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7.18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0张)

合集下载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1张PPT)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1张PPT)

27
• 10.【2018·山东青岛中考】“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 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 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 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 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南朝”。 • 2__.__四___个时王发朝生中叛,乱④,_江_宋__东__遭_疆到域破最坏大,,从宋此初在社南会北安实定力,对经比济中发,展南。朝梁⑤处
于明显劣势。
10
• 知识点3 江南地区的开发(重点) • 1.原因: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大量⑥_劳__动__力______、先进生产工具和先
进技术;社会秩序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 努力。 • 2.概况:(1)农业: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生产技术改进。(2)手 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等方面都得到发展。(3)商业和 城市:商业交流频建康繁和城市发展繁荣,⑦_________是南朝商业最活跃 的大都市。
替,但社会一直相对安定。
7
典例精析
• 【例题】 《宋书》记载:“……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南北 朝时期的开发情况,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 )
• A.江南地区
B.江北地区
• C.黄河流域
D.长城以北
• 解析: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出现人口迁徙的高潮。 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为经济重心南迁奠定了基础。 题干中的材料正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体现。
•( D )
•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 C.面食营养价值更高D.北方人口南迁后习俗逐渐交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0张PPT)
3.十四个王朝在南京立都:东吴、东晋、南朝·宋、南 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五代·杨吴(西都)、五 代·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 民国(孙中山)、中华民国(蒋介石)。
南京的别称
先秦 石头城、“金陵”、秣陵。 六朝 “建业”、建邺、 “建康” 隋至元 蒋州、江宁郡,升州,金陵府,江宁府,建康府,集 庆路。 明朝应天府,南京(留都)。 清朝江宁,“天京”。 中华民国 南京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 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 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主要原因)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 序比较安定。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进犁耕;
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 间管理和施肥;育秧移栽水稻; 麦稻兼作、双季稻;种桑养蚕、 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
龙骨翻车
水碓
南 方 牛 耕
施肥图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
快速发展。在缫丝、织布、 制瓷、冶铁、造船、造纸、 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 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手工业方面:
(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 (丝织品产量激增)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 耕而水女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
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1张PPT)

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
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
下。
——《宋书》
经济发达,非常富裕。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有什么不同?
(三)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 生产工具、技术。(主要原因) 2.江南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农耕经济发展。 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4.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对比一下,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南朝继承了东晋的领土,其中刘宋最大,北 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 江以南的狭小国土。
朝代 西晋 东晋

南齐 朝梁

建立者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时间 266年—316年 317年—420年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清】《长 州 县 志 》

闻名全国的山 西 潞 绸 最盛 时 共 有 绸 机一 万 三 千 余 张, 由 于 明 王 朝无 休 无 止 的 打击 搜 刮 , 到 明末 只 剩 下 两 千 余张 。 清 顺 治 时, 只 剩 三 百 余张 。

——韩大成《 明清 社 会 经 济 初探 》

农事实为立国 之 本… … 国 家 要 务, 莫 如 贵 粟 重农 。 朕 观 四 民之 业 , 士 之 外, 农 为 最 贵 。故 农 为 天 下 之本 务 , 而 工 商 皆其 末 也 。
皆不必用

——【明】李 贽 《 李氏 文 集 》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32张PPT)

2018年5月班主任开学第一周班级工作 计划总 结范文 范文一:
1. 班主任要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检 查:发型 、着装 、佩戴 挂饰、 手机。 并提前 给 家长发短信通知。
2.班主任把班级的课程表、黑板擦、 粉笔、 以及卫 生清扫 工具领 到位,开 学当晚 并 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3、开学伊始,班主任要以抓早上迟到 为切入 点严字 当头,狠 抓纪律, 4.本周所有课程按原有课程表进行上 课,第一 天上周 二夜自 习,辅导 教师到 位,班主 任
材料1:诏曰:……凡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劝 导播殖,蚕桑 麻棨(qi,木头),各尽其方。
——《宋书 文帝纪》
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人民的辛勤劳动
同桌讨论: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最重要?
探究二: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与生产技术 南方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耕经济的发展 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人民的辛勤劳动
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
宋代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观古今变迁,忆江南
想一想:在之前的学习中,有关于江南的吗?
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
秦汉时期:
或火耕而水耨(nou,除草)……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隋唐时期: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两宋时期: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现代社会的江南,又是什么样的?……
对于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忆江南
江南好,孙吴二乔艳。 乱世英雄争霸业,江南鱼米润清谈。 能不忆江南?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2张PPT)

