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6届重点中学赣中南五校高三入学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新余一中、鹰潭一中、九江一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第I卷(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
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今幸存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地接芳邻”“职思其居”“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和那背后深藏着的意蕴。
回头看看“新农村”随处可见的用现代化手段制作出的“福星高照”“鹏程万里”“家兴财源旺”“家和万事兴”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而却没有了传统的风雅。
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
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
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
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
因而“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
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
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
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
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
“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
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
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
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
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子的理想。
江西2016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2016⾼考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考可以说是⼈⽣的转折点,能够顺利参加⾼考已经是⼈⽣的⼀种胜利。
店铺⾼考频道以最快的速度为⼤家呈现2016江⻄⾼考语⽂试题及答案解析,如果您需要查找的真题及答案没有显⽰,请按ctrl+F5刷新。
绝密★启⽤前 2016年普通⾼等学校全国统⼀考试 语⽂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务必将⾃⼰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阅读(9分,毎⼩题 3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殷墟甲⾻⽂是商代晚期在⻳甲兽⾻上的⽂字,是商⺩室及其他贵族利⽤⻳甲兽⾻占⼘吉凶时写刻的⼘辞和与占⼘有关的记事⽂字,殷墟甲⾻⽂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了巨⼤⽽深远的影响。
甲⾻⽂的发现证实了商⺩朝的存着。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语⾔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的发现,将商⼈亲⼿书写、契刻的⽂字展现在学者⾯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进⼊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国维写了《殷⼘辞中所⻅先公先⺩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世系⼏乎皆可由⼘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世系基本可信,司⻢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是⼀部“实录”,那么司⻢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朝与夏⺩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时期,甲⾻⽂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江西省2016届重点中学赣中南五校高三入学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第I卷(共70分) 甲必做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3小题。
中国的教育家缺什么 最有价值的知识,到底是什么?一位学者,谈了他的观点:“1884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写过一篇标题为《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他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其余的知识,如宗教的、习俗的、文学的都在其次。
因为科学可以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难题。
他忘了更重要的一点:光有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行的,在科学之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伦理观、价值观。
”我觉得,他这番话很有道理。
伦理观、价值观回答事物的价值问题,科学却只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由此看来,伦理观、价值观,比科学要重要得多。
我发现,许多研究教育的人,如斯宾塞,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深刻缺陷,他们不相信神明,不关注灵魂,不重视人性,不敬畏良知,不理解美德、审美、情感这些精神事物的价值。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存在深刻缺陷,其思维的方式,必然是机械的,其判断是非的标准,必然是肤浅的,其得出的结论,不能不离题万里。
他们所拟定的教育方面文章、著作,不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帮助,反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入歧途。
在互联网上,一位博友说:“我看见过几次魏先生讲到GDP的世界排位那种幸福。
”这位魏先生,在中国,算是一位十分有名的教育家。
这个时代的许多政客一样,这位姓魏的教育家,心中也是只有物质财富的价值,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把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我们社会在其它方面存在的深刻问题,是他所没有看到,或者是他所不愿正视的:如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贪污腐败泛滥成灾,道德风气下滑、人们变得鲜廉寡耻、缺乏爱心。
养尊处优的位置,使他对这个社会中下层民众生活的艰苦,缺乏感受。
而长期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则使他的内心变得贫乏,使他的头脑变得鼠目寸光,不懂得人之为人的标志在于人就在于有一颗仁慈的灵魂,不懂得国家之为国家在于对公平正义的敬畏,不懂得精神星空的绚丽远比物质财富的增长更为宝贵。
