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以来的_年鉴_与法国史学_赖国栋
布罗代尔的“历史空间”论

以一种贯通地对地区或社团的生态学考察ꎬ 通过
思路之下展开的ꎬ 也就是说ꎬ 要理解历史ꎬ 就要
敏锐的意识结合了地点和环境这二者” [1]58-76 ꎮ 布
抓住这几个纲目来思考ꎮ 如果没有这些纲目ꎬ 那
罗代尔非常熟悉法国地理学派拉布拉什的著作ꎬ
历史 就 混 乱 一 团ꎬ 既 无 所 谓 部 分ꎬ 也 无 所 谓 总
cal Structuralism of Fernand Braudel” ꎬ The American Histori ̄
cal Reviewꎬ Vol. 86ꎬ No. 1 ( 1981 ) ꎬ pp. 63 - 105.ꎻ Lynn
Hunt. “ French History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The Rise and
ꎮ 在遇见
体ꎮ 因为在混乱中区分总体与部分是无意义的ꎮ
费弗尔之前ꎬ 尽管布罗代尔已经具备了地理学的
其实ꎬ 不论是法国的地理学传统还是布罗代尔的
基本素养ꎬ 但他历史思考的着眼点仍在历史人物
“ 总体史” 思路ꎬ 都汇入了布罗代尔对空间的一
传统和吕西安费弗尔影响ꎬ
它在法国有着很深的传统ꎮ 在这种研究传统中ꎬ
重要的位置ꎮ 布罗代尔对地理学的认知ꎬ 支撑了他的历史思考ꎮ 他尝试在地理空间与历史时
间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ꎬ 进而将二者融会起来ꎮ 这既是 “ 时间地理学” 的要点所在ꎬ 也是
“ 历史空间” 的要点所在ꎮ 其原因在于ꎬ 布罗代尔深受其所处时代地理学的影响ꎬ 同时强调
“ 总体史” 研究和建设一门 “ 综合学科” ꎮ 从时空统一的角度看ꎬ 这展示了时间与空间之间的
罗代尔的认识和评价ꎬ 可能有 失 偏 颇①ꎮ 故 而ꎬ
《2024年法国年鉴学派研究》范文

《法国年鉴学派研究》篇一一、引言法国年鉴学派,作为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流派之一,自其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对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探讨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在历史学领域的影响和价值。
二、法国年鉴学派的起源与发展法国年鉴学派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法国,其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环境。
该学派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与历史学相结合,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历史。
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如费尔南·布罗代尔等人的著作,为该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体系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体系主要表现在其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
该学派将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交叉研究,从多个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
在理论方面,年鉴学派注重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看待历史发展,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揭示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
同时,该学派还强调历史学的实证性,注重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历史假设。
四、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该学派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融合,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历史。
其次,该学派强调实证性,注重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历史假设。
此外,年鉴学派还重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对资料的深度挖掘和解读。
五、法国年鉴学派在历史学领域的影响与价值法国年鉴学派在历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该学派打破了传统历史学的局限性,为历史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其次,年鉴学派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研究方法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此外,该学派的研究成果为人们理解历史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视角。
在价值方面,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和未来。
六、结论综上所述,法国年鉴学派作为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学派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研究方法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也为人们理解历史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视角。
大学信息检索题库

大学信息检索题库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能力中不是信息能力的是()[参考答案] 自控、独立和适应2.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参考答案] 存储与检索3.为读者解答有关具体事件、人物的检索属于( )。
[参考答案] 事实检索4.有关的信息、知识、情报,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信息>知识>情报5.事实检索包含检索课题的( )等内容[参考答案] 背景知识、事件过程、人物机构6.()决定着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
