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世光的介绍

合集下载

此生只为太极生

此生只为太极生

此生只为太极生作者:白云来源:《少林与太极》2008年第07期他,在太极拳界人称“大刀王”,曾在国家级大赛中屡摘金牌。

但不恋功名的他却用半生时间行走江湖,把太极拳的种子播撒各地,教授学员数万名,并培养出一批声名显赫的弟子。

当老来归乡,他又在家乡为拳友置起一片世外桃源,成为五湖四海拳友眷恋的家。

谈及太极拳,这位年过半百的拳师坦言——此生只为太极生。

青年立志,太极拳成为毕生事业1957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在中华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又一个新生命诞生了。

作为太极拳世家,父亲陈尚全对这个看似羸弱的孩子同样寄予了无限希望,为其取名为陈照森。

陈家沟村多年来村民习武成风,年仅6岁的陈照森自然在家父的言传身教下早早地练起了太极拳,白天上学,晚上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家中拉起架式。

父亲陈尚全和伯父陈尚孝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因而儿时的陈照森深得祖传武术秘诀,好学善悟的他很快把太极拳各种套路熟稔于心。

一晃,陈照森高中毕业了,他和父母一样白天田间耕作,晚上习武练拳。

那时,村里一到农闲,就组织练拳的青壮年到僻静的黄河滩集体合练,陈照森自然同往,每天都练至深夜,在拳技和拳理方面突飞猛进。

年轻的陈照森渐渐习惯了这种“日出而作、日落习武”的田园生活。

一次,当他背起春秋大刀习练时,同行的一位村民望着比大刀高不了多少的陈照森嘲笑地说:“就你还想练好春秋大刀,算了吧,别瞎费工夫!”一向自尊心极强的陈照森被对方轻蔑的语言激怒了,他虽然没有回应,心里却暗暗较劲,一定要把春秋大刀练好。

不久,香港媒体来陈家沟拍摄纪录片《陈家沟》,欲详细记录太极拳在发源地陈家沟的诞生、发展和传播情况。

村里为此组织全村男女老少演练太极拳,并让村里的知名拳师进行个人表演。

见到外界人士对太极拳如此倍感兴趣,陈照森的心灵第一次被深深触动了,他强烈地感受到作为陈式太极拳世家的正宗传人,自己不仅要练好太极拳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承担起传播太极拳的任务,将其作为毕生的事业,让太极拳造福更多的世人。

北回归线的绿洲

北回归线的绿洲

北回归线的绿洲陈绍光【摘要】文山州处于北回归线两侧,境内物种丰富多样、原始古老,分布着连片的天然原始阔叶林,具有南亚热带森林类型,保存着众多的动植物种群,是亚热带植物区系中心发源地之一,素有“北回归线绿洲”之称。

【期刊名称】《云南林业》【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1页(P62-62)【关键词】北回归线;绿洲;南亚热带;植物种群;森林类型;植物区系;文山州;阔叶林【作者】陈绍光【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7文山州处于北回归线两侧,境内物种丰富多样、原始古老,分布着连片的天然原始阔叶林,具有南亚热带森林类型,保存着众多的动植物种群,是亚热带植物区系中心发源地之一,素有“北回归线绿洲”之称。

《明实录、太祖实录》记述,滇东南“榛荞蔽翳、草木畅茂、山多巨木”。

清乾隆年间,进士赵瓯北任贵西兵备道时,到开化、广南巡边后曾注文记述:“开广一带与安南一带接壤,凡八百里皆大箐,望如海”。

赵瓯北在麻栗坡中越边境看到中国一边浩瀚、雄伟、奇特的大森林和繁多的名木古树,参差座落的山形林相,变幻莫测的奇观异景,有感而写下《树海歌》:“……山深谷邃无田畴,人烟断绝林木稠。

……绿茵连天密无缝,那辩乔峰与深洞。

但见高低千百层,并作一片碧云冻。

……”。

《树海歌》中记述的“树海”是表明文山州内有里拱、花果大箐、米匹大箐、茨竹坝、火烧梁子、下兴箐、南昌、法斗、小桥沟、文山老君山、马关老君山、麻栗坡老君山、古林箐、达报、马洒、桥子岩、洒卡、底泥等诸多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在文山广大山区,无论是民族聚居还是民族杂居的村寨,都以“龙山”、“神山”等习俗保护了一片片古老的山林,龙山、龙树的出现和长期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愿望和心愿。

