程

孵化操作流程

一.种蛋的处置二.孵化管理三.出 雏一.1.种蛋入库前 (1)种蛋入库前应在鸡舍进行初级分拣. 种蛋小头向下放置(2)勤拣蛋以减少种蛋在鸡舍的停留时间,并及时在种蛋存放室进行熏蒸消毒..2.运输:运输过程中, (1)应做好防冻防高温防雨淋工作; (2)蛋托应正确安放. (3)运送过程中避免震动.(4)冬季和夏季种蛋应及时从鸡舍运走避免低温与高温.3.入库放置 种蛋入库后要按照统一高度摆放整齐,并按栋别、日期分清,做好标记;墙壁、暖气周围留出一定距离,破蛋放在指定位置;清点数量,分开做好记录。

种蛋保存温度为13-18℃,保存时间短取上限,保存时间长取下限。

相对湿度为75-80%。

4.码蛋 (1)码蛋时应根据计划安排分清栋别、日期,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2)装满蛋车以后,挂上标签注明栋别、日期、参与人员等内容. (3)码蛋结束之后对剩余种蛋标注原栋别、日期,放到指定位置;次蛋按要求位置放置;清理蛋库卫生并消毒。

5.熏蛋 温度控制在20℃以上,湿度控制在70%,时间≥30分钟(注:种蛋表面有“出汗”现象时禁止熏蒸)二1.入孵前准备: 入孵前应做好以下方面准备 (1)孵化箱要彻底清理、消毒,除探头及重要电器部件,其它位置要用消毒药喷透; (2)开机检查:观察所有水管(特别是接头)有无漏水,加湿盘水位,门表、导电表水银柱是否断开;照明灯;风门显示是否与实际相符;皮带张紧情况,报警系统必须工作正常。

(3)烘箱≥1小时,待湿度<60%后将翻蛋翻至“-”位置停机备用。

(4)将熏蒸好的种蛋车预热8-12小时。

2.入孵(开机):根据计划确定开机时间(1)将蛋车卡入翻蛋连杆,装好固定销并确认是否牢固(2)开机观察翻蛋是否正常、各项参数设定是否正确,停电报警确定为开启。

(3)及时详细填写各项纪录3. 孵化过程管理:孵化过程中要对影响胚胎发育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检测与控制,以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条件。

所有的记录要完整、详细、真实,不得随意涂改或产生遗漏。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鸡的胚胎发育主要依靠蛋里的营养物质和合适的外界条件,经过孵化才能出雏。

孵化就是为了胚胎发育创造的外界条件。

因此,孵化时应根据胚胎的发育严格掌握温度、湿度、换气和翻蛋等条件。

1、温度:温度是孵化的最主要条件。

温度低于26.6℃时胚胎就不能发育,高于40.6℃就容易把胚胎烧死。

一般要求的孵化温度为37.8℃。

温度是孵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条件。

在实际生产中鸡胚对一定范围的温度即37 . 3~39 . 5 ℃ 具有适应能力,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孵化温度过高,胚胎会加快发育,出壳推迟、毛短、体小而弱,不易成活;孵化温度过低,出壳晚且不整齐,弱雏又多,所以在孵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无论哪种孵化方法,控制温度的方式上大体有恒温和变温两种。

恒温即孵化全过程始终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变温是依不同的胚龄,施以不同的温度,但在一定的胚龄范围内温度是恒定的。

就机器孵化而言,若分批入孵则由恒温孵化,温度始终控制在38 ℃ ,若整批入孵时则用变温孵化,即1~7 天38.4℃ , 7~19 天37 .8 ℃ ,19~21 天37.3 ℃ 。

若孵化和出雏分开时,出雏器内的温度也应控制在37.3 ℃ ,实践证明37.3 ℃ 是出雏的最佳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孵化率。

