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财政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关于转发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冀财教〔2019〕78号)、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的通知》(冀教财〔2019〕29号)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教育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财教〔2019〕66号)、省财政厅等三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冀财教〔2020〕87号)等文件规定,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中职国家助学金”)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高等院校附属的中专部、中等职业学校等。
第三条中职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第四条学校应当开辟“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
第二章资助对象和申请条件第五条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六条根据国家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范围按扣除涉农专业学生后一、二年级在校生数的15%确定。
学校应按照《河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规定,将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
我省22个县的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22个县具体包括保定市的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张家口市的宣化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区;承德市的平泉市、承德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高校生均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高校生均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高校生均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省直有关部门,各省属公办高等学校:为加强我省高校生均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法》,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财教〔2014〕352号)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河北省高校生均经费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省财政厅、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2015年6月26日河北省高校生均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高校生均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法》及财政部、教育部要求,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结合我省高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校生均经费的资金来源为:省级预算安排的提高本科高校综合水平提升经费和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生均拨款水平补助经费;中央财政奖补我省的本科高校生均经费和高职高专院校生均经费。
按照中央财教〔2010〕567号、财教〔2014〕352号文件规定,高校生均经费口径为地方财力预算安排用于高校的基本支出(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专项项目经费、学生资助经费)、其它支出。
考核高校生均经费水平是以预算“2050205高等教育”、“2050305高等职业教育”科目地方年终决算数,按年底在校生人数计算,全省平均生均经费标准达到中央、省政府规定的年生均拨款水平(其中:普通本科高校生均经费标准为年生均12000元,到2016年底与教育部共建院校达到年生均16000元;高职院校2015年达到年生均标准6000元,到2017年底达到12000元)。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约 了中等 职业 学 校 的发 展 。
型 ( 等教 育 与 普通 教 育 ) 教 育相 比 , 高 的 仍 然 是 教 育 事业 发展 的 薄 弱环 节 。笔 者
四 、 业设 置 不 合理 。 乏 办 学特 色 专 缺
六 、办学 条 件简 陋 。学 校设 施 陈 旧
调 查 发 现 ,中等 职 业 学 校尤 其 是 县
( ) 市 所办 中等职业学校 ,普遍存在校舍
《 国务 院关 于大 力 发展职 业 教育 的决 陈 旧 、设 备 落 后 的情 况 。以 公办 学 校 为
间 由于政 府 所 提 供 的 政策 、资 金 等 方 面 定 》规定 “ 2 1 年 ,中等 职业 教育 招 例 ,财 政 只 负 责拨 付 学 校 日常运 转 及 少 到 00
}
发展 的 目标 ,表 明 了 国家 对 职业 教 育 事 了县 级 职 业教 育 中心 ,但 职 教 中心 的 规 业 发 展 的 重视 ,也 昭 示 着 我 国 中等 职 业 模 明显 偏 小 ,难 以承 担 职教 中 心职 责 。 教 育 发展 契 机 的到 来 。 尽管 中等 职 业 教 育在 “ 一 五” 期 十 三 、 办学 规模 未 落 实到 位
职业 教 育 是 国家教 育事 业 的 重 要 组
《 国务 院关 于大 力 发展 职业 教育 的决 展 状况 相 匹 配 的 专业 较 少 。中 等职 业 学
成 部 分 .职业 教 育 发展 的程 度 ,是 衡 量 定 》规定 ‘ 2 0 年 起 ,城 市教 育 费 附 校专 业 设 置 缺 少针 对 性 ,一定 程 度 上 偏 从 06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职业学校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职业学校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3.09.11•【字号】•【施行日期】2023.09.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职业学校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改发局,省属职业学校:为进一步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全面提升我省职业学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绩效评价方案〉〈河北省高等职业学校绩效评价方案〉的通知》(冀教职成〔2022〕15号)要求,现就开展2023年度职业学校绩效评价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价范围高职学校绩效评价工作面向2022年9月—2023年8月所有具有实际办学行为的高职学校,包括所有公办、民办以及职业本科学校(见附件1);中职学校绩效评价工作面向2022年9月—2023年8月所有具有实际办学行为的中职学校,包括所有公办和民办中职学校。
二、评价指标省级管理部门组织专家根据国家和我省职业教育最新文件精神以及工作部署,研究制定了《河北省中职学校绩效评价指标(2023版)》《河北省高职学校绩效评价指标(2023版)》(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指标》,见附件2和附件3)。
三、评价实施(一)学校自评请各学校按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绩效评价方案》《河北省高等职业学校绩效评价方案》工作要求,分别对照《绩效评价指标》,逐项开展自评工作。
除特别说明外,财务数据统计时间以自然年为基准,即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其他数据统计时间以学年为基准,即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77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77号](https://img.taocdn.com/s3/m/455cba6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6.png)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77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我省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务需求,融合发展。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有机融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
2、坚持优化结构,统筹发展。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含技工院校),统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统筹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形成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共同发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3、坚持制度引领,创新发展。
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财政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财政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10.24•【字号】冀财教[2013]165号•【施行日期】2013.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财政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冀财教〔2013〕165号)各设区市财政局、教育局,省直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财教〔2011〕405号),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和城市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办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低收费学前教育服务工作,积极发展城市学前教育,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1〕409号)精神,省级财政建立综合奖补机制,对各地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和城市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办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低收费学前教育服务等工作给予奖励补助。
