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三首】 咏西湖苏小小墓
苏小小诗歌

苏小小,是南朝时期的著名才女,因其美貌和才华而广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以下是一首关于苏小小的诗歌,供您参考:
苏小小墓
湖山钤印小小墓,
客梦栖息西泠桥。
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
这首诗歌描绘了苏小小的墓地——西泠桥畔的湖山胜景,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无限怀念和追思。
通过描绘苏小小的梦想栖息之地,诗人试图传达出对这位才女一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敬意。
同时,诗歌中的“结同心”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苏小小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心灵沟通。
整首诗歌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七绝·游西湖》古诗读后感

《七绝·游西湖》古诗读后感
《七绝·游西湖》古诗读后感
西湖垂柳桥边立,
旭日渔舟薄雾游。
印月晚钟骚客醉,
满江红遍唱神洲。
注:笔者近日利用带薪休假的绝佳时机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子湖畔,当年苏东坡的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起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形容成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西湖都是美如仙子。
对西湖我向来是心驰神往,但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为学习、为生计奔波忙碌,一直没有机会畅游西子湖畔。
直到今年夏天才圆啦我多年的美梦。
在游历断桥残雪、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岳飞坟等著名旅游胜地时,遥望远处薄雾里的渔舟,吟唱岳飞的《满江红》,一时间豪情万丈、思绪万千,激动地拿起愚拙的笔,悄然写下了这首小诗。
- 1 -。
写瘦西湖的古诗

写瘦西湖的古诗
1、1、七律·游扬州瘦西湖(新韵)
六月扬州百卉悠,瘦湖潋滟画中游。
轻岚浮荡五亭侧,垂柳频摇古渡头。
缺月如钩集雅句,虹桥若洞待诗讴。
千年胜地钟风韵,翰墨无穷赞不休。
2、《瘦西湖》清·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3、七律·瘦西湖
涵月潺潺水上盈,直钩浅钓柳风轻。
飞虹疏影通幽处,奇*流光百媚呈。
非是西湖依旧瘦,古来佳景总含情。
登舟不见吹箫女,妙有扬州夜*明。
4、忆扬州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苏小小墓(李贺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小小墓唐代:李贺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标签抒情、写景、写鬼译文墓地兰花上凝聚的露珠,宛如她悲伤的泪眼。
再没有编织同心结的东西,墓地上的繁花更不堪修剪。
芳草犹如她的席垫,松树犹如她的车盖。
清风作为她的衣衫,碧玉作为她的玉佩。
生前乘坐的油壁车,傍晚时准在一旁等待。
森冷翠绿的磷火,殷勤相随,闪着光彩。
她走了,在西陵之下,只有风挟雨,呼呼地吹。
注释幽兰露:兰花上凝结着露珠。
结同心:用花草或别的东西打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表示爱情坚贞如一。
烟花:此指墓地中艳丽的花。
茵:垫子。
盖:车盖,即车上遮阳防雨的伞盖。
佩:身上佩带的玉饰。
油壁车:妇人所乘的车,车身为油漆为饰。
”夕:一作“久”。
冷翠烛:磷火,俗称鬼火,有光无焰,所以说“冷翠烛”。
劳:不辞劳苦的意思。
西陵:今杭州西泠桥一带。
风吹雨:一作“风雨吹”。
赏析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来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
李贺通过写“鬼”来写人,写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
这些“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绝不是那些让人谈而色变的恶物。
《苏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
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
”李贺的这首诗以苏小小的故事为题材,写幽灵形象和幽冥境界。
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
诗中寄寓着诗人独特的身世之感。
诗的前四句直接刻画苏小小的形象。
一、二两句写她美丽的容貌:那兰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像是她含泪的眼睛。
这里抓住心灵的窗户眼睛进行描写,一是让人通过她的眼睛,想见她的全人之美,二是表现她的心境。
兰花是美的,带露的兰花更美。
但着一“幽”字,境界迥然不同,给人以冷气森森的感觉。
它照应题中“墓”字,引出下面的“啼”字,为全诗定下哀怨的基调,为鬼魂活动创造了气氛。
苏小小墓楹联

