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引言本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最新、最准确的心肺复苏(CPR)操作指南,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根据2023年的最新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本指南对2020年版本进行了更新。
请在使用本指南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
更新内容1. 胸外按压1.1 按压频率建议成人和儿童心脏骤停患者的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对于婴儿和新生儿,按压频率为100-140次/分钟。
1.2 按压深度成人和儿童心脏骤停患者的按压深度至少为5cm,但不超过6cm。
对于婴儿和新生儿,按压深度至少为4cm,但不超过5cm。
2. 人工呼吸2.1 通气方法建议使用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口对口通气。
2.2 通气频率成人和儿童心脏骤停患者的通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对于婴儿和新生儿,通气频率为每分钟15-20次。
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3.1 AED的选用根据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的AED。
建议使用具有自动检测和分析心律失常功能的AED。
3.2 AED的操作按照AED的提示操作,包括贴好电极片、连接电源、开始分析心律失常、按照提示给予电击等。
4. 团队合作4.1 角色分配在复苏团队中,明确各个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包括领导者、按压者、通气者和观察者等。
4.2 沟通与协调复苏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复苏操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至关重要。
请医疗专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遵循本指南,不断提高心肺复苏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服务。
请注意,本指南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专业医疗机构联系。
全套医疗设备操作指南

全套医疗设备操作指南1. 引言本操作指南旨在为使用全套医疗设备的医务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导。
全套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仪器、监护设备、手术器械等。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技巧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2. 操作准备在使用全套医疗设备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所需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清洁并消毒设备,以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熟悉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操作步骤3.1 设备启动和关闭- 确保设备连接到正确的电源,并按照设备说明书启动设备;- 在操作之前,检查设备的各项指示灯和显示屏,确保其正常工作;- 操作完成后,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关闭设备并断开电源。
3.2 设备校准和调试- 在首次使用或者需要校准的情况下,按照设备说明书中的校准步骤进行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
3.3 操作流程和技巧-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并确保理解操作要求和限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使用设备之前进行适当的设置和调整;- 操作过程中,根据设备的显示和报警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操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4.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指示灯,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遵循设备说明书中的操作限制和警告信息,不超越设备的使用范围。
5. 总结全套医疗设备的正确操作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本操作指南中提供的步骤和技巧,医务人员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同时,操作人员应始终关注设备的安全性和正确性,以提供最佳的医疗效果。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简介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心肺复苏(CPR)操作的最新指导,以确保操作者能够正确地执行心肺复苏,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CPR操作步骤1. 首先,确认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观察患者是否无意识,没有呼吸或只有杂音性呼吸。
2. 若患者需要心肺复苏,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若有旁人在场,指派他们帮助呼叫急救人员。
3. 快速检查患者是否有明显的呼吸道梗阻。
若有,进行清除。
4. 检查患者是否有脉搏。
若没有脉搏,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5. 胸外按压时,将双手交叉放置于胸骨下方,压迫胸骨下1/3处。
按压频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压迫深度为至少5厘米。
6. 在每次按压之间,确保胸廓完全回弹,避免压迫时间过长。
7. 每2分钟进行一次心肺复苏检查。
