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中药敷贴来帮忙

合集下载

中药敷贴的治病原理

中药敷贴的治病原理

中药敷贴的治病原理中药敷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药物制成贴敷于患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治病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药物渗透作用:中药敷贴的药物有效成分会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进入血液、淋巴系统等体内循环系统,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

这种途径使药物得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加快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二、通过湿敷作用:中药敷贴在患处起到湿敷作用,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营养供应和废物代谢,帮助机体排除疾病因素,加速组织修复与再生。

三、通过药物局部刺激:中药敷贴中的药物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渗透、刺激等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的组织细胞,产生抗炎、镇痛、消肿等药理作用,减轻疼痛,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四、通过热力作用:中药敷贴中的药物贴敷于患处后,由于体温的升高,可以产生热力作用,刺激毛孔张开,促进药物的吸收和透入病变组织,扩张周围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了局部的代谢与循环,加速恢复。

五、通过气味疗法:中药敷贴中的药物除了药理成分之外,还含有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表面的气味感受器直接刺激神经系统,改变机体的代谢,产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效应,使机体整体达到平衡状态。

六、通过情绪疗法:中药敷贴在贴敷过程中需要专注和冥想,这样可以减轻接触负面因素的意识和情绪的焦虑和伤害,避免精神上的冲突,达到舒缓压力和改善心境的效果。

总之,中药敷贴的治病原理是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药物的渗透、湿敷、刺激、热力、气味和情绪等多种作用,调整机体机能状态,促进自身的康复与健康。

无论是外伤、疼痛、皮肤病还是内脏病,中药敷贴都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中药敷贴治疗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药物特性进行选择,遵循医嘱,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药敷贴的适用症及使用技巧是什么

中药敷贴的适用症及使用技巧是什么

中药敷贴的适用症及使用技巧是什么中药敷贴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了很长时间。

它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那么,中药敷贴到底适用于哪些病症?又有哪些使用技巧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中药敷贴的适用症1、呼吸系统疾病中药敷贴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特别是在疾病的缓解期,通过敷贴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敷贴的穴位通常选择肺俞、膻中、定喘等,药物多为温阳散寒、化痰平喘的中药。

2、消化系统疾病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胃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敷贴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中脘、神阙、足三里等,药物以温中健脾、理气止痛为主。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等,中药敷贴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消肿散瘀的效果。

敷贴的部位一般在病变关节周围或相应的穴位上,药物多为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中药。

4、儿科疾病小儿由于体质较弱,容易患上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等疾病。

中药敷贴对于小儿的这些病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小儿皮肤娇嫩,药物吸收效果好。

常用的穴位有神阙、肺俞、脾俞等。

5、妇科疾病中药敷贴对于宫寒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帮助。

穴位可选气海、关元、子宫等,药物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

二、中药敷贴的使用技巧1、选择合适的药物中药敷贴的药物选择非常重要,应根据病症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中药配方。

一般来说,常用的中药有白芥子、细辛、延胡索、肉桂、生姜等。

这些中药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化痰平喘等功效。

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以确保药物的选择准确无误。

2、准备敷贴工具中药敷贴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如纱布、胶布、保鲜膜等。

将调配好的中药敷在纱布上,然后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再用保鲜膜覆盖,以防止药物挥发和弄脏衣物。

3、找准穴位穴位的选择是中药敷贴的关键。

孩子感冒发烧时的中医穴位贴敷

孩子感冒发烧时的中医穴位贴敷

孩子感冒发烧时的中医穴位贴敷感冒和发烧是孩子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中医穴位贴敷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孩子感冒发烧时的中医穴位贴敷方法以及其作用。

一、背俞穴贴敷背俞穴是背部的穴位,贴敷背俞穴可以起到温散寒邪、祛除病邪的作用。

感冒发烧时,可以选择背俞穴进行贴敷。

方法:1. 将孩子平躺或坐直,稍微伸直背部。

2.用温水将背部稍微擦湿,不要太湿。

3.取一张薄荷膏药膏或者跌打万花油贴敷于背俞穴处。

4. 贴敷后轻轻按摩一分钟,使药膏或者万花油渗透更好。

5. 抚平贴敷处的药膏,确保贴敷牢固。

背俞穴贴敷可以帮助身体温暖,提高免疫力,缓解鼻塞、咳嗽、喉咙痛等感冒症状。

二、足三里穴贴敷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是一个重要的免疫调节点,贴敷足三里穴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缓解感冒发烧导致的不适。

