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后检测能力提升 2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基础巩固]我国人社部表示,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双选)( )A.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B.总数超过人口警戒线C.15~59岁人口比重降低D.总数呈现上升趋势2.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A.缓解人口老龄化B.增加青壮年人口数量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D.降低社会养老负担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2012-2017年我国0~14岁人口略有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且增量远大于少年儿童,由此反映出我国当前人口出生率偏低、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增长速度较慢,A 错误;图中未反映人口警戒线相关信息,B错误;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但总人口数量增加,故15~59岁人口比重降低,C正确;人口增量为正值的年龄段增加的人口数大于人口增量为负值的年龄段减少的人口数,即人口总数上升,D正确。
第2题,退休年龄政策不能降低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能增加青壮年人口数量,A、B 错误;退休年龄延迟后,老年人工作时间延长,闲暇时间缩短,不利于养老产业发展,C错误;支付养老金的时间推迟,可降低社会养老负担,故选D.答案:1。
CD 2.D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
它们分别等于人口数量除以经济人口容量或资源人口容量。
读2000年我国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有关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描述正确的是( )A.浙江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人口密度大B.西藏人口压力指数大是因为经济落后C.黑龙江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资源不足D.我国各区域人口压力指数已达饱和状态4.江苏人口压力指数较山东小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更加丰富B.经济水平更高C.土地面积更小D.人口密度更大解析:第3题,浙江省经济发达,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经济人口容量较大,故A项错误;西藏经济水平较落后,故人口压力指数较大,故B项正确;黑龙江人口压力指数较小是因为资源丰富,故C项错误;我国有些地区人口压力指数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故D 项错误。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 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
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
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
境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不断 提高,使人类能够逐步摆脱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创造出满足人们精神 和物质需要的财富;提高社会福利待遇,普及避孕节育措施,极大地改善了 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而使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发生重大变化。
[教材 P3 活动] 1.假如某地某年有 20 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那么,这 一年会增加 4 000 人。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 年后,该地区的人口总数 约为 24.379 9 万,若按人口自然增长率 1.7%计算,一年约增加 4 145 人。 2.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 长率的高低,也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如果人口基数庞大,即使人口自然 增长率降低了,人口总数仍然按较快的速度增长,人口增长的惯性规律对控 制人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呈下 降趋势,但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十分庞大。
提示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a_□0_1__出__生_率___、b_□0_2__死__亡_率___和自然增长率(阴影)。
(2)类型及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转变过程:由__□0_9__原_始____型转向___□_10__传__统__型,继而向_□_11__现__代____型
答案 D
答案
解析 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 模式仍为传统型;非洲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 率的传统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68(1).doc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基础夯实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770—1950年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2.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说法合理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1题,读图时注意,图中横坐标的截点是不等距的。
由图可知1950年以后人口增长最快。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数量的变动原因是多方面的,受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机制、国家政策、生育观念以及人口自身增长规律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2题,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变化,都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也深受各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
2.B导学号51350002(2016·天津高考)读下图,完成第3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3.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该省1990—2000年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说明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率较高,2000年之后,人口数量增加速度放缓,人口增长率较低,D 项符合要求。
下表是非洲和欧洲某年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
读表,完成第4~5题。
4.非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不能确定5.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较高B.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C.资源贫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D.人们的离婚率较低,非洲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巩固层·知识整合构网络](教师用书独具)请你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①原始型②现代型③经济因素④国际人口迁移⑤环境承载力⑥自然资源⑦人口合理容量[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专题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1)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所决定。
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人口增长率的高低。
人口增长率=人口迁移率(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数量的增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则人口增长。
(3)人口的机械增长: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迁入率高于迁出率则人口增长。
人口的机械增长只是对世界的局部地区而言,对全球化人口数量变化无影响。
全球人口数量变化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2.人口增长影响区域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人口问题(1)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常见的人口年龄失调有两种情况: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总人口的比例。
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
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应加大思想教育等措施,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文化素质总体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要加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对点训练]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1)A(2)C[第(1)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 300万,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5亿,20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练习 2

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单项选择题(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教科院高考模拟)下图示意某国2012~2016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状况。
据此,回答第1~2题。
1。
关于该国2012~2016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B.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C.2012~2013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D。
2015~2016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效2。
该国最有可能是()A。
印度B。
俄罗斯C。