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汇总

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场.院(cháng)弭.谤(mǐ)霓裳.(cháng)少.安毋躁(shāo)B.拮据.(jū)档.案(dǎng)巷.道(hàng)扪.心自问(mãn)C.缉.拿(jī)撺.掇(cuān)精髓.(suǐ)管窥蠡.(lí)测D.葛.藤(gě)荫.凉(yīn)刷.白(shuà)拾.级而上(sh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
A少安毋躁(shāo)——少安毋躁shǎo(少安毋躁,亦作“少安无躁”。
少:略微。
谓稍微耐心点,不要急躁)。
B档案(dǎng)——档案dàng。
D 葛藤(gě)——葛藤gã,荫凉(yīn)——荫凉yìn。
完成本题需要平时的积累。
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如A项,霓裳(cháng),二是积累平时训练的试卷中注音的汉字,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音字,如:少安毋躁(shǎo)荫凉(yìn)。
辨识形近字的方法技巧:①着眼部首,以义辨音。
许多形近字都是因部首相近而误读,因此辨析时要着眼于部首,从意义方面加以区分。
②细微之处,审慎区别。
有些字形相近而读音迥异的汉字也容易读错。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宿怨蜂拥三脚架以点带面B.精简掂量衍生品心心相映C.付梓蕴籍卸包袱暗然神伤D.糟塌凑和记录簿轻鸢剪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形。
B心心相映——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
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C蕴籍——蕴藉(蕴藉就是藏在其内,隐藏而不外露的意思,多形容君子气质。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注】此词是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端午节凭吊屈原所作, 这一年,他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戎葵,植物名,又名蜀葵。 8.词的上阕,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9.与苏轼的“一尊还酹江月”相比,本词中词人“试浇桥下水” 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镐必手疏本末以闻,顾遇甚厚。虽晚辈、卑品请益,应答无 倦。
10 / 33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二)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首诗,完成 8~9 题。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 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 下水,今夕到湘中。
采金铸器的过程,先是用被称为纯铜的红铜。再而加入锡,形 成锡金合金,是为青铜。青铜器可概分为礼器(如鼎彝)、乐器 (如钟铙)、兵器(如戈矛)、车器(如銮轴)、农工器(如刀铲)、杂器 等之类。但有趣的是,所谓礼器,大抵是食器。而这也与其它文 明不同。
禹铸九鼎的“鼎”就是主要的食器。直到现在,闽南语称锅子 仍叫鼎。而鼎却又是政权的象征,争政权就叫做“问鼎”。入朝
9 / 33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专设职位赐给他,还曾赐诗于他,并在他死后录用其子孙为官 。
D.杜镐品行美好。他久居僻陋之地却能安于清贫,博闻强记 却仍勤学不辍,为人和善易于相处,读书人都很推崇他,敬重他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毕,赐金紫,改直秘阁。会修《太祖实录》,命镐检讨故事, 以备访问。
4 / 33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C.鼎是一种具有重大的政治及权利意涵的食器,“钟鼎山林, 人各有志”说明鼎的象征义往往跟隐退江湖形成对比,象征富 贵人家生活的奢侈豪华。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pdf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 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将班级、姓名、学号填在密封线内; 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7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个异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即蒙元和满清。
二者都是文明相对落后的民族靠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建立的。
蒙古人在入主中原后,仍想以落后的制度继续统治中华;而满清只以武力征服了中原的土地,自己的内心却被汉族的制度文化折服。
因此,元朝虽强大一时,却不足百年;而清朝享祚近三个世纪,确实发人深省。
从民族政策来看,元朝按照种族和地域,把全国人口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
至治二年,禁汉人执兵器出猎,禁习武艺。
至元三年,禁汉人、南人学习蒙古和色目文字。
同年,右丞相伯颜向皇帝建议,屠杀张、王、李、赵、刘等五姓汉人,好在顺帝没有同意。
同年,禁止汉人、南人、高丽人持兵器养马。
早先,中使别迭等就向成吉思汗建议:“虽然得到汉人,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将其斩尽杀绝,只要留下空地,使草木畅茂,我们可以改作牧场。
”若不是耶律楚材极力劝阻,此种族灭绝的建议就可能成为国策。
据马可·波罗记载:“所有的中国人都厌恶大可汗(元世祖)的政体,因为他所派地方行政首长多为鞑靼人(蒙古人),尚有色目人,其视中国人(原来中原及江南的中国人)为奴隶,使之无法容忍。
” 而清入关后,立即从“满蒙一家”转向“满汉一体”。
康熙十九年,谕绿旗部队:汉族叛乱只用汉兵平剿。
清朝作战皆重用汉人。
满族人虽然武力征服汉人,却在精神上崇尚汉化。
满汉民族起码在法律上平等。
满人世袭旗籍,汉人和蒙古人照样可投旗入籍。
在对待汉语的态度上,元代诸帝多“不习汉文”。
世祖之时“江淮一行省无一人通文墨者”。
有的蒙古贵族到地方任官,执笔署事,写“七”字之钩不向右转而向左转,“见者为笑”。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最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可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指由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字系统)。
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合而成最早的文字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这些古文字,其构形基本上是“图绘式"的,大部分构形能与单字(词)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而构形所用的“线”,是为“图绘”而设的,故而粗细均匀.由图绘意识而形成的文字审美标准,亦以整齐、均衡、图案化为旨趣到了秦汉之际,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由“线条”走向“笔划",由象形性转向符号性,“图绘意识”逐渐转变为“书写意识”。
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人们不再在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变化,体验着“书写”带来的轻重疾徐的节奏动感之美.当然,构形之美仍然是被关注的重要成分,只是从具象转向了抽象。