另外,历史上一些寺庙、龙潭的周围自然环境与资源,也借助宗教、宗族、神灵的权威受到保护,由此保留了大量名木古树、奇花异草。

1929年,滇西龙陵人张自明,任麻栗坡对汛督办署长官时,到边境巡查时路过老君山,曾题有《交趾道中望老君山》诗一首。

陈光简历

陈光简历

在解放军开国将帅中,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徐海东、黄克诚、杨勇、杨得志、梁兴初……3名元帅、2名大将、400多名将军曾来自同一个传奇之师,即八路军第115师。

该师的前身是井冈山时期的红一军团。

在八路军中,该师实力最强。

抗战八年,该师浴血征战263次,歼敌51万余众,勇冠三军,名震天下。

解放战争时,由原115师底子发展出的27万精兵挥师东北,成为日后四野的骨干。

谈及四野,平时感情不易外露的林彪曾称:都是我115师的老部队。

但曾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在林彪于1938年3月退出抗战舞台后的又为115师代师长的陈光,为115师发展壮大做出巨大贡献,但解放后却鲜有影踪,在治史者笔下,也被刻意回避。

陈光怎么啦?是功成身退还是另有隐情?少共国际师首任师长陈光,原名陈世椿,湖南宜章人。

190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之家。

10岁入学读过短暂的3年私塾,14岁弃学务农。

1926年,北伐军入湘。

陈光所在的家乡-宜章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他成为农协会员。

次年底,经当地地下党员陈东日、陈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1月初,朱德、陈毅率"八一"南昌起义的余部1000来人进至宜章,陈光异常兴奋,当即将"马日事变"后收藏的12支步枪献出,组建了一支农民赤卫队,然后配合红军参加了湘南暴动。

曾率部浴血罗霄的原红二方面军主要领导者萧克将军解放后评价说:"陈光当时献出的12支步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那时赤卫队武器很少,多是一些大刀梭标、土枪,能有这十几支步枪真不简单,对宜章暴动的成功,有着重大的意义。

"湘南暴动成功后,陈光随朱德、陈毅走上井冈山,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三师第二十九团一营任连长。

1930年2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陈光这时已是红四军一纵队(纵队长为林彪)一支队副支队长。

在中央苏区进行的反围剿战斗中,红四军3个纵队在红六军二纵队的配合下,首先在富田一带彻底歼灭了敌先头部队一个旅。

陈姓的故事

陈姓的故事

陈姓的故事
陈姓是中国的一个常见姓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一个关于陈姓的故事:
《陈元光开漳立业》
唐朝初期,陈元光随父亲陈政入闽平乱。

他智勇双全,屡立战功,为平定闽南地区的叛乱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元光治理漳州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措施。

他推广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兴修水利,鼓励农业生产,使得漳州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他还重视教育,创办学校,培养人才,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陈元光以其智勇和仁德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被尊称为“开漳圣王”。

他的后裔在漳州地区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陈氏家族。

陈氏家族在漳州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秉承着陈元光的智勇和仁德精神,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陈氏家族已经遍布全球,成为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姓氏。

这个故事展示了陈氏家族的智勇和仁德精神,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它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以及姓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亦神亦祖:陈元光将卒后裔由来考

亦神亦祖:陈元光将卒后裔由来考

亦神亦祖:陈元光将卒后裔由来考
刘涛
【期刊名称】《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35)3
【摘要】未见载陈元光将卒名单的陈元光将卒后裔有两个来源。

既有由于信仰陈元光而成为陈元光将卒后裔,如云霄吴姓与白石丁姓;又有因为被认为信仰陈元光而被视为是陈元光将卒后裔,如漳州何姓与丙洲陈姓。

陈元光将卒信众面对地方官府打击“淫祀”行动,为争取合法身份而采取攀附昭烈侯陈元光的对策。

陈元光将卒信众根据明清时期漳州成为宗族社会,更改原有的祖先来源,增加地方社会流行的陈元光将卒祖先叙事,从而成为“陈元光将卒”后裔。

【总页数】10页(P58-67)
【作者】刘涛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0.9
【相关文献】
1.人乎,神乎,亦人亦神——人神共体的木兰形象
2.亦神亦俗:镇宁长脚寨跳地戏之文化实践与社会生活
3.乔布斯——亦神亦凡人
4.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谈李剑晨水彩艺术
5.亦形亦神秋芳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克光事迹体会

