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0810~1510_简答论述真题汇总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习题与详细答案(含目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试题库目录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2)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2)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3)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5)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8)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8)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10)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1)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2)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2)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4)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15)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5)1、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5)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18)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19)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0)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1)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21)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22)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23)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人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3)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6)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27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9)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9)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2)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5)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6)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36)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37)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38)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9)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39)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论述题及其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其答案目录【上编综述】 (3)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5)【第一章】 (6)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6)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6)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7)【第二章】 (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8)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9)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9)【第三章】 (11)1、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1)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1)【中编综述】 (12)1、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P63-68) (12)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2)【第四章】 (14)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14)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4)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15)【第五章】 (16)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6)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其主要教训是什么? (16)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7)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7【第六章】 (19)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9)2、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9)3、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20)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P128) (20)6、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1)【第七章】 (22)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2)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2)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3)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些经验对今天有何指导作用?(P149) (23)【上编综述】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按章节(简答、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按章节(论述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三、简答、论述题一、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010.10)P2答: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3、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主要表现。
(2010.07)P3答: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官吏贪污腐败严重。
2、经济上,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
地租剥削、赋税征收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3、思想文化上,清政府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兵、绿营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三、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2012.07)P12答: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往,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围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生活极端贫困化。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2009.07、2011.01、2012.04)P14答: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阶级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参考答案1、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
答: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
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重大变化。
中国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进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21世纪初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外部环境。
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答:帝国主义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
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队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2、简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主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主独立的国家”。
不足:同盟会纲领中的民主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即孙中山说的政治革命,目的就是建立民国。
不足: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不足: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4、分析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相同点:①.领导阶段、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
②.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④.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组织与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议和吞运动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参考答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答:帝国主义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
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_论述题_完全汇总(1)

6.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10.试论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一方面,工人阶级运东促进知识分子寻找同其结合的方式。
另一方面,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逐步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1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1)是直接承继列宁主义而来,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第一章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P31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
P373.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P37—384.近代中国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P385.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P38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性质。
2.《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性质。
P45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P45—46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P465.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6.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及失败原因。
P487.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P49—508.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P509.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P51第三章辛亥革命1.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P542.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和意义。
P553.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P574.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P575.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主要斗争。
P59【2012年4月,简答题】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新文化运动及其重要意义。
P612.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P613.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P624.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P62—635.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的特点。
P63—64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P657.党的二大制定的纲领及其意义。
P668.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P699.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P70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国民党政府的军事独裁统治。
P722.南昌起义及其历史意义。
P75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及其意义。
P754.中国的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P765.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P796.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
P797.遵义会议及其意义。
P808.长征的伟大意义。
P81—82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010,1510】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二、【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1204】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2、相互关系:①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三、【论】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207,1310】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
5、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四、【简】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110,1201,1510】(特殊优点)【1504】1、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
2、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3、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五、【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1404】【多】主要矛盾。
【110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对矛盾的关系: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阶段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六、【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0910,1304】【多】两大历史任务。
【0907,130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在于,前者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后者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与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在于,只要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完成第二大任务是完成第一大任务的最终目的。
七、【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01】【多】【1210,1301,1307】1、社会制度的腐败。
近代以来封建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
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经常压制人民的反抗斗争,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导致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必然导致被动挨打。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八、【简】严复提出的救亡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07】【简】严复提出的救亡思想的主要思想及其意义。
【1107】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他翻译了《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他疾呼,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简】《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1004】《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下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二、【论】《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1104】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习、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性质:它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三、【论】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0904】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它是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3、它对儒家经典给以严厉的批判,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它和其它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四、【简】【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210】【1001】【多】原因。
【1110】太平天国失败原因:1、没有也不可能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推翻旧制度的革命纲领。
2、宗教迷信思想的危害。
3、宗派活动危害了起义队伍的团结。
4、封建思想的侵蚀,导致太平天国政权的蜕变。
5、在政略和战略上的错误。
6、在对外关系上,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本资认识和应有的警惕,甚至把他们误认为“洋兄弟”以致上当受骗。
五、【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0907,1110,1301】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六、【简】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207,1410】【多】【1304】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只注重西法练兵和办企业,而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洋务派仰仗西方列强来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顽固势力又多方阻挠。
七、【简】【多】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1007,1307】【0910】主要问题: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行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意义: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八、【简】【多】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0904,1107,1201】【1304】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戊戌维新运动在挨个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九、【简】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1010】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既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
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十、【简】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
【1504】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脱离人民群众。
第三章辛亥革命一、【简】【论】【多】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1410】及意义。
【0810】【0907,1007】【0910,1001,1004】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散打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主要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二、【论】【简】【多】1905-1907年,革命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多1201,1304】及重要意义【简0901,0904,1310】。
【论1301】局限性【简1107】。
意义和局限性【论1101】。
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意义:1、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2、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局限性:1、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
3、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这些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三、【简】1911年保路风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110】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发族权益的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
一开始各省立宪派员倡导文明保路但遭清政府的镇压。
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向请愿群众开枪,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四、【论】【简】1912年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307】【1510】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2、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3、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五、【论】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210】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