汉字的抽象化第一次让书写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可以摆脱文字交际的负担而具有了抒情、审美的功能。
笔划、笔顺带来的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笔法、笔势,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由篆到隶的古、今文字转变时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孕育期.隶书是对篆书的简化、解散和“放纵”;篆书相对于隶书乃有构形的严谨和图案化.汉字发展到汉末魏晋,各种字体都已形成,加上大量的书写实践,汉字能够提供给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了,动、静各体均有。
然而,将书法艺术推向更深更高一步的,是出于两个因素:一是纸的大量应用。
原来书契之材料,以竹、木、帛为主,帛物希价昂不易普及,竹木虽取之便宜,但因要成“册”(策),故必须成狭长之“简",在简策上书字,必受形制局限而笔划不得伸展,帛受之影响也常常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马王堆汉墓帛书可为证。
江西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江西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江西赣中南五校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部分(新课标I)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和II卷,满分180分①,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注意答题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条形码应贴在方框内,并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各位考生必须立即停止作答,出考场等待。
监考员需把试题卷、答题卷一律上交。
①由于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还未正式公布,如以2015年情况预计2016语文高考分数将会加到180分,所以本次五校联考决定以180分卷面分让考生适应情况。
第I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题。
伪创新会毁了互联网+王为一股喷薄的创业创新浪潮正在全国兴起。
其中,有积极、正能量的创新,也有充满投机和赌博性质的伪创新。
两创经济,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引擎,但如果是伪创新、乱创新,以创新之名,图投机、炒作之实,那还不如不创新。
最近,我收到几个创业创新项目的邀请,都是希望得到投资、支持、背书;融资方式都是众筹;都是希望我可以做领投人,并可以在社会和互联网圈转发一下,以便获得更多众筹投资。
我看了下项目,啼笑皆非……一个是互联网保险套,商业模式是以保险套为载体,用自媒体+APP的方式,聚集注册用户成为社群,然后通过几轮融资,走向上市。
我问:你们的保险套,品质怎样?谁生产的?创业者答:别人代工生产;我问:怎么销售?答:免费送;我问:送给谁?答:高端人群;我问:免费,你们图什么?钱从哪来?答:找投资嘛,A轮B轮C轮,烧别人的钱,直到上市;我再问:你们凭什么上市?答:我们要用保险套为载体,打造最具价值的社交体验,然后做最具价值的互联网社群;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一股脑反问他们:拿免费保险套的,能有高端人群吗?保险套,能承载高端社交吗?你们要做的,难道是色情产业?有一个互联网地产众筹项目,口气很大,要做全球首家众筹地产的标杆和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用前△绝密江西省2016届重点中学赣中南五校高三入学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语文科试题部分 15/06/10命(审)题人:赣中南五校联合体语文团队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部分(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解答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3、在答题卡上填选择题时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变动,使用2B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解答题部分使用0.5签字笔书写.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走出考场,由监考员收查试卷.第I卷(共70分)甲必做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3小题。
中国的教育家缺什么最有价值的知识,到底是什么?一位学者,谈了他的观点:‚1884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写过一篇标题为《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他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其余的知识,如宗教的、习俗的、文学的都在其次。
因为科学可以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有难题。
他忘了更重要的一点:光有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行的,在科学之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伦理观、价值观。
‛我觉得,他这番话很有道理。
伦理观、价值观回答事物的价值问题,科学却只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由此看来,伦理观、价值观,比科学要重要得多。
我发现,许多研究教育的人,如斯宾塞,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深刻缺陷,他们不相信神明,不关注灵魂,不重视人性,不敬畏良知,不理解美德、审美、情感这些精神事物的价值。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存在深刻缺陷,其思维的方式,必然是机械的,其判断是非的标准,必然是肤浅的,其得出的结论,不能不离题万里。
他们所拟定的教育方面文章、著作,不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帮助,反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入歧途。
在互联网上,一位博友说:‚我看见过几次魏先生讲到GDP的世界排位那种幸福。
‛这位魏先生,在中国,算是一位十分有名的教育家。
这个时代的许多政客一样,这位姓魏的教育家,心中也是只有物质财富的价值,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把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我们社会在其它方面存在的深刻问题,是他所没有看到,或者是他所不愿正视的:如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贪污腐败泛滥成灾,道德风气下滑、人们变得鲜廉寡耻、缺乏爱心。
养尊处优的位置,使他对这个社会中下层民众生活的艰苦,缺乏感受。
而长期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则使他的内心变得贫乏,使他的头脑变得鼠目寸光,不懂得人之为人的标志在于人就在于有一颗仁慈的灵魂,不懂得国家之为国家在于对公平正义的敬畏,不懂得精神星空的绚丽远比物质财富的增长更为宝贵。
教育之为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有一个使命,在于它始终张扬精神的价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把精神的价值置于物质的价值之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把对美德的热爱、对正义的向往置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之上。
