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是指哪两条河产生了什么文明

两河流域是指哪两条河产生了什么文明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和流域,主要在今天的伊拉克,旧称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亚述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
在两河流域产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4000年,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
两河流域指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和流域,主要在今天的伊拉克,旧称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亚述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
在两河流域产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4000年,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
两河流域指哪两条河广义上是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中下游地区,北部为山地,向南经过于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泽性的两河三角洲。
狭义的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个干旱区域,但由于两条河流泛滥,导致下游土地肥沃,所以很早就开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1.最早居住在巴比伦平原上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300年建立了城市国家,公元前3500年起建立了一系列以耕种为主的城邦,由于平原上石材缺乏,苏美尔人用泥砖建筑,创造了拱门、拱顶和穹窿构造。
2.苏美尔人的青铜技术也到达了很高的技术程度,他们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轮车的创造者。
苏美尔人把太阳每年在天球背景上的历程分为12宫,每一宫的星座都以神话中的神或动物命名,即黄道十二宫,从春分点起分别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
3.由于春分点的西移,两千年前在白羊座的春分点,今天已经移到双鱼座。
他们的天文学为今天通用的计时系统奠定了根底,星空划分和命名那么一直相沿至今。
4.他们制定的阴历〔公元前4700年前后〕比埃及最早的历法还早500年左右。
苏美尔人在天文观测时创造了日晷,计时那么用水钟,他们在计数时用十二进制,也用十进制。
5.在数学方面他们制定了乘法表、倒数表、平方表、立方表和立方根表,并能计算矩形的面积、立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其中圆周率取3。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归纳

C.制造业
D.商品
10.通过《汉谟拉比法典》,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是
A.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男性家长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D.法典的一些规定说明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不活跃
11.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基督教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按照《汉谟拉比法典》,两位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甲与乙在观看台上观看某项比赛时,甲因为一时兴奋,无意中把乙撞下看台,导致乙小腿骨折,那么甲应受到怎样的判决?
A.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C.印度河、恒河流域
D.长江、黄河流域
4.如图是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记录向神庙交大麦的情况。通过该史料你推断一下,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有资格被看作是“文明人”的原因是
A.他们能使用文字来记录信息
B.他们发明了冶金术
C.他们发明了动物驯化和植物栽培
D.他们建成了最早的国家
14.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汉谟拉比法典》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C.《汉谟拉比法典》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还没兴起
D.《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7.如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
最早的苏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 市国家组成,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 都、基(喀)什、拉伽什、乌鲁克、 乌尔和尼普尔。 最早的王朝经考证,是历史上存在 过的国王,如喀什国王恩美巴拉格 西。他的名字也在吉尔伽美什的史 诗中被提到,因此也有人认为他是 一位乌鲁克国王。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 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的诗歌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 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 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 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 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于西元前三十一世纪左右所创,是已知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人用当地盛产的芦 苇和黏土作为书写材料,以削尖的芦苇杆在黏土 泥板上压写字符,由于压出的笔划呈楔形,因此 名为“楔形文字”。将写好字的泥板晒干或烧干 后即成为今天所说的泥板文书。常用的苏美尔文 字约600多个,主要分为表义符和表音符两种,另 外还有定义符和尾音符。所记的苏美尔语被称为 粘着语,其词干不变,依靠在词干上加前、后缀来 表示语法作用,名词与动词是同形的,一字往往多 音多义,现知的苏美尔词根约1800个。
空中花园遗址
汉谟拉比
先后征服伊新、乌 鲁克、拉尔沙等国, 并占据亚述南部, 建立起从波斯湾至 地中海沿岸的中央 集权制奴隶制帝国, 在汉谟拉比领导下, 一跃成为囊括整个 两河流域的帝国。
3.《汉谟拉比法典》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7张PPT)

三、《汉谟拉比法典》
阅读教材,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
①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汉
等级制度 ②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பைடு நூலகம்
谟
③奴隶
拉
比
奴隶制度: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法
典 》
其他制度: 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商品经济活跃)
三、《汉谟拉比法典》 案例分析(一)
法官判决 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阴历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60进位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二、古巴比伦王国 各个击破的策略,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地区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大兴水利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 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 谟拉比, 实际在宣扬 什么思想?