检查脉搏和呼吸,如果有迹象表明患者恢复了自主循环,继续观察患者的状况。
8. 若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用,按照AED的指示进行电除颤。
在电除颤前确保患者的胸部干燥。
9. 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
注意事项- 在执行心肺复苏操作时,操作者应尽量保持冷静,按照指南进行操作。
- 若有其他合格的急救人员在场,可以协助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 操作者应定期接受心肺复苏培训,以保持技能的熟练程度。
- 如果有任何不确定的情况,操作者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寻求专业帮助。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的新版指导,包括了确认患者需要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操作、AED使用等步骤。
操作者应在遵循指南的前提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并及时呼叫急救人员以获得进一步的支持和帮助。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一、简介心肺复苏(CPR)是在心脏猝死等紧急情况下,通过外部手动按压心脏以及人工呼吸等手段,恢复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心脏复苏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下面是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二、心肺复苏的步骤1. 确认安全首先,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包括电源、有毒气体、火源等,确保救援者和患者的安全。
2.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那么他们可能需要CPR。
3. 寻求援助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者让现场的其他人拨打。
4. 检查呼吸查看患者的胸部是否有上下移动,感觉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
5. 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三、心肺复苏操作要点1. 胸外按压找到正确的按压位置,即胸骨下部中央。
成人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每分钟按压次数为100-120次。
2. 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不超过1秒,胸部应明显上升。
成人每次人工吸气量约为500-600毫升。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有AED设备的情况下,应尽快使用。
按照设备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当设备指示时进行除颤。
四、结束心肺复苏的条件1.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有有效的脉搏;2. 救援者无法继续进行CPR(如极度疲劳);3. 更有经验的医疗人员接手;4. 患者被确认死亡。
五、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是救命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在面对危急生命状况时的重要技能。
每个人都应该研究和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六、结语以上就是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
操作指南手册

操作指南手册一、简介操作指南手册旨在提供详尽的操作步骤和使用说明,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产品或执行某项任务。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清晰明了的操作指南,确保您能够轻松快速地完成工作。
二、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之前,请确保您已经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 确认所需操作的设备或工具已经准备齐全。
2. 了解操作过程中的所有安全注意事项,并保持警惕。
三、操作步骤以下是本产品的操作步骤,请按照顺序进行操作:1. 第一步:详细描述第一步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所需的操作对象、工具或设备以及操作方法。
在描述过程中,可以使用图片、图表或示意图来辅助说明。
2. 第二步:详细描述第二步的具体操作步骤,同样包括所需的操作对象、工具或设备以及操作方法。
3. 第三步:详细描述第三步的具体操作步骤,同样包括所需的操作对象、工具或设备以及操作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加入一些注意事项,如注意事项、操作技巧等。
4. ......(根据具体操作的步骤数,继续进行描述)四、常见问题解答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这里为您提供了一些解答,以便您能够迅速解决问题:1. 问题一的解答:详细解释问题一出现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2. 问题二的解答:详细解释问题二出现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3. 问题三的解答:详细解释问题三出现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4. ......(根据常见问题的数量,继续进行解答)五、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您的安全和操作顺利进行:1. 注意安全:在操作过程中,遵循所有的安全指导和注意事项,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维护保养:及时进行设备或产品的维护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 常规检查:定期检查设备或产品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存储保管:妥善存储设备或产品,防止损坏或丢失。
