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入性羊布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羊布氏杆菌病的危害性及综合防治措施

羊 布 氏杆 菌 疾 病 会 严 重 危 害养 殖 业 的 发 展 ,造 成 养 殖 场 的
流 产 、胎 衣 不下 的问题 ,公羊 会 出 现 睾丸 炎 ,严重 时甚 至会 造 成 大量 经 济损 失 ,甚 至 危 害人 体健 康 ,所 以加 强该 疾 病 的防 治是 必
公 羊 不育 。可见 ,羊 布 氏杆 菌病 是 一种 十 分严 重 的 流行 性疾 病 , 不 可 少 的 。 羊 布 氏 杆 菌 的 防 治 措 施 主 要 分 为 _ 二个 方 面 :第 一一,
患病 羊 的羊 奶 、羊 肉 等都 会造 成 病 菌 的传 播 ,进 而危 害 人类 的健 加强 羊 群 的饲 养 管理 ,定 期 进行 羊 圈 消毒 和 清扫 。确保 饲 料 的新
康 。所 以 ,做好 该疾 病 的防 治工 作尤 为重 要 。
鲜 和营 养 ,选 用新 鲜 的青 草 进行 羊 群 的喂 养 。此 外 ,为 了确保 羊
鞭 毛 、无 芽 孢 的病 菌 ,其 能够 在 羊 的皮 毛 或土 壤 中长 时 间存 活 。 质饲 料 和被 污 染 的水 源 ,确 保羊 群 饮 食 的健康 。做 好通 风 保 暖 T:
这种 病 菌 耐 热性 较差 ,阳光直 射 超过 一 小 时就 会 降低 该病 菌 的 活 作 ,合 理划 分羊 场 区 域 ,将 生 活和 生产 区进行 有 效 的 隔离 ,严 禁
牧 区管 理 方式 和 水平 的不 同 ,疾 病暴 发 的程 度 也各 不 相 同 。该病 投 喂 ,每 只羊要 饮用 500亿 活菌 。如果 采用 肌 肉折射 的方式 进行 防
性 ,如果 温度 达 到 100℃ ,该 病 菌 会 痢疾 死 亡 。可 以选 配 适 当的 饲养 羊 以外 的 动 物 ,要避 免 蚊虫 、老 鼠等 媒 介 的传播 。做 好 消毒
羊布病监测和综合防控措施

羊布病监测和综合防控措施摘要:羊布病由于具有人畜共患性,加之具有加强的传染性,严重威胁着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的身体健康。
本文主要论述了羊布病的流行病学、危害程度和综合防控的措施,旨在为羊布病的预防提供参考,帮助养殖户最大限度地降低羊布病可能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羊;布病;综合防控;危害引言:羊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高传染性慢性疾病,该病具有人畜共患的特点,主要发生于生殖系统,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布鲁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布鲁氏菌属,外形呈球杆状,属于非抗酸性,在组织涂片中显示为团状,在细胞内部单个排列。
它在土壤中的最长存活时间为一个半月,在皮肤组织中最长存活时间为两个月,对一般的消毒剂和热度具有较低的抵抗力和敏感度,因此可选择高温和消毒剂杀毒。
羊布病的发生易造成母羊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不利于羊健康繁殖和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羊布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对于预防羊布病,提高羊布病的防控效果,降低羊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1羊布病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1.1流行的特点羊布病可以感染的动物种类非常广泛,比如羊、猪、牛、鸡、猫等多种动物,都是羊布病的易感染群体。
其中感染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羊,其次是牛、猪。
在所有容易被感染的病例中,其中性成熟的动物与幼龄动物感染的概率比较大。
羊布病以带菌动物为重要传染源,其中包括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阴道分泌物等等,这些物质都含有大量的致病细菌。
同时羊布病的传染还可以经过粪便、乳汁、精液等带菌途径进行传播。
而大部分被感染的羊只多数是因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了被布鲁氏杆菌污染的水源与草料,从而导致消化道被感染。
1.2临床症状此病公羊感染的症状为化脓性坏死睾丸炎和附睾炎,其前期的状况为睾丸肿大,后期症状为睾丸萎缩。
母羊受感染后的状况通常会伴随的症状有乳腺炎、关节疼痛等,而妊娠母羊一般在感染后的3~4个月会出现流产的状况,但是流产的症状通常不会特别明显,部分感染的母羊在流产前2~3天的时候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增加或减退,呈现胃肠弛缓,以及还会伴随着阴道流出黏稠带有血样的分泌物等症状。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布病是一种由布鲁菌引起的传染病,它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对畜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布病的危害、诊断及防治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增加大家对这一疾病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
一、布病的危害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人类感染了布鲁菌后,会出现发热、关节炎、无力、头痛、出汗、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脾脏、肝脏、肺部、心脏等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布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2.对畜牧业的危害:布病会导致牛、羊、猪等家畜出现流产、难产、性早熟、发情期延长、生长缓慢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布病还会导致畜产品质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3.对社会稳定的危害:由于布病是一种传染病,一旦出现疫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引发公众恐慌,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布病的危害不容忽视。
