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杯

合集下载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生命之杯》(课件)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生命之杯》(课件)

情感表达
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通过声音和表情来传达歌 曲的情感。
舞台表现力
具备良好的台风和舞台表 现力,能够吸引观众的注 意力并传达歌曲的意境。
音乐会策划与组织
01
02
03
04
选曲与策划
根据目标观众群体和主题选择 合适的音乐曲目,并制定详细 的策划方案。
宣传与推广
设计吸引人的海报、传单等宣 传材料,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 广。
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 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表 达能力的提升。
音乐教育的挑战
在当今社会,音乐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等。为了更好地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需 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音乐作品 ,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
80%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 追求。
02
生命之杯的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95% 85% 75% 50% 45%
0
10 作者姓名:贝多芬
20
出生日期:1770年
30 国籍:德国
40
职业:作曲家、钢琴家
5
主要作品:《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节奏学习
这首曲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如何掌握和运用?
旋律与节奏的结合
这首曲子中旋律与节奏是如何相互配合的?
音乐表现手法探讨
音乐表现手法
这首曲子中运用了哪些音乐表现手法? 这些手法是如何增强音乐的表现力的?
音乐表现手法的应用
音乐表现手法的创新

生命之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生命之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生命之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教案是《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中的一节课程,本节课程内容为《生命之杯》。

本教案主要旨在通过教学内容的安排、实施,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之杯》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意义;2.学习如何欣赏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品析个人对生命的认知和感受。

教学重点1.了解《生命之杯》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意义;2.学习如何欣赏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并引导他们认真聆听音乐;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发现音乐魅力。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先谈一下对生命的理解与感受;2.引导学生听一遍正在播放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所呈现出来的情感。

过程三:音乐鉴赏环节1.引导学生再次聆听音乐并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乐器、音色、调式、表达情感等;2.针对音乐鉴赏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板书展示,引导学生或集体讨论解决。

过程四:思考与交流1.老师以小组为单位,指定一名小组代表抽取问题,哪组举手快、回答正确则得分;2.学生交流当前对歌曲中某些个别音符代表的含义,以及音乐背景与人生主题的联系;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和提炼音乐与生命的共通点, 再将问题抽象为:我们为什么喜欢音乐?教学评估1.老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和总结本节课程;2.可以在班上就某些问题展开集体讨论和交流,探究歌曲背后所包含的情感和主题;3.通过小组代表展开问题,并进行抢答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结本节课程以《生命之杯》为中心,分别从歌曲创作背景和表达意义、音乐鉴赏、思考与交流,为学生塑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思考与感悟,提升对生命的认知。

生命之杯——奥运匹克号角

生命之杯——奥运匹克号角

生命之杯 ——《奥林匹
克之风》

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因起源古希腊奥林 匹亚(Olympia)而得名。 •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一 个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国际 性综合运动会,包括夏季奥林匹克运 •
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少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 动会、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特殊奥 林匹克运动会。

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 中中断三次,分别为公元1916年、 1940年和1944年),每届会期不超过 16天。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 • • • • 皮埃尔· 德· 顾拜旦(1863/1/1-1937/9/2), 法国巴黎人,现代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 起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
著名的奥运会主题音乐有: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1952年赫尔辛基奥 运会,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都采用了名为《奥 林匹克赞歌》的主题歌曲。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由意 大利米兰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莫里科内 作曲,美国词作者惠特洛克作词。该曲在汉城 奥运会前后风靡全球。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曲《巴塞罗那 》也出自莫里科内之手,与《手拉手》的热烈、 欢快不同,富有渴望的情感,异曲同工,反应 了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的韵味。1996年亚 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曲名为《召唤英雄》。 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主题曲是由英国 摇滚乐团谬斯(Muse)合唱团演唱的《 Survival》。将在开幕及颁奖场合播放。
委员会主席,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 设计者。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 父”。顾拜旦不仅是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
育学家和历史学家。1937年9月2日病逝。他的一位先祖得到了 国王路易十一授予的贵族称号。

第一单元生命之杯《生命之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1000字

第一单元生命之杯《生命之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1000字

第一单元生命之杯《生命之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1000字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为第一单元《生命之杯》的教学设计。

本单元以音乐为载体,通过学习、欣赏、创作等环节,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生命之杯》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歌曲以激情澎湃的旋律、充满活力的节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体会到音乐的力量,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对生命的尊重。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聆听、学唱、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感染力,理解歌曲所传达的生命观念,进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审美能力:通过聆听、学唱《生命之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的美。

2. 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3. 音乐创造力:通过歌曲的创作和编排,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有创意的音乐作品。