5. ......(根据具体情况,继续列举其他的注意事项)六、附录在附录中,您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或相关链接,以便您获取更多关于产品或操作的信息。
(完整版)操作指南模板

(完整版)操作指南模板操作指南模板1. 概述该操作指南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步骤说明,以帮助用户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或操作。
本文档是完整版本,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2. 目标该操作指南的目标是指导用户正确地完成特定任务,并确保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和最佳实践。
3. 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之前,请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检查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 确保已获得必要的许可和权限4. 操作步骤步骤一:XXXXXX1. 进行XXXXX操作。
2. 检查XXXXX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3. XXXXX操作必须要遵守特定的规定,例如:XXXXX。
步骤二:XXXXXX1. 进行XXXXX操作。
2. 检查XXXXX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3. XXXXX操作必须要遵守特定的规定,例如:XXXXX。
步骤三:XXXXXX1. 进行XXXXX操作。
2. 检查XXXXX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3. XXXXX操作必须要遵守特定的规定,例如:XXXXX。
5. 注意事项在执行操作过程中,请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安全风险,采取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
- 严格遵守法律和规定。
- 如果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相关人员或部门进行咨询和支持。
6. 结束本操作指南详细阐述了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请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指南中的规定,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以上是操作指南的完整版模板,请根据具体任务的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填写。
2023年最新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指南

2023年最新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指南简介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急救措施。
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检查安全- 在开始CPR之前,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检查是否有任何潜在的危险因素,例如火灾、电击等。
步骤二:确定意识状态- 通过轻拍患者的肩膀或大声喊叫来尝试唤醒患者。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可以确定其失去了意识。
步骤三:呼叫急救- 尽快呼叫当地急救电话或医院的急救部门,告知他们患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
步骤四:开放气道-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仰面朝上。
轻轻抬起患者的下巴,使其头部向后仰,打开气道。
步骤五:检查呼吸- 听、看和感觉患者的呼吸。
仔细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并倾听呼吸声。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立即开始CPR。
步骤六:进行胸外按压- 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下方中央,另一只手放在上方。
用身体的重量向下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
每分钟进行100-120次的按压。
步骤七:进行人工呼吸- 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鼻孔捏住,用您的嘴对患者的嘴进行呵气,每次呵气持续1秒钟。
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并听到呼吸声。
步骤八:继续CPR循环- 持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注意事项- 在进行CPR时,尽量避免中断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循环。
- 如果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在附近,可以考虑使用它来提供更好的急救措施。
- 如果有专业医护人员在场,尽量与他们合作,共同进行急救操作。
总结本指南提供了2023年最新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指南,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急救措施。
按照步骤一步步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或急救人员到达。
请确保在实际操作前接受相关培训,并了解当地的急救法规和指南。
2023年最新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指南

2023年最新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指南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恢复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本指南将介绍最新的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 判断环境安全性在开始进行CPR之前,一定要确认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
