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鲷大全
美鲷小知识

何谓美洲慈鲷THE ORIGIN OF AMERICAN CICHLIDS美洲慈鲷,意指原产于美洲的慈鲷科鱼类。
它的分布极广,北起美国德州南部,一路往南延伸到南美洲,其中除了阿根廷之外,几乎中、南美洲各国的河川内都可见到慈鲷鱼类的美丽身影。
其中又以热带雨林区的代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是孕育美洲慈鲷的大本营。
由于受到地形分布与水域区隔的影响,美洲慈鲷在体型及外观上演变出极大的差异性,概括可分为四大类:>体长在20公分以上,属于中大型的掠食性鱼类,如花猪、红魔鬼、血鹦鹉、花罗汉等。
>体长在10公分以下,颜色绚烂,饲养难度较高的短鲷类。
>外型扁平,温驯优雅的神仙鱼。
>外型同样扁平,但色彩更瑰丽多变,各鳍均较神仙鱼短的七彩神仙。
由美洲慈鲷的原始栖息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来看,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特质,这也是在繁养殖时该具备的最适条件。
整体而言,美洲慈鲷的原产地以有遮荫的和缓水流的河川为主,水温在22~28℃之间,水质为偏弱酸性(pH5.5~6.5)的软水,活动范围多在水域的中层或底层。
由这些环境因素来看,美洲慈鲷的生存条件,显然与前二期季报所介绍原产于湖泊的非洲慈鲷有极大的不同。
亚马逊河概况PROFILE OF AMAZON RIVER虽然美洲慈鲷分布的幅员广阔,但以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为最主要的产地。
亚马逊河源于南美西岸的安地斯山脉,全长约为6300~6700公里之间,与非洲的尼罗河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河。
不过就水流量而言,亚马逊河无疑居冠,占全球流入海洋的淡水量的五分之一。
横跨赤道的亚马逊河不仅是一条河流,事实上是集结了近千条支流交织而成的一片区域,其支流中长度超过1600公里的就有17条之多,如尼格罗河、奥利诺科河、新固河等,都是慈鲷鱼类资源丰沛的河流。
亚马逊盆地在过去曾是连接大西洋的一个湖泊,目前剩下的水域即为亚马逊河流域,整个盆地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雨林区,平均每年累积降雨量约300公分。
玫瑰鲷的养殖方法

玫瑰鲷的养殖方法
玫瑰鲷的别名:白狮王、黑带丽体鱼。
特征:玫瑰鲷为变种鱼,原生种有9条黑色的横条花纹,体色为灰白色。
身长:8-15厘米。
原产地:中美洲的危地马拉。
雌雄区别:雄鱼背鳍、臀鳍的末端稍尖较长。
饲养难度:容易饲养。
食性:杂食性,爱吃动物性活饵料。
繁殖方法:选体长10厘米以上的作亲鱼,水箱内放1个侧倒的小花盆作繁殖窝,产卵完毕即捞出亲鱼。
受精卵经4天孵出仔鱼。
繁殖能力:强,一年可繁殖多次,1尾雌鱼可以产卵200-400粒。
ph:6.8-7.1。
水温:24-26℃。
放养形式:性情凶猛,会攻击别种鱼,吞食小鱼,不宜和其他热带鱼混养。
活动区域:中、下层水域。
特殊要求:喜欢在水草多的环境中产卵。
其他同类鱼还有白师头、狮王、蓝眼皇后。
美洲慈鲷资料大全【水族圈低调分享】

美洲慈鲷资料大全【水族圈低调分享】北美慈鲷鱼网纹狮头学名:Vieja fenestratus中文名:网纹狮头、蓝摩西、红摩西(黄化种)分布:南墨西哥体长:35CM习性:攻击性强,和大多数墨西哥南部的火口一样,都需要底砂沉木等。
胭脂火口胭脂火口,学名Cichlasoma maculicauda,英文俗名Black Belt Cichlid。
主要分布在南墨西哥至巴拿马运河,属大型北美慈鲷。
外形特征体长12~30cm,与紫红火口相似,但颜色比较朴素。
由于其面颊下缘鲜红的色泽而因此得名“胭脂火口”。
其喉咙部位呈鲜红色,该鱼种的雄鱼额头会隆起。