[参考答案] 信息意识7.()是指人们有效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答案:信息能力8.文献只有经过(),才能进入检索系统供用户使用。
[参考答案] 标引9.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参考答案] 追溯法10.区别于一般期刊论文或者教科书,参考工具书的突出特点是( ) [参考答案] 知识高度浓缩11.在特定的时间内为了特定的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可称之为()情报12.查找()属于文献检索问题,查找()属于事实检索问题,查找()属于数据检索问题[参考答案] 某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某事件的来龙去脉,某统计数据13.你需要查找关于“数学和科学成绩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的期刊论文来写文章,下面哪一选项是开始检索的最有效方法?()[参考答案] 使用一个研究性数据库14.()在创新创业型人才能力体系中,是一项核心基础能力,它能促进人的终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
[参考答案] 信息素养15.人类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结可称为()[参考答案] 知识16.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
[参考答案] 信息查找17.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文献的定义是指“记录有( )的一切载体”。
[参考答案] 知识18.关于终身学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终身学习仅仅指毕业之后的学习。
19.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参考答案] 载体20.为了避免在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至关重要。
法国两种有影响的年鉴

法国两种有影响的年鉴
王助
【期刊名称】《年鉴信息与研究》
【年(卷),期】2002(000)002
【摘要】法国出版的年鉴数量不多。
但在为数不多的年鉴中,《贵德》(Quid)年鉴和《法国现状》(de la France)年鉴办得非常有特色,影响面广,发行量也较大。
下面就简单根据笔者手头有的版本来介绍一下这两本年鉴。
【总页数】3页(P58-60)
【作者】王助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7.4
【相关文献】
1.由《法国年鉴》的艰难历程窥探法国学在俄罗斯的历史与现状
2.年鉴学派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评《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
3.年鉴学派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评《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
4.论德国史学界对法国年鉴学派的接受
5.《论语》获“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法国年鉴学派研究》范文

《法国年鉴学派研究》篇一一、引言法国年鉴学派是二十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史学研究流派,以其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特点而闻名于世。
自诞生以来,年鉴学派不断探索、发展,为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背景、研究方法及其影响的探讨,展示其在史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二、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背景法国年鉴学派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当时的历史学研究多以政治史、军事史等传统领域为主。
然而,年鉴学派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它强调历史学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将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引入史学研究,为历史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三、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实证性等特点。
首先,年鉴学派注重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研究历史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其次,它强调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史学研究,如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
此外,年鉴学派还注重实证性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资料来验证假设和理论。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年鉴学派采用文献分析法、口述历史法、实地调查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文献分析法是年鉴学派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揭示历史真相。
口述历史法则是通过采访当事人或知情者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
实地调查法则是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来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实际情况。
四、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法国年鉴学派对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史学研究的局限性,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为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年鉴学派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使得历史学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此外,年鉴学派还推动了口述历史和实地调查等方法的广泛应用,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五、案例分析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年鉴学派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的理论,深入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