其原则上按“按前期高,后期低”的要求来把握。

在孵化时应事先设定好温度,孵化过程中应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尽量保持平稳。

温度的忽高忽低对胚胎的发育有不良影响。

温度波动超过0.5℃时就应该调整孵化器的温度,以保证温度的平稳,避免发生事故。

孵化用温度计应事先用体温计加以校正。

孵化室内的温度也会影响机器的温度。

因此,孵化室内的温度要求平稳,保持在24—26℃为宜。

2、湿度:湿度对胚胎的发育影响很大。

湿度低于蛋内的水份蒸发快,胚胎和胎膜容易粘连在一起,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或出雏,孵出的雏鸡干瘦、毛短,毛稍发焦并粘有蛋壳膜;如果湿度太高,蛋内的水份不能正常蒸发,胚胎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孵出来的雏鸡肚大,无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鸡的胚胎发育主要依靠蛋里的营养物质和合适的外界条件,经过孵化才能出雏。

孵化就是为了胚胎发育创造的外界条件。

因此,孵化时应根据胚胎的发育严格掌握温度、湿度、换气和翻蛋等条件。

1、温度:温度是孵化的最主要条件。

温度低于26.6℃时胚胎就不能发育,高于40.6℃就容易把胚胎烧死。

一般要求的孵化温度为37.8℃。

温度是孵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条件。

在实际生产中鸡胚对一定范围的温度即37 . 3~39 . 5 ℃ 具有适应能力,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孵化温度过高,胚胎会加快发育,出壳推迟、毛短、体小而弱,不易成活;孵化温度过低,出壳晚且不整齐,弱雏又多,所以在孵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无论哪种孵化方法,控制温度的方式上大体有恒温和变温两种。

恒温即孵化全过程始终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变温是依不同的胚龄,施以不同的温度,但在一定的胚龄范围内温度是恒定的。

就机器孵化而言,若分批入孵则由恒温孵化,温度始终控制在38 ℃ ,若整批入孵时则用变温孵化,即1~7 天38.4℃ , 7~19 天37 .8 ℃ ,19~21 天37.3 ℃ 。

若孵化和出雏分开时,出雏器内的温度也应控制在37.3 ℃ ,实践证明37.3 ℃ 是出雏的最佳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孵化率。

其原则上按“按前期高,后期低”的要求来把握。

在孵化时应事先设定好温度,孵化过程中应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尽量保持平稳。

温度的忽高忽低对胚胎的发育有不良影响。

温度波动超过0.5℃时就应该调整孵化器的温度,以保证温度的平稳,避免发生事故。

孵化用温度计应事先用体温计加以校正。

孵化室内的温度也会影响机器的温度。

因此,孵化室内的温度要求平稳,保持在24—26℃为宜。

2、湿度:湿度对胚胎的发育影响很大。

湿度低于蛋内的水份蒸发快,胚胎和胎膜容易粘连在一起,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或出雏,孵出的雏鸡干瘦、毛短,毛稍发焦并粘有蛋壳膜;如果湿度太高,蛋内的水份不能正常蒸发,胚胎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孵出来的雏鸡肚大,无精神。

一般要求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为60—80%,原则上按“两头大,中间小”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孵化当中最好每四小时记录一次湿度,以观察它的变化。

如果湿度过大,可减少水盘量或少添水;若湿度不够就多添些水。

在出雏时要及时清除水盘上的绒毛,以防蒸发面积减少。

加水时水温为45—50℃。

孵化室内的湿度也影响到机内的湿度,因此,孵化室内的最好保持相对温度在60—70%。

湿度不够时,在地面洒些水;湿度过高时,就加强室内的通风,使水分散发。

3、换气:换气可使空气保持新鲜,减少二氧化碳,补充氧气,以利胚胎正常发育。

夏天,孵化器的温度容易升高,应当把进气孔和出气孔全部打开。

其它季节,特别是冬季,换气要注意保持机内的温度,入孵头一、二天胚胎还小,可以从蛋内得到氧气,这时可以把进、出气孔关上或开一个小口,使机内的温度上升快并保持平稳;孵化的头七天,机器内蛋的胚胎的还处于发育前期,需要氧气的量不算太多,可以定时换气,每天2次,每次3小时;七天以后胚胎长大了,或者是连续孵化,机内有各期胚胎,就应打开进出气孔,实行不停地换气,特别是机内有胚胎破壳出雏的情况下,更要持续换气,否则,正在破壳的胚胎或已出壳的小鸡就会闷死。