2. 检查意识试图唤醒患者,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没有反应,那么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3.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让周围的人呼叫。
4. 开始心肺复苏4.1 压胸复苏首先,将患者平躺在硬平面上,然后用一只手的掌心覆盖另一只手的掌心,位于患者胸骨下部中央。
进行压胸,深度应达到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4.2 人工呼吸每30次压胸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首先打开患者的气道,然后闭住患者的鼻孔,对其进行口对口呼吸,每次吹气1秒钟,使胸部有明显的升降。
5.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如果周围有AED设备,应立即使用。
根据设备的语音指示进行操作,一旦设备分析出需要除颤,就按设备上的按钮进行除颤。
6. 继续心肺复苏进行CPR,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医疗人员到达并接手。
7. 后期观察成功进行心肺复苏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恢复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以保护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
- 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技能,应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执行,但在紧急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并且应该尝试进行心肺复苏。
- 如果可能,应使用口对口罩或呼吸囊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本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按照医生和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131电子贸易有限公司单极监控摄像机操作指南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日单极监控摄像机操作指南第一章产品介绍“单极监控摄像机”,已经获得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颁发的“201020602486.3、201130209254.1”两项专利证书和主导产品的“CE、FCC”产品质量认证。
并且经过长时间、多要素、极端条件下测试,主要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产品运行稳定可靠,用户评价为“换代产品”,市场前景比较乐观。
“单极监控摄像机”的主要优势是:彻底改变了传统监控摄像机的接入方式。
它既不用模拟配置摄像机的同轴线接入,也不用网络配置摄像机的网络线接入,而是在网络配置摄像机的基础上利用设备供电的电力线载波信号接入。
它既省去了重复布线的施工烦恼,又回避了无线干扰和视障制约的困惑和无奈,而且传输距离及数据带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可谓“一箭三雕”,是节约、环保、省工、省钱的真实体现。
“单极监控摄像机”的方便之处是:即插即用!由于摄像机自身具有存储功能,所以用户只要将摄像机插到电源上,摄像机便开始工作并自动存储数据;用户再去电力线的另一端插上适配器与电脑连接,即可以实现在线监控和检索愿望;如果用户将适配器与网络路由器连接,那就进入网络世界了,在有网络条件的任何地方您都可以实现在线监控和检索愿望。
“单极监控摄像机”的社会效益是:节约!快速!节约!由于电力线的覆盖几乎是无所不在,所以“单极监控摄像机”的使用范围也无所不能。
如果广泛应用“单极监控摄像机”,仅材料和初装施工项目就能为社会节约大量的资本。
“即插即用”生动地描绘了“单极监控摄像机”的安装速度,在这个“与时间争效益”的时代,无论是计算直接效益还是计算间接效益,结果必然会转化成了对社会资源的节约。
谢谢您挤兑宝贵的时间来关照我们的“单极监控摄像机”,但愿“节约”能够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第二章技术指标和主要功能第三章设备安装1、实物连接图2、工程组网图3、三相四线制(220V)电源线路组网图第二部分软件的使用指南2.1 硬件环境中央处理器(CPU):Intel 奔腾双核 2.0G(含)以上。
主内存:DDRⅢ 2G(含)以上。
网卡:100/1000M自适应。
硬盘:250G(含)以上。
显卡:GeForce4 256MB(含)以上。
显示器:17寸(含)以上彩色液晶或CRT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含)以上。
2.2 软件环境安装UC2视频监控客户端软件(简称 UC),UC支持Windows 2000/XP/2003/Vista/7 操作系统下运行,建议不要在Windows 98以下操作系统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9.0。
3、安装卸载3.1 安装步骤双击运行“UC_*.*_YYMMDD_***_setup.exe”系统会根据当前计算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语言出现相应的选择界面,图3-1所示是在中文版操作系统中出现的语言选择界面。
本软件共有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三种版本,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语言选择。
具体操作如下:图3-1第一步:选择安装语言“简体中文”出现欢迎向导界面,如图(3-2)所示;图3-2第二步:点击“下一步”,选择安装目录,如图(3-3)所示;图3-3第三步:点击“安装”,安装完成出现如图(3-4)所示;图3-4第四步:点击“完成”安装完毕。
3.2 卸载步骤在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或开始菜单“程序→UC→卸载”,操作如下:第一步:点击“卸载”出现解除界面,如图(3-5)所示;图3-5第二步:点击“移除”卸载完成出现如图(3-6)所示;图3-6第三步:点击“确定”卸载完毕。
4、配置管理操作说明在桌面双击UC(),打开专业UC视频监控系统登录框,出现如下图:图4-1 登录框初始登录使用默认帐号admin,密码123456。
登录后可以自由设置帐号和密码,后续有详细说明。
勾选自动登录会自动保存密码,在下次运行UC自动登录不再弹出此登录对话框。
