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2017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 学

2017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    学

2017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 学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请将I 卷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II 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I 卷(共50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2分,共50分)1.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2XO 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A .HXB .H 2XC .XH 3D .XH 4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 2H 4B .S 2-的结构示意图:C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ID .CO 2的电子式::O :C :O :3.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变化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B .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钠原子和氢原子C .①和②中的氯原子均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 .NaCl 中含有离子键,HCl 中含有共价键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Na 2O 2B .MgCl 2C .HClD .NH 4Cl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B .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C .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D .次氯酸的分解6.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水与冰B .O 2与O 3C .33HH C CH CH ⎪----⎪与33H CH C CH H⎪----⎪D .3323CH CH CHCH CH ⎪与3333CH CH C CH CH ⎪----⎪ 7.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通入H 2 B .通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C .通入中量溴水中D .分别进行燃烧8.将体积比1:1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产物中只有四氯化碳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B .瓶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C .若日光直射,可能发生爆炸D .生成物只有CCl 4、HCl9.下列有关碱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均为IA 族元素,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 B .单质的还原性:Li >Na >K >Rb >Cs C .碱性:LiOH <NaOH <KOH <RbOH <CsOHD .由Li 到Cs ,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10.下列推测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A .X 2-和Y +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序数:X <Y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 >HBr ,还原性:Cl ->Br -C .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D .铷(37Rb)和锶(38Sr)分别位于第五周期IA 和IIA 族,碱性:RbOH >Sr(OH)211.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 为金属元素。

16—17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16—17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北重三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7月13日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Zn 65 Cu 64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5题每题3分,16-25题每题4分,共8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之差为2的两种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B.D-核外有36个电子,元素D位于第4周期第ⅦA族C.位于同一主族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4 D.位于同一周期的甲、乙两种元素,甲位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为x,乙位于第ⅢA族,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192.短周期元素T、Q、R、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R的氧化物在空气中与其他物质作用可形成光化学烟雾B.常温下丁的浓溶液可用T的单质所制的容器来盛装C.丁的浓溶液与Q的单质加热发生反应,可生成体积比为1:2的两种气体D.甲、乙、丙、丁受热均易分解3.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R在同一周期B.原子半径:W>R>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D.简单离子半径:Z+<Y-<X 2-4.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X<Z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Y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Z5.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已知Ra是第七周期、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B.已知As是第四周期、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6.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一定只存在极性键7.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其所处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17届高一理科化学下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7届高一理科化学下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高 2017 届高一下期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1~5 DDCBB 6~10 CBACB 11~15 CDADA 16~18 BAB
19、(共 10 分)
(1)A3+< Na+ < Cl—(2 分)
(2)离子键和共价键(2 分)
(3)用电子式表示 CCl4 的形成过程略(2 分) (4)合理答案均可(2 分)
加成反应
1
(5)Al4 C3+12HCl=4AlCl3+3CH4↑(2 分)
20、(共 9 分) (1)a、b 、c (3 分) (3)升高温度 使用催化剂
(2)0.16mol•(L•min) -1(2 分) 增大任一物质的浓度(2 分)
40% (2 分)
21、(共 12 分)
浓硫酸,△
(1)HOOC—COOH + 2CH3CH2OH
③2CH3CH2OH+O2
Cu △
或 CH3CH2OH+CuO
2CH3CHO+2H2O △ CH3CHO+Cu+H2O
(2 分)
22、(共 10 分)
Ⅰ.(1)Mg2++ Ca(OH) 2=Ca2++ Mg(OH) 2(2 分) Ⅱ.(1)Al-3e-==Al3+(2 分)
(2)bc(2 分)
(2)(在混合物上面铺一层 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2 分) (3)25%(2 分)
23、(方程式分别为 2 分,其余各为 1 分,共 15 分)
(1)多 CH2OH(CHOH)4CHO
(2)碳碳双键、羧基 CH=CH2COOCH(CH3)2
(3)(C6H10O5)n +nH2O 催化剂,△ nC6H12O6