4. 生命观念:通过歌曲所传达的生命观念,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使他们能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以下特点:1. 生理和心理特点: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快速发育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观念正在逐渐形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音乐有较强的感知能力。

2. 知识水平:八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音乐知识,对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3. 能力素质:八年级学生在音乐表现力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可能在音乐创造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

4. 行为习惯:八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不强等问题,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可能受到影响。

《生命之杯》教案

《生命之杯》教案

《生命之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诞生2. 生命的多样性: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世界3. 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的过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意义。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

2.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准备问题讨论的指导手册,帮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奇迹和地球的美丽。

2. 讲解:讲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和多样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意义。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思考。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行动力: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例如参与环保活动等。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自然保护区或生态环境修复项目。

《生命之杯》足球操串词

《生命之杯》足球操串词

《生命之杯》足球操串词
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男:盛开的鲜花点缀了靓丽的十一月。

女:苍翠的树木装扮了迷人的xx小学。

合:高扬青春活力,大展团队风采。

男:小小足球寄托着孩子们的梦想,让我们心中充满希望。

女:足球凝聚着力量,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奋发向上。

合:如今的xx小学已成为培养足球人才的摇篮,“健康足球”、“魅力足球”、“和谐足球”正向人们展现它靓丽的身姿!
男:在校领导的精心策划下,在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

女:在体育老师的严格训练下,在广大师生的精心准备下,我们迎来了。

合:xx小学《生命之杯》足球操比赛。

女:时代在召唤,民族在期盼。

足球操作为我校精神面貌的一个窗口,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男:而且推动了我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男: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宣读本次广播操比赛的比赛规则。

女:希望全体参赛班级发扬“团结、友爱、奋进”的良好风格。

男: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合:xx小学《生命之杯》足球操比赛现在开始。

《第一单元 生命之杯 生命之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生命之杯 生命之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生命之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歌曲《生命之杯》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够跟着歌曲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进行熟练演唱。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自主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进行表演。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的PPT,展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准备舞蹈动作的图片或视频,供学生参考。

3. 准备音乐设备,保证教室音乐播放的正常进行。

4. 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足球比赛视频,引出足球与生命之间的干系。

*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足球是生命的杯具?* 引导学生讨论,并简单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新课学习* 播放《生命之杯》歌曲,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 讲解歌曲背景和创作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

* 指挥学生学唱歌曲,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唱法,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表达歌曲情感。

3. 足球文化介绍* 介绍足球的历史、发展及世界杯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足球文化。

* 讲解世界杯主题曲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生命之杯》在世界杯中的地位。

* 引导学生了解足球运动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4. 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增强学生的自大心和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足球文化,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之杯》在足球文化中的重要塞位。

*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足球运动,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

* 留下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学唱《生命之杯》,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生命之杯》的节奏和旋律。

生命之杯小结

生命之杯小结

生命之杯小结
《生命之杯》是俄国作家鲍里斯. 阿克苏诺夫所著的一本小说。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医生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医院工作的故事,通过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探索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制度的残酷。

小说开篇就展现了苏联医院的悲惨景象,医生们不得不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工作,缺乏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然而,即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医生们依然竭尽全力去救治患者,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奉献精神。

在小说中,年轻医生切尔诺夫不断面临着决策的困境。

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做出选择,决定哪个患者有生的希望,哪个患者不值得救治。

这个过程中,切尔诺夫不仅要面对不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还要面对升职晋级的压力和政治斗争的干扰。

他常常感到无助和疲惫,但又不得不坚持下去。

小说中还通过切尔诺夫与其他医生和患者的交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有些医生对患者的生命漫不经心,只关心自己的名利;有些医生则致力于救治患者,但又面临道德和伦理的困境。

患者们也有各自的故事和人生选择,有些宁愿死去,不愿承受苦痛,有些则奋力抗争,希望活下去。

小说通过这些人物的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复杂性。

小说的叙事风格简洁明了,情节紧凑,语言生动。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对话,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苏联社会的氛围和压迫感。

尽管小说中有很多悲惨和令人心酸的场
景,但它也展现了人性的力量和拯救的希望。

《生命之杯》向我们展示了医生们在极端条件下的勇气和奉献精神,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制度对个人权益和尊严的损害。

这本小说提出了许多关于生命和死亡、责任和道德的问题,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堪称是一部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对象:八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
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
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
的理解。

教学内容:
1、歌曲《生命之杯》
2、特色乐器介绍(吉他、竖琴、马林巴)
2、歌舞音乐片段赏析(探戈、伦巴、桑巴)
教学思路:
本课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选取拉美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器乐曲、歌舞音乐为组合。