农业
水稻为主
小麦推广
农 业 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 种经营。
种桑养蚕
培植果木
培植药材
南方经济发展图
秦汉丝织业的分布和 南朝丝织技术向江南传播
“丝绵布帛之羊形烛台
南朝时期江南瓷窑遗址分布图
宜兴
绍兴
东晋青釉褐斑镂空薰炉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比一比,南朝中领土最大的是哪个政权?
一、乱世烽火觅江南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国富民殷
我十分关心百姓生活,曾 多次下令减免税役。对于那 些原来因战争需要被征发的 奴隶也一律放还。
宋武帝刘裕 (363年4月—422年6月)
我整顿吏治,清理户籍, 重视农业生产。两次下令 减轻、免除农民积欠政府 的苛捐杂税。
六朝时期来到建康的就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 多批使臣,……当年的石头城下,时常可以看到外国人物 和奇装异服,居民习以为常,不仅不感到诧异,并且学会 了与他们交往。
——薛冰《南京城市史》
“世界古典文明中心”
江南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 南方的经济发展
落后期
开发期
繁荣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时期 南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
江南:字面之意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 指长江下游以南。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乱世烽火觅江南
南北携手建江南 如诗如歌话江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5(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5(共30张ppt)
5.“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 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 C ( A.曹操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6.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 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谢谢聆听 欢迎指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42.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43.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44.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45.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共31张PPT)

讲授新课
农业发展
讲授新课
施肥图
讲授新课
南朝时发 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 经锻打的熟铁中,然 后反复锻打,能大大
提高钢的质量。
江南农业的开发
秦淮河坝复原图
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 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
太湖
鄱阳湖,从石钟山上远眺
洞庭湖
荆江大堤今貌
东晋织成履
一、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建立: 建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灭亡)。 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 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东晋的统治: (1)、统治: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 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 ,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2)、兴盛: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 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 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股实”的景象。 (3)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 ,东晋灭亡。
南朝
宋齐梁 陈
420——589
讲授新课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建康
萧衍 502年—557年
陈霸先 557年—589年
讲授新课
南朝牛车画像砖
讲授新课

江南由落后到开发(经济水平提高)
讲授新课
江南地区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 的自然条件;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 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 力和技术;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 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第四,经 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共30张PPT

