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上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最新精品导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最新精品导学案附答案

24、月亮上的踪迹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认识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育自主研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课前朗读:这是一篇纪实报导。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切地记录了人类初次登月的全过程。

经过阅读,读者定能领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愉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慧才华的赞叹。

文章所记述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楚流利,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腾”,留给读者以无量的回味,能够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粗心义。

b5E2RGbCAP 预习检测1.解说词语抬头矗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谨小慎微:2、迅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短的语言归纳。

讲堂研究4、登月全过程能够分为几个阶段?5、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表示图,并简要说明。

6、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次序来写的7.7、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8、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露?9、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批的数字,时间精准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谈谈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10、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1 、若是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觉?你会做些什么?睁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p1EanqFDPw12、经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取了哪些启迪?当堂检测(一)累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注音写出汉字。

( 1)áng()首矗立(2)轨道()(3)椭圆形()( 4)当心 yìyì()(5)铁锹()(6)狭zhǎi()2、解说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然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 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行即。

(2)迈开了人类研究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

24月亮上的足迹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

那皎洁、静谧的月光,时圆时方,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美好,真登上月球,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呢?1.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把握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

一、新课导入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

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

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1969年7月21日,这一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人类登上了月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月亮上的足迹。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观测.(cè)指令.(lìng)合算.(suàn)海域.(yù)畅.谈(chàng)着.陆(zhuó)2.请你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尽情地谈。

(畅谈)(2)抬头挺胸,笔直地站立着。

形容人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

(昂首挺立)(3)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遥遥在望)(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全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交流点拨】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写的。

2.完成下面表格,了解整个事件是如何发展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

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师寄语: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杜威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要点点拨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

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解释词语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小心翼翼:二、整体感知2、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5、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X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三、理解探究6、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7、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8、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9、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10、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四、拓展延伸11、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五、学习小结1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昂首挺立:仰着头挺着胸站立.一叶孤舟:单独的一艘小船.遥遥在望:在望:可看见。

远远地可以看到。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1、略2、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3、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4月亮上的足迹(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4月亮上的足迹(含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自我小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狭.小(xiá)椭.圆(suí)里程碑.(bēi)B.悬.挂(xián)故障.(zhàng)操纵杆.(gǎn)C.液氢.(qīng)摄.像(niè)休斯敦.(dūn)D.轨.道(ɡuǐ)装置.(zhì)小心翼.翼(yì)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从1903年莱特兄弟实现人类史上首次动力飞行至如今太阳能飞行计划的启航,人类不断以无畏的挑战精神超越极限,在世界革新历程中筑起一个个里程碑...。

(2)毕竟中国只有一个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对节目、对选手的高要求,让许多草根选手都望而生畏,那个华丽的舞台成了众多草根眼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

(3)军地双方代表在座谈会上畅谈..军地建设大事,共叙军民鱼水深情。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B.“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D.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侧重于议论,指出登月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是人类的一次巨大飞跃。

B.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C.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

D.人类首次登上月球这一伟大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5.按登月的过程给下列句子排序,把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火箭上升。

B.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相继登上月球。

C.飞船减速并自动停火,登月舱与飞船脱离。

D.一、二级火箭自动脱落,第三级火箭启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目标呈现1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2) 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重点难点: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难点)一、预习热身3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4知识链接:A 美国的登月计划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B 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作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个人类的英雄。

1969年7月21日,当“阿波罗11号”飞船正准备在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阿姆斯特朗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动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安全着陆。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椭.圆()铁锹.()飞跃.()畅.谈()轨.道()海域.()燃料罐.()氢.气()2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找出并勾画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在此基础上归纳登月全过程的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情?(按出现顺序依次写来)4课文以“月亮上的足迹”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5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二、活动探究1课文最后一段中: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七年级语文上册 5.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 5.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研习精读
研讨,
理解
课文
主旨。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
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
序来写的。

2.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
一段有所揭示?
4.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有感情地朗读,自主探
究;
其次合作交流,共同研
讨。

教师可作指导和适当提
示。

1、组员互相说说对
这些问题的理解。

2、同学畅所欲
言。

引导学生通
过把握文章
内容。

精习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
样的世界?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
么感觉?
引导学生谈想象畅所欲言同时注意语
言的训练。

时习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板书设计。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目标呈现1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2) 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重点难点: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难点)一、预习热身3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4知识链接:A 美国的登月计划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B 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作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个人类的英雄。

