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0年北京昌平区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卷.doc

2010年北京昌平区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卷.doc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用100N 水平拉力,将质量为100kg 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10m ,则拉力对物体做功为( )A . 200JB .80JC .1000JD .800J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所以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B .做功时间越长,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C .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D .做功时间越短,做功越少,功率越大 3、下列推想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 .因为挤压而变形的橡皮泥 B .弹簧秤里的弹簧 C .锻压后的工件D .被推开的弹簧门的弹簧4、“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穿过黑障区后,迅速弹出减速伞和主伞,从弹出减速伞和主伞到着陆的过程中,飞船返回舱( ) A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 .动能见见,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 .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D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5、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A .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6、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电梯上升 C .飞机的飞行 D .正在下沉的潜艇7、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的指针向0刻度左侧偏转,说明( ) A .电压表没有并联在电路中 B .用电压表测电流了 C .“+”、“—”接线柱接反了 D .电压表坏了8、关于电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消耗的电能越多,电功率越大 B .消耗电能所用的时间越短,电功率越大 C .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越多,电功率越大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一段导体,若在其两端加上8V 电压,导体中的电流为2A .,当所加电压增大为16V 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A .16ΩB . 8ΩC . 4ΩD .1Ω10、一只标有“220V ,4W”的字样的电烙铁正常工作时,1min 产生的热量为( ) A .40J B .240J C .2400J D .24J 11、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了,以下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 A .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B .拉线开关重的两根导线的线头相碰了 C .保险丝的规格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D .插头中的两根导线线头相碰了 1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题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B .磁体间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来说磁场的方向不同D .磁场是假象的场,实际并不存在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32分)13、电压是形成 的原因,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 V ,家庭照明电学校: 班级: 姓名:………………⊙…密……⊙……封……⊙…线……⊙……内……⊙……不……⊙…要…⊙…路的电压是V,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V ,电源是提供的装置。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试题(全科)及答案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试题(全科)及答案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试题及答案英语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6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2的倒数是 :(A) -21 (B)21 (C) -2 (D) 2。

2. 2010年6月3日,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火星-500”正式启动。

包括中国志愿 者王跃在内的6名志愿者踏上了为期12480小时的 “火星之旅”。

将1248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应为: (A) 12.48⨯103 (B) 0.1248⨯105 (C) 1.248⨯104 (D) 1.248⨯103。

3. 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AB 、AC 边上,DE //BC ,若AD :AB =3:4, AE =6,则AC 等于: (A) 3 (B) 4 (C) 6 (D) 8。

4. 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 (A) 20 (B) 16 (C) 12 (D) 10。

5. 从1、2、3、4、5、6、7、8、9、10这十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取出 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A)51 (B)103 (C )31 (D)21。

6. 将二次函数y =x 2-2x +3化为y =(x -h )2+k 的形式,结果为:(A) y =(x +1)2+4 (B) y =(x -1)2+4 (C) y =(x +1)2+2 (D) y =(x -1)2+2。

7. 10名同学分成甲、乙两队进行篮球比赛,它们的身高(单位:cm )如下表所示:设两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依次为甲x ,乙x ,身高的方差依次为2甲S ,2乙S ,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 (A) 甲x =乙x ,2甲S >2乙S (B) 甲x =乙x ,2甲S <2乙S(C) 甲x >乙x ,2甲S >2乙S (D) 甲x <乙x ,2甲S >2乙S 。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佚名
【期刊名称】《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年(卷),期】2010()11
【总页数】6页(P45-50)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中等学校;电流表;凸透镜成像规律;动力臂;电压表;闭合开关;招生考试;北京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北京市2006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试卷 [J], ;
2.北京市2006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卷) 物理试卷 [J], 无
3.北京市海淀区2005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卷 [J], 无
4.200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标卷) 物理试卷 [J], 韩宝财
5.200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英语试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朝阳区2010年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学科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

北京市朝阳区2010年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学科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