方法:1.让孩子坐下,轻松放松。

2.用温水将足三里穴处擦湿,不要太湿。

3.取一张贴敷药,在足三里穴处进行贴敷。

4.贴敷后轻轻按摩一分钟,使药膏更好地渗透皮肤。

5.抚平贴敷处的药膏,并确认贴敷位置正确。

足三里穴贴敷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提高免疫力,加速康复。

三、大椎穴贴敷大椎穴位于颈部,是一个重要的养护穴位,贴敷大椎穴可以帮助舒缓孩子的病痛,促进疾病的康复。

方法:1. 让孩子坐或站直。

2. 用温水将大椎穴处擦湿,不要太湿。

3. 取一张薄荷膏药膏或者跌打万花油贴敷于大椎穴处。

4. 贴敷后轻轻按摩一分钟,使药膏更好地渗透皮肤。

5. 抚平贴敷处的药膏,并确认贴敷位置正确。

大椎穴贴敷可以帮助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颈部不适,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四、合谷穴贴敷合谷穴位于手背,是一个重要的经络交通穴位,贴敷合谷穴可以帮助平衡体内的阴阳,缓解疾病。

方法:1. 让孩子伸直手掌。

2. 用温水将合谷穴处擦湿,不要太湿。

3. 取一张贴敷药,在合谷穴处进行贴敷。

4. 贴敷后轻轻按摩一分钟,使药膏更好地渗透皮肤。

5. 抚平贴敷处的药膏,并确认贴敷位置正确。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已经在中医儿科的治疗和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以调整人体经络与脏腑功能、改善疾病症状为主要作用,通过在特定穴位贴敷特定药物或贴敷艾灸等方式,达到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在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穴位贴敷疗法对于儿童疾病的疗效以及在护理中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我将就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进行详细阐述。

一、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作用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其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理脏腑功能:穴位贴敷疗法通过作用于特定穴位,能够调理人体脏腑功能,解决儿童常见的消化不良、睡眠问题等。

2. 缓解疾病症状: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常用于缓解儿童常见的感冒、咳嗽等疾病症状,有效改善患儿的不适感和症状。

3. 提高免疫力:穴位贴敷疗法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儿童的抵抗力,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4. 促进健康生长发育: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还能够帮助儿童促进健康的生长发育,对于生长迟缓、体质虚弱的儿童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护理意义穴位贴敷疗法除了在治疗上发挥作用外,其在护理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 疼痛管理:穴位贴敷能够有效地缓解儿童的疼痛感,对于手术后疼痛、内脏疼痛等能够发挥一定的镇痛作用。

2. 心理护理: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护理中能够帮助儿童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治疗的合作度。

3. 促进康复:穴位贴敷疗法能够促进病情的康复,加快伤口愈合、促进组织修复,有利于儿童的康复与恢复。

4. 保护皮肤:在穴位贴敷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对皮肤的护理,避免过敏和损伤,保护儿童的皮肤健康。

三、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技巧在实际操作中,穴位贴敷疗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我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应用技巧:1. 穴位的选择:穴位贴敷需要根据儿童的病症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避免选择禁忌穴位或选择错误的穴位。

探讨机械排痰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机械排痰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机械排痰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喘息等,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目前,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辅助治疗和预防措施等。

在辅助治疗方面,机械排痰和中药穴位敷贴被广泛运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

这两种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加快病情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排痰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一、机械排痰的作用和原理机械排痰是通过一定的物理手段促使患儿排除支气管内痰液,通畅呼吸道,以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机械排痰的常见方法包括物理性排痰、气道清洁和吸引等。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机械排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可有效防止痰液潴留、减少肺部炎症,促进病情的康复。

一些常见的机械排痰设备有气道湿化器、气道洗涤装置、气道吸引器等。

机械排痰的原理是通过物理力量作用于呼吸道,使痰液被排除体外。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机械排痰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减轻患儿呼吸困难的症状,促进肺部的康复。

机械排痰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情的恶化。

二、中药穴位敷贴的作用和原理中药穴位敷贴是一种通过在特定穴位敷贴中药贴片来调理患儿身体状况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穴位是人体特定部位的重要点位,能够影响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中药穴位敷贴可以帮助患儿调理肺部和呼吸系统,改善体质,促进病情康复。

中药穴位敷贴的原理是通过中药穴位贴片对患儿身体进行调理,促进体内气血的顺畅运行,增强免疫力,缓解病情。

一些常见的中药穴位敷贴方法包括贴敷气海穴、太冲穴、足三里穴等。

机械排痰和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两种辅助治疗手段,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常常联合使用,能够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增强治疗效果。