二、布病的诊断布病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诊断时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布病的诊断:1. 临床症状: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关节炎、无力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清学检测、培养分离、PCR技术等方法检测布鲁菌的存在,以确定诊断。
3. 影像学检查:通过X射线、CT、MRI等技术对相关部位进行检查,如肺部、脾脏等。
4. 临床病史: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接触史等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5. 生物学检测:通过对病变组织或体液的病理学检查,观察布鲁菌的形态结构,从而做出诊断。
布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利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病史和生物学检测等方法,以确保准确诊断,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三、布病的防治1. 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对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等场所进行定期清洁、消毒,减少布鲁菌的传播。
(2)健康教育:加强对农民、屠宰工人等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布病的认识,避免直接接触感染源。
(3)防止交叉感染: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食用生、半生的禽畜肉及其制品。
羊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研究

X u m u s h o u y i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其中,畜牧养殖业为其带来了不小的贡献,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质量在不断提升,其对于羊肉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羊感染疾病的几率,羊布病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为且较为频繁发生影响恶劣的一种疾病,为了能够加强对于羊布病的防控,保障羊养殖业的发展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加强羊养殖人员对于羊布病的危害及其相关防控知识的了解,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羊布病的暴发概率,减少其的危害。
一、羊布病简述羊布病是一种传染性非常高,且传播范围广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的病原体主要是布氏杆菌,通常情况下,布氏杆菌会在羊群的生殖器官、内脏以及血液中存在,并且这类病菌自身有着较强的抵抗力,羊只在感染布氏杆菌初始阶段,一般不会出现病症,羊只发病也是需要病菌积累到一定的数量,羊布病能够通过病羊的排泄物,身体伤口进行传染,若患病羊只为母羊,则其的哺乳过程或生殖道分泌物也会使得这一疾病得到传播,这一过程中,吸食母羊乳汁的羊羔也染病,除此之外,病羊所接触过的水源、饲料以及其日常使用的养殖用具等也会携带病菌,造成感染,甚至是,羊只遭到携带布氏杆菌的蚊虫叮咬也能够导致发病,要注意的是,羊布病的传播会受到温度变化以及养殖地区的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夏季高温季节相较于其他季节阶段,羊布病的发病率会更高一些,且集中性规模化的养殖区域比零散性质的养殖地区的发病率高,农村地区的羊只比城市地区的羊只发病率更高,要注意,羊布病具有比较长的潜伏期,其多在15天左右,也有少部分羊只会因为自身的抵抗力问题与病原菌树龄的差异而导致提早或滞后发病,相关数据表明,母羊的患病率相对要高于公羊,且成年羊相比羊羔患病率更高。
二羊布病的危害分析1、危害羊群的生育问题当羊只感染羊布病,会对其的生殖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对于母羊来说,其会出现流产状况,在其流产之前,也会伴随着精神不济,食欲减退、口渴、委顿的现象,并且阴道容易分泌黄色黏液,另外,母羊流产会受到会胎衣不下的影响,从而迸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后续受胎问题,与公羊而言,其在感染羊布病之后会出现荤丸炎,睾丸上缩症状,并逐渐出现拱背,难以行走的问题,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配种能力,更甚者会引起死亡。
羊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羊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田蕾/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76600摘 要:当前阶段,我国畜牧养殖工作面临的形势在不断更新变化。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到来,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动物疾病的发生层出不穷,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升。