A .用切蛋器切熟鸡蛋B .压路机装有很重的碾子C .用斧头劈木柴D .用“小提手”提塑料袋图1 乒乓球拍上 粘贴橡胶皮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总复习物理学科试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满分为100分)学校 班级 成绩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 ]1.如图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2.如图2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 .两个物体只要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 .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4.图3所述的事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5.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机械用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B .机械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 .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6.在图4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托盘天平 镊子 钢丝钳修剪树枝的剪刀图2 汽车轮胎上有 凸起的条纹拔河比赛时运动 员用力蹬住地面 在转动轴承 中装有滚珠 图3[ ]7.甲、乙两同学沿同一直线推一辆静止在光滑地面上的小车,甲用100N 的力向左推,乙用80N 的力向右推,则小车受到推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 .20N ,向右B .20N ,向左C .180N ,向左D .180N ,向右 [ ]8.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压的值是固定不变的B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C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0.76m 的水银柱高D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粗细不同,测出大气压的值也不同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乒乓球的直径约为80mmB .一个普通苹果的质量约为1kgC .普通教室的高度大约为6mD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10.如图5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个杯子,关于杯子和桌面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桌子只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B .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杯子对桌子的压力的合力为零D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1.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块砖A ,然后在它上面再放同样规格的半块砖B ,如图6所示,则B 对A 的压强与A 对地的压强之比是A .1∶2B .1∶1C .1∶3D .2∶3 [ ]12.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盐水、水、植物油(ρ盐水>ρ水>ρ植物油)的三个相同的烧杯,液面高低如图7所示,然后将三个烧杯中的液体都分别加满,则关于三种液体的种类和加满后三个烧杯中液体的质量m 甲、m 乙、m 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甲是水、乙是盐水、丙是植物油, m 乙>m 甲>m 丙B .甲是水、乙是植物油、丙是盐水, m 乙>m 甲>m 丙C .甲是水、乙是植物油、丙是盐水, m 丙>m 甲>m 乙D .甲是盐水、乙是植物油、丙是水, m 乙>m 丙>m 甲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的不得分.) [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不一定为零D .若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它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 ]14.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图6图5 甲 乙丙 图7A .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就改变C .物体不受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不变D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 ]15.一只箱子重3000N ,放在水平地面上,若用300 N 的水平推力将箱子沿地面匀速推动10m ,所用的时间是60s ,则A .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300 NB .推力做功3300J ,功率为55WC .推力做功3000J ,功率为50WD .重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 ]16.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5所示,则它们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 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F 甲>F 乙>F 丙B .F 甲=F 乙=F 丙C .ρ甲>ρ乙>ρ丙D .ρ甲<ρ乙<ρ丙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17.质量为5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N (g 取10N /kg )。

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

分布在第12、22、23、35、37、38题总分值26分。

其中前30%多的尖子学生能做,
60%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做的题目分值约18分。

三、试卷总评与建议
1、总体评估:偏重于应用物理知识的考察,注重整体法的受力分析,控制变量法分析问
题的思想,为初高中衔接做好铺垫。

试卷平均难度属于中等偏难,试题的
难易梯度明显,在保证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区分
度。

2、平均分期望:71±2
3、试卷变化规律:与09年试卷对比可看出,今年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

较多,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削弱了复杂计算,加强了实验探究的考
析特性和对学生灵活性及严谨性的考察。

今年计算大题特别注重
干扰能力的考察,应用性考察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显,对学生
出了较高要求。

4、给新初三考生的建议:掌握知识不能停留于表面,应该深度理解,如:力和运动,电

现象。

熟悉常考的物理模型,掌握对应方法,举一反三。

注重
格及从图像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养成实验语言严谨的良好。

2010北京中考物理压轴题

2010北京中考物理压轴题

中考物理压轴题1一、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的水和足够多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力分别是0.9牛和0.8牛,酒精的密谋为0.8×103 kg/m 3。

1.分析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的浮沉状态 2.求小球的密度解:假设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均不漂浮,或悬浮或一漂一悬,则应有:1==GG F F 浮酒浮水因与题目已知条件矛盾,故不可能;假设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均为沉底,则应有: 球排酒排水V V V ==810===酒水球酒球水浮酒浮水ρρρρgv gv F F因与题目已知条件矛盾,故也不可能。