2017-2021北京高一(下)期末化学汇编:硫及其化合物

2017-2021北京高一(下)期末化学汇编:硫及其化合物

2017-2021北京高一(下)期末化学汇编硫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2021·北京大兴·高一期末)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S B.Na2S C.SO2D.H2SO42.(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下列事实与括号中浓硫酸性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脱水性)B.空气中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变大(挥发性)C.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氧化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3.(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硫(俗称硫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与氢气反应生成H2SSO3Fe2S3C.在氧气中燃烧生成D.与铁反应生成4.(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高粱酿酒过程中的部分流程按顺序排列如下,其中能说明高粱转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蒸粮”时加热B.“拌曲”前摊晾C.“堆酵”时升温D.“馏酒”时控温5.(2020·北京平谷·高一期末)SO2可用作红酒的防腐剂。

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D.可在红酒中大量添加SO26.(2020·北京平谷·高一期末)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A.FeCl3B.Na2S C.CuS D.SO27.(2020·北京延庆·高一期末)SO2可用作红酒的防腐剂。

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色无味气体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8.(2020·北京延庆·高一期末)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1. 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碳素钢B. 水银C. 青铜D. 黄铜2.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CO2B. NaOHC. HNO3D. Na2CO33.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 氯水、生石灰、漂白粉B. 液氯、烧碱、氨水C. 生铁、氢氧化铁胶体、空气D. 氮气、盐酸、胆矾4. 下列气体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 SO2B. NH3C. Cl2D. O25. 下列各组中物质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 碳与氧气B.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C. 钠与氧气D. 氢气与氯气6. 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B. 溶液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中C. 用漏斗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D. 可以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7.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乙醇溶液B. 硫酸铜溶液C. 蔗糖溶液D. 氢氧化铁胶体8. 下列各组反应,最终一定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A. 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B.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D. 向Mg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9. 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 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10.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铁跟稀硝酸反应:Fe+2H+=Fe2++H2↑B.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C.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D. 将钠块投入水中:Na+2H2O=Na++OH-+H2↑11. 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少量水份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 酸性B. 脱水性C. 强氧化性D. 吸水性12. NaCl、Cl2、NaClO、ClO2、HClO4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列选项中也完全按照此规律排列的是A. CH4、Na2CO3、C、CO2、NaHCO3B. Na2S、S、SO2、Na2SO3、H2SO4C. FeCl3、Fe、FeCl2、Fe(OH)3、Fe(SCN)3D. NH3、N2、NO、NO2、NaNO313.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 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最多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D. 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最多消耗盐酸的量:Na2CO3<NaHCO314. 氯化铁溶液常用做印刷电路时的“腐蚀液”,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2017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题

2017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题

2017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化学1. 本试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必修二的模块考试,共100分。

第二部分为校本课程考试,共50分。

2. 两部分考试时间共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Mg —24 Al —27 Si —28 S —32第一部分Ⅰ卷(共50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NH 4Br 的电子式:B. S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 乙酸的分子式:CH 3COOHD.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Cl35172. 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K4019与Ca4020 B.OH 23与OH 21C.K4019与K 3919 D.金刚石与石墨3. 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瓷器B. 丝绸C. 茶叶D. 中草药4. 下列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中还没有得到应用的是A. 2NaCl (熔融)电解2Na +Cl 2↑B. Al2O 3+3C ℃21252Al +3CO ↑C. Fe 2O3+3CO 高温2Fe +3CO 2 D. 2Ag 2O4Ag +O 2↑5.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 IA 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 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 ⅦA 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6. 2016年IUPAC 命名117号元素为Ts (中文名“”,ti án ),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s 是第七周期第ⅦA 族元素B. 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 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 中子数为176的Ts 核素符号是T s1761177. 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A. NaOH 、H 2SO 4、(NH 4)2SO 4B. MgO 、Na 2SO 4、NH 4HCO 3C. Na 2O 2、KOH 、Na 2SO4 D. HCl 、Al 2O3、MgCl 28. 铝热反应不仅被应用于焊接钢轨,而且常应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小初高学习]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小初高学习]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