现将《河北省财政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2013年10月24日河北省财政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财教〔2011〕405号),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和城市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办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低收费学前教育服务工作,积极发展城市学前教育,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1〕409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30•【字号】冀政[2006]32号•【施行日期】2006.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冀政〔2006〕32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加快推进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我省人力资源开发和国民素质提高,促进就业再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完善我省国民教育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是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还不适应。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各级人民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2、当前,我省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活力,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突出抓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演化趋势与区域差异研究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演化趋势与区域差异研究作者:***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31期[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是其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分析教育统计数据发现:2005—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呈现上升趋势,但在全国教育经费中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在经费结构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占绝大部分,社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各省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均呈现上升态势,但生均经费支出的不平衡程度逐渐加深;在各区域内部,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差异性最小,东部地区最大;在各区域之间,东部地区生均经费支出最高,而中部地区最少。
未来应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投入,建立符合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的经费投入体系;优化中职学校经费投入结构,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投资和办学;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督机制建设,有效监测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切实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投入;演化趋势;区域差异[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133-03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提升和投入分配合理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适切性的重要推动力。
但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本文通过对2005—2019年全国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与建议。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演化趋势(一)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总投入情况分析自2005年以来,我国逐年加大对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经费投入逐年上升。
2005年至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由8419亿元上升至50178亿元,年均增幅为13.60%,其中財政性教育经费由5161亿元上升至31396亿元,年均增幅为13.77%;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总投入由569亿元上升至1907亿元,年均增幅仅为9.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2月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D ec.2010筮!Q鲞筮兰塑一一&些:型丛丝!!i丝垫!!坐笪丝2竺竺塑竺型星丝!竺!!!生竺竺丝竺垫!丝生垫!!!型:!!型竺:兰●教育教学研究河北省财政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组(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近年来,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推动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河北省要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河北发展现状;财政性支持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0)04—0101—05中等职业教育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对具有相当文化基础者进行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中等技术管理人员和中级技术工人等。
中等职业教育主体主要由普通中专、职教中心、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四类机构构成,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培养各类各级初、中级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1.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
建设现代化中国,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人才,而且需要大批掌握熟练技术的劳动者。
高技能人才在加快实现经济方式转变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中等职业教育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就业水平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能够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对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作出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能够改善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满足不同职业对劳动力技能的特定需求,减少结构性失业,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
3.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通过培养各种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生产部门输送各种专业化的劳动者,这些技术人才在地方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可以更好地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二、政府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一)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范畴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大多数学者将其划归为准公共物品。
首先,它体现了社会的公共价值,对促进教育结构平衡和社会就业以及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外部效应;其次,中等职业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而且具有排他性,一些人享用了职业教育,就减少了另外一些人对其的享用;再次,中等职业教育跟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经济所能提供的资源可能而确定,通常不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来普及。
相对于义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而言,中等职业教育有很强的生产性、直接性和实践性,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收稿日期:2010—09一06基金项目:2009年度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ZD200917)作者简介:李雪筠(1964一),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向为财政税收政策与实践。
101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4期的范畴。
(二)政府主导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其发展需要政府主导。
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属于非垄断性公共产品,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也必然属于非垄断性公共产品。