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时,只能是一漂一沉。

又因为酒水ρρ>,所以小球在水中一定是漂浮,在酒精中一定是沉底的。

(2)因小球在水中漂浮,G F =浮水 ∴球球排水水gv gv ρρ= 球排水水球V V ρρ=①由已知条件:牛牛球酒排水水排酒酒排水水浮酒浮水8.09.0===gv gv gv gv F F ρρρρ1098.09.0==水酒球排水ρρV V得109==球排水V V ②将②式代入①式得: 33/109.0109米千克水球⨯==ρρ二、体积为1.0×10-3m 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米,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 2(g 取10N/kg )。

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②木块的重力;③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图1④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高度为4厘米,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解:①5N;②5N;③125Pa;④0.83×103kg/m3三、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姆,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b点,电压表与的示数之比为5:7,R2与R消耗的功率之和是R1消耗功率的4倍,求:①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ab③滑动变阻器滑片在a、b两点时R1消耗的功率比解:①1:1;②25欧;③4:1四、如图3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秒内物体移动了8米,接力F做的功为1280焦。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B C D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 理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 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 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D AB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图2 图1法 拉 第 A 焦 耳 B 安 培 C 欧 姆 D 图3A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 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图4 A B C D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 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亮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暗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暗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亮11.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

2010北京中考物理2篇

2010北京中考物理2篇

2010北京中考物理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考试共有两篇连续写的文章,每篇文章的字数要求为3000字。

对于不知道该怎么写的同学,请直接跳过并转至下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不得出现任何与网址、人工智能、超链接、电话或广告相关的内容。

第一篇:物理实验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探索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

在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考试中,也涉及了一些常见的物理实验题目。

一、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实验这是一道常见的实验题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酸碱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酸碱性质。

实验步骤如下:1. 取几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如酚酞、苯酚酞、甲基橙和酚酞等。

2. 将少量的各种指示剂溶解在几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使溶液稀释。

3. 分别向每个试管中加入一滴酸性溶液和一滴碱性溶液。

4. 观察每个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下来。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对不同的酸碱指示剂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进而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二、光的传播速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装置观察光的传播速度。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平滑的墙壁,并在墙壁上标记出等距的几个点,将其视为参考点。

2. 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板,并在板上标记一个刻度尺。

3. 将塑料板竖直放置在墙壁上,并使板的底部与墙壁上的第一个参考点对齐。

4. 在墙壁上的第二个参考点处放置一个光源,如一支手电筒,将其射向塑料板。

5. 观察光从光源经过塑料板到达墙壁上的各个参考点所经历的时间差。

通过观察时间差,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结论。

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实验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这些是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考试中涉及到的两个实验题目。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的规律和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第二篇:物理定律与应用物理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考试中,也涉及了一些与物理定律相关的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D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 理 试 卷学校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 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D A B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图2图1法 拉 第 A焦 耳 B安 培 C欧 姆 D图3A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图4 ABCD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 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10.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亮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暗 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暗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亮11.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

图7所示的四幅电路图中,既符合上述设计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1图7AB 2C 1D图5ABCD筷 子 钳 子 天 平 镊 子12.如图8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

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

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

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等于4S甲。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1=p2,F1>F2B.p1<p2,12F1=F2C.3p1=p2,6F1=F2D.p1>p2,F1= 4F2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12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螺线管能够产生磁场B.电动机能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就会改变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16.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B.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三、填空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7.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的镜片应选用透镜。

(选填“凸”或“凹”)18.中秋的夜晚,小华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小华选择的参照物是。

19.汽油机在“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

20.飞机起飞升空时,机翼上方气流的流速比机翼下方的大,则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机翼下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

21.一根阻值为50Ω热量为J22.如图9合开关S的示数为4V片P位于B数为11V。

则电阻23.如图10体AF1。

将物体A对物体A的拉力为h1。

然后,将物体细绳对物体AF2与F3之比为5:g取10N/kg的密度是kg/m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24~27、31、33题各2分,28、29、30、32、34题各3分,35题7分)24.如图11所示,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5.图12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Ω。

26.图1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图11图1327.小英按图14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值。

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4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电阻R 的阻值为 Ω。