其底色可以变化自紫灰白色到灰色,体侧中央部位有一条黑带。
其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可与其他中美洲大型慈鲷混养。
饲养胭脂火口的饲养水温最佳为22~28℃,水质PH最佳为6.5~7.0。
主要在水域的底层或中层活动,通常情况下它们只是静静地停留在某一角落,但是在繁殖季节会变的比较暴躁凶猛,有时会把别的鱼打的遍体鳞伤,所以饲养环境最好有沉木或石块供其躲藏。
绿翡翠绿翡翠学名Vieja regain,别名紫钻妖姬,杂食性鱼种。
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南部,体长30~35㎝,是北美V属大型慈鲷。
绿翡翠独有的金属绿色和鲜红的鱼鳍,让它成为最受欢迎的V属鱼之一。
饲养水质PH为7.8~8.5为宜,体长虽然体型大,但是性情却温顺到很难与同属鱼同体型鱼安全混养的程度,如果想让它茁壮成长,就最好不要和同体型的凶鱼混养。
人工饲养的绿翡翠如果喂食一般的慈鲷饲料或者红虫等饵料,容易将鱼喂的过肥,过度肥胖的翡翠不仅颜色差,且繁殖困难。
为了让翡翠的颜色更加漂亮和成功繁殖,建议多喂一些蔬菜或者粗粮。
天网火口天网火口也叫它“蓝帝火口”或“蓝帝王”,学名Viejia zonatus,体长30~35㎝,原产于墨西哥南部,属于北美洲中大型观赏鱼种。
外形特征天网火口鱼体色泛灰白,灯光下三鳍会发出像钻石般蓝色光芒,身上腹部呈白色。
鲷科鱼类知多少

鲷科鱼类知多少鲷科鱼类体呈卵圆或椭圆形,侧扁而高,背缘轮廓有点圆凸。
头大,前缘轮廓较陡。
口前位,较小,上颌稍能伸缩,上颌骨后缘不达眼中线,口闭时被眶前骨遮盖。
颌齿发达,可分化为犬状齿、扁平齿和臼齿,腭骨具齿。
背鳍1个,鳍棘部与鳍条部连续,无缺刻,具10~13棘,9~17鳍条,少数种类也有数枚鳍棘延长,甚至呈丝状。
臀鳍具3棘,7~15鳍条,通常第二鳍棘最强。
尾鳍凹形或叉形;胸鳍尖长;腹鳍胸位,具1棘,5鳍条,基部有1枚腋鳞。
本科全球共38属170种,我国记录有6属15种,其中浙江沿海有分布的有7种。
黄鳍棘鲷 Acanthopagrus latus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四长棘鲷Argyrops bleekeri、二长棘犁齿鲷 Evynnis cardinalis 、黄犁齿鲷Evynnis tumifrons、真赤鲷 Pagrus major、平鲷 Rhabdosargus sarba。
其余8种,仅分布于台湾海域及南海。
“鲷类”外形及相关术语图示(依FAO)黄鳍棘鲷 Acanthopagrus latus (Houttuyn, 1782)英文名:Yellowfin seabream;日文名:キチヌ俗称:黄鳍鲷;赤翅仔、黄脚立、黄脚腊(闽南、台湾);黄郎体呈长椭圆形,侧扁;体背面狭窄,从背鳍起点向吻端渐倾斜,腹面钝圆,弯曲度小。
头中等大,前端尖,眼中等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微凸,略大于或等于眼径。
鼻孔2个,紧位于眼的前方。
口中等大,呈水平状,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瞳孔前缘下方。
上下颌前端具圆锥齿6枚,上颌两侧一般具臼齿4行(有时有第5行),以第三行后端臼齿为最大,下颌两侧具臼齿3行,以第二行后端数枚最大,第三行甚短。
腭骨具3行臼齿;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盖骨后缘具扁平钝棘。
体被薄栉鳞,头部除眼间隔、前鳃盖骨、吻端及颊部外均被鳞,颊部具鳞5行。
背鳍及臀鳍棘部具发达鳞鞘,鳍条基部被鳞。
这下懂了,50种鲷鱼类,经常撞脸,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很难分辨