1. 机械排痰联合中药穴位敷贴能够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减轻小儿呼吸道阻塞的症状,改善呼吸困难。

老中医:一味中药外敷,可以治儿童腹泻、流口水、哮喘、肺炎、湿疹…

老中医:一味中药外敷,可以治儿童腹泻、流口水、哮喘、肺炎、湿疹…

老中医:一味中药外敷,可以治儿童腹泻、流口水、哮喘、肺炎、湿疹…在中药中,有两个叫“茱萸”的药材,一个是山茱萸,一个是吴茱萸。

山茱萸味道酸涩,是滋补肝肾的,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中就有山茱萸,所以,山茱萸是给中老年准备的,尤其是觉得自己肾亏的,没事泡点药酒喝喝,也是不错的养生方法。

而吴茱萸大辛大热,能温中散寒,是儿科虚寒性疾病不能缺少的一味药物,把吴茱萸研碎成末贴敷脚心和肚脐,能治好几种儿科疾病,可以大大缓解妈妈们的焦虑,再也不用着急跑医院了。

一、吴茱萸研末敷贴肚脐,可以温中散寒,治疗婴幼儿寒性腹泻,有效率可达97%。

婴幼儿腹泻很常见,尤其是婴儿肠道菌群没有实现完全的平衡,受凉或者吃点凉性水果很容易腹泻拉肚子,医生检查后告诉你是轮状病毒感染,很多家长听到后很着急,甚至可以说是焦头烂额,四处求医。

其实,治疗婴幼儿寒性腹泻(特征是粪便不臭),用吴茱萸研末,和热的大米饭混合成饼状,候温后用胶布敷贴在肚脐及其周围,固定10个小时左右,婴幼儿腹泻大部分可以止住。

曾治疗婴幼儿腹泻35例,有效率97%,其中28例外敷一次即可治愈。

【数据来源:《中级医刊》,1988,(9):55】二.吴茱萸研末敷贴足心,可以引火下行,治疗幼儿口疮。

小孩口疮问题也很常见,而治疗口疮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吴茱萸研末贴敷脚心。

中医认为,口疮时有火,而吴茱萸可以把火引到下面。

李时珍《本草纲目》早就记载本品能够治疗“喉舌口疮”,还说“用吴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

现代用于临床,的确证明山茱萸治疗口疮有效。

用法:用吴茱萸3克研成粉末,用陈醋调和,揉成小团,贴在足心的涌泉穴上,盖以塑料薄膜,贴上胶布,24小时以后取下,治疗口腔溃疡110例,结果痊愈103例,好转4例,无效3例。

【数据来源《上海针灸杂志》1990,9(4):15】三.吴茱萸粉末能燥湿止痒,和猪板油外敷,可以治疗婴幼儿湿疹,有效率高达95%以上。

吴茱萸味苦,苦能燥湿,可以用于治疗湿疹。

中医儿科特色疗法中药穴位敷贴PPT课件

中医儿科特色疗法中药穴位敷贴PPT课件

06
CATALOGUE
中药穴位敷贴的研究与展望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国内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中药穴位敷贴的研究不断深入,涉及穴位选 择、药物配方、敷贴方法等多个方面。同时,大量的临床实 践也证明了中药穴位敷贴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
国外研究
虽然中药穴位敷贴在国外的研究相对较少,但随着中医在国 际上的传播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 一领域。目前,已有一些国外医疗机构尝试将中药穴位敷贴 应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
穴位定位
确定穴位位置,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寻找敏感点,也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 进行定位。
敷贴方法与时间
敷贴方法
将制备好的药膏或药饼贴于选定的穴位上,用胶布固定,防止脱落。敷贴前可先 用酒精清洁皮肤。
敷贴时间
根据患儿年龄、体质和病情,敷贴时间一般为2-4小时。对于敏感体质的患儿, 应适当缩短敷贴时间,并注意观察皮肤反应。
中医儿科特色疗法 中药穴位敷贴汇报人源自xxx2024-01-24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中药穴位敷贴的基本原理 • 中药穴位敷贴的临床应用 • 中药穴位敷贴的操作方法 • 中药穴位敷贴的临床效果评价 • 中药穴位敷贴的研究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在 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 用及优势。
遗尿
中药穴位敷贴可用于治疗小儿 遗尿,通过刺激穴位,改善膀 胱功能,减少夜间尿床现象。
不同年龄段的敷贴疗法
婴儿期
对于婴儿期的宝宝,中药穴位敷贴疗 法需特别注意敷贴时间和药物选择, 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幼儿期
幼儿期宝宝皮肤较为敏感,敷贴时应 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并控制敷贴时 间。