为此养殖户必须认识到现存问题的严重性,明确自身职责,为畜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关键词:羊布病;危害;防控措施羊布病是一种极易传播且人畜共患的疾病。
该疾病一旦暴发不仅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进而给整个社会造成不可控的危害,由此羊布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羊布病存在的危害进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的解决措施,以期带动养羊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羊布病的危害羊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首先从羊的角度来看,羊布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了羊的繁殖,具体来看,当母羊发生羊布病时,会产生流产的现象,而当公羊发生羊布病时,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由此就会严重影响到羊的繁殖。
另外,羊布病是隐性基因致病的,只要公母羊患病,那么与公母羊存在血缘关系的羊会患病的几率将会大大提升,由此,羊的繁殖数量大大减少。
而对于人的影响最严重的当然是人的身体健康,一旦患有羊布病的羊或者是相关羊产品进入市场之后,人民的食品安全将很难得到保障。
由此在养殖业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大大削弱,难以激发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养殖业的长久发展。
2 羊布病的防控措施针对目前羊布病存在的严重危害,养羊场必须高度警觉,在日常饲养中讲究卫生,具备超强的防控意识,不断更新精良的养殖技术并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争取将羊布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直至消失。
2.1 做好羊群的营养饲喂工作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发生羊布病的羊大多抵抗力较差,表现在日常喂养工作中不注意羊只的营养平衡,导致部分羊只因缺乏营养,当细菌来袭时,无法对细菌产生较强的抵抗力,羊布病便很容易在羊群中进一步发展蔓延。
羊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2020年第03期羊布病是一种慢性且传染性极强的人畜共患疾病,是由羊布鲁氏杆菌所引起的。
一旦暴发不仅对羊群危害极大,人类也可能会被感染,也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对羊布病严加防控。
1羊布病的危害羊布病是由羊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该病会导致羊群无法生育甚至快速的灭绝。
羊布鲁氏杆菌主要对羊群的生殖系统有极大的影响。
主要影响母羊的子宫和公羊的睾丸,怀孕母羊感染后会导致流产,如果没怀孕母羊感染后会导致其今后无法生育,甚至会出现角膜炎和支气管炎等症状。
公羊感染该病,其睾丸会发炎,严重的会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进而影响公羊行走的能力。
由于羊布病就有极强的传染性,因此即使是羊群中只有一只羊患病,也会在很短的时间有大量的羊被感染,导致母羊不能正常的生育,公羊不能正常配种。
羊群不能正常的繁衍后代对养羊业是极大的损害,如果羊布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控,养殖户即使再次的引进羊群也是不可取的,其暴发羊布病的概率也是极高,进而羊布病会给我国养殖行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羊布病在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对养殖人员的安全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羊布病的主要传播手段是通过唾液和粪便,如果养殖人员意识不到羊布病的危害,在日常的工作中接触到患病羊的唾液和粪便极有可能被感染。
羊布病对人的影响和对羊的影响大致症状相同。
主要体现在生育方面女性一旦患此病其怀孕几率受到影响,怀孕女性的流产几率极大。
男性会丧失生育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羊布病的养殖和防控,避免该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2羊布病的有效防控措施要控制羊布病的发生和蔓延必须及时做好对羊群的检疫和疫苗接种工作。
养羊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动物性蛋白食材,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养殖户要想把羊群运输到外地进行售卖,必须具有检疫机构所出示的检疫合格证书,屠宰的羊要经过严格的检疫才允许进行售卖,检疫是保障人们免受布病侵害,维护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重大疫病的预警前哨,有利于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
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措施探讨

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措施探讨摘要:导致羊布病发生的主要致病菌是布氏杆菌,如果羊群受到这种细菌的感染,就会出现羊布病。
它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的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影响人体的生殖系统。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减少羊布病对羊群和人体的伤害,本文对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学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措施;探讨由于羊布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所以如果在实际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不采取措施对羊布病进行及时控制的话,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为了提高羊群的产量,减少羊布病对羊群发展的影响,工作人员通过严格引种,做好消毒以及防疫的综合措施等对羊布病进行了控制。
