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5高中生物大二轮复习作业测评:3-1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含减数分裂) 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检测卷:专题3(1)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四)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8·莆田模拟)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B.处于图甲a时期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2.(2018·西安模拟)如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C.该细胞图②中有中心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参与活动D.该细胞图①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3.(2018·海南高考)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
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A.4.(2018·海南高考)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5.(2018·烟台模拟)如图所示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分裂后每一个子细胞均具有生殖功能C.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D.在此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6.(2018·广州模拟)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专题3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课堂坐标】2014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3 第1讲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第1讲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对学生用书第27页)(对学生用书第27页)维度1——善归纳·基础回扣细胞周期1.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如图)甲乙丙(1)上述图示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表示为:甲:A→B→C→A;乙:a+b或c+d;丙:a+b+c+d+e。
(2)下列细胞分别对丙图的何种分裂时期?①对d;②对c;③对b。
2.判断下列图示细胞是否均有细胞周期图示细胞有细胞周期的是:(3)。
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解读有丝分裂的记忆口诀:前期:两失两现一散乱⎩⎪⎨⎪⎧两失:核膜核仁消失两现:染色体、纺锤丝出现中期:形态数目清晰现⎩⎪⎨⎪⎧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点裂:着丝点分裂数增: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两消两现壁建⎩⎪⎨⎪⎧两消:染色体、纺锤体消失两现:核膜、核仁重出现2.比较高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异同①染色体要经过复制②有无中心体的复制③染色体平均分配④纺锤体的形成方式⑤末期细胞分开的方式(1)相同点:①③;(2)不同点:②④⑤。
注意:低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方式相同。
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图像鉴别(1)将上述图像进行排序:③→④→⑥→①→⑤→②;(2)②、⑥中一属于雌性动物分裂图像的是b、d;不能确性别的图像是:a,此细胞可能为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
(3)基因重组发生于③和⑥;(4)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图像是①、②、⑤。
2.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项目精子卵细胞细胞质分裂分配情况均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均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既有不均分裂也有均分裂分裂结果一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是否变形是否3.与染色体有关概念如图是高动物的两细胞分裂示意图。
图Ⅰ图Ⅱ(1)图Ⅱ中属于姐妹染色单体的是①和②;③和④(用数字表示)。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1.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不同。
( )【答案】×分析:同一个体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都经过了间期的复制,但染色单体并未分离,因此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分子数目相等,但染色体行为并不相同,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联会现象,而有丝分裂前期无此现象。
2.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 )【答案】√分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两者染色体数目不同,而DNA分子数目相同。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有丝分裂无此行为,因此后期两者染色体行为不同。
3.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 )【答案】×分析:从图中看到细胞的每一极有4条染色体,其中有2条染色体的形态相同,其余染色体的形态不同,因此图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导致每一极出现2条相同染色体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形成如图所示的细胞,该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
( )【答案】√分析: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无基因a,所以图中的基因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5.在动物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 )【答案】×分析:中心粒复制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 )【答案】√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7.人类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 )【答案】√分析:由于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易位,所以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
【走向高考】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专题3 第1讲 细胞增殖与受精作用

专题三第1讲一、选择题1.(2014·泰安高三期末)如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部分变化示意图,关于图示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期既可发生在分裂期前期,也可发生在分裂期末期B.此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已加倍C.此时期不可能发生在衰老的细胞中D.此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最佳时期[答案] C[解析]图中有部分核膜,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说明已完成核复制,只能为分裂期的前期,A错误;此时期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已加倍,B错误;衰老的细胞不再分裂,不会发生图示的过程,C正确;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最佳时期应是分裂中期的细胞,D错误。
2.(2014·宁波高三期末)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 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A.5条B.40条C.20条D.10条[答案] D[解析]DNA是半保留复制,10条染色体DNA(20条单链)被标记,第一代间期复制所得20条DNA均有一条链被标记。
第二代间期复制,经半保留复制,原来有标记的20条单链为模板的20条DNA依然被标记,以第一代间期合成的20条单链为模板合成的20条DNA则无标记,在其后期着丝点分裂,两个细胞共40条染色体中20条有标记,20条无标记,其中每个细胞有无标记的各10条,故D正确。
3.(2014·常州高三期末)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B.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C.植物细胞中,d~e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和c~d时期[答案] D[解析]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相同,分裂旺盛的细胞的细胞周期短一些,故A错误;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b~a时期,故B错误;植物细胞中,a~b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故C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和c~d时期,故D正确。
高考生物二轮配套文档:专题3.1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2.辨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三个时期的图像 (1)判断下面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方式: ①前期:②中期:③后期:(2)减数分裂中根据细胞质分裂情况判断细胞名称:3.判读细胞分裂方式的坐标曲线图(1)二倍体生物染色体和DNA 变化曲线:(2)判断细胞分裂方式:一看“染色体峰值”⎩⎪⎨⎪⎧最大为4N →有丝分裂最大为2N →减数分裂二看“竖直下降”次数⎩⎪⎨⎪⎧两次→减数分裂一次→有丝分裂三看“最终结果”⎩⎪⎨⎪⎧减半→减数分裂相等→有丝分裂4.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1)右图表示某精原细胞基因组成,图中A 和a 、B 和b 属于等位基因;1和2、3和4属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图中A 与a 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 与B 基因的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产生2种配子,若已知已形成了一个基因型是Ab 的精细胞,则随之产生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 、aB 、aB 。
(2)只有真核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位于细胞核(染色体上)的基因才遵循遗传定律。
命题点1 借助模式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列图像是一些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和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图甲中,正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图________(填数字);细胞①与细胞②在分裂过程中有不同之处,与此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在图甲中细胞①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________。