儿童咽喉炎的中药外敷疗法

儿童咽喉炎的中药外敷疗法

儿童咽喉炎的中药外敷疗法咽喉炎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漱口、喉咙喷雾等,然而,有一种中药外敷疗法在儿童咽喉炎的治疗中崭露头角。

这种疗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家长所接受。

一、什么是中药外敷疗法中药外敷疗法即将中药药物用纱布、薄荷布等材料包裹后,敷贴于患处,通过药物的渗透、吸收和药性的作用来治疗疾病。

与内服药物相比,中药外敷疗法有着以下三个优点:一、直接作用于患处,提高了药物的疗效;二、中药外敷疗法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了不良反应的风险;三、中药外敷疗法避免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分解,保持了药物的完整性。

二、中药外敷疗法在儿童咽喉炎中的应用1. 草药冲剂外敷将中药草药制成冲剂,加入适量的温水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纱布或棉布蘸取冲剂,稍为拧干后敷贴于儿童的咽喉处。

每次外敷时间约为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常用的草药有白花蛇舌草、板蓝根、紫苏叶等,它们具有药性凉、解毒、消炎的作用,能够缓解咽喉的疼痛和肿胀。

2. 中药膏药外敷中药膏药外敷是将中药煎煮后,加入黄土、生薏米粉等糊剂糊成膏状再涂抹于儿童的咽喉处。

此外,也可以将煎煮好的中药直接涂抹于儿童的咽喉部位,然后覆盖上纱布。

该疗法主要通过药物的热力作用和渗透作用,缓解咽喉的疼痛和炎症。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柏、黄连、野台参等,它们有着抑菌、抗炎、消肿的作用。

3. 中药薰蒸外敷中药薰蒸外敷是将煎煮好的中药草药加入热水中,让儿童吸入药蒸汽。

这种方法通过药物的露蒸和气味刺激咽喉,具有化痰、止咳、消炎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薄荷叶、连翘花等,它们能够缓解咽喉的疼痛和肿胀,减轻症状。

三、中药外敷疗法的优势和注意事项中药外敷疗法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不会对儿童的咽喉造成二次伤害;其次,中药外敷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迅速缓解咽喉炎的症状;最后,中药外敷疗法相对安全,不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家长知道中药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良方,其实这种外治法一年四季都可以用。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就是医者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疾病发展状况来确定药方、选穴,将药粉或药饼敷贴在患者特定的穴位上,固定,隔日一次,8~12小时后去除药粉或药饼,一周为一疗程,慢性病急性发作期连续三疗程。

从目前的临床经验来看,中药敷贴对于以下几个儿童常见病疗效较好:
◆慢性咳嗽、干咳等
包括慢性咽炎、过敏性咳嗽等慢性咳嗽,鼻后滴漏综合征导致的干咳,痰咳等。

这类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除了在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外,如果在四季坚持进行敷贴,可起到增强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自汗、盗汗
自汗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天时时汗出,活动后更明显者。

盗汗即指睡眠中汗出,醒来自止者(夜间明显)。

敷贴后可起到益气扶正、固表敛汗等作用。

◆非感染性慢性腹泻
非细菌等感染所致的腹泻,可因小儿喂养不当,增加消化道负担;或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或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等所诱发。

敷贴后可起到健脾消积、胜湿止泻等作用。

◆遗尿
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排尿失常性疾病,一般指3岁以后仍不能自觉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觉排尿。

常见病因病机有:下元虚寒、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肝经湿热等。

敷贴后可起到培元益肾、固涩止尿等作用。

采用中药敷贴期间,患儿可以正常学习和生活,但要注意日常饮食及调护方法。

首先,行敷贴后适当引用温开水,当日忌食生冷、易致敏食物,如牛羊肉、鱼虾、生鸡、烧鸭、鹅、芋头等。

平日应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运动。

其次,避免长时间在空调房间逗留,保持空气流通。

此外,家长要注意观察,如贴敷后皮肤偶有红晕或色素沉着,为正常现象;皮肤过敏搔痒严重者慎用该疗法;如果擅自延长贴敷时间,可引起水疱,应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感染,涂以龙胆紫或对症处理即可。

■沈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主治医师).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F0C8C8;margin-top:10px;}.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corrTxt_01 ul{padding:0 0 0 18px;}.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corrTxt_01 a {text-decoration:none;}> 相关阅读:增强宝宝体质的进补建议孩子感冒初愈不宜立即进补孕期对症进补才能事半功倍冬季进补适于虚症儿童虚汗--小孩进补的拦路虎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