1969年7月21日,当“阿波罗11号”飞船正准备在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阿姆斯特朗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动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安全着陆。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椭.圆()铁锹.()飞跃.()畅.谈()轨.道()海域.()燃料罐.()氢.气()2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找出并勾画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在此基础上归纳登月全过程的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情?(按出现顺序依次写来)4课文以“月亮上的足迹”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5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二、活动探究1课文最后一段中: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月亮上的足迹(附答案)

月亮上的足迹(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新授)(第 24页)班级小组姓名编写审核课题:《月亮上的足迹》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知识链接】背景资料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即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

“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工程,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240亿美元。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

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前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

本文记叙了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

【自主预习】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阅读中,勾画出重点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á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3.解释下列词语。

(1)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2)一叶孤舟: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孤零零的船。

(3)遥遥在望:远远地可以看到。

(4)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5)畅谈:尽情地谈。

【合作交流】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本文真实地记录了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探究展示】1. 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

那皎洁、静谧的月光,时圆时方,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美好,真登上月球,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呢?
1.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把握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

一、新课导入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

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

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1969年7月21日,这一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人类登上了月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月亮上的足迹。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观测.(cè)指令.(lìng)合算.(suàn)海域.(yù)畅.谈(chàng)着.陆(zhuó)2.请你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尽情地谈。

(畅谈)
(2)抬头挺胸,笔直地站立着。

形容人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

(昂首挺立)
(3)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遥遥在望)
(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全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交流点拨】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写的。

2.完成下面表格,了解整个事件是如何发展的。

3.
【交流点拨】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交流点拨】(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5.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交流点拨】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二)深层探究
1.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的?
【交流点拨】“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

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2.联想和想像:让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引导想像。

(1)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交流点拨】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是一片荒凉死寂的世界。

(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交流点拨】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

(3)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交流点拨】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交流点拨】不合适,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四、板书设计
总述本次登月是宇航事业新的里程碑
登月准备
月亮上的足迹登月全过程飞船升空喜悦赞叹敬佩
登月成功
登月归来
总结本次登月的重要意义
五、拓展延伸
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像,写一段600字左右的文字。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

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

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交流】例文:我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

我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我透过舷窗,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当我正想进入这个星球的运行轨道时,我看到一艘闻所未闻的航天母舰。

不知为什么这艘UFO突然向我发起进攻,又把我吸进UFO中。

可怕的事发生了,氧气瓶脱落了,我无法呼吸了。

渐渐地,我的身体一点点地虚弱起来,我晕倒在UFO中。

“我在哪里?”我恢复了知觉,慢慢地爬起来。

这时我发现自己已经处在未知的蓝色星球上了,而且这里的环境跟地球的古陆环境一致,氧气含有量也特别高。

接着我好像被什么东西拖住下了海,可是说来也怪,我竟然能够在海中呼吸,这时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串DNA。

过了一会儿,DNA突然就变成了原生生物,又过了一会儿,原生生物的单细胞开始分裂并分化,依次分化为鱼类以及哺乳鱼类。

一小时,二小时……生物进化史告一段落,这“地震”悄悄地随之而来——古大陆由于地壳分裂各大洲以南极为中心点向四处分移。

然后哺乳鱼类由于浅海已干旱只得以肺呼吸渐渐向陆地进发,又一段新的陆地演化史来临了。

这些鱼类最终演化成了——地球的主宰者。

恐龙生物,也对它惟命是从。

一月,一月半,这时我已经和恐龙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地球危机来临了——小行星带中,有一颗巨大的行星脱离了轨道闯入地球与地球相撞,地球体积一下子增大了数倍,由于体积增大,火山运动突然猛烈起来。

火山爆发,植物烧毁,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我恨不得与恐龙朋友一齐死,可我无能为力,总有一股力量将我拖住。

这时,有群古猿乘上“木筏”离开了行星撞击的海域——太平洋,我也随着这些古猿离开了,后来与它们来到了我的家乡——亚洲。

接着,我又与这些古猿生活在起,看着它们一天天变为人类……四个月的地球发展史探险结束了。

这时,我又被那股可恶的力量拖住,可这次不同,这次它把我拖回了UFO中,我再次晕倒在UFO中被他们带到了太空中心——电子星。

这次我来到了电子星的主宰地,也就是说去见太空主宰者。

可是当我见到它时,却出乎我的意料,原来太空主宰者是——人类。

“错!”它喊了一声,“人类不过是我的一滴血中的DNA,刚才,我给你看的是地球发展史,其实,其它生命星球也一样都选了一位代表来观看自己星球发展史,你是地球的代表,我很高兴与你见面!”……
由此,我知道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许多外星生命,以及太空主宰者。

太空旅行之后,我满怀喜悦回到了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