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2016最新

合集下载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班会教案(通用11篇)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班会教案(通用11篇)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班会教案(通用11篇)防灾减灾主题班会班会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灾减灾主题班会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班会教案篇1我班根据校大队部的安排,进行了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切实做好了“防灾减灾”的宣传,实践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增强了学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一、活动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活动内容:1、“防灾减灾日”意义。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2、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

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五篇【可修改文字】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五篇【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五篇安全是人人要谨记的事情,学校是学生群体的聚集地,那么关于如何普及学生安全知识呢?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欢迎查阅!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1一、班会目标:1、为了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班会过程:(一)介绍首个“防灾减灾日”的知识。

2017 年_月_ 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 年起,每年5 月12 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

其意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二)让同学们广泛发言,畅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由哪些?学生回答后,由老师做总结。

1、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洪水、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五、冰雹灾害:5、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三) 假设同学面临了自然灾害,你该如何处理呢,有什么措施?预防雷击的措施: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防浓雾: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

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6篇)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6篇)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6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或许能够为您带来新的启示,感谢您的浏览。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

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灾害的种类和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法;2、了解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如何预防;3、掌握突发情况下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二、教学内容1、灾害的种类和应急处理方法;2、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如何预防;3、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措施。

三、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教学法;2、讨论交流法;3、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流程1、引入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问一下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突发事件或灾害,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起学生对灾害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2、学习(1)灾害的种类和应急处理方法通过图文并茂的素材或PPT,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灾害类型以及如何应对。

比如,地震、水灾、火灾、台风等灾害类型的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老师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介绍当地的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并让学生积极思考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2)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如何预防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身边的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电器用品安全等,并共同发现和总结出隐患后的预防措施,整理出来分享。

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安全隐患,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

(3)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措施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突发事件如集会、地震、火灾等,给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让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模拟出实际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3、练习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选一个能提醒身边的人们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的媒介方式,例如,写一篇针对某一类灾害的宣传文案、制作一段短视频、设计海报等。

要求作品设计科学、易懂,语言朴实、生动,能够有效提醒和引导身边的人们注意防灾减灾。

2016年5.12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

2016年5.12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

2016年5.12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导读: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是为了让大家学习防灾知识。

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的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主题班会教案【篇一】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防灾减灾日”意义。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三、活动过程1、“防灾减灾日”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今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

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1)、地震的自救常识——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五篇范文)第一篇: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发生地震的图片活动过程:1、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片。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1)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2)小结①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②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③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④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⑤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4、地震逃生游戏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5、延伸活动:在汶川县大地震中,你们看见许多小朋友受伤了,他们的房子没了,爸爸妈妈没了,家也没了,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儿充分讨论)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教学设计2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主题,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为重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师生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育部《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指导纲要》及教材相关章节编写,涉及内容包括:1. 《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应对;2. 《安全教育》教材第六章:气象灾害的预防与应对;3. 《安全教育》教材第七章:水旱灾害的预防与应对;4. 《安全教育》教材第八章: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5. 《安全教育》教材第十章:火灾的预防与应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危害;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应对技能;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震、气象、地质等灾害的识别及应对方法;2. 教学重点:各类灾害的预防措施、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防灾减灾宣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灾害纪录片,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引起学生对防灾减灾的重视。

2. 新课内容:(1)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应对:讲解地震的成因、震级划分、地震预警信号等,引导学生学习地震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方法。

(2)气象灾害的预防与应对:介绍常见的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雷电等),讲解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

(3)水旱灾害的预防与应对:分析水旱灾害的特点,教授预防水旱灾害的方法和应对措施。

(4)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讲解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的成因、识别方法及逃生技巧。

(5)火灾的预防与应对:介绍火灾的危害、火灾预防措施、火场逃生方法等。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灾害类型,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火灾等灾害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对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灾害:成因、震级、预警、逃生技巧、自救互救方法;2. 气象灾害:类型、防范措施、应对方法;3. 水旱灾害:特点、预防、应对;4. 地质灾害:成因、识别、逃生;5. 火灾:危害、预防、逃生。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5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5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育部《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指导纲要》以及教材《安全教育与防灾减灾》的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设计而成,详细内容包括:1.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及意义;2. 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3.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4. 日常生活中的防灾减灾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及意义,提高防灾减灾意识;2. 使学生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及应对措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2. 教学重点: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日常生活中的防灾减灾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及意义;2. 新课导入:讲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及应对措施;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情景,让学生学会应对;4. 例题讲解:讲解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并进行随堂练习;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掌握防灾减灾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及意义;2. 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3.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4. 日常生活中的防灾减灾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是什么?(2)列举三种常见自然灾害及其特点;(3)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互救?2. 答案:(1)全国防灾减灾日旨在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2)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特点分别有: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洪水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台风具有强风、暴雨等特点;(3)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安全地方,如桌子下、墙角等,并用书包、衣物等护住头部,避免被坠物击中。

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

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

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教案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班会时间:20xx年5月15日二、班会地点:五二班教室三、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四、主持人:班主任和班长五、班会主题: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六、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解关于地震的相关常识,以及在地震来临时,应当如何进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进行避震等。

让学生懂得怎么样进行避震减灾,努力把伤害降到最小。

七、主要内容:1、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2、使学生学会判断大震前的前兆;3、让学生懂得地震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及其避震要点;4、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八、形式:展示四川地震造成的伤害的图片和资料,采用主持人介绍避震减灾的尝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进行避震减灾,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演习。

九、活动过程参考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主持人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3、组织学生学习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四川地震的基本状况。

4、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十、活动小结:1、活动成果: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我国地震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详细情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心。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而且他们的合作互助能力、遇事应变能力、资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心。

2、不足之处:(1)班队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2016最新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随着防震减灾日的接近,为大家分享最新防震减灾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活动目的:
通过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活动要求:
各年级中队辅导员布置队员提前收集资料,各中队根据自己学生情况自定活动主题,可根据下发的材料学习,学习后讨论,也可适当在班级里做模拟演练。

活动时将各自主题书写在教室黑板上。

活动资料:
一、地震时该怎样办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

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b.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
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
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e.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f.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

如能找到代用品
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g.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

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
传递消息。

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

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

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 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

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

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

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
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

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
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

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

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

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5.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

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