这下懂了,50种鲷鱼类,经常撞脸,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很难分辨*鲈形目鲷科下的所有品种鱼类统称为“鲷鱼”,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种类甚多、各具特点的鲷鱼。
此类鱼是一种上等食用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红烧、干烧、炖、刺身造姿、清蒸、酱汁等。
或许,常常亲尝各种鲷鱼的你,徒有一腔“饕餮”之心,却对它们的身份信息一无所知。
而且,鲷与鲷之间又经常撞脸(外形),真的很难分辨呢!你肯定想问:这些鲷鱼该如何区分呢那么,现在,就带着问题,一起去看图识“鲷”吧!1、黄背牙鲷拉丁学名:Dentexhypselosomus俗称“赤鯮”、“赤章”,体背侧呈鲜红色,腹部逐渐变淡,带金黄色光泽;背鳍基部下方体侧具3个大型黄斑,软条部后方背侧另具1个暗黄色斑,前鼻部与吻部之间具黄色污斑,背鳍硬棘及鳍膜呈橘黄至淡红色,基部具一条透明的纵线,软条及鳍膜则为橘黄至黄色,最大体长为30.6cm。
2、黄鳍棘鲷拉丁学名:Acanthopagruslatus俗称“黄鳍鲷”、“赤翅仔”、“黄脚立”、“黄脚腊”。
其背鳍呈灰色,胸鳍、腹鳍及臀鳍在鱼体新鲜时会呈现鲜黄色,有时在鳍膜间具黑纹;尾鳍为灰色,具暗色缘,下叶具黄色光泽。
黄鳍棘鲷的最大体长为35.2cm。
3、平鲷拉丁学名:Rhabdosargussarba俗称“枋头”、“邦头”、“锡鲷”、“白加腊”,体表呈银灰色,体侧有淡青色纵带,腹鳍和臀鳍颜色略黄,尾鳍上下叶末端尖,大部为深灰色,仅下缘鲜黄色,最大体长为80cm。
4、布氏长棘鲷拉丁学名:Argyropsbleekeri俗称“布氏长棘鲷”、“盘仔”、“锅盖”、“胡须魬仔”,前4根背棘延长如丝状,臀鳍小,胸鳍长,长于腹鳍,尾鳍呈叉形,体呈淡红色而带银色光泽,体侧有数道红色的横带,最大体长为35cm。
5、青衣鱼中文学名: 舒氏猪齿鱼别称: 青衣鱼,黑斑猪齿鱼、青衣寒鲷。
本鱼体延长而呈长卵圆形,头部背面轮廓圆突;上颌较短,向后不达眼前缘;上下缘各具4犬齿。
日料顶级鲷鱼大赏

日料顶级鲷鱼大赏“花中樱为王,鱼中鲷为尊。
” 在日料的殿堂中,鲷鱼一直如神一般的存在。
在全日本的各大海鲜市场,大约有170多种鲷鱼,但其中最为美味的只有48种。
在这48种鲷鱼中,又分为超级美味、非常美味、美味等三大类。
其中超级美味的鲷鱼被列入5星级鱼类,只有16种。
而非常美味的则被评为4星级鱼类,有32种。
此外,还有20多种鲷鱼只被评为美味(3星级),如胡椒鲷等等,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小编今天只将48种最美味的鲷鱼整理成文,以后在日料店遇到不同的鲷鱼,就可以拿出来对照一下。
1、条纹鯛(5星级)成鱼体长20cm左右。
鱼身有5根很明显的黑色纵横条纹。
这不是一般的食用鱼,在日本被列为超高级的鱼类之一,喜欢栖息在100米深的浅岩礁海域。
分布于青森县~九州南岸,濑户内海伊测滩,朝鲜半岛南岸、济州岛、中国台湾、浙江省~广东省沿海。
应季从秋天到冬天,鳞容易剥落。
皮虽然薄,但很结实。
鱼肉可做成顶级鲷鱼刺身或寿司,鱼皮炙烤也很好吃。
2、壶鲷(5星级)成鱼体长25厘米左右。
市场少见,价格昂贵,可遇不可求,尽管这种鲷鱼的外形不怎么好看,但味道是鲷鱼中最顶级的,所以再贵也要拿下。
其鲜美绝伦的口感,必定令你吃过一次终身难忘。
绝对是鲷鱼中高逼格的顶级美味代表。
3、赤尼鯛、赤甘鯛(5星级)在关东地区被奉为超高级鱼类之一,市场上最低价格为每公斤15000日元,有时会超过2万日元。
主要产地长崎县、岛根县、山口县、京都府、福井县、石川县日本海很多。
季节从秋天到春天,个体越大越美味,鱼身主要出品刺身,肉质雪白,鲜美无比。
鱼头和鱼骨炙烤。
鱼皮的口感微甜,烤后有种独特的味道。
4、黄駁姫鯛(5星级)成鱼体长40cm左右。
全身透着黄金般的色泽。
喜欢栖息在海底100米左右的岩石礁域,分布于日本小笠原、冲绳,中国香港,南中国海。
鳞薄但坚硬。
皮厚,鱼肉做成刺身超级美味。
是一种超高级的鲷鱼。
6、真鲷(5星级)真鲷最大的可达体长1米左右。
