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新版)教科版
4. 设计一个实验,使用凸透镜来观察蜡烛的成像情况,并说明如何测量像的大小。
答案:
- 实验步骤:
a. 将蜡烛点燃并固定在支架上,凸透镜放在蜡烛前方适当距离处。
b. 调整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像。
c. 使用刻度尺或尺子测量像的大小。
d. 记录物距和像距的数值,以及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
- 测量像的大小: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光屏上像的长度。
- 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实验器材;
- 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实际应用设备;
- 黑板、粉笔、教学模型等常规教学工具。
2. 软件资源:
- 与凸透镜成像相关的教学PPT;
- 凸透镜成像模拟软件或APP;
- 教学视频、动画、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3. 课程平台:
- 学校实验室;
- 课堂多媒体教学系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成像特点,即物体在不同位置时,凸透镜所形成的实像、虚像及其应用。
a.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 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凸透镜焦距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凸透镜的焦距,以及焦距与成像性质之间的关系。
6.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眼镜中的应用。
答案:
- 眼镜中的透镜根据需要矫正的视力问题,选择凸透镜或凹透镜。
- 对于远视眼,使用凸透镜来提前聚焦光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 对于近视眼,使用凹透镜来推迟聚焦光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
7. 解释为什么在显微镜中要使用两个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 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课件 (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 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课件 (新版)教科版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 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u>v时,得到缩小实像; u<v时,得到放大实像。
当u=v=2f 时成等大的实像。
二倍焦距点分大小。(没有缩小的虚像)
(3)像的正倒: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
下成倒立的像?u>f 时成实像,是倒立的; u<f 时成虚像,是正立的。
光心 O
主光轴
F
主轴
F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会聚作用。
观察实验现象 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
F
F
F
F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屏幕

投影仪
投影片 (物)
)
(
镜头(凸透镜)
镜 头 凸 透 镜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成像的特点
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物距(u)
像距(v)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 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 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 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 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u> 2f,仿照步骤 ② 再做2次实验,分别观察实像的 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现象: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
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可能跟哪些因素
问题: 有关? 猜想: 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
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实验

4.5 第1课时 凸透镜成像—认识透镜(教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4.5 第1课时 凸透镜成像—认识透镜(教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4.5 第1课时凸透镜成像—认识透镜(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配套练习
1、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灯丝前端玻璃泡上有一个球形玻璃珠,这个玻璃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镜,灯丝(可看成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射出时,射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可以射得比较远,这种小灯泡的灯丝应位于凸透镜的
___________处。

2、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当于一个__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起__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3、在公元前四世纪,我国就有人用磨成球形的冰对着太阳光来“取火”,这个冰球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镜,它对光线有
___________作用。

4、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另一侧接收阳光,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出现的现象,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透镜10厘米,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此透镜的焦距约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
5、补充完成下面的光路
6、课后活动:利用刻度尺,在阳光下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课堂导入
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很小的字;视力不好的 同学,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 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住”。
放大镜、眼镜、照相机它们都有一个重要的光学 器件——透镜。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认识透镜
1. 透镜: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至少有一个表面为球面一部分 的光学元件。
特别提醒: 1. 透镜不一定是玻璃制作的,其他透明物质,如水、水晶、 石英、金刚石、树脂等均可制成透镜。 2. 每个透镜有且只有一条主光轴。 3. 透镜的光心在主光轴上。
1. 探究透镜成像时的三个必备物理量(如图所示) (1)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 u 表示; (2)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 v 表示。
新知探究
2.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
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2)作出猜想:①可能与物距有关;②可能与焦
距有关(由于凸透镜的偏折情况和焦距有关);
f<u<2f :倒立、放大的 实像,v>2f
u=f :平行光束,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照相机 原理
投影仪 原理
放大镜 原理
课堂小结
由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
实像
虚像
由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相交而成
关概
键念
透镜
感性 认识
照相机、电影 放映机和放大 镜的成像特点
初步 了解
凸透镜的成 像规律
随堂小测
易错警示: 用照相机拍照时,在照相机的观察屏上看
到的是正立的像,有些学生会错误地认为照相 机成正立的像,这是因为照相机内部器材把第 一次成的倒立的像转变成了正立的。
课堂小结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 晰的像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两个焦距不 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 准确地记录在以下表格中.
凸透镜 的焦距
/cm
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离
像到凸 透镜的 距离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7、成虚像时,当物距变小时,像距变 小像也变小
四、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体到
成像的性质
凸透镜 的距离
像距
正立或 放大或 倒立 缩小
u>2f 2f>v>f 倒立 缩小
u=2f v=2f 倒立 等大
2f>u>f v>2f 倒立 放大
u=f
不成像
u<f 物像同侧 正立 放大
实像或 虚像
眼镜片上的透镜
概念: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 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光心 主光轴
球心
二、透镜分类
1、中间厚,边 2、中间薄,边
缘薄的透镜
缘厚的透镜
称为凸透镜
称为凹透镜
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问: 什么时候都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近的时侯成放大的像,远的时侯成缩小的像。
问: 由此猜想凸透镜成像情况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凸透镜成像情况可能跟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系。
一、实验需要的器材有: 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带刻度尺的光具座
1、在光具座上依次安放蜡烛、凸透镜、光屏, 2、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 在同一高度。