4、翻蛋:翻蛋可以帮助胚胎活动,使它变换位置,以免胚胎和蛋壳粘连。

从入蛋的第一天起,就要每天定时翻蛋,一般每两小时须翻蛋一次,最大角度不超过45度。

翻蛋要求平稳而均匀。

5、凉蛋: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到中后期,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每天可凉蛋两次。

凉蛋可以更换孵化器内的空气,降低机温,排除蛋内污浊的气体。

同时用较低的温度来刺激胚胎,促使它发育并增强将来雏鸡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能力。

凉蛋的方法应根据孵化日期及季节而定。

早期胚胎及寒冷季节不宜多凉,后期胚胎及热天应该多凉。

寒冷季节凉蛋的时间过长容易使胚胎受凉,每次凉蛋的时间应为5—15分钟。

后期胚胎发热高,热天气温也高,凉蛋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0—40分钟。

凉蛋时间长短还应根据蛋的温度来决定,一般可用眼皮来试温,即以蛋贴眼皮,感到微凉(30—30℃)就应该停止凉蛋。

工厂孵化,一般都不凉蛋。

孵化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⑴孵化器及孵化室消毒:在入孵前一个星期,孵化室及孵化器要清洁消毒。

屋顶、地面各个角落都要清扫干净。

机内刷洗干净后应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按房间及机器的体积大小计算用量,每立方米放7克高锰酸钾、14毫升福尔马林溶液。

方法是先把固体的高锰酸钾放在瓷盘中,再倒入福尔马林溶液,至有浓烟发出把房门和机门关严。

一般熏蒸30—40分钟之后打开门窗。

⑵试机定温和定湿度:在开始孵化前,应该全面检查孵化器,看看孵化器的风扇转动和翻蛋装置是否正常,各部分的配件是否完整,电热丝是否发热,红绿指示灯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不正常时,必须及时彻底修好。

然后重试温,水盘加水,使孵化器内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

如果孵化器工作正常,温度、湿度变化很小,合乎要求,就可以开始入蛋,正式进行孵化。

⑶种蛋的选择和消毒:孵化用的种蛋,最好是7天以内的新鲜蛋,保存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两周。

保存温度一般8—20℃,最好是10—15℃。

种蛋蛋形正常,蛋一般为32—50克。

入孵以前将种蛋再选择一次,把脏蛋,有裂纹的蛋,蛋形过长、过圆、过大、过小的蛋,砂皮、砂顶及钢皮蛋或两头尖、腰凸的蛋挑出来。

入孵时间一般在下午4:00~5:00或晚上12:00钟后进行,有利于白天出雏.选好种蛋后,必须经过消毒才能孵。

消毒方法如下: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法:原液系5%溶液,使用时加水到50倍配成0.1%浓度和溶液,用喷雾器喷在种蛋表面或者浸泡10分钟取出。

种蛋码盘时应注意大端一定要向上,如果蛋的小端朝上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因得不到大端气室的空气,就不能正常发育。