美国 D.巴西【答案】1.C 2.B【解析】第1题,该国2012~2016年人口死亡率一直大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2012~2015年人口增长率是负值,净增人口是负值,人口数量下降;2016年人口增长率是正值,净增人口是正值,人口总量增加,A项错误;2012~2015年年净增人口数量是负值,2016年年净增人口数量是正值,但人口死亡率较高,B项错误;2012~2013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幅度约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幅度,且均为负值,因此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C项正确;和2014~2015年相比该国2015~2016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很大,而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增长应该是机械增长(比如移民等),D项错误。
第2题,该国2016年净增人口约为50万,此时增长率约为3‰,据此可以推测该国人口过亿,是人口大国,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是负增长,人口增加缓慢;巴西、美国、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正值,所以该国最有可能是俄罗斯。
读下面“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中低纬度B.多濒临海洋C.经济高度发达D.多为平原地区4.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⑤—湿热B.⑥—干热C.⑦-干旱D.⑧-高寒【答案】3.C 4.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稠密区并非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如东亚、南亚。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的变化(上)精练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上)精练新人教版必修2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增长速度最快下表为区域人口抽样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越大,出生率越高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数量越大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4.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①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国小于乙国,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国小于乙国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④甲国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国老年人口比例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增长情况表,完成5—7题。
5.表中B大洲可能是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6.表中A大洲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对资源、环境、经济和教育等压力加大 B.劳动力不足C.人口老龄化 D.社会负担加重7.表中C大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以上都不是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8—10题。
8.图中Ⅰ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原始型 B.传统型C.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D.现代型9.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同于A.Ⅰ B.Ⅱ C.Ⅲ D.Ⅳ10.下列关于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Ⅰ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Ⅱ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Ⅲ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Ⅳ联合国指定2011年10月31日为“世界70亿人口日”,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警钟,引起了各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忧虑。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强基础、自我诊断 知识点判断
提能力、分层集训
冲名牌、学霸加餐
强基础、自我诊断
[自主梳理]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由 1 _出__生__率__和 2 _死__亡__率__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的增长 (1)时间分布 ①总趋势:不断增长。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 3 — _快__速__时期。 ②根本原因:生产工具和 4 __社__会__生__产__方__式__等方面的进步。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要素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人口基数
解析:选 C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
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是( )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20 世纪以来
D.工业社会
解析:选 C 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1)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 方案较合理
B.b 方案较合理
C.c 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错解】 (1)B 或 C (2)C 【错因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人口年龄结构图,从图
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5.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B.正处于传统型阶段 C.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D.处于从原始型向传统型过渡阶段 解析:选 A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 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 的转变。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练习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练习新人教版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四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其正确的排序是( )A.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B.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北美洲C.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D.拉丁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2目前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甲B.乙C.丙D.丁3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很大,甲、乙、丙、丁四洲中,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最低的是( )A.甲B.乙C.丙D.丁1题,图中甲出生率最高,为非洲;丁人口呈现负增长,为欧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快于北美洲。
第2题,欧洲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现象严重。
第3题,非洲人口受教育水平最低,人口出生率很高。
2.D3.Axx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7 462万人。
有关学者认为,xx中国大陆总人口将达到峰值14亿左右。
据此完成第4~5题。
4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制约因素,提高人口素质可以( )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C.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D.扩大耕地面积5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上图中表示xx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4题,提高人口素质主要通过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因此可以将人口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第5题,xx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峰值,此后人口将减少,因此xx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即图中表示xx的点是③。
5.C读下面“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A.①B.②C.③D.④7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10%的税率。
其初衷是( )A.鼓励生育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C.以税养老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这种人口增长模式下,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所以欧洲国家采取了多种积极的措施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如通过税收及奖励政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单项选择题(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五校联考)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
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据此完成第1~2题。
1.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
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D )A.人口老龄化严重B.城市化水平较高C.育龄妇女人数少D.生育观念的改变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十年内,我国( B )A.男女比例失调更加严重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加重C.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下降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上升【解析】第1题,注意审题,问题是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不是实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