陈克光事迹体会

陈克光事迹体会提起1975年5月那个热得特别早的夏天,法国“陈氏兄弟”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克光,对那些尘封的往事恐怕记忆犹新,无法忘怀,那是巴黎13区唐人街兴起的源头呀!那时,陈克光还在里昂理工学院实习,突然接到在老挝同乡的电话,要他去接飞机。

到机场一看,足足有20个逃避战乱的老挝侨亲。

陈克光当时在巴黎租住的小套房,一屋子挤满了人,叽哩哇啦都是潮汕话,这样下去也不行,总得帮他们找个地方安顿下来。

在今天13区唐人街,位于巴黎市东南边、塞纳河南岸的三角地带,原为废弃的火车站和旧仓库区,房屋颓败、商家稀少,典型的巴黎贫民区。

后来,法国的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认识到这个地区有发展潜力,买下这里的地皮,兴建了多座数十层的高楼。

适逢世界性经济危机,那些房屋长期空置,乏人问津,鲜有租赁入住者,这正好给东南亚难民们提供了栖身之所。

后来,陈克光带着乡亲们到了13区舒华士城门这一带,从此潮汕老乡们不断涌入,留居下来,在这里安身立命,开设中餐馆、洗衣房、小百货店、制衣工厂等。

1981年,陈克光和大哥陈克威开办的亚洲食品连锁超市在这里开张了。

对抗家乐福强龙靠啥技压“地头蛇”?1959年成立的法国家乐福,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欧洲第一大零售商。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家乐福的眼皮底下,陈氏兄弟这个外来户去那里求财,无疑是“太岁头上动土”!自1976年创办那家30平米的小商铺算起,到今天的连锁零售超市,陈氏兄弟在这41年间,已从无名小卒,变为集食品、加工、进出口、传媒于一身的华商翘首。

他们靠什么扎根立足,有什么经营管理方面的绝招?与法国家乐福近距离“肉搏”,“陈氏兄弟”并不在一个重量级上,那么,来自东方的“强龙”凭什么挤压西方“地头蛇”呢?陈家大哥陈克威说:“100个家乐福顾客中,可能只有2个亚裔移民;可我们100个客户里,就有50个以上亚洲人。

”针对家乐福面向所有公众为消费对象的经营特点,他们“避其锋芒、剑走偏锋”,锁定亚洲移民这个特殊消费群体,而这一方面,长期专注亚洲食品的陈氏公司,就显示其强大的竞争优势。