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所承担的基本责任之一,所以,政府主导职业教育发展是其属性使然。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主导。
近年来,职业教育规模虽然进一步扩大,但总体看来,仍然是我同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结构发展不平衡,投入资金不足,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等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些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均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
三、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一)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概况河北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面向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和优惠政策,职业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截至2008年底,全省有中等职业学校781所,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110所,省级重点学校127所,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20万人,居全国第3位,具体情况如下:1.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8年,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了110万人。
针对河北省初中毕业生数量急剧减少的情况,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中职学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积极拓宽生源,扩大对高中毕业生、退伍士兵、农民工的招生,力争保质保量完成中职招生任务。
2.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结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河北省加大了培训力度。
2008年遴选了30个专业的460名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开展了28个专业的1600名省级骨干教师培训、5个专业的15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培训、100人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训和150人.102.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培训。
此外,还资助了28所中等职业学校特聘了56名紧缺号业的兼职教师。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3.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
目前,河北省组建了河北省交通职业教师集团、河北省装备制造职业教师集团、曹妃甸工业职业教师集团等15个职业教师集团。
职业教师集团的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河北省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能够基本满足重大经济项目对中初级技术人才的需求。
各市对辖区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整合,提高了办学效益和水平。
唐山市11所中等职业学校已整合为6所新学校,张家口市把5所学校合并打造为名校,邢台市将8所学校合并为4所骨干学校,保定、石家庄等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方案也即将出台。
(二)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亟待提高。
师资力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现阶段,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河北省中职专任教师中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2007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副高级以上教师有9252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88%;2008年副高级以上教师有9502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71%;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尤为重要,纵观河北省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双师型”教师比例低,仍然达不到30%的比例要求,直接影响着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2.中等职业教育与市场结合度不高。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职业教育既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又要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由于在市场竞争中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职业学校学生的质量和出路,也就成了衡量学校无形资产和产业价值的重要标志,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具备市场意识,洞察变化规律,掌握需求信息,科学预测人才需求并注重教育教学改革,这样职业教育发展才有希望。
河北省一直鼓励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市场,积极促成“校企合作”,但是与市场的结合度还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职业学校主动的多,行业企业主动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河北省财政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少,合作的领域有限,仅仅停留在提供实习基地、员工培训等方面。
3.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河北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资金投入力度还远远不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维持基本教学活动的需要。
由于在师资、设备等硬件、软件上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撑,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其职能,必然显得力不从心。
由于缺少资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严重短缺,硬件软件建设比较落后,教学用设备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只能“黑板上跑火车”、“纸上谈兵”。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多数职业学校的实践课‘严重“缩水”。
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车工实训课所需金属耗材不能满足需要,或根本买不起,只能用塑料棒代替;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焊工实训课所需焊条都不能保障,只能减少实训课的课时。
这样的课堂教学与实训课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可想而知。
在传统行业,设备的更新周期相对缓慢一些,而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比如I T行业的技术发展很快,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很快,如果硬件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成本测算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河北省计划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人力度。
为了能够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标准,我们对河北省2006--2008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培养成本情况做了详细渊查,以此测算2009年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正常运转的生均培养成本,从而制定出未来年度预计拨款标准。
本着办学水平规范,办学规模较大,学校发展稳定的原则,我们从河北省18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选取了87所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学校作为样本(以各中等职业学校事先填写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情况调查表》为选择样本),运用公式:生均培养成本=培养学生总成本/学生数,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成本测算:1.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培养成本。
通过计算,全省87所中等职业学校2006--2008年的学生培养总成本为268891.98万元,学生数为522298人,87所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培养成本为0.5759元,即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1名3年全日制符合相关专业规格的中等职业学生,每年所耗费用的全省平均水平为0.5759万元。
2.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培养成本。
经计算,经济发达的地市生均培养成本较高,如,秦皇岛市生均培养成本为0.8l万元,经济欠发达地区生均培养成本较低,如,承德市生均培养成本为0.46万元,最高和最低相差o.35万元。
3。
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培养成本。
(1)学校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生均培养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学校规模适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均培养成本可以降低到合适的程度。
学校规模越大,生均培养成本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