人口老龄化严重是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劳动力还没有出现严重不足,我国人口基数大,育龄妇女人数也庞大,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不到三年,就调整全面二孩政策,是因为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夫妇不愿意生二孩,即生育观的改变,从而导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前。
第2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十年内,出生率增加,少年儿童所占比重上升,少儿抚养比增大,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加重。
人口抚养比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D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4.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B )A.人口增速变快B.劳动力日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解析】第3题,根据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知,老年抚养比就是指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之比。
由图可以推知,2015年之后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
所以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上升,这一过程变化主要是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老年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医疗水平会影响死亡率,教育程度会影响人口素质,故A、B、C项错误。
第4题,由图可以推知,新生儿减少,老年人口不断上升,结合人口抚养比概念可知,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可能出现劳动力日渐不足的局面。
少儿抚养比下降,新生儿减少,人口增速变缓,故A项错误;人口分布是否均匀与老年抚养比增大无关,故C项错误;老年人口比例增大会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D项错误。
(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回答5~6题。
5.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C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6.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B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解析】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该图仅能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能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人口的数量,因此不能据图判断出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男性人口数量的多少,选项A 错误;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25~50岁男性和女性比例均较大,选项B错误;劳动人口通常指15~64岁的人口,读图可知,非欧盟籍劳动人口的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选项C正确;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小,选项D错误。
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由题干“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可知,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欧盟籍人口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欧盟以外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迁入欧盟。
迁入欧盟的人口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部分人口迁入欧盟后谋得稳定工作和较高收入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可能导致欧盟人均消费降低,选项A错误;读图可知,非欧盟籍劳动人口所占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劳动人口,有利于减缓欧盟的老龄化进程,选项B正确;迁入欧盟的人口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人主要在工资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内工作,短时间内可能会使欧盟的人均收入降低,但并不会使欧盟的人均收入剧降,选项C错误;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早已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趋于停滞,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因此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供应短缺的现状,选项D错误。
(2018·河南商丘模拟)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25年,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人,下图为“201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预测图”。
据此完成第7~9题。
7.2010~2025年间,老龄化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A )A.2010~2011年B.2011~2012年C.2012~2015年D.2015~2025年8.关于老龄化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①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②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均不会受影响③就业人口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④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9.下列不属于中国快速老龄化成因的是( D )A.生活水平的提高B.偏低的生育率C.医疗条件的改善D.退休年龄的推迟【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2010~2011年老年人口增加0.16亿;2011~2012年老年人口增加0.08亿;2012~2015年3年间人口增加0.19亿;2015~2025年10年间人口增加0.79亿。
因此,2010~2011年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最快,选A项。
第8题,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比如开设老年人大学等,①正确;老龄化快速发展会导致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④正确。
老龄化快速发展会促进以服务老年人为宗旨的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②错误。
服务于老年人的养老机构等属于第三产业,因此老龄化快速发展吸引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③错误。
故选D项。
第9题,退休年龄的推迟是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之一,不是老龄化的成因。
二、综合题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2月28日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 786万人,出生率为12.95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09‰;自然增长率为 5.86‰。
材料二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__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__(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何种人口问题?__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
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2001~2005_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__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__。
(3)下面漫画反映了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__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升高),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影响社会秩序、社会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__(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__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
__【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相关数据,可归纳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第(2)题,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的比重不断上升,在2001~2005年间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并且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人均寿命和出生率的变化有关。
第(3)题,根据漫画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等他们长大后,会给婚姻、社会治安、就业等问题带来不利影响。
第(4)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净增人口数量很大,因而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
11.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发达__国家,B国属于__发展中__国家。
A国人口增长属于__现代型__模式,B国属于__传统型__模式。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人口老龄化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人口增长过快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_鼓励生育政策__;B国__计划生育政策__。
【解析】第(1)题,从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来看,A国约为18%,人口老龄化严重;B国不足5%,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推知,A国为发达国家,B国为发展中国家。
第(2)题,从图中可知A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8%,老龄化严重,为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B国少年儿童比重大,为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第(3)题,A国应采取鼓励生育政策,缓解劳动力短缺;B国应采取计划生育政策,适度控制人口过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