苏小小墓楹联苏小小墓,即慕才亭,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
苏小小,六朝南齐时(479~502)歌妓。
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
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当时莫不称丽。
常坐油壁香车,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西泠之坞。
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为来吊唁的人遮蔽风雨,亭上有后来者为苏小小题写的楹联。
《乐府诗集?苏小小歌》曰:“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唐李贺、温庭筠、张祜等都有咏苏小小诗作。
话本《钱塘佳梦》和《西湖佳话》中的《西泠韵迹》,也写其事。
历代关于苏小小的诗文、小说和戏曲甚多。
花须柳眼浑无赖;落絮游丝亦有情。
——孔惠集句题、沈鹏重书苏小小墓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曾济集句题、马世晓重书苏小小墓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
——徐兰修题、祝遂之重书苏小小墓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
——佚名题、金新重书苏小小墓十载青衫频吊古;一抔黄土永埋香。
——佚名题、钟明善重书苏小小墓花光月影宜相照;玉骨冰肌未始寒。
——佚名题、应辉重书苏小小墓且看青冢留千古;漫道红颜本暂时。
——黄文中题苏小小墓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
——叶赫际亨题、邱振中重书苏小小墓亭前瞻柳色,风情已矣;湖上寄萍踪,雪印依然。
——佚名题、周慧珺重书苏小小墓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
——佚名题、王冬龄重书苏小小墓灯火珠帘,尽有佳人居北里;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王成瑞题、孙晓云重书苏小小墓小字偶相同,考古休凭吴地记;香魂真有托,结邻常伴鄂王坟。
——陈约斋题苏小小墓烟雨锁西泠,剩孤冢残碑,浙水咽呜千古憾;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屿,樱花犹似六朝春。
——麓山樵客题、张海重书苏小小墓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
——苏小小自题居处镜阁水痕不动秋容净;花影斜垂春色拖。
——苏小小自题居处镜阁。
苏小小墓 诗句

苏小小墓诗句
嘿,你知道苏小小吗?那可是个传奇人物啊!在西湖边,有一座苏
小小墓,它就像一个时光的宝盒,藏着无数的故事和诗句。
想起那些描写苏小小的诗句,“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哇,这写得多美啊!就好像苏小小不是一个历史中的人物,而是一个
活生生的、美丽动人的女子站在你面前。
比如,当你走在西湖边,看
到那座墓,你不就仿佛能看到苏小小在那巧笑嫣然吗?
还有“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这句诗让我感觉苏小小
就像是一阵温柔的风,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心。
这不就跟春天里那温暖
的微风一样嘛,让你心情愉悦,忍不住想要多感受一会儿。
我曾经去过苏小小墓,那时候我就在想,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
还有这么多人记得她,还为她写下那么多动人的诗句呢?是因为她的
美貌?还是她的才情?或者是她那敢爱敢恨的性格?哎呀呀,这可真
让人好奇得不行!
我记得那次在墓前,还遇到了一位老人,他看着苏小小墓,嘴里喃
喃着一些诗句,眼神里满是感慨。
我就上去和他聊了起来,他给我讲
了好多关于苏小小和那些诗句的故事,让我对苏小小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就像你本来只知道蛋糕好吃,但突然有人告诉你蛋糕是怎么做
出来的,那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苏小小墓和那些诗句,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美好和自由的向往啊!它们让我们看到了过去人们的情感和生活,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
难道不是吗?所以啊,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去感受苏小小墓和那些诗句所带来的魅力,去体会那种穿越时空的情感交流。
历代名家咏杭州西湖诗词二十一首