法国年鉴学派过去与现在

内容摘要
在新闻传播领域,法国年鉴学派的是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内容摘要
四、法国年鉴学派的主要理论法国年鉴学派的主要理论包括: 1、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法国年鉴学派认为,新闻报道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 真实的。他们主张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呈现事实,揭示事件的真相。
内容摘要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法国年鉴学派认为,新闻报道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主观 性和偏见。他们主张以客观的立场和态度来呈现事实,让受众自行判断和理解。
内容摘要
法国年鉴学派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学术流派,其研究成果和理论对新闻传播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演示将简要介绍法国年鉴学派的背景、主要理论以及对 新闻传播的影响,并分析其优缺点。
内容摘要
一、确定文章主题本次演示的主题是“法国年鉴学派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通过对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背景、主要理论以及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 探讨其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的贡献。
五、结论
五、结论
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在历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将历史学与社会科学 理论相结合,拓展了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通过对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背景、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学术价值和贡献,也为相关 研究提供了重
五、结论
要的参考。未来,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将继续发挥其影响力,为历史学和社 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容摘要
亨利皮朗与法国年鉴学派的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在实 践中将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效果。例如,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全面考虑城市 整体的功能布局
内容摘要
、交通状况以及个体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 展方案。
国际私法(00249)考核知识点整理汇总(速记版)

国际私法(00249)考核知识点整理汇总(速记版)1.国际私法主要是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
2.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国际私法最主要的渊源当推国内成文法。
3.目前,英国处理国际私法问题的主要依据是《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论》。
4.主权原则是国际公法上的最基本原则,早在荷兰“法则区别说”形成之时,它便被引入国际私法。
5.在欧洲,最早在国内法中规定冲突规则的当推1756年的《巴伐利亚法典》。
6.从19世纪末起,便开始出现一些从事统一国际私法工作的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其中,最有成效、最富影响的当首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
7.在1928年召开的哈瓦那第六届泛美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布斯塔曼特法典》。
8.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成立于1966年。
9.意大利法则区别说的代表人物为巴托鲁斯。
10.荷兰的国际礼让学说的集大成者为优利克•胡伯。
11.对英国国际私法做出最大贡献,并且以自己的既得权说标志着国际私法新里程碑的英国著名学者为戴西。
12.库克的“本地法”说是其于1942年在《冲突法的逻辑学与法律基础》中所提出来的。
13.提倡“规则选择”或“结果选择”方法,以取代传统的“管辖权选择”方法的学者是凯弗斯。
14.我国最早制订有十分典型的冲突法规范的朝代是唐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际私法立法为北洋军阀政府1918年颁布的《法律适用条例》。
16.“政府利益分析说”最早由美国学者柯里教授在1963年出版的《冲突法论文集》中提出。
17.识别问题是德国的卡恩和法国的巴丁分别于1891年和1897年提出的。
18.自福果案后,反致在法国判例中确定了下来。
19.在1932年至1934年间首先提出先决问题的理论的是德国的梅希奥和汪格尔。
20.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问题是从1878年法国最高法院审理的鲍富莱蒙案后才开始深入研究的。
21.公共秩序保留被称为国际私法中的“安全阀”。
22.布鲁歇把有关公共秩序的强行法分为“国内公共秩序法”和“国际公共秩序法”。
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文档

《史学理论与方法》参考书目中国古典:〔唐〕刘知几:《史通》。
〔明〕胡应麟:《史学占毕》。