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对羊布病的特点以及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羊布病的危害布鲁氏杆菌是导致羊布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力,如果不积极地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不仅会影响羊群的产量,更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
当人们患有羊布病以后,布氏杆菌就会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血液系统,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我们出现持续性发热和全身无力等症状。
在患有羊布病前期,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就会增大治愈率。
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由于这种疾病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所以人们对其并不重视,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患有羊布病的后期,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繁殖能力会大幅度下降,严重情况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育。
此外,羊布病对羊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它会伤害羊的各个器官,特别是对妊娠母羊造成的危害,会导致其产下死胎和僵尸胎。
此外,如果母羊在流产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治愈,母羊的乳汁会变性,最会失去生产能力,大大影响羊的产量。
二、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过程中的问题1、对对布病危害认识不足虽然在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背景下,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工作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羊布病阳性检出率也得到了明显下降,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工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工作的质量。
羊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的科学技 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也出现了 众多高科技设备,并且解决了很多医 疗难题,然而,对于现阶段我国所具 备的技术,羊布病这一类疾病尚未研 究出更好的治疗方法。然而,羊布病 的发生会导致母羊流产,进而造成农 场主的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下还会危 害人的生命健康,因此,针对这一类 疾病我们要所做的就是加强预防控 制,相信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加大营养 饲喂、定期免疫接种和及早处理病羊 可以很好的控制羊布病的发生。
行性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尽量减 少羊布病的发生。我们主要可以从 三方面入手:
1. 做好羊群的营养饲喂工作。 不可否认的是,发生羊布病的羊只自 身的抵抗力相对较差,感染羊布病的 几 率 就 相 对 较 高。 除 此 之 外, 可 能 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比起健康的羊要 恶劣很多,因此,在进行羊布病的预 防控制工作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 维持羊舍的整体环境优良舒适,还要 充分保证羊群的营养膳食。针对这 一要求,我们则必须要做到严格遵循 放牧时间安排,保证羊群饲喂时间固 定,并且定期对羊舍进行卫生打扫, 保证羊舍的通风性良好,保证空气的 新鲜度。当然,也要定期对羊舍进行 消毒,减少细菌病毒的存在。另外, 我们还要保证羊群所食用的饲料是 新鲜的草料,并且适量适时添加营养 元素,还要保证羊群所饮用的水源是 干净无污染的水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输入性羊布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作者:穆瑞光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6年第07期
摘要目前,我国养殖畜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养羊业。
养羊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例如,每年在引进新的羊时也会将一些特殊的羊疾病带入,这给养羊业带去了发展困境。
本文分析了输入性的羊布病危害,研究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给养羊业控制和预防羊布病提供帮助。
关键词输入性羊布病危害防治
近些年,一些地区将肉羊养殖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且当地为了促进本地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就加大了对养羊业的支持,积极鼓励农民引入优良羊种、扩大养羊规模。