勾选保存密码则保存密码登录成功后在下次登录时不必再输入密码。
为了保障软件使用的安全性,如果用户勾选了“保存密码”,那么在退出UC后重新登录时,密码一栏显示的是32位密文。
UC自动保存最近登录的5个用户信息。
4.1 设备管理点击“配置管理”菜单,则跳转到配置管理界面。
配置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管理、用户管理、录像管理、远程配置和远程维护功能。
图4-2 配置管理主界面设备组配置UC2默认为一个分组,用户可以自定义添加、删除、修改设备分组。
图4-3 设备组配置1.设备组名称添加:在图4-3组名称对话框输入名称,点击“添加”即可添加设备组名称,设备组名称不允许相同;添加的设备组名称在设备列表显示。
2.设备组名称删除:在设备列表选中设备组名称后,点击“删除”即可删除所选设备组;如果设备组下挂载了设备则删除该组后组下的设备移到默认设备组Default中,默认设备组不允许删除。
3.设备组名称修改:在设备列表选中设备组名称后,点击“修改”即可修改所选设备组;修改的名称不能是已存在的名称。
设备配置1.手动添加设备:图4-4 设备配置在图4-4分组名称下拉选择须添加到设备组、设备名称、协议类型<公网访问推荐使用TCP>、设备类型、视频流、访问模式(批量添加设备的时候默认是RTSP访问模式,可以手动修改设备的访问模式<其中包括RTSP,TPS>。
RTSP模式为现有支持的标准模式;如果选择TPS模式则只针对设备固件版本不能登录IPSAN平台的设备有效)、设备地址<可以是IP地址或域名>、视频端口、云台端口;其中设备地址、视频端口、云台端口必须与前端设备中流媒体的设置参数保持一致。
登录名和密码是管理前段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
设置不一致将出现设备不在线、在线看不到图像或者云台不能控制等现象。
设置好以上参数后单击“添加”即可完成对新设备的手动添加,修改和删除设备操作比较简单此次不再赘述。
2.自动搜索设备:区别于手动添加设备方式,UC2支持自动搜索前端添加设备的功能。
图4-5 搜索前端点击“搜索摄像机”,UC2自动搜索网内连接的所有摄像机,将搜索结果显示出来,自动搜索设备仅局限于局域网内设备的搜索。
公网进行访问的设备无法使用搜索功能。
注:1.自动搜索到的设备可以通过点击上面的字段(例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对所有设备根据该字段进行排序。
2.如果在搜索的过程中跳转到其他功能模块,搜索会中断。
图4-6 搜索前端设备显示搜索结果如图4-6所示列表显示。
搜索到的结果中,可以通过双击“设备序列号”来复制该设备的设备序列号。
3.自动添加设备:如果添加所有的设备,勾选全选框。
如果想针对性地添加某些设备,则需要勾选对应的设备。
在设备列表选择设备分组和勾选需添加的设备后点击“批量增加”,搜索出来的设备将自动添加到所选设备组中,如果未选择设备分组将添加到Default分组中。
如果被勾选的设备中有解码器设备,则自动生成一个Decoder分组,添加的解码器设备会自动划分到这个分组中。
勾选对应设备前面的“复选框”并单击后,可以进行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地址的设置和修改。
点击“自动获取”会获取路由器空闲IP;点击“修改摄像机”会修改勾选设备的网络参数。
图4-7 修改网络参数注:修改网络参数必须在搜索未添加的状态下进行,一般情况请不要随意修改修改网络参数以免引起IP地址冲突或者无效导致连接不成功。
4.2 用户管理角色信息管理进入用户管理界面,角色信息管理界面如图4-8所示:图4-8 角色信息管理总共有5大角色操作权限,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细分设置角色权限。
新建角色名称,勾选角色操作权限后点击添加角色,即完成角色的新增。
在原有角色基础上进行名称、操作权限的修改后点击修改角色,即完成角色的修改。
选中现有的角色,点击删除角色即完成角色的删除。
角色实现分级管理,对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独立分配,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定义不同权限的角色。
注:删除角色时,用户组和用户组下的用户全部被删除,请谨慎操作。
用户组管理进入用户管理界面,用户组管理界面如图4-9所示:图4-9 用户组管理输入用户组名称,同时定义该组的用户组角色后点击添加组即完成新增用户组,每一组用户为同一个用户角色。
选中现有的用户组,可以修改用户组名和用户组角色,点击修改组即完成用户组的修改。
选中现有的用户组,点击“删除用户组”即完成用户组的删除。
注:删除用户组时,用户组下的用户全部被删除,请谨慎操作。
用户信息管理进入用户管理界面,用户组管理界面如图4-10所示:图4-10 用户信息管理输入用户名称、新密码和确认密码,同时定义该用户的用户组后点击添加用户即完成新增用户,每一个用户对应一个用户组,用户名不能重复添加。
选中现有的用户,可以修改用户名和用户组,点击修改用户即完成用户的修改。
选中现有的用户,点击“删除用户”即完成用户的删除。
滚动字幕管理进入用户管理界面,滚动字幕管理界面如图4-11所示:图4-11 滚动字幕管理在“字幕信息”一栏输入你所需要滚动显示的文字,点击“保存”按钮,则输入的文字将在本软件最上方滚动显示,例如在字幕信息一栏输入“UC视频监控客户端”,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如果需要取消已经设置了的滚动字幕,在“字幕信息”一栏输入空格,点击“保存”即可。
图4-12 滚动字幕效果图注:由于1024*768的分辨率比较低,使得整个画面空间不够,设置的滚动字幕会影响下面的按钮区域,导致效果不好。
建议使用1280*1024分辨率。
4.3 录像管理默认录像策略进入录像管理界面,默认录像策略界面如图4-13所示:图4-13 录像管理第一次添加完设备后,在录像管理界面点击“启动默认策略”,则会启动加载所有添加的设备自动录像;启动默认策略后按钮会变成“停止默认策略”,如果需要配置详细的录像策略点击“详细策略配置”即可查看。
默认策略只包含第一次添加的设备,如果后期手动添加了设备也需要参与录像,必须在“详细策略配置”中添加后期添加的设备到默认录像策略。
策略配置点击“详细策略配置”进入录像策略详细配置界面。
如图4-14所示:图4-14 录像参数配置界面录像策略的配置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基本配置和录制配置。
下面将对每个配置参数进行详细的讲解。
策略名称:系统默认的策略名称为Default Strategy,不允许修改。
当需要添加其他策略时,可以任意命名策略名称,但是不能是Default Strategy。
存储策略:选择当配置的录像磁盘满后是停止录像还是删除最旧的录像文件继续录像。
触发方式:定时录像指在指定的时间内一直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指设备开启了移动侦测后,在指定的时间内一旦有移动侦测告警则录像。
存储路径:系统将根据本机自动获取除系统盘以外的盘符为存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