栖息在水深30米左右到200米的海底礁域、沙砾底、沙底。
热带鱼品种大全

热带鱼品种大全
热带鱼主要生长于热带水域,它们的家乡主要在东南亚、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
热带鱼的品种非常的繁多,而且每一种热带鱼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色和体型。
我们常见的热带鱼主要有以下品种:月光鱼、孔雀鱼、摩利鱼、剑尾鱼、代表品种:黄金鳉、琴尾鳉、宝贝漂亮、虎皮鱼、斑马鱼、红尾黑鲨、白云山金丝鱼、红绿灯、宝莲灯、红鼻剪刀、刚果霓虹灯、反游猫、狗仔鲸、帝王猫、鸭嘴鲶、豹鼠、熊猫鼠、绑眼鼠、珍珠鼠、皇冠豹、直升机、小精灵、黑钻异型、蛇仔、三间鼠、丽丽鱼、接吻鱼、泰国斗鱼、珍珠马甲、神仙鱼、地图鱼、七彩凤凰、七彩神仙、阿里、马面、非洲王子、刚果凤凰、凤尾短鲷、黄金短鲷、酋长短鲷、阿卡西短鲷、七星刀、虎纹刀、黄金刀、斑纹刀、红苹果、蓝美人、燕子美人、霓虹燕子、银龙、黑龙、金龙、红龙、月光鱼、摩利鱼、银摩利、剑尾鱼、雄红剑、青剑三叉琴尾鳉、珍珠琴尾鳉、美国旗鱼、虎皮鱼、蓝斑马、红斑马、珍珠斑马、大斑马、红尾黑鲨、彩虹鲨、玫瑰鲫、樱桃鲤、银鲨、长鳍鲫、金丝鱼、捆边鱼、黑鲨、红鳍鲫大神仙鱼、黑神仙鱼、埃及神仙、五彩神仙鱼、七彩神仙鱼、橘子鱼、红宝石鱼、蓝宝石鱼、菠萝鱼、地图鱼、火口鱼、德洲豹、金钱豹、画眉鱼、七彩凤凰、蓝玉凤凰、斑尾凤凰、斑点短鲷、翡翠凤凰-斑迪乌莉、白玉凤凰、红肚凤凰、非洲凤凰、血红鹦鹉、红魔鬼、火鹤鱼、皇冠三间、花罗汉、 T字短鲷、阿莲卡蓝袖鲷、白蓝特短鲷、霸王短鲷、红钻石、阿卡西短鲷、蓝王子、杰克天使、黄金战船、橘子鱼、红宝石鱼、蓝宝石等等。
【金目鲷】鲜美的深海红色吉祥鱼——金目鲷

【金目鲷】鲜美的深海红色吉祥鱼——金目鲷红色在中国人眼里代表的是喜庆和热情。
结婚要用大红嫁衣,过年过节贴红红的对联,烧红红的鞭炮,更不用说那个让人喜爱的红包了。
在食材界也有很多红色的食物,比如最符合新年气息的红鱼——金目鲷。
金目鲷生活在200米-800米的深海,因为色泽鲜红,味道鲜美而著称。
金目鲷除了颜色鲜红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眼睛很大,金目的称号并没有名过其实。
因为金目鲷的收获季是在冬季的12月至2月,正好赶上中国的春节期间,因此金目鲷成为一些家庭春节餐桌上的必备吉祥鱼。
本期红餐网食材档案就为大家介绍金目鲷。
食材档案名称:金目鲷别称:大眼鱼、红鱼、吉祥鱼产地:太平洋和印度洋金目鲷的主要捕捞季节在冬季的12月至次年的2、3月份,油脂含量适中,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在日本美食的刺身、炙烤、寿司、煮鱼料理中属于高级鱼种。
日本的伊豆,四国等地区都是金目鲷的著名产地。
虽然日本人把金目鲷算作鲷鱼类,其实它是混进鲷鱼家族的,真的鲷和鲈鱼、石斑以及鲭花鱼科的鱼(鲔鱼、鲭花鱼等)都属于鲈鱼目,而金目鲷则属于金目鲷目。
金目鲷的营养价值每百克金目鲷鱼肉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富含蛋白质,DHA,EPA等。
特别是鱼头颅腔内含有丰富的脂肪和钙质,营养价值很高。
金目鲷富含钙质,非常适合小孩以及老年人食用。
深海野生金目鲷是做刺身首选。
金目鲷油脂含量适中,肉质细腻,在日本美食的煮鱼料理中属于高级鱼,低热量,还有优质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
由于金目鲷是高级鱼种,整条金目鲷的煮鱼料理通常在中、高级日本料理店才会提供,而且价格不菲。
金目鲷的烹饪金目鲷的眼睛特别大,下鳍也较大,体型也较大,法式料理,西班牙料理,日本料理店和饭店用约3~5斤左右的规格,肉质相当Q嫩,鱼肉具有甜香浓郁的味道,鱼柳短且深,陡然变尖细,颜色浅粉,肌理紧实,中层成片状,口感肥而不腻,和三文鱼档次不相上下。