〔明〕王夫之:《读通鉴论》。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西方史学理论:陈恒选编:《西方历史思想经典选读(英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田汝康、金重远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张文杰主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北成、陈新主编:《史学理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思辨的历史哲学:〔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2009年。
〔意〕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德〕赫尔德:《反纯粹理性》,张晓梅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法〕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英〕巴克尔:《英国文化史》(三卷),胡肇椿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
〔英〕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批判的历史哲学:〔德〕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杨培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英〕布拉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理论与方法论#1989年以来的5年鉴6与法国史学赖国栋内容提要1989年以来,法国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声誉卓著的5年鉴6在与传统史学研究维持竞争的同时,又迎来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影响了一大批研究,诸如/记忆0、/特性0等。
本文从1989年之后的改革导向出发,介绍法国史学的发展及其争论,特别是史学如何与其它学科相互结合,同时从今日法国学界讨论较多的/公共史学0等维度出发,略加述及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介入社会,并且表达它的政治用途。
关键词法国史学/历史与社会科学0公共性在诸多西方史学流派中,国内学术界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法国的年鉴学派。
因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法国,人们对其理论动态的关注也是自然的。
但较之国外研究,国内学术界对近年来年鉴学派或法国史学理论动态的介绍则相对较少¹。
故笔者在此撰文拟对1989年以来的法国史学/危机0及其转向作一概述,以探讨学科之间是如何相互借鉴与结合的,同时铺陈今日法国史学发展的三个重要维度,求教于国内学术同行。
一、史学/危机0及其改革导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法国史学界就存在着一种声音:史学因年鉴学派所倡导的/历史人类学0或/心态史0而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历史学也因此正处于危机之中。
笔者认为,其危机主要表现如下:1./历史的缺失0。
年鉴学派历来以/总体史0著称,但在具体研究时,诸如布罗代尔等史学家总是排斥/事件史0、/政治史0、/精英人物0等,转而从生态、人口、经济、地理等方面对历史进行解释(即使是/地理史0也与费弗尔所倡导的大为不同)。
从表面上看,/总体史0的概念遇到了意识形态与理论的困境,同时也提出了/书写0的问题,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一种真正的/总体史0。
后来,史学家如勒高夫(Jacques Le Goff)、芒德鲁(Robert Mandrou)、拉杜里(Emm anuel Le Roy Ladurie)、伏维尔(M-i chel Vovelle)、迪比(Georg es Duby)、阿里埃斯(Philippe Ari s)等人背离了布氏,转而回归/心态0,出¹就笔者所见,仅有沈坚:5法国史学的新发展6,5史学理论研究62000年第3期;陆象淦:520世纪的法国史学:从/革命0到/危机06,5国外社会科学62000年第1期。
110世界历史2007年第5期版了一系列著作。
但他们提倡的这种/心态史0过于强调/思维与情感0等文化元素,而忽略了诸如经济、政治等因子。
即使当时有史学家,如现时史研究所(IH TP)的亨利#郝索(H enry Rousso)等人强调/现代政治0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但他们的学说因为处于学术界的边缘而未被广大学者接受。
面对年鉴学派的这种/霸权0,史学界普遍认为现在的历史研究需要转向。
2./历史的碎化0。
1987年,年轻学者弗朗索瓦#道斯(FranÔois Dosse)出版了5支离破碎的历史学:从/年鉴0到/新史学06一书,对第三代年鉴学者的史学方法论与认识论展开了批评。
书中除了对他们把历史学变成了一种/人种学0,从而把历史学自身特性予以否定进行批评之外,还对这一时期许多法国史学家在著述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地图、表格、计量等可量化因素,从而把历史弄得支离破碎展开了批评。
这种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拉布鲁斯以及其信奉者的一种反对。
3.对历史学功用的探讨。
/历史有什么用0一直以来是历史学的根本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影响到史学的存在及其合理性问题。
1986年,达尼埃尔#罗什(Daniel Roche)以一篇5今天的史学家)))评一场争论6为题,展开了对/史学的社会功用0的探讨。
他批评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员之间的对立影响了历史教育的正常展开,同时他还直陈媒体对历史学研究造成的不良影响。
例如,史学家在5世界报6、5快报6、5解放报6、5费加罗报6、5新观察家6等在思想界有巨大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上开专栏写文章。
如果说从积极意义上看,史学家在这些报刊杂志上开专栏是他们深入大众,并希图作为历史的叙述者与读者进行沟通,那么目前还没有研究可以显示普通大众如何阅读,并且读懂了专家、学者本意上为他们而作的文本。
也就是说,史学家所写的著作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目的与效果。
以拉杜里的5蒙塔尤6与福柯的5疯癫史6为例,5蒙塔尤6曾印刷1,888,540册,5疯癫史6刊行129,600册,但实际上销售了又有多少呢?况且,5蒙塔尤6对大众所关注的/性0的讨论只有15页左右,又有多少人从头至尾通读过这本书呢?如此说来,读懂并消化书中所蕴涵的知识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历史学真的处于危机之中吗?假使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诠释/危机0,它既代表了危险,又代表了机遇,也就是说史学尽管处于/危险0中,但又不失为史学转向的一种机遇。