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

详解: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2016年1月《中国科学报》报道,又有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四种元素被载入元素周期表。

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Uuo,“294”是指该原子的A. 原子序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D. 质量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294指的该原子的质量数。

考点:核素3.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 K与CaB. 3H2O与1H2OC. K与KD. 金刚石与石墨【答案】C【解析】【分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详解】A、质子数不同,不是同种元素,故A错误;B、3H2O与1H2O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不同水分子,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故B错误。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练习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练习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练习1. 本试卷共100分。

2. 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第一部分Ⅰ卷(共50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

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元素周期表。

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294118Uuo,“294”是指该原子的A. 原子序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D. 质量数3. 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 4019K与4020Ca B. 3H2O与1H2O C. 4019K与3919K D. 金刚石与石墨4.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A. N、P、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C. 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D.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5. 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2O2B. NaHSO4C. HNO3D. I26. 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A. 在化合物中呈+2价B. 单质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C. 氢氧化物呈两性D. 碳酸盐难溶于水7. 下列化学术语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A. S2-的结构示意图:B. CO2的结构式:O=C=OC. 醋酸的分子式:CH3COOHD.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8. 铝热反应不仅被应用于焊接钢轨,而且常应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这是利用了铝的①还原性②导电性③与强酸和强碱均反应④被氧化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A. ①B. ①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烷和乙烯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D. 葡萄糖和淀粉均能发生水解反应10. 下列关于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通过物理变化即可提取海水中的溴单质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可电解NaCl溶液制备NaD. 利用海水、铝、空气为能源的航标灯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1. 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SO3(g)+NO(g)NO2(g)+SO2(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B. 体系总质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C. NO(g)和NO2(g)的生成速率相同D. SO3(g)和NO(g)的浓度比为1:112.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Mg2+、Fe3+、Cl-、OH-B. Ba2+、NO3-、Cl-、Na+C. Na+、HCO3-、H+、NO3-D. K+、NH4+、SO42-、OH-13.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化 学1. 本试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必修二的模块考试,共100分。

第二部分为校本课程考试,共50分。

2. 两部分考试时间共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Mg —24 Al —27 Si —28 S —32第一部分 Ⅰ卷(共50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NH 4Br 的电子式:B. S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 乙酸的分子式:CH 3COOHD.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Cl 35172. 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 K 4019与Ca 4020B. O H 23与O H 21C. K 4019与K 3919 D. 金刚石与石墨 3. 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瓷器B. 丝绸C. 茶叶D. 中草药 4. 下列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中还没有得到应用的是A. 2NaCl (熔融)电解2Na +Cl 2↑B. Al 2O 3+3C ℃21252Al +3CO ↑C. Fe 2O 3+3CO 高温2Fe +3CO 2D. 2Ag 2O 4Ag +O 2↑5.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 IA 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 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 ⅦA 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6. 2016年IUPAC 命名117号元素为Ts (中文名“”,tián),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s 是第七周期第ⅦA 族元素B. 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 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 中子数为176的Ts 核素符号是Ts 176117 7. 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A. NaOH 、H 2SO 4、(NH 4)2SO 4B. MgO 、Na 2SO 4、NH 4HCO 3C. Na 2O 2、KOH 、Na 2SO 4D. HCl 、Al 2O 3、MgCl 28. 铝热反应不仅被应用于焊接钢轨,而且常应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这是利用了铝的①还原性 ②导电性 ③与强酸和强碱均反应 ④被氧化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A. ①B. ①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9. 反应A (g )+3B (g )=2C (g )+2D (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A. )s L /(mol 4.0)D (v ⋅=B. )s L /(mol 6.0)B (v ⋅=C. )s L /(mol 5.0)C (v ⋅=D. 15.0)A (v =)s L /(mol ⋅10.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C.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 蛋白质遇浓硫酸变为黄色1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NaOH 溶液鉴别MgCl 2和AlCl 3 B. 可以用溴水鉴别甲烷和乙烯C.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和乙醇D. 可以用NaOH 溶液除去苯中少量的Br 2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 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 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13. 砷(As )为第4周期ⅤA 族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有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 砷可以有-3、+3、+5等多种化合价 B. 砷原子的第3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C. H 3AsO 4的酸性比H 3PO 4弱D. 砷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磷化氢的强14. 等质量的下列烃,分别完全燃烧时,消耗O 2质量最少的是A. C 6H 6B. CH 4C. C 2H 4D. C 7H 815. 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ⅠA 族,X 与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 的原子半径B. X 与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D. X 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16. 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 与X 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Y<Z<W<XB. 化合物YX 、ZX 2、WX 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C. 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X>W>ZD. 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 的弱1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B.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于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D.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物质的组成、结构不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18. 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 2(g )+B 2(g )2AB (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容器内2:1:1)AB (n :)B (n :)A (n 22=B.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B ,同时生成n mol A 2C. 生成B 的速率与生成A 的速率相等D.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19. 使用氢氧燃料电池的汽车已在北京街头出现。

