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直接选举,就是由选民自己投票选举, 间接选举,就是由选民选出代表代表 自己参与选举。
当今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直接选举, 即由选民直接选出议员,只有少数国家采 取间接选举,为什么我国直接选举只到县 一级,而不在全国采用直接选举?
各级国家公职人员,是 直接选举产生的,还是 间接选举产生的呢?
由该级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选举(或决定) 产生的,所以属于间 接选举。
公民选出国家代表 机关代表和领导人 是为了什么呢?
管理国家、 组织国家政权, 实现人民民主。
选举的权利是人民参加国家管 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请投上你神圣的一票。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居于我国政治权利 的首位,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组 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 径,所以它是庄严神圣的。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重要性
在美国有13个州的法律明确规定,凡是赤贫者 或领取救济金的选民,一律不参加投票;各州法律 还规定,选民要想作为国会议员的候选人必须交纳 保证金。
居住期限上的限制
法国、比利时规定至少要居住6各月;加拿大、 芬兰规定至少要居住1年;挪威规定必须居住5年; 泰国规定必须住满20年。
教育程度上的限制:
新加坡宪法规定,必须会说、会读、会写至少下 列语言(英语、马来语、中国官方语和泰米语)之 一者,才有选举权;巴西规定,只有识字并能用本 国语言表达思想的人有选举权。
资料:在美国,要在国家权力机构中 谋求公职,需要花大量的钱。据统计, 1994 年,赢得竞选的参议院候选人平 均花费为450万美元,总统的竞选费用 之巨更是令人咋舌。美国 1996 年总统 选举和国会改选的总费用高达 17.62亿 美元,其中总统选举的费用高达 11.52 亿美元。
财产资格上的限制:
具备怎样的条件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具备怎样的条件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那么,具备怎样的条件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案例分析
2022年,某市将要举行市长选举,一位年满18岁的公民想要参与选举,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于是他来到当地选举委员会咨询。
法律解析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 年满18周岁;
3. 有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
4. 具有合法的住所或者长期居留证明;
5. 具有相应的选民资格或者被选举资格。
其中,选民资格是指具有选举权的资格,被选举资格是指具有被选举权的资格。
具体来说,选民资格包括:1. 具有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
2. 具有合法的住所或者长期居留证明;
3. 在选民名册上注册。
而被选举资格包括:1. 具有选民资格;2. 具有被选举权的资格。
法条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第三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年满十八周岁,有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有合法的住所或者长期居留证明,具有相应的选民资格或者被选举资格。
结论
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有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具有合法的住所或者长期居留证明,具有相应的选民资格或者被选举资格。
其中,选民资格是指具有选举权的资格,被选举资格是指具有被选举权的资格。
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关案例

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关案例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一国的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故有些国家又把公民的基本权利称为宪法权。
(一)平等权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其含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二,国家机关对公民平等权利的保护,对公民履行义务平等的约束,平等的要求。
第三,所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
第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还包括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包含以下内容:(1)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3)公民有依照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民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一项权利。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言论自由就是宪法规定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2)出版自由是公民以出版物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3)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聚集在一定场所商讨问题或表达意愿的自由。
(4)结社自由是公民为一定宗旨,依照法定程序组织或参加具有连续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5)游行自由是指公民采取列队行进的方式来表达意愿的自由。
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1框 公民基本权利练习

公民基本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条件:我国年满________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__________________的人除外。
②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________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________。
(2)政治自由①内容:我国公民有________、出版、________、结社、________、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______________,充分表达自己的________。
(3)监督权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________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________、控告或者________的权利,但是不得________或者歪曲事实进行____________。
②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身自由(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____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不受侵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受法律保护。
(2)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__________、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________的前提下,公民才能________、自由、________地生活。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1)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2)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人大代表选举知识问答

人大代表选举知识问答一、选举权利1.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公民与选民有什么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它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一般地说,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即为我国公民。
选民是指依照选举法的规定,经过选民登记,确认享有选举权和被选择权,并领得选民证的公民。
在我国,凡年满18周岁,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并依法进行了选民资格登记的中国公民都是选民。
选民与公民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民不仅有本国国籍而且必须年满18周岁,而公民却只有国籍限制; 2)不包括被依法剥夺了政治权利的公民,而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即便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仍属公民;3)只有依法进行了选民登记的人,才能称其为选民。
3.单位法定代表人、企业所有者或企业经营者是否可以代表单位职工宣布放弃参加选举?任何人无权剥夺选民依法应该享有的选举权利。
单位法定代表人、企业所有者或企业经营者,无权代表单位职工宣布放弃选举权利,只有选民本人不参加选民登记,自己放弃选举权利。
二、选区划分4.什么叫选区?选区是依照选举法规定实施选举区县(乡镇)人大代表时划分的区域。
选区是选民进行选举活动的基本单位,又是当选者的主要活动区域。
5.选区根据什么原则划分?依据选举法规定,选区划分有两个原则:1)选区可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2)选区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举一名至三名代表划分。
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大体相等。
6.划分选区有什么意义?选区的划分,是关系到选民参加选举活动,行使选举权的具体地方。
选区划分的合理,有利于换届选举顺利进行,有利于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行使,因此,应当充分重视选区划分工作。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 在此, 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此,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并没有分开。 被选举权并没有分开。另一种主张则认为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不是一致的而是分离的, 和被选举权不是一致的而是分离的,享有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的资格不同, 和被选举权的资格不同,有选举权未必有被选举 多数国家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了区分。 权。多数国家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了区分。享 有被选举权的资格要比享有选举权的资格更加严 格。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论是在内容上、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论是在内容上、实现的
另一种主张则认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是一致的而是分离的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资格不同有选举权未权 统一还是分离? 统一还是分离
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代议 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 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被选举为代议机关代 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在我国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否可 以分离,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以分离,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 是主张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同一概念 使用,认为两者同时存在, 使用,认为两者同时存在,是统一而不可 分离的,有选举权即有被选举权。 分离的,有选举权即有被选举权。我国现 行选举法就是这种理论的产物, 行选举法就是这种理论的产物,我国选举 法第3条规定 条规定: 年满18周岁的公民 周岁的公民, 法第 条规定:“年满 周岁的公民,不分
关于我国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理解

关于我国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正确理解我国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二是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其中,第二种途径就包括直接民主的方式,即公民直接行使自己的各项民主权利,管理各项事务。
而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的方式,是间接民主,即公民必须先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权力机关,再由各级权力机关代替公民去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而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是实现这种间接民主的必经程序。
对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理解。
从狭义上说,所谓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直接选举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而不包括选举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的人民代表的权利,以及选举产生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有被选举成为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从广义上说,所谓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各级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选举产生依法应当通过选举方式产生的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所谓被选举权是指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被选举成为各级人大代表和依法应当通过选举方式产生的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这样,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涉及的范围就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选举产生或者被选举成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权利;二是间接选举产生或者被选举成为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各级人民代表的权利;三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被选举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公民三大基本政治权利是什么

公民三大基本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主要是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
公民三大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
②我们应该选举那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健康条件和议政能力比较好的公民当人大代表,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认真对待,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①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②自由和法律的关系:我国公民享有合法的政治自由必须在我国法律范围内进行。
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法律和自由统一的,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
3.监督权①监督权包括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形式。
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公民基本权利公民权中基本的、主要的部分。
通常由宪法加以明确规定。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一国宪法确认的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人身等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资产阶级国家称为人权、公民权。
公民权中基本的、主要的部分。
通常由宪法加以明确规定。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