细胞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④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对应图乙中BC段的是(用数字表示)______,图丙中(一)→(二),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段的变化。
(4)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不能看到图甲②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动态过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能清楚地看到细胞核,但看不到染色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二轮文档:1-3-1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含减数分裂)(含解析)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讲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含减数分裂)对应学生用书P0341.[2015·天津高考]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答案 B解析A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因此同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项,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所以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含有8条染色体;C项,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D项,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因此胚胎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应含有6条染色体,三个染色体组。
2.[2015·浙江高考]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答案 C解析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都不相同,G1、S、G2和M期长短也不相同,故A、B错误;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中的S期,在G2期加入DNA 合成抑制剂不会影响DNA的复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不受影响,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一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故D错误。
3.[2015·安徽高考] 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答案 B解析依图示,甲细胞(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非细胞板上,故A项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故B项正确;甲、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等,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甲细胞中的2倍,故C项错误;统计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只能推算出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时间的比例,无法知道细胞周期长短,故D项错误。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二轮讲义:专题3.1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第1讲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考纲要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1.细胞增殖方式及相互关系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比较和辨析3.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判断(1)DNA 含量变化曲线(2)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染色体变化曲线⎩⎪⎨⎪⎧ 最大数量为2N ⇒减数分裂最大数量为4N ⇒有丝分裂[错混诊断] 1.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2011·山东,5B)( × )2.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2014·大纲,1D)( √ )3.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2013·海南,5A)( × )4.真核细胞染色体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2011·海南,25D)( × )5.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2010·海南,3D 改编)( × )6.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2009·广东,23)( √ )7.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不同,DNA 分子数目相同(2013·新课标Ⅰ,2C 改编)( √ )8.人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2010·江苏,21D 改编)( × )题组一 对有丝分裂单独考查1.(2014·浙江,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 .G 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 进入细胞核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答案 C解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可以明显缩短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3 1细胞增殖与受精作用

含有4条染色单体,D项错误。 [答案] C
易错防范
易错点:不能将细胞分裂图像与基础知识进行衔接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 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由图可以判断( )
考题引路
走向高考 ·高考二轮总复习 ·生物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立意与点拨] 知识: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细 胞周期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考生对细胞周期的理解、有丝 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和辨析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点拨:正确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利用并列比较法理解减 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解析] 从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可以得知该动物体细胞内含 有4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若是减数分裂,则产生的配子内 含有1个染色体组,甲图是染色体数目最多的细胞,含有4个染 色体组;AaB的子细胞内等位基因没有分离,最可能是由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引起的,该时期处于戊图 中的bc段;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成对 的,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丁图所示细胞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应是戊图中的dc段。
[解析] 不同生物的细胞、同一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细胞, 细胞周期的长短都不相同,AB项错误。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 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
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 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由于DNA的复 制发生在S期,在G2期加入DNA抑制剂后已经起不到抑制DNA 复制的作用了,所以在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2条染色 单体,这一细胞能正常完成有丝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作业测评·固效果1.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的变化()A.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 外界不利因素可导致染色体变异D. 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解析: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都有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外界因素可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异常,导致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都存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
答案:B2.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 正常情况下次级卵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D.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解析: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再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分别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这两种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中会出现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不是同源染色体,此时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B3.[2014·揭阳一模]下图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有2个四分体B. 乙图中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C. 丙图内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D. 丙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解析:甲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无四分体;乙图处于减Ⅱ中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已经分离,故乙图中无等位基因的存在;丙图处于减Ⅰ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期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