历代名家咏杭州西湖诗词二十一首杭州历史悠久,西湖秀丽无双。
余有幸多次去过杭州,不仅乘舟游览湖光山色,而且还涉足西湖周边的山山水水。
在游览过程中,留意对古今名人踪迹的追寻,加之又翻阅了有关书籍,了解颇丰,留下了极为美好而深刻地印象。
古往今来,吟咏赞颂西湖的诗篇不可胜计。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已经和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成为西湖胜迹的一部分而放射着光芒。
现精选了历代咏西湖诗词二十一首以为纪念。
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游?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_____余杭形胜【注释】①县:杭州治所在钱塘县。
②“绕郭”句:写西湖。
③“拂城”句:写万松岭。
见《夜归》注二。
④“梦儿亭”二句:作者原注:“州西灵隐山上有梦谢亭,即是杜明浦梦谢灵运之所,因名客儿也。
苏小小,本钱塘妓人也。
”梦儿亭,传说谢灵运生时,钱塘杜明师夜梦有人来到家中。
而谢家担心在家不能养大他,送到杜处抚养,十五岁才回谢家。
因此谢灵运小名客儿。
见钟嵘《诗品》。
杜明师为此建亭,名梦谢亭,又名客儿亭。
教妓楼,据说是南齐名妓苏小小所居。
据本诗意,此楼当是唐时新建,托名苏小小。
⑤称(chèn):相适应,相符合。
【品评】本诗作于长庆三年(823),白居易时在杭州。
首联总写杭州风景优美,起句开门见山,以“四方无”极力夸赞。
颔联承上分咏湖、山美景,赞美西湖荷花、万松岭松树的盛多。
颈联咏古迹,选取有关南朝诗人谢灵运、歌妓苏小小的建筑物而称道,之所以如此,当是侧重于古人的文采风流,意在引出以下“风光”。
尾联转折,嗟叹自己年老与好风光不配,隐寓岁月蹉跎之感。
全诗简直疏畅而脉络内伏。
杭,在杭州市北部。
一、七绝·西湖游(三首)灵隐寺、六和塔、岳王庙

一、七绝·西湖游(三首)灵隐寺、六和塔、岳王庙
1、七绝·西湖游--灵隐寺
依北高峰灵隐寺,
由西而至祖师僧。
面对飞来峰自在,
山青水秀紫烟升。
注:灵隐寺地处:背依北高峰,面迎飞来峰;
2、七绝·西湖游--六和塔
远望凌空山上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近观仰视指苍天。
若无宝塔江边镇,
焉有江山六合篇。
3、七绝·西湖游--岳王庙
岳庙披霞天洗雪,
栖霞岭下慰忠魂。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十功名永世存。
注:岳飞《满江红·写怀》原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绝三首】咏西湖苏小小墓
福建省福鼎一中陈杏德
自序:“苏小小”一名始见于南朝萧梁中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的《钱塘苏小歌》,但其名字是“苏小”而非“苏小小”。
而且既未介绍其生世,也未交代其身份。
到了唐代,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才称之为“苏小小”,其中只有白居易透露其妓女身份。
直到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在卷八十五收入《玉台新咏》的这首诗时,才在诗前加序言,援引同时代人沈建《乐府广题》:“一曰《钱塘苏小小歌》。
《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
西陵在钱塘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下”是也。
’”
以上就是作为南朝萧齐时钱塘(今杭州)歌妓的苏小小(还有一个苏小小是南宋杭州歌伎)的全部记录。
此外的所有传说,包括西湖边苏小小墓“慕才亭”的12副对联涉及的内容,更全都是好事者附会。
有感于斯,亦作七绝三首如下:
其一
苏小芳踪何处寻?西泠桥畔绿杨深。
(1)
慕才慕色知何是?(2)惹得骚人说到今!
(1)白居易诗“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
(2)苏小小墓上覆盖着六角攒尖顶亭,名为“慕才亭”。
一说慕苏小小之才,一说乃南齐时滑州刺史鲍仁感念苏小小生前爱慕才子而命名,不知是耶非耶?
其二
西子湖边寸土金,偏留烟粉葬瑶岑。
壁车帘内云鬟影,撩动千秋才子心。
(注)
(注)《玉台新咏》卷十《钱塘苏小歌》: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color]
其三
绝色仙姝小小诗,(注)登徒宋玉俱相思。
芸芸俗子附风雅,懵懂随声附和之。
注:“小小诗”,即上述相传为苏小小所作的《钱塘苏小歌》也称《苏小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