君权神授
法典概况: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
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 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案例分析(二)
法官判决 哥哥判死刑,弟弟赔钱 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 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 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 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 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 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 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 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 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 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 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梳理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梳理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流域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还制定了阴历和发明了60进位制。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9年,波斯消灭新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文明终结。
二、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三、《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社会古巴比伦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奴隶买卖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同步测试】部编版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A.伊朗B.伊拉克C.印度D.沙特阿拉伯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印章文字D、甲骨文3、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A、公元前2000年B、公元前2200年C、公元前2400年D、公元前3500年4、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谁的统治时期()A、图特摩斯B、汉谟拉比C、苏姆阿布姆D、穆尔西里斯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摩奴法典》B、《乌尔纳姆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6、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

象征着权力的法杖
象征着君权神授
太阳神沙马什
内容广泛
《汉谟拉比法典》
二.古巴比伦王国
2.《汉谟拉比法典》: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 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无由公民民之权齿的,自则由应民击落其齿。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张宏生《外国法制史资料汇编》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 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考一考:《爱在西元前》蕴含了哪些本课知识点?
汉谟拉比颁布了《汉 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课堂练习:
1.(2022·江苏镇江·16)下图是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的亚非文明的地图。据图判断,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 ()
——韦尔斯《世界史纲》
两河流域(约BC3500—BC539)
大河 流域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历程:
楔 形 文 字
汉 谟 拉 比
公元前 3500年
两河流域 实现了初 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以城市为 中心的小 国产生
城 市 遗 址
公元前24 世纪
古巴比伦王 国汉谟拉比 建立统一、 强大的奴隶 制国家。
二.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约BC1810年-约BC1750 年),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任君主,公 元前1792年继位,之后在一系列战争中 击败邻国将巴比伦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 个美索不达米亚。从而开创了强盛的巴 比伦帝国,在位期间使王国达到全盛。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一、古代两河流域概述】古代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一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这里的两条主要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这片土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使这里成为了人类文明的摇篮。
【二、文明起源与发展】公元前4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第一个城邦,标志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正式开始。
随后,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和新巴比伦等王朝相继兴起,将两河流域文明推向了顶峰。
【三、历史重要事件与人物】公元前2334年,阿卡德帝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政权。
国王萨尔贡一世是阿卡德帝国的开创者,他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使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此外,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对后世的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文化成果与科技成就】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成果丰硕,如楔形文字、数学、天文学等。
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数学方面,两河流域人创立了代数学、初步探讨了勾股定理和立体几何。