随着养羊规模的扩大,羊疾病也越来越多,羊疾病的控制和防治给养羊业的发展带来困难。
养羊户要注重布病疫情的防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强羊布病的预防。
1.羊布病的危害
羊布病全称是羊布氏杆菌病,这种病是由布氏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以侵害羊的生殖系统为途径。
布氏杆菌侵入羊体的生殖系统后,母羊会发生流产现象,公羊会发生睾丸发炎现象,有些羊在患布病后会发生滑液囊炎或关节炎,造成行走不便,颠跛比较严重,还有些羊在患病后就会出现支气管炎或角膜炎,大部分羊患的布病是被隐形感染的。
如果母羊患此病,立即就会出现流产现象且会造成其终生出现繁殖障碍;如果公羊患此病,则其交配能力会下降且精液的质量偏差。
这种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所以其会由开始少数逐渐变得增多。
据调查,某县35家规模较大的养羊场中羊布病的发病率大约为30%—45%,但羊的死亡率较低,一般来说病羊的死亡率为12%。
但羊场中羊患得此病后,因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会给羊场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而且羊布病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布氏杆菌可以存在于土壤中、粪水中、水中等,当羊场中发生病疫后,养殖户要彻底清除布氏杆菌,若不根除则羊场中会不断发生布氏杆菌病。
2.羊布病的综合防治
2.1制定科学有效的引种计划
在进行引种前,相关部门及工作者要积极掌握肉羊容易产生的病疫及其流行特征分析,要特别了解引种场的来源、数量、引种后的管理等问题。
依据当地的引种情况、发展需求情况及布病的防控等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当地养殖户引种计划,计划中要包含引种技术的培训、引种的申报、引种宣传的培训、引种检疫管理等措施。
引种养殖户要进行引种申报,在申报中要详细地介绍引种场地的来源、供羊场地的资料、羊种的运输方式、运输量及其引种后的管理方案等,相关部门要进行引种场地的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在进行引种审批,避免盲目化地引
种,要提高养羊场的集约化和规范化。
引种场要制定完整的引种计划,将引种环节精细化、安全化,注重从细节上提升布病的防治。
2.2科学合理地安排引种的时间
养殖场的引种时间也是引发布病疫情发生的重要因素,布氏杆菌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本是四季发病。
据研究表明,布氏杆菌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春天是产生流行的初期,夏天是布氏杆菌病发展的高峰期,秋季开始布氏杆菌病慢慢下降。
依据这个发病规律,养殖场要将引种时间集中在冬季,避开发病的高峰期及流行期。
一般来说,快速养肥羊种的周期为4-5个月,养殖户会在每年的春天引进羊种,等到了秋天羊种就可以出圈,秋季引种的话羊会在春季出圈。
而且羊的发情期比较集中,一般是在秋末冬初,在羊发情高峰期来临之前,养殖户要将羊群养育得成熟,以待产羔。
2.3掌握引种地区的病疫情况
养殖户在引种前要对供种地区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考察,特别要注重了解羊布病的防疫治愈情况,对供羊场进行实地考察,详细地了解其养殖规模及饲养管理情况。
访问当地对布病的免疫防治方法,也可以查阅当地养殖管理档案,必要时候可以将羊只进行抽查了解,真切地了解羊群的状况。
2.4严格检疫和挑选种羊
在进行引种的过程中,养殖户要认真检查引入种羊的健康状况,种羊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羊群后代的发育状况。
在挑选种羊时,养殖户要观察羊群的整体状况,再对羊只进行仔细的观察,观看种羊的外形及状态,除了对羊体外形进行仔细观察外,还要对羊只进行严格的免疫检查,排除羊只体内的潜在危险。
挑选好种羊之后,相关人员必须要到当地畜牧部门进行检疫申报,检疫之后开一系列相关的证明,确保羊群的健康安全。
2.5加强引种后的管理工作
将种羊引入之后,养殖场要先将引入的羊群进行隔离观察,保证其在运输的过程中未感染任何疾病。
在羊群隔离观察期间,养殖户要按时提供充足的水分,每天进行消毒杀菌工作。
将引入的羊群按照年龄或性别的方式分群,隔离观察大约15-30天后,对引种羊进行集体的检疫,确定没有羊只感染布病,在根据当地布病的发病特征对引入羊只进行免疫接种,驱除羊只体内的寄生虫等感染物。
若发现布病则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2.6做好日常免疫和检疫工作
养殖户要定期对羊群进行布病免疫、检疫工作,及时淘汰不良羊只。
使用布氏杆菌的猪型Ⅱ号疫苗在羊肌肉或皮下进行注射,根据羊性注射不一样的菌苗量;或是将布氏杆菌的猪型Ⅱ号疫苗搅拌在喂养的饲料中,依据羊的数量配制合理的菌苗量。
喂药前后的几天内应该停止喂
养热饲料、发酵饲料或抗生素饲料。
将未受孕的山羊或绵羊驱入一个封闭式的室内,将布氏杆菌猪型Ⅱ号疫苗用水稀释,喷洒在室内,关闭门窗让羊在室内呆20-30分钟即可。
此外,还可以运用布氏杆菌的羊型5好疫菌苗,按照羊只接种规格,在室内喷洒或饮用或灌服都可以。
随着我国养羊业的不断兴盛,引羊种的数量及销售羊的数量会逐渐增加,同时输入性的羊布病发生频率也会增加。
养殖户要认识到羊布病的危害,在免疫、检疫、消毒、隔离、运输等阶段中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降低布病的发生频率,排除羊布病的潜在危机。
参考文献:
[1]夏炉明,陈琦,赵洪进等.上海地区输入性羊群传播布鲁氏菌病的定性风险评估[J].中国动物检疫,2015,(01)
[2]陈秀英,赵思荣.山东省菏泽市布鲁杆菌病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01)
[3]尹鑫,王开功,张元鑫等.贵州省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现状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3(01)
[4]窦玉凤.五师双河市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