金目鲷的做法金目鲷肉柔软清淡,刺少肥美,被誉为“白身鱼之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名:Vieja argentea 中文名:银翡翠35CM分布:在南墨西哥( Rio Coatzacoalcos )与危地马拉之间本种在1991年才被正式定名,算是较新的鱼种,幼鱼时期身体上会有黑色斑块,有些没有.成鱼黑斑会逐渐退去,优秀的成年个体完全没有黑斑.在原产地环境下以水草和藻类为主要食物,在人工环境下虽然也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但植物性蛋白的添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名:Vieja bifasciata 中文名:苹果学名:Vieja guttulatum 中文名:龙王分布:南墨西哥习性:杂食性情:高攻击性体形: 35 - 40cm 水质: PH 7 - 8学名:Vieja synspila 中文名:紫藍火口,紫红火口学名:Vieja regain 中文名:绿翡翠分布 : 墨西哥南部习性 : 杂食性性情 : 比较畏縮,攻击性一般体形 : 30 - 35 cm 水质 : PH 7.5 - 8.5本种是较银翡翠温顺的品种,少有的金属绿色使它成为超人气的品种.学名:Vieja Breidohri 中文:紫衣產地:墨西哥南部习性:杂食性性情:攻击性较强体长:25 - 30 cm 水质:PH 7.5 - 8.5学名:Vieja fenestratus 中文名:网纹狮头分布:南墨西哥体长:35CM习性:攻击性强学名:Vieja Melanurus 中文:金孔雀分布: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习性:杂食性性情:攻击性较强体长:25 - 30 cm 水质:PH 7.5 - 8.5本种在V属中算是温顺的品种,饲育过程中不可喂增色饲料,会影响此鱼的原本发色.学名:Vieja maculicauda 中文名:胭脂火口,一线天体长:30CM分布:墨西哥南部习性:攻击性较强学名:Vieja zonatus 中文名:天网火口,德州豹,蓝帝火口体长:30-35CM分布:墨西哥习性:攻击性强学名:Vieja Hartwegi 中文:流星分布: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习性:杂食性性情:攻擊性强体长:25 - 28 cm 水质:PH 7.5 - 8.5学名:Herichthys carpintis'Escondido' 中文名:巨人珍珠分布:德州与南墨西哥体长:35CM+习性:比较凶猛,有一定攻击性.学名:Caquetaia Umbriferus 中文名:蓝霸王体长:40CM+习性:性情凶猛,适合单养.学名:Hypselecara temporalis 中文名:狮王分布:亚马迅河体长:可达30公分,但大部份都在20多公分左右。
雌性會更小些。
水质:弱酸性水质。
学名: Heros sp.efasciatus "red shoulder" 中文名:红肩绿菠萝体长:20-25CM分布:秘鲁本种为黑菠萝(草菠萝)的地域种,为Heros属里最凶悍的品种之一.学名:Hoplarchus psittacus 中文名:豹皮黑云分布:南美体长:30-35CM 习性:领域性较强本种在国内较少进口,是强健易饲养,成年后会拥有美丽绿色斑纹的大型慈鲷。
学名:Uaru fernandezypezi 中文名:黄金二线黑云分布:亚马迅,哥伦比亚体长:25CM本种又称弗氏三角丽鱼,与稀少的阿塔红孔雀龙同产在RIO ATABAPO。
是国内未见进口的梦幻鱼种。
发情时会有熊猫一般的黑眼圈,所以又有熊猫慈鲷的美称。
学名:Uaru amphiacanthoides 中文名:黑云分布:圭亚那体长:25CM本种对水质较为敏感,繁殖不易。
以体侧的黑斑而得名,雄鱼在发情期会鳃盖附近会呈现浓烈的婚姻色。
饲养时应该以植物性饲料为主。