天文学方面,他们观测星辰,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五、城市与建筑】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规划严谨,建筑风格独特。
以巴比伦城为例,其城墙、城门、宫殿、神庙等建筑都展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此外,空中花园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为古代城市增添了魅力。
【六、宗教与信仰】古代两河流域人信仰多神教,认为天空、土地、河流等自然现象都有神灵掌管。
最重要的神祇有恩利尔、安努、伊西丝等。
此外,神话故事如《吉尔伽美什》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成果。
【七、艺术与文学】古代两河流域的艺术作品以雕塑、壁画、楔形文字石碑等为代表。
雕塑作品如《狮子击退野猪》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
文学作品以《吉尔伽美什史诗》最为著名,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之一,反映了古代苏美尔社会的风貌。
【八、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古代两河流域人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如饮食、服饰、婚姻、丧葬等。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两河流域文明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两河流域文明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
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版)。
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现伊拉克境内)。
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
新月沃地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
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
包括今日的巴勒斯坦、约旦河、叙利亚、两河流域,由于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所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考古学家詹姆斯布雷斯特德(James Henry Breasted)把这一大片的土地称为“新月沃地”。
新月沃地上有三条主要河流,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共约40~50万平方公里。
早期高度文明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乌鲁克文化与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一方面,这一时期各苏美尔城邦都已经存在,苏美尔人的文字也已经存在,但是这段时期的历史仍然很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的,比如考古发现的不充分,或者文明刚刚起步之时,本身尚未进行系统的历史记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保护小私有者-以法典的形式 5.文化统治-维持原有宗教,普及文字
6.《汉谟拉比法典》 (1)意义 (2)内容 (3)本质
(三)、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4.土地制度 国王拥有一半土地,以份地形式分散经营 王室份地 土地类型 服役者份地 纳贡人土地
(四)、古巴比化的等级与奴隶制度
6.乌鲁卡基那改革
时间:(B.C.2378-B.C.2371) 内容:(1)扩大 公民权范围 (2)取消王室监督和税吏 (3)恢复庙产 (4)禁止以人身保证作借贷条件 (5)禁止暴利、盗窃、囤积居奇 (6)禁止欺凌孤寡
(三)、阿卡德王国
时间:B.C.2371-B.C.2191
1.统一尼比伦尼亚 2.政治经济状况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军队驻守前线 经济-发展灌溉系统 对外贸易
(二)、苏美尔城邦
1.时间:埃利都· 欧贝德文化期(B.C.4300-B.C.3500) 乌鲁克文化期(B.C.3500-B.C.3100) 捷姆迭特· 那色文化期(B.C.3100-B.C.2700) 幼发拉底河-埃利都、乌尔、拉尔萨、乌鲁克 2.城邦出现:底格里斯河-拉伽什 两河之间-苏鲁帕克、乌玛、巴比伦、基什、 西帕尔等
1.等级制度 (1)全权自由民 (2)无权自由民 (3)奴隶 自由民划分:军事奴隶主 商业奴隶主 2.奴隶制度
三、亚述帝国
(一).早期亚述和中期亚述 1.两河流域北部于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2000年代 初,国家才正式形成 2.早期亚述(B.C.3000末-B.C.2000中) 早期亚述的特点:贵族寡头城邦共和国 3.中期亚述(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9世纪) 中期亚述特点:君主制 中期亚述法典
3.苏美尔城邦的政治结构
城邦首领-“恩”、“恩西”、“卢伽尔” 临时授予的称号 “卢伽尔” 霸主的称号 贵族会议-“温肯”(人民组织) 人民大会-“温肯”(人民组织)
4.苏美尔城邦的土地占有形式
神庙公用地 神庙土地 神庙成员份地 佃耕地 公村公社用地
5.两河流域Leabharlann 统一早王朝时期的争霸战争 基什 拉伽什 苏美尔城邦的全盛期 南方-乌尔和乌鲁克 军事同盟 北方-基什
(四)、乌尔第三王朝
时间:(B.C.2113-B.C.2006) 政治经济状况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进入青铜时代 王室经济 私有奴隶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一)、巴比伦尼亚的重新统一 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首领苏姆阿 布门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二) 汉谟拉比的统治 1.强化王权:总揽政务,宣传君权神授 2.农业:大力发展水利灌溉工程 3.军队:授予士兵份地
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国家
关注的重点: 1.城邦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变化的历史过 程及其政治经济制度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 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 3.亚述帝国的对外扩张、奴隶制度的发展及 其特点
一、两河流域的城市国家
(一)、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居民 1.地域:南部-亚述 北-阿卡德 北部-巴比伦尼亚 南-苏美尔 2.居民:闪族-苏美尔人融合而成
(二)亚述帝国的建立
1.时间:(B.C.745-B.C.609) 2.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 内容:行政 军事 公元前729年,亚述帝国吞并巴比伦, 确立霸主地位,进入鼎盛时期。
3.亚述帝国的版图
(三)亚述帝国社会经济与奴隶制度
(1)社会经济状况 工具改进 对外贸易 (2)奴隶制度 特点:迁徙居民 分散经营 公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