正是在这种理解下,史学为其自身调整找到了切入点。
1988年末,在5年鉴6杂志的编者导言中,编委们要求他们的读者,更确切地说,是要求史学家团体应反思历史学的学科状况及其过程。
编委们在文中强调:/,,今天,我们似乎处于一段不确定的时期。
学科的重构正在科学的前景中经历转变,正在提出为革新的源泉建立优先性,并且打破传统的框架。
我们以不同的形式寻求马克思主义或结构主义的主导范式已经失去了其组织能力,,相反,我们的目标是在这个不确定的时期内,利用过去与现在的经验以确定我们的方位,为强劲的、富有革新精神的新工作描绘路径。
如此一项工程只有通过集体协作才能完成。
/新方法。
我们希望对以下两个重要议题进行关注,即等级秩序分析与历史写作。
在一段长时期仅仅关注全球进程和总体之后,微观史学的某些结论已经迫使我们涉入到这场有益的思维锻炼中去。
我们特别要讨论与区分那些所要研究的对象的规模之间的关系、观察方式、我们的疑难问题。
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从地方到全球,如何从不同层面来保证观察是明白的,并且我们又需要何种总括的方式呢?另一方面,结论在何种条件下是可以协调、可以比较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通向比较史学?对这种比较史学的需要通常被认为是实践得少,呼喊得多。
/对这些的关注一定会导致人们提出历史学的证明功能,并且相应地提出第二个问题,即历史写作。
对于史学家来说,证明不仅仅意味着对文献的正确考辨,对其使用分析技术的更正。
更为重要的可能是其预设的本质以及引证建立它们的证据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需要认真对待历史写作的形式,,我们如何才能确保我们没有忽略逻辑证明与证据的要求呢?/新联盟。
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再一次阐述那些让历史学相继或同时从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中获得灵感的传统关系,,然而,许多试验正在不同的前沿阵地中进行,如从新经济史学到文学批评,从社会语言学到政治哲学,,如何在这些新领域中写历史?跨学科该如何实践(或不实践),即何种形式的交叉研究是可能的?其局限性在哪里?应该达到何种形式的结论?史学家(法国史学家更不待言)试图单独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合适,,我们的雄心在于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这个批判性的转折。
0¹这种/批判性的转折0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提供的参照为此后历史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9年,5年鉴6杂志以5让我们尝试实验6为导言出了一期专号,分析了时下史学与传统的连续性及断裂性。
文章强调:其连续性在于坚持对/历史与社会科学0之间进行联合的诉求;而其断裂在于史学家的工作境遇、学科间的关系正在改变,一些已经消退的研究方法正渐渐得到/回归0。
此外,1989年法国大革命两百周年纪念讨论与柏林墙的倒塌加剧了人们对这一时期历史学的反思,承认这种转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正是在这种/纲要0的要求下,史学家们或多或少地意识到研究本身存在的缺陷,而认识到历史学应与人文社会科学如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结合,以通向一种/新联盟0。
另外,这种观点还引导了后来5年鉴6的更名与具体研究的转向。
二、/历史与社会科学0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历史与社会科学的甜蜜阶段,那么再度寻求这种甜蜜是在1994年,5年鉴6杂志把问题明确化,改其副标题/经济、社会与文明0为/历史与社会科学0,以清晰地反映时代要求史学的变化。
这是一种/实验0的尝试,也是历史学自身要求转向的一种标示。
正如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前院长勒韦尔(Jacuqes Revel)认为的那样:/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实际上超过半个世纪),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从学科间的关系到社会史的目标,再到历史研究的方法。
这一点现在已经相当清楚了。
然而,在整个事业背后的基本选择及界定这些选择的讨论,在本质上却仍是相同的,即正视社会科学以及历史学的工作,并且有意识地、谨慎地建构社会可概念化的范畴。
0º至于历史学与其它学科间关系的展开,首先要提到的是与文学的关系。
在法国,史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如博絮埃、伏尔泰、米什莱等人就不仅是优秀的史学家,而且还是优秀的文学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史学在18世纪以来就一直作为文学的分支,直到19世纪学科分化后,史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文学系中脱离出来。
后来,随着历史意识的加强,实证主义者如瑟诺博斯等人的科学历史学逐渐遭到西米昂、亨利#贝尔等人的批判,后者转而从哲学家柏格森、社会学家涂尔干等学者那里借鉴理论资源,开拓了历史学的新发展。
如果说布洛赫与费弗尔注重把历史学与文学结合,那么111 1989年以来的5年鉴6与法国史学¹º5历史与社会科学:一种批判性的转折6(/His toire et sciences sociales:U n tournant critique 0),5年鉴:经济、社会与文明6(A nnales E SC)第43卷,1988年第2期。
雅克#勒韦尔、林#亨特主编:5多元历史:法国对过去的建构6(J acqu es Revel an d L yn n Hu nt,eds.,H istories:F rench Con-stru ctions of the Past ),纽约1995年版,第53页。
到了布罗代尔等史学家那里,事件、叙事(叙述)、历史修辞等却遭到横加贬斥。
即使有一些同时代的史学家如乔治#勒费弗尔(G.Lefebvre)等在这方面有过精湛研究,也只是作为一种边缘性的话语。
更不用说罗兰#巴特、福柯等人所作的分析¹。
直到80年代初,保罗#利科三卷本5时间与叙事6的出版,以及本书所引发的争论才使史学界重新重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5时间与叙事6是兼论历史与文学来探讨历史写作,特别是第一卷,在系统地反思布罗代尔的时间观同时,利科指出:布罗代尔在把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排除了作为历史研究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叙事。
同时,利科还指出,历史不能摇摆于结构与事件之间,而应注重历史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