针对学生对拉美音乐了解较少,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运用音乐本体语言的力量,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欣赏——思考——讨论——分析——探究——体验的学习环境。

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奠定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
能力的坚实基础。

教具准备:
PP课件、音乐vcd、地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喜爱足球的同学们对于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智利这些美洲国家应该并不陌生。

这片土地不仅造就了世界优秀的足球队,也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拉美音乐。

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拉丁美洲,进行一次奇妙的音乐之旅!
1、欣赏歌曲《生命之杯》
2、提问:请说出这首歌曲的歌名及其特点?
师: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这首《生命之杯》让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拉丁音乐独特的魅力,也让中国人民开始真正了解拉丁音乐。

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师:拉丁美洲位于世界的哪个位置呢?(课件屏示拉丁美洲政区图)拉美音乐(Latin music)经过长期的沉淀,在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大量的吸取了印地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种因素,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姿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充满动感的拉丁文化。

三、流行于拉美的乐器介绍:
1、吉他:
吉他是拉美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

(播放吉他音乐)
2、竖琴:
来自西班牙的竖琴在拉美也流传很广,它的音色明快清亮,在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巴拉圭等地到处都有它的踪迹。

(播放竖琴音乐)
3、马林巴:
马林巴是从非洲传入的一种木琴,它的音色宽厚、余音悠长,既能演奏华丽轻快的曲调,也能表现温柔、委婉的情感,当地人民极为喜爱。

(播放马林巴合奏)
提问: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马林巴、沙球、鼓)
马林巴常由几个人一起演奏,现在也常加上手风琴、沙球、鼓、萨
克斯、黑管在一起合奏。

四、拉美歌舞音乐介绍:
师: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拉美歌舞在国标舞中被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

摩登舞包括:探戈、华尔兹、狐步舞、快步舞、维也纳华尔兹。

拉丁舞包括:伦巴、桑巴、恰恰、斗牛舞、牛仔舞。

(特别指出:探戈不属于拉丁舞之类,
而是属于摩登舞的范畴。


在拉丁美洲的众多国家中,以阿根廷、巴西和古巴为首的拉丁音乐,更是走在世界流行音乐的前列。

今天我们将主要去到这三个国家,去了
解他们最具代表性的歌舞及其音乐。

(1)探戈(Tango)
1、探戈的节奏特点:
探戈起源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

提问:①你能听出探戈音乐中运用了哪种节奏吗?
②这段音乐中用了哪几种乐器来演奏?(播放探戈乐器一遍)
2、探戈音乐的演奏乐器:
师:(再播放探戈乐器一遍,听赏的过程讲解。

)通常探戈的演奏乐队由小提琴、手风琴、钢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而按钮式手风琴是探戈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

3、欣赏探戈表演:
4、模仿探戈动作:
请学生一起体验。

(2)伦巴(Rumba)
伦巴起源于古巴。

四、五百年前,非洲黑人被白种人送至美洲沦为奴隶。

非洲黑人远离家园,在古巴受到压迫,生活困苦,加以思乡情切,因而产生出哀伤的民歌。

慢慢的这种悲伤的曲调因受当地气候的影响,而演变成慵懒的音乐风,再加上拉丁美洲特有的打击乐器,而使得伦巴舞曲更富有罗曼蒂克的气氛。

在古巴的非洲人即随著这种音乐起舞,藉
以抒发心中郁闷的情绪,而形成伦巴舞。

伦巴较为浪漫,舞姿迷人;步伐曼妙、缠绵,讲究身体姿态,舞态柔媚,步法婀娜款摆。

(课件演示欣赏伦巴表演)
(3)桑巴(Samba)
起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庐,1929年传入美国,而后又传至各地。

最早节拍较缓慢,带有小夜曲式的情调,兼富热情活泼的气氛。

欣赏桑巴表演:
1、巴西狂欢节:
桑巴舞被巴西称为“国舞”。

在巴西,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会举行为期三天的世界是最大的狂欢节,被称为“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屏示狂欢节图片)
六、伦巴舞步学习:
教师讲解:伦巴舞通常是第二拍起跳,节奏是2~3~4&1。

伦巴的基本舞步是合着音乐节拍,由快、快、慢的动作所合成的。

伦巴的每个
舞步有两个动作,一个是迈步,另一个是重心的移动;一只脚踏在地上,重心保持在另一只脚,在跨步时逐渐改变重心。

1、基本步
2、纽约步
3、定点转
4、曲棍步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体验了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虽然拉丁美洲离我们非常遥远,但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它已经很好的融入现代音乐和国际标准体育舞蹈当中,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