答案:C4.[2014·临沂一模]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克氏综合征[其染色体组成是(44+XXY)]并色盲的儿子,那么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A. 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B. 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C. 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D. 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解析:克氏综合征儿子色盲,说明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夫妇正常,则母亲应为色盲基因携带者,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男孩的两个色盲基因只能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后没有分离造成,而不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造成的。
答案:A5.下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 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 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D. 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解析:细胞A、B分别处于减I中期和有丝分裂中期。
细胞A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B产生的子细胞与B染色体数相同;联会只出现在减数分裂(细胞A)过程中。
答案:C6.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 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B. 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C. b、c细胞四分体数均为2D. 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解析:a、c为有丝分裂过程,b、d为减数分裂过程,睾丸或卵巢中既有性原细胞的自身增殖的有丝分裂过程,也有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故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a中有8条染色体,无染色单体,b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过程为有丝分裂中期,不存在四分体;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均为4条,染色体组数也相同,均为2个。
答案:A7.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A. A-B和K-LB. D-E和J-KC. H-I和J-K D D-E和K-L解析:根据题图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可知,细胞先后发生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
着丝点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如减数分裂的D-E段和有丝分裂的J-K段,H -I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
答案:B8.上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B. 该动物为雌性,②和③是次级卵母细胞C. 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②细胞中D. 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解析: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③→②;根据②细胞图像知,该动物为雌性,②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③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①细胞中;③细胞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
答案:D9.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部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 ①与②B. ①与③C. ②与③D. ②与④解析: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后,①与④细胞的两条染色体是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②与③细胞的两条染色体是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因此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分别为①与④、②与③。
答案:C10.[2014·河北质检]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甲图,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
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 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B. 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A组细胞,可以使B组细胞数增加C. 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D. 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解析:据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质是均分的可知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则该组织来源于精巢,A错;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前期植物细胞,才可以使细胞染色体数增加,B错;B组细胞染色体数是2N,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DNA虽然已经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变,仅根据染色体数是2N则B组细胞中可能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C正确;C 组中细胞染色体数是4N,这些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
答案:C11.[2014·南京模拟]上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3B.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46C.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1D.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解析:A选项,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为92,故n等于46;B选项,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92,故n等于46;C选项,人体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故n等于1;D选项,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为4,故n等于2。
答案:A12.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
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B.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D. 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解析: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位置,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乙图细胞中染色体、核DNA与染色单体之比为2∶4∶4,此时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或有丝分裂前、中期,如果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点不发生分裂;丙图中C组细胞染色体数为4N,为有丝分裂的后期,而染色体联会并产生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
答案:B13.下列关于有性生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B. 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更容易发生差错C. 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子D. 更容易产生新的基因型解析:有性生殖是通过生殖细胞两两结合,由受精卵(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出现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使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答案:B14.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__________,B: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图中的A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侧存在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后期。
B时期四分体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乙图中曲线A表示核DNA相对含量,曲线B表示染色体的相对含量。
8处表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说明进行了受精作用。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之前存在染色单体,即区间1~6和9~11存在染色单体,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及产生的生殖细胞中。
(4)根据曲线可知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20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区间3~4。
(6)6和11共同点是染色体在现在的基础上暂时加倍,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情况。
(7)甲图中的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将要减半。
因为是雌性动物,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是一个极体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受精作用(3)1~65~8(4)20 (5)3~4(6)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且染色体数目加倍(7)3~4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15.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