学名:Nandopsis managuense 中文名:花老虎,金花豹分布: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体长:30-40CM 水质:PH7.5-8.5是很早就在国内有繁殖的大型N属慈鲷,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高,饲养简单,但性情凶暴。
学名:Nandopsis tetracanthus 中文名:古巴酋长,云豹分布:古巴体长:30CM 水质:PH7.5-8.5本种与花老虎较容易混淆。
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较高,但习性凶猛,会主动攻击其他鱼。
学名:Nandopsis Octofasciatus 中文名:珍珠豹,蓝钻珍珠分布: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体长:25-30CM 水质:PH6.0-7.0杂食性,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高。
个性凶猛,有拳击手的称号。
学名:Nandopsis motaguense 中文名:花酋长体长:25-30CM 水质:PH7.5-8.5 本种对人工饲料的接受程度较高,但也拥有N属一贯的暴力作风,混养时应注意。
有时会被分在Parachromis属。
学名:Nandopsis loisellei 中文名:红云体长:30CM 分布:尼加拉瓜,洪都拉斯水质:PH7.5-8.5 本种常常和花酋长混淆,分辨不易,野生个体体侧的黑斑相对花酋长来说要浓厚得多。
这也是个颇具争议的品种,目前多将其分在Parachromis属。
学名:Nandopsis octofasciatus var. 中文名:银河星钻分布:改良品种体长:15-20CM 本种为Nandopsis octofasciatus的人工改良种。
曾经以银蓝色的身体风靡一时。
对水质有一定要求,水质不佳时体色发黑。
学名:Nandopsis festae 中文名:蓝火口,红尾花豹体长:40-50CM 分布:厄瓜多尔西部本种是可以成长为巨大怪物的品种,其英文名为Tiger Cichlid,可见其凶悍程度。
建议单独饲养,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高。
学名:Nandopsis salvini 中文名:七彩菠萝分布:墨西哥西部体长:20CM 水质:PH6.5-8.0,GH8-15 本种是常见并大量人工繁殖的品种,已经难以见到野生种的美丽。
七彩菠萝在15CM时达到性成熟,雄鱼在背部和腹部具有鲜红的婚姻色。
雌鱼在鳃后有黑斑,背鳍颜色较暗,体型也较雄鱼小。
配对的种鱼有较强的领域性,会在干净的沉木表面产下大约500个卵,在水温28度的情况下两天就可以孵化。
产卵后应该捞走雄鱼,雌鱼有护卵和保护幼鱼的天性。
学名:Cichla 中文名:三间分布:亚马逊全流域体长:40-60CM 水质:PH6.5-8.0 Cichla的种类实在太多,而且有不少是地域种。
本种体格强健易饲养,攻击性强。
只要是能吃进嘴里的食物,都来者不拒。
由于有很强的游动性,需要很大的水族箱来饲养。
学名:Caquetaia spectabile 中文名:金嘴菠萝分布:亚马逊河体长:25-30CM水质:PH6.5-8.0 本种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一般,具有一定的食鱼性。
饲养和繁殖可参考七彩菠萝。
学名:Hypsophrys nicaraguensis 中文名:珍珠火口分布: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体长:18-25CM 水质:PH7.5-8.5是常见的慈鲷,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高。
以前曾经被归于Copora属。