陈元光

陈元光

人物评价
福佬人名称系由历史上的“福建夷獠”转化而来。唐初闽南粤东地区发生的“陈元光平蛮”,促进了福佬先 民的酝酿。 陈元光是唐初闽粤之交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平定了发生在岭东和闽南的"蛮獠"动乱,对于漳州的建立 和开发有重要贡献。但晚近有关族谱和方志所记载的陈元光生平与著述多属伪造。 种种迹象表明,姑且不论其 “史实”性,陈元光平“蛮獠”、建漳州的故事并非从唐代即如后人所知般辉煌卓著,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暗淡到 彰显、从小范围到大地区、从少数族姓到广为诸族姓所共享的过程,这一逐渐流传变化的过程在明清之际达到了 顶峰,并最终成为被所有以“中原汉人”为认同的漳州人所共享的地方史知识和关于祖先的历史记忆。
固始县政府于2004年5月在县城中心地带建成陈元光广场投入使用,广场以“开漳圣王”陈元光命名,占地 面积约4万平方米。2006年9月,由固始县姊妹县云霄县捐赠的陈元光雕像落成;其高7.11米,长5.55米,宽 2.55米,总重35吨,用石123块,现已成为广场标志性建筑。
关于陈元光的籍贯,有河东说、固始说及岭南土著说。 当代学者关于陈元光籍贯问题的争论,迄今仍难以形 成定论。而现存史籍中关于陈元光籍贯的记载,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唐代岭南说、河东说,明代光州说、光州固始 说,清代揭阳说、弋阳说,诸说形成时间跨度很大,且相关史籍的记载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使得这一问题益发复 杂。
父亲:陈政(616-677年)字一民,号素轩。
儿子:陈珦(?~742年),字朝佩。陈元光子,生于火田村(该村在漳州建州时为漳浦县地)。
孙子:陈酆(?~779年),字有芑,陈元光孙、陈珦之子。
曾孙:陈谟(生卒年未详),字以忠。陈酆之子。
人物争议
事迹真伪
籍贯争议
由于陈元光其人其事不见于新旧《唐书》,今人历来多以明清以后的方志和族谱等地方、家族文献为据,来 重构陈元光于唐代平蛮开漳这段历史,因而在史实层面上曾引起过不少争论。 撇开新、旧《唐书》不论,陈元 光在有宋一代显然并无很高地位。宋人吕铸《题威惠庙》“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祠将军”的诗句,很贴切 地反映了宋代陈元光既以民间之神被立庙祭奉、而作为“历史人物”又无明确地位的尴尬处境,甚至作为一方神 祗,其灵验性也曾受到过郡人的质疑和嘲弄。除了民间的庙祀以及可能已开始流传的故事,在宋代陈元光平“蛮 獠”的史事似乎少有人知。陈元光请建漳州之事见诸史端虽始于宋,但其事迹始末之详则初载于明代中叶黄仲昭 所纂《八闽通志》(弘治三年,1490)。此后的历修方志多有记载,且时间愈晚,记载愈详。这些方志有一个共 同之处,即与陈元光相关的记载大都直接引自《颖川开漳族谱》及《白石丁氏古谱》这两部谱牒。

情钟书画 艺贯中西——记著名书画家陈世光

情钟书画  艺贯中西——记著名书画家陈世光

情钟书画艺贯中西——记著名书画家陈世光
诗林
【期刊名称】《改革与开放》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些堪称大师的老一辈艺术家,既深谙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技法,又精研西方绘画的法则、规则,开创了中国画艺术的新境界。

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吴冠中等皆属此列。

而今,江苏书画家陈世光先生也走上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诗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7
【相关文献】
1.信手艺先弄笔墨——记著名书画家田野 [J], 阿信
2.诗文书画一炉共冶——记著名书画家骆恒光先生 [J], 一瀚;
3.倾心国艺写春秋——记著名艺术评论家、书画家阎正 [J], 李艳萍
4.湛湛蜀中艺惓惓海峡情──记我党党员、著名书画家周北溪 [J], 王利泽;
5.艺海人生——记著名书画家仝开建 [J], 金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陈世光的介绍
陈世光,(1942.6—),云南省宣威县人,196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

历任南京十七中学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南京浦口区文化局局长,江苏省人口宣教中心编辑科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先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五届、六届理事,1990年起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兼任《中国美术年鉴》编委,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学术委员,《现代书画家报》艺术顾问、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1艺术成绩
陈世光早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时在吕斯百、杨建侯、徐明华教授的指导下,经过系统的、刻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和书法基础。

1964年,经过5年专业学习,作为南师美术系的高材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此后,担任美术教育、文化部门行政领导20多年。

然而,他并没有放下画笔,不仅培养了很多美术人才,自己还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类画展。

其作品《蓝天下》、《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瓶花》(入选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冰糖葫芦》、《港口》、《村口》(入选油画艺术展观摩展)均入选全国美展。

作品《无题》在首届江苏省山水画展上被授予“学术贡献奖”,作品《深秋的村舍》荣获首届江苏省美术节“特别优秀奖”。

油画《山村教师》入选建党60周年美展。

书法作品《陈毅青松诗》、《朱熹春日诗》、《毛泽东词——会昌》、古楹联《闲庭不改风还月,欹案依然易与诗》,中国画《八骏图》等先后被中南海收藏。

1993年、1998年、2002年先后组织江苏画家为北京中南海、中央军委八一大楼等处创作大量作品布置各会议场所。

1994年任第八届全国美展江苏展区组委会秘书长,作品评审委员;1999年任第九届全国美展江苏省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第九届全国美展水彩画、粉画展区评审委员。

2004年任第十届全国美展江苏省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第十届全国美展综合展区组委会副主任。

1994年10月,任代表团团长率“江苏省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俄罗斯。

1997年6月,应美国纽英伦艺术学会和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国美术馆邀请赴美、加举办巡展并讲学,被美国波士顿纽英伦艺术学会聘为艺术顾问。