以30%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 2+4OH ――4e -=4H 2O O 2+2H 2O +4e -=4OH -下列有关该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H 2在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供电时的总反应是2H 2+O 2点燃2H 2OC. 氢氧燃料电池中反应放出的热量转变为电能D. 电解质溶液中OH -向负极移动20.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b ,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 2SO 4,同时向a 中加入少量的CuSO 4溶液,下列图表示产生H 2的体积(V )与时间(t )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21. 在一定温度下,将两种气体M 和N 通入容积为V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 和N 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t 2内用M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2/t 2(mol ·1L -·1min -)B. t 1~t 2内容器内的压强逐渐减小C.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N 2MD. t 2与t 3时刻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22.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操作 目的A. 食醋浸泡水垢 比较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B.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 后向其中加入新制Cu (OH )2的悬浊液,加热。

证明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 C. 向NaBr 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比较氯、溴非金属性强弱D.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 23. 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 25H 20B. 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 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 该分子能发生取代反应24. 某厂用Na 除掉苯中的水分。

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 。

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A. 打开反应釜,将Na 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B. 向反应釜通入Cl 2,Na 在Cl 2中燃烧生成NaClC. 向反应釜加大量H 2O ,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D. 向反应釜滴加C 2H 5OH ,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25.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 分离Na 2CO 3溶液和CH 3COOC 2H 5,选④B.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C. 用CCl 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D. 用FeCl 2溶液吸收Cl 2,选⑤Ⅱ卷(共50分)二、填空题26. A 、B 、C 、D 、E 为短周期元素,A~E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40,B 、C 同周期,A 、D 同主族,A 、C 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 2C 和A 2C 2,E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试回答:(1)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D 的单质投入A 2C 中,反应后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E 的单质在该无色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C 两元素可组成10电子粒子X -。

Y 与X -具有相同的原子种类及数目,且不带电,Y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废印刷电路版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

现改用A 2C 2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E 的单质为负极,铂网为正极,空气做氧化剂,海水做电解质溶液。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7. A ~I 是常见有机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A 是一种烃,E 的分子式为C 4H 8O 2,H 为有香味的油状物质。

已知:CH 3CH 2Br +NaOH NaBr OH CH CH 23+−→−水 (1)0.2mol A 完全燃烧生成17.6 g CO 2,7.2g H 2O ,则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D 、G 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⑥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G 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

a. 与金属钠反应b. 与NaOH 溶液反应c. 易溶于水(5)请写出②和⑦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⑦__________________。

(6)J 是有机物I 的同系物,且比I 多3个碳原子,请写出J 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8.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 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SO H (c 42 /1L mol -⋅ )SO H (V 42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20.10 块状 0.8 50 20 35 200 3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4 0.10 块状 1.0 50 20 35 125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