⑷验蛋:在孵化过程中,为了了解胚胎发育的情况,应验蛋两、三次。

第一次验蛋一般在入孵后4—5天进行,主要是检查种蛋的受精情况。

入孵后5天正常的受精蛋可看到血管分布如蛛网状,颜色发红,卵黄下沉。

而无精蛋仍和新鲜蛋一样,卵黄悬在中央,蛋体透明。

散黄后一般看不到血管,不规则形状的蛋黄飘悬在蛋的中线附近。

死精蛋内混浊,可见有血环、血弧、血点或断了的血线。

第二次验蛋一般在入孵后11天进行。

发育良好的胚胎变大,蛋内布满血管,气室大而边界分明。

而死胎蛋内显出黑影,周围血管模糊或无血管,蛋内混浊,颜色发黄(生产单位一般不做二验)。

⑸落盘:鸡蛋孵到18—19天,将蛋移到出雏盘上叫做落盘。

落盘的蛋平码在出雏盘上,落盘蛋数不可太少,太少了温度不够,可能延长出雏时间,如果蛋间距离过大,抽盘时容易相互碰撞,造成破损。

落盘的蛋数太多了也不好,会造成热量不易散发和新鲜空气不足,而把胚胎烧死或闷死。

⑹拣雏:鸡蛋孵到20—21天后,开始大批破壳出雏,这时每隔4—6小时拣雏一次,把脐部收缩良好、绒毛已干的小鸡拣出来。

而脐部凸出肿胀,鲜红光亮的和绒毛未干的软弱小鸡,应暂时留在出雏盘内,待下次再拣。

在拣雏时要把蛋壳同时拣出来。

⑺人工助产:对出壳有困难的胚胎应进行人工助产。

特别是出雏后期,应该及时进行人工助产。

如破壳不到三分之一,内膜发白、湿润,血管清晰并充血,即应进行人工助产。

助产时不能太粗心大意,因为这时稍不留心,血管会被撕断,胚胎流血,造成死亡或残雏。

如破壳已过三分之一,但绒毛发黄,毛梢发焦,有的内膜发干包住胚胎,也要进行人工肋产。

助产时要轻轻剥离,注意血管,过干时可用温水湿润后再行剥离。

一旦胚胎头部露出,估计可自行挣脱出壳时,手术即应停止,让其自行脱壳而出。

⑻后期清理工作:鸡蛋孵到21天,当大部分雏鸡出壳以后,就应开始进行清理工作。

首先将死雏和毛胚蛋拣出。

如果不把死雏和毛胚蛋拣出来,它们会吸收附近胚胎的热量,影响胚胎的继续发育和破壳。

怎样识别毛胚蛋呢?毛蛋的颜色暗黑,用手摸时比较凉,敲一敲蛋壳发实音:而活的胚胎蛋壳颜色正常,摸时温度较高,轻敲蛋壳空响。

为了更有把握的检出毛胚蛋,还可以用验蛋灯照一下,凡是活动的就是活胎:不动的或不摇不动的就是毛胚蛋。

死雏和毛胚蛋检出后,把剩下的活胚胎归并在一起,如不满一盘时,可将胚胎堆在雏盘内角,放在温度较高的出雏盘位置上,促其快出雏。

⑼清洁卫生:孵完一批小鸡之后,为了保持孵化器的清洁卫生,孵化器必须清扫干净。

先把保护网、出雏盘、出雏盘架、水盘取出。

用鸡毛掸把机内壁、蛋盘架两端及机门的绒毛掸出,再用蘸有消毒水的抹布擦干净。

取出的各种用具要用消毒水洗刷,经曝晒后,再放回原处。

⑽停电时应采取的措施:在孵化过程中如遇到电源中断或孵化器出故障时,要采取下列各项措施。

①如已入孵十天以上,要立即把门打开,驱散积热,然后做好室内的保温工作。

冬天天气较冷应将室内的温度提高到27℃以上。

孵化器停电后,可将沸水装入塑料桶并盖好,放入孵化器中作为热源。

一般放入孵化器内沸水桶的时间不能晚于停电后30分钟。

孵化温度的控制主要通过沸水的数量和换水来解决。

每隔半小时摇动风扇5分钟使温度均匀。

沸水桶放入孵化器时,要远离种蛋。

此法可缓解停电后的影响。

②停电后,将孵化器所有的电源开关关闭。

③机器内有入孵十天以内的鸡蛋,进出气孔关闭,机门可关上。

④孵化中后期。

停电后每隔15—20分钟转蛋一次;每隔2—3小时把机门打开半边,拨动风扇2—3分钟,驱散机内积热,以免由于机内积热而烧死胚胎。

⑤如机内有17天的鸡蛋,因胚胎发热量大,闷在机内过久容易热死,应提早落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