1998年3月,应巴林国家文化部邀请赴巴林国家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

1999年9月随“江苏省文联书画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并举办画展。

2001年4月任江苏省文联代表团副团长访问日本。

2004年4月应邀访问韩国并举办画展。

先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五届、六届理事,1990年起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兼任《中国美术年鉴》编委,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学术委员,《现代书画家报》艺术顾问、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陈世光先生出身书香门第,父亲陈祖基是首批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世光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熏陶,喜欢写字画画。

近年来,在西画创作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他又转攻中国书画。

他借鉴西画的色彩、造型结构等知识融合到中国画创作中去,加上书法的造诣,中国传统绘画的意韵,使其作品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陈世光从自己的喜爱和理想出发选择了动物作为自己的艺术对象。

借动物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美学理想,同时借充满生命活力的动物来充分发挥自己掌握的艺术技巧。

世光一个时期以来画过许多生动可爱的狮虎狗马牛,他所描写的生灵形似神肖,活现神气且各具个性:牛的善良敦厚,狗的忠诚机灵,雄狮的机警无敌,就连凶猛的老虎在他的笔下也变得母子相亲爱、温软慈祥,没了虎气有人性。

他对动物世界的描绘正是反映了他对人类世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颂,最终世光选择了专事画马。

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马的历史贡献最大,它是定国安邦的强大支柱,是国力强大的象征,因此自古以来历朝君王无不爱骏马。

唐明皇御厩名驹骏马多至四十万匹,所以唐人画马名家辈出,载史的就有曹霸、陈闳、韦偃、韩干,尤其是韩干的成就最突出,给予后人的影响启迪也最大,他那“以真马为师”的名言至今仍为画家津津乐道遵循。

此后的宋代李公麟,元人任仁发,现代的徐悲鸿更是家喻户晓。

不同的时代画家寓于马以不同的时代精神:韩干笔下
的马具有雄健而驯善的性格,骨坚肌丰,既显示出大唐帝国强盛的时代精神,也特具神骏的不可征服的气势;徐悲鸿的《奔马》意在“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而世光的马在承继前辈大师成就的基础上,着意于无拘无束的自由奔放的精神气质和着力于中西画法的融合,以书法入画法,以墨色塑体积,充分利用宣纸的渗化性能,着笔时灵动潇洒随意,不刻意求工,不着眼于细节的完整真实,尤重马的神情动势,竭力追求马的灵动、奔放自由之情态。

令观者得轻松愉快之美感。

他画的奔马飞动如风,笔墨中黑白相间相符,虚实相宜,画家十分重影象造型,使马的形象富有力度分量和体积感;画面的置阵布势以马为主体,充满画面空间,在有限的画面上充分利用空白再现无限之深远博大境界,奔马之势有冲出画外之势;可见人类追求自由之迅猛不可阻挡气概。

1994年10月,任代表团团长的陈世光率“江苏省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俄罗斯。

1997年6月,陈世光应美国纽英伦艺术学会和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国美术馆邀请赴美、加举办巡展、讲学,并被美国波士顿纽英伦艺术学会聘为艺术顾问。

江苏电视台在《大视野———人物志》播放了陈世光专题片《情钟书画、艺融中西》。

1998年3月,陈世光应巴林国家文化部邀请赴巴林国家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

2艺术年表
1993年、1998年、2002年先后组织江苏画家以北京中南海中央军委八一大楼等处创作大量作品布置各会议场所。

1994年任第八届全国美展江苏展区组委会秘书长、作品评审委员
1994年10月,任代表团团长率“江苏省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俄罗斯。

1997年6月,应美国纽英伦艺术学会和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国美术馆邀请赴美、加举办巡展并讲学、被美国波士顿纽英伦艺术学会聘为艺术顾问。

1998年3月,应巴林国家文化部邀请赴巴林国家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

1999年9月随“江苏省文联书画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并举办画展。

1999年任第九届全国美展江苏展区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第九届全国美展水彩画、粉画展区评审委员。

2001年4月任江苏省文联代表团副团长访问日本。

2004年4月应邀访问韩国并举办画展。

2004年任第十届全国美展江苏展区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第十届全国美展综合展区组委会副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