在那位姓魏的教育家那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与此完全相反的情况。
这样的教育家,与其说会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健康,会使我们社会的前景变得更加美好,不如说会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糟糕,会使我们社会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在互联网,我看到,有人提出这样的命题:属灵的经济学。
我觉得,他从属灵的角度、宗教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学,思路很好。
同样,我们需要从属灵的角度、宗教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学。
中国的教育家,-------------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对宗教文化了解得很少。
必须补上宗教文化的这一课!(节选自全民阅读网文化时评2015/4/3,有删改)1.下列对‘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位德高望重的学术研究员在《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科学是判断知识价值的最高标准。
B.若要对“最有价值的知识”进行排位,那么:科学第一,宗教第二,习俗第三,文化最后。
C.光有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行的,伦理观、价值观必须凌驾于科学之上。
D.科学虽然可以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以难题,但少了价值观伦理的科学是残缺的。
2.下列各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伦理观、价值观,比科学要重要得多是因为伦理观、价值观回答事物的价值问题,科学却只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
B.研究教育的人,他们不相信神明,不关注灵魂,不重视人性,对精神事物的价值缺乏理解与认知,思维上可能有一定机械性。
C.在互联网上有位博友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看重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缺忽视了社会风气、生态环境等问题。
D.长期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会使教育家们的内心变得贫乏,使他的头脑变得鼠目寸光,不懂得精神星空的绚丽远比物质财富的增长更为宝贵,所以,我们应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说“不”。
3.根据文章内容或结合所学,下列各项表述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3分)A.教育的使命在于它始终张扬精神的价值,无论何时何地,都把精神的价值置于物质的价值之上,都把对美德的热爱、对正义的向往置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之上。
B.2015新课标全国一卷的“孩子举报老爸(材料作文)”有新闻原型。
练了十几年议论文,被你这一矫情。
昨日这个新闻原型被人肉出来,遭大批高三生恶语相向正体现了文化对知识的价值是最低的。
C.安徽芜湖高考英语听力故障暂决定10日重考说明我们的教育使社会变得更加糟糕,会使我们社会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D.中国教育家需要从属灵的角度、宗教等多角度来思考教育学,只要这样,教育机制便可水到渠成。
【答案】1.B2.A3.A【解析】1. “宗教第二,习俗第三,文化最后”于文无据,文章是说“其余的知识,如宗教的、习俗的、文学的都在其次。
因为科学可以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有难题。
”本题难度层次为语言分析理解C。
2.B中“可能具有一定机械性”错误,文章是说“必定”;C项主语偷换,“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看重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缺忽视了社会风气、生态环境等问题。
”是指教育家而不是博友;D 项“我们应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说“不”。
”表述错误且于文无据。
本题难度为语言分析理解C。
3.B项所给的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价值高低;C项根据倒数第一二段可知说法错误;D项说“只有这样”法过于绝对。
本题为语言分析理解D。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
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
有学艺者,触地而安。
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
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
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
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
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
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4.下列对文言文划线相关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B.“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
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
C.“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
而文中则是官名的总称。
D.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芝草。
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
5.对于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B.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C.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D.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6.下列对文章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所以作者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
B.各个朝代的世族子弟腐败无能,“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是对他们无能生动表现。
C.作者认为学习是值得崇尚的,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
学习能修身养性,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D.作者论述以自身读书为例。
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
启示人们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还该晚学,不可以自己放弃。
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5分)(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