28.小敏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后,。

15相同。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 温度计。

(选填“水银”或“酒精”)图14甲30.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能比较 。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 和B ,是为了观察蜡烛B 是否与蜡烛A 所成的像 。

31.定值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P 随通过R 的电流I 变化出动力臂L 1和动力F 1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帮助小梅归纳出动力F 1跟动力臂L 1的关系: 。

透明玻璃34.小林用纸杯、塑料片和水做实验。

他将纸杯装满水,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另一只手抓住杯底,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

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他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如图19所示。

小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是由于塑料片被水粘住了,与大气压无关。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35.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两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 1与R 2并联时,如果R 1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R 1与R 2b 为常量)”。

请你五、计算题(共1636.质量为0.2kg[水的比热容为37.图20电阻为R A 率之和为P 1;阻为R B 时,电压表示数为9V ,电流表示数为I 2,电阻R 1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为P 2。

已知:P 1等于P 2,电阻R 1与R 2之比为1:2。

求:(1)电阻R A 与R B 的比值; (2)电源两端的电压U 。

图20图1938.图21甲是海洋中学科技小组设计的打捞水中物体的装置示意图。

DB是以O点为转轴的水平杠杆,OD的长度为1.6m。

水平甲板上的配重E通过细绳竖直拉着杠杆D端,配重E的质量m E为225kg。

安装在杠杆DB上的行走装置由支架、动滑轮X、提升电动机、定滑轮K构成,行走装置的质量m为25kg。

电动机Q可以通过定滑轮S和动滑轮X拉动行走装置沿BO水平滑动。

固定在提升电动机下的定滑轮K和动滑轮M组成滑轮组Y,当行走装置处于杠杆DB上C点的位置时,提升电动机拉动绳子H端,通过滑轮组Y竖直提升水中的物体A。

物体A完全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Y的机械效率为η1,甲板对配重E的支持力为N1;物体A全部露出水面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Y的机械效率为η2,甲板对配重E的支持力为N2。

滑轮组Y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行走装置受到的水平拉力始终为零,杠杆DB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乙图21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24.见图25.2010 26.127.0.4 28.54 29.(1)30.(1(231.9W32.(1)大于 (2)照相机33.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为2N 、阻力臂为0.15m 且保持不变,则11mN 3.0L F ⋅=34.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先用铁钉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

用手指堵住杯底的孔,将纸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将杯口盖严,用另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将纸杯倒置,移开按住塑料片的手,然后,放开堵住孔的手指,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马上落下来。

35.实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断开开关,调节电阻箱R 2的阻值。

闭合开关S ,用电流表A 1测量通过定值电阻R 1的电流I 1,用电流表A 2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I 2,将R 1、I 1、I 2、R 2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3)仿照步骤(2),分别改变5次电阻箱R 2的阻值,用电流表A 1分别测量相应的电流I 1的数据,用电流表A 2分别测量相应的电流I 2的数据,并分别将R 1、I 1、I 2、R 2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利用公式R =IU =211I R I ,分别计算出6次并联电路的6个等效电阻,并分别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解得:21I =21U =)(A 11R R I + , 2U =)(B 12R R I +解得: 15R +A 9R =B R 4 ①电源两端电压不变,)(2A 11R R R I ++=)(212R R R I B ++ 解得:2A 13R R R ++=B 2R ②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2121=R R ③ 由①②③式得:1B 2R R = ④将④式代入①式解得: 61BA =R R(2)由图3甲得: UU 1=2A 1A 1R R R R R +++=52, 解得:V 15=U38.解:(1)物体A 在水中匀速上升h 1的过程中,物体A 的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

F 1= 浮F g m A - F 浮=Vg 水ρ=200N F 1=300 N物体A 2η根据η1∶η2=9∶物体A 置、动滑轮M 和物体A 图如图5所示,配重E 示,杠杆上C 点、D F C1= G -F 浮G = g m G mg A ++动D1E 1F g m N -=⋅'D1F OD =⋅'C1F OC F C1= C1F ',F D1= D1F ' 物体A 离开水面后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行走装置、动滑轮M 和物体A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如图8所示,配重E 的受力分析图如图9所示,杠杆C 点、D 点受力分析图如图10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