学名: Thorichthys meeki 中文名:红肚火口分布:中美州体长:15-20CM很久以前就广为人知的观赏鱼,饲养简单,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高,领地性强需要较大的水族箱来饲养。
学名:Petenia splendida "RED" 中文名:红老虎分布:墨西哥,贝里斯,危地马拉体长:35-50CM 水质:PH7.0-8.0 本种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高,几乎能吞下的都吃,和小型鱼混养要注意。
学名:Thorichthys ellioti 中文名:红肚鸟嘴分布:墨西哥体长:18-22CM 水质:PH7.0-8.5 GH5-20 外型和习性都和红肚火口相似,体型虽小却凶悍非常。
学名:Mesonauta festivus 中文名:画眉分布:亚马逊河,奥格第斯河体长:15-20CM 水质:PH6.5-7.5 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一般,群居性鱼种,一般在上层水域活动。
野生个体非常美丽,但几乎没有进口。
学名: Amphilophus citrinellus 中文名:红魔鬼分布: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境内的尼加拉瓜湖,马拿瓜湖体长:30-35CM 本种颜色多变异,有黑,红,斑纹等多种。
其中红色种是用做繁殖血鹦鹉的亲鱼。
学名:Archocentrus nigrofasciatrus 中文名:九间菠萝分布:不祥体长:15-20CM 适合初学者饲养的入门品种。
但是市面上所出售的鱼只都已经是因为过度繁殖而退化了,失去了原有的美丽。
学名:Archocentrus sajica 中文名:蓝眼皇后分布:危地马拉体长:15-18CM 水质:PH6.5-8.0 本种是较小型,温和的品种。
易在水族箱里繁殖,成鱼全身蓝色光泽,会根据环境不同颜色稍有差异。
学名:Aequidens rivulatus 中文名:红尾皇冠分布:中美体长:30CM 水质:PH6.5-7.5 本种是常见的观赏鱼,有短身型和黄尾等人工选育品种。
强健易饲养,对人工饲料接受程度高。
性情较粗暴。
学名:Nandopsis dovii 中文名:多菲豹,道氏火口分布: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东部体长:60CM本种是可以长到60CM的怪兽,性情凶暴,适合单养。
学名:Geophagus surinamensis 中文名:红珍珠关刀,朱巴力分布:亚马逊河,圭亚那体长:20-25CM 水质:PH6.5-7.5 常见的食土鲷品种,对人工饲料接受度高,个性温和。
可以和很多鱼种混养。
甚至可以在水族箱里繁殖。
学名:Biotodoma cf. cupido 中文名:月亮宝石分布:委内瑞拉,巴西,圣塔伦河体长:15CM 水质:PH6.0-7.5本种饲养简单,可以在水族箱繁殖。
母鱼会挖掘地沙做为开放式产卵场。
成熟雄性背鳍,臀鳍都有黑色斑点,雌鱼颜色较暗淡。
学名:Satanoperca jurupari 中文名:蓝宝石,马面蓝宝石分布:巴西体长:20-25CM 水质:PH6.5-7.5 本种是较难饲养的品种,对水质要求较高。
会整天在底沙里寻找食物。
个性温和,容易混养。
学名:Satanoperca daemon 中文名:三点宝石分布:亚马逊河,巴西体长:20-25CM 水质:PH6.5-7.5本种具有一定的领域性,个性尚算温和。
对水质有较高要求。
不适合混养个性凶猛的鱼类。
学名:Guianacara owroewefi 中文名:番王分布:圭亚那体长:15CM 水质:PH6.5-7.5本种是较小型的南美慈鲷,但并不温和,具有一定的领域性。
学名:Aequidens metae 中文名:一点皇冠分布:哥伦比亚,梅塔河流域体长:15-20CM 水质:PH6.5-7.5 本种容易饲养,不咬水草,所以可饲养在种植强健水草的水族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