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 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 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等。
王 导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 持 ,军事上依靠王敦
“旧时王谢庭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东晋的兴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 将手中。420年, 东晋灭 亡。
表现: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 宋 朝
齐 梁 陈
二、南朝的政治
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
魏 蜀 吴 西晋 北: 十六国(前秦) 北朝
南: 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 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 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西 晋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东晋
宋齐梁陈
隋 朝
南朝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自 420年起南方的南朝包括了几个朝代( ) A.16个 B.4个 C.10个 D.5个 2、司马睿被称为是“一生无所作为”的君主。 他建立的王朝是( ) A.西晋 B.东晋 C.宋朝 D.陈朝 3、小张同学想写一篇关于江南的文章,拟了几 个题目。其中有错误的是( ) A.《官渡之战》 B.《越窑青瓷赏析》 C.《“灌钢法”大揭秘 》 D.《建康城发展趣闻》
东晋的北伐中原——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 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
祖逖(266年-321年)
北伐的结果
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 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 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 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 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 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 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 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鸡起舞
祖逖(ti)与刘琨(kun)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 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 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 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 “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 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 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春去冬来,寒暑不断。功夫不 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 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
显著发展。 商业兴旺和城市繁荣: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江南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
落后期
开发期
繁荣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宋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
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问题思考:两则材料描绘的江南有何不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 (gēng)鱼,或火耕而水耨( nòu 除草)…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 家。——《史记·货值列传》
发展和利用先进生产技术。
材料说明的是(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
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
得到开发的结果3. “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
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
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
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A.春秋战国时期
1.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因为它曾做过六个朝代的都城, 下列以它为都城的六个朝代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 三国中的吴 ②宋 ③齐 ④梁 ⑤陈 ⑥东晋A.①②③ ④⑤⑥ B.①⑥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⑥①②③④⑤2. 西晋最后被哪个 少数民族所灭( )
A.羯族 B.鲜卑族 C.匈奴族 D.氐族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 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2. 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建康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
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农业
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 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 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 有显著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东晋青瓷羊尊
东晋论在胎质、釉色、纹 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青瓷胎体较薄,造型秀缺陷, 釉色青灰,匀净莹润。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 量最好。
课标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 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前秦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灭亡了西晋。第二年, 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东晋兴亡
建立 政权特点
北伐 兴盛 灭亡
317年,司马睿(晋元帝),都城建康 王与马,共天下 多次北伐,但终未恢复中原 ”荆扬宴安,户口殷实“ 420年,东晋灭亡
晋元帝司马睿 (276年-323年)
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
东晋初祖逖北伐
原因: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 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 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
结果: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 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 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 恢复中原。
闻 鸡 起 舞
祖逖(266年-321年)
南朝宋代玻璃杯
知识拓展
灌钢法
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发明。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 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 速渗入。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 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知识拓展
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发 南北劳动人民
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主要因素)
的共同努力
3. 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逐趋平
4. 结合材料四,说说北民南迁还给南方带来了什么? 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南方,促进南方的文化发展。 5.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 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充分利用劳 动力资源,培养人才等。
二 .南朝的政治
东晋
宋齐 梁 陈
317年 420年
南朝
420-589年
对比一下,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知识 拓展
侯景之乱: 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 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以地方起 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 官僚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 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 乱——侯景之乱,建康失陷。
根据史籍绘制的千里船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 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
情况:
农业: 开垦荒地、广种水稻,兴修水利、精耕细作、多种经营。 手工业: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有
从此,在南北双方的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 .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①自然环境 ②社会环境 ③人口因素
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发
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主要因素)
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 于耕种;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 农作物的生长;河网密布,灌溉 水源充足。
天下无事(战争),时和

(和平)年丰,百姓乐业, 谷帛殷阜(丰富),几乎家
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地广人稀, 农业生产落后。
社会安定, 经济迅速发展。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
(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2. 我国老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
夏金元时期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
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材料三:南朝宋文帝大力
劝(勉励、鼓励)课(督促)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各尽其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农耕经济发展;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主要因素)
农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 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
推广和改进犁耕, 实行精耕细作
水稻为主
小麦推广
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 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
——南朝沈约:《宋书·文帝纪》材料四:
唐朝《通典》记载,西晋灭亡后,大量文士避难南方,南方的文学、艺术、儒学一
下子兴盛起来。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从汉朝到南北朝,江南地区发生了哪
些变化?
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水平提高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 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
田 ②种植水稻用绿肥 ③犁耕和粪肥的推广 ④小麦的种植A.①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 “北方人
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
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
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
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
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
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1.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 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侯景之乱
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 纳侯景,封为河南王。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 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怒了侯景。公元 548年侯景举兵反叛。梁武帝被软禁后饿死。公元552年, 侯景兵败被杀。
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五年,在此期间,各方势力连年混战 不止,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死亡无数,千里之内罕见人烟, 整个社会经济遭受到破坏性的打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