2024年秋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4.5.3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024年秋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4.5.3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第4章 光的世界
第5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3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了解透镜在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中的应用。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 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 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 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投影片放置处
2.投影仪的 成像原理


凸透镜
凹面镜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 屏幕相当于 光屏 。
B'
屏 幕
A'
B
A
3.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四、实像和虚像
1.实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A B’
A’ B
B ‘
A ‘
A
B
2.虚像
虚像:是反射光 线或折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相交 而形成的,不能 呈现在光屏上。
平面镜成像
“折射成像” 放大镜的像
1.一凸透镜焦距是8 cm,当物体距焦点5 cm时,则物体
成像情况是( C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
等大 的实像,当u=f 时,凸透镜可能不成像。
(4)请你利用现有器材证明当u=f 时,凸透镜不成像,写出 你的操作过程 _调__节__蜡__烛__的__到__凸__透__镜__的__距__离__,__使__其__等__于__凸__透__镜__的__焦__距__,___ _此__时__观__察__蜡__烛__的__像__是__否__能__够__在__光__屏__上__呈__现__,__若__能__,__则__可__以_ _成__像__,__否__则__,__不__能__成__像____。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认识透镜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透镜的分类,学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基本的作图。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时是凸透镜成像的第一课时,让学生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不同的作用,学习透镜基本的作图方式,为以后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有关于凸透镜的认识,如使用放大镜,不过不了解放大镜为什么成这样的像,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让学生重新认识透镜。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不同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核心素养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征及对光的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找出透镜的焦点、焦距,掌握透镜中特殊光线的作图。

教学过程续表例1如图所示的六块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B、E、F,属于凹透镜的有A、C、D。

(均填字母)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透镜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引导学生观察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教师:研究透镜时常用到两个科学术语,即主光轴和光心。

如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作主光轴,简称主轴。

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作透镜的光心。

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处。

归纳:(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透镜的中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师:同学们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 训练。

师的引导下识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JK教科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JK教科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的种类。

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了解透镜在投影仪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凸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教学难点1.探究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了解透镜在放大镜、照相机、电影放映机等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冰遇阳光会融化,冰透镜对着太阳却能聚光使艾绒着火,令人怀疑。

清代科学家郑复光根据《淮南万毕术》的记载,亲自动手做过一些实验,证实冰透镜的确可以取火,他在《镜镜冷痴》中写道:将一只底部微凹的锡壶,内装沸水,用壶在冰面上旋转,可制成光滑的冰透镜,利用它聚集日光,可使纸点燃。

这就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那么,冰透镜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活动本节分为两个教学板块:(1)认识透镜;(2)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认识透镜1.认识透镜镜的种类及几个概念引导:同学们请观察透镜组,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

讨论透镜能分几类?点评:透镜有两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问题: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点评: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认识透镜专题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B.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2.下列四幅光经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用凸透镜和光源组成舞台追光灯,要使追光灯产生平行光束,应将光源放在主光轴上离凸透镜的() A.一倍焦距处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处
C.二倍焦距处D.主光轴上的任意位置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C.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的
D.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是不可逆的
5.如图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这时在白纸上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
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制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下列讨论正确的是()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透镜。

如果其焦点恰好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被点燃
B.透镜都是固定物质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的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
7.如图甲、乙所示实线框内各放置了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B.甲、乙都是凸透镜
C.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
8.如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

(填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