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地营养支持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补充策略(2024年版)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补充策略(2024年版)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补充策略(2024年版)1. 引言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一份专业、详细的营养补充策略,以帮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2. 营养评估在制定营养补充策略之前,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检查(如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膳食摄入量及营养素需求等。
3. 营养补充目标根据营养评估结果,设定合理的营养补充目标。
目标包括: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保证充足的营养素摄入、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等。
4. 营养补充原则1. 均衡膳食:保证各类食物的摄入,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2. 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生长的关键营养素。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高质量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制品等。
3. 充足能量摄入: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消耗较大,需要充足的能量支持。
建议患者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能量来源。
4. 注意膳食搭配:合理搭配膳食,如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等,以提高营养价值。
5. 避免食物过敏: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应避免摄入这些食物。
6. 遵循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膳食结构及营养补充剂的使用。
5. 营养补充建议1. 膳食指南:参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2. 营养补充剂: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如蛋白质粉、维生素、矿物质等。
3. 抗氧化剂: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自由基水平较高,抗氧化剂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
建议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坚果等。
4.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降低肠道内有害物质的吸收。
建议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水果等。
5. 水分补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身体水分平衡。
6. 营养干预措施1. 饮食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正确的饮食观念和营养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饮食。
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需要专业的营养康复机构

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需要专业的营养康复机构恶性肿瘤是对机体消耗极的疾病,再加上手术、放化疗的严重打击,据国内外报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0%~71%,因此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日益受到重视。
癌症患者对饮食指导需求的调查分析:(1)在患者自身获得的饮食知识中,忌口食物的认识程度最高,达60%,高营养膳食的配制为25%,商业补品的21%;(2)患者最期望进一步掌握的是高营养膳食的配制,其次为忌口的食物、商业补品的只占14%;(3)患者对饮食指导需求高达90%以上,但对宣教的满意率只有72%。
癌症作为一种长期高消耗性疾病,它导致的营养不良不仅给家庭、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也容易使治疗合并症增加,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期缩短。
癌症患者的蛋白质和热量需要量比正常人高出20%,但许癌症患者发现他们的食量比平时少,且有食欲下降,尤其是治疗期间,容易造成“入不敷出”的现象。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家都会关注癌症患者的饮食状况,有的公司专门还为肿瘤患者配置营养素比例恰当的高营养食品。
表面上貌似很完美,但实际上很多癌症患者在生病的过程中,机体细胞功能已经受到疾病的严重损害和各种药物副反应的严重损伤,代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本无法完成日推荐量的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
所以通过配制高营养食品根本不能解决癌症患者的营养问题。
要纠正肿瘤患者的营养代谢失衡问题,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检测和营养风险筛查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注意评估,不断调整康复方案,已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我们知道,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是一个专业性强,又比较漫长的过程,没有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时做不到的,和需要专门的营养中心更专业的为癌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
戴力乐营养康复中心作为国内首家专门从事肿瘤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专业机构,愿意为广大患者朋友的康复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2024年版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管理指南

2024年版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管理指南前言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大的负担。
营养管理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管理建议,以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应对营养问题。
1. 营养评估1.1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等。
1.2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蛋白质、能量、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方面的营养素摄入和代谢状况。
1.3 营养需求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情和治疗方案等因素,计算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
2. 营养干预2.1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
2.2 膳食指导: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包括膳食结构、食物种类、食物数量和烹饪方法等。
2.3 营养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营养知识,提高患者对营养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3. 特殊情况下的营养管理3.1 手术前营养管理:术前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3.2 术后营养管理: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3.3 放化疗期间营养管理:放化疗期间注意保护患者的食欲,合理调整膳食,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
3.4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管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监测与评估4.1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等指标,评估营养状况的变化。
4.2 观察患者对营养支持的耐受情况和疗效,及时调整营养干预方案。
4.3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5. 营养管理团队5.1 营养师:负责患者的营养评估、营养干预和监测等工作。
关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指导(2023年版)

关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指导(2023年版)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指导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饮食和适当的营养摄入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文档旨在提供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指导,以帮助他们在治疗期间获得充足的营养。
营养指导原则1. 增加蛋白质摄入: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支持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肉类、禽类、鱼类、豆类、乳制品等。
2. 多样化膳食:饮食应包含多种食物,以获得全面的营养。
建议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和健康脂肪来源,如坚果和橄榄油。
3. 控制能量摄入:治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会面临摄入不足或消耗增加的情况。
根据个体需要,建议控制能量摄入,以确保体重稳定。
4. 补充营养素:有些患者可能因治疗而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
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考虑补充含有所需营养素的补剂。
5. 预防和管理副作用:营养摄入可以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副作用。
建议适当饮食可以有助于预防和管理副作用,如恶心、味觉改变和消化问题。
营养日常建议1. 分餐进食: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因食欲减退而难以摄入足够的食物。
建议将食物分成小份量,规律进食,以增加营养摄入。
2. 适当水分摄入:确保恶性肿瘤患者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
适量饮水可以预防脱水,维持体内水平衡。
3. 饮食均衡:食物应尽量多样化,包含五大类食物,以获得各种营养素的充分补充。
4. 注意食物安全:饮食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避免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的发生。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指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治疗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患者应积极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营养计划。
以上为2023年版关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指导,旨在提供简单的策略和建议,没有法律复杂性,并且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请注意,此文档为一般性建议,并不适用于个体情况。
患者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医疗建议进行个体化的营养规划。
2023年版: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指南

2023年版: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指南前言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建议,帮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一、营养支持的重要性1. 提高免疫力: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 减轻副作用: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减轻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的副作用。
3. 促进康复: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患者在治疗后迅速恢复体力和精力。
4. 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应对治疗和生活中的挑战。
二、营养需求1. 能量摄入: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量需求增加。
一般建议每天能量摄入量为30-40 kcal/kg。
2. 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修复组织、增强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素。
建议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5-2.0 g/kg。
3. 脂肪摄入:适量的脂肪摄入有助于提供能量,同时还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建议每天脂肪摄入量为20-30%的总能量摄入。
4. 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建议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40-60%的总能量摄入。
5. 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预防便秘。
建议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35 g。
6. 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建议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B群、叶酸、钙、铁等。
三、饮食建议1. 高蛋白饮食:多吃瘦肉、鱼、禽、蛋、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
2. 高能量饮食:选择富含能量的食物,如坚果、全脂乳制品、植物油等。
3. 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
4. 清淡饮食:少盐、少糖、少油腻,避免刺激性食物。
5. 多样化饮食:保证饮食多样化,合理搭配,以满足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6. 适量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
肺癌患者的营养支持和营养干预策略

论文题目:肺癌患者的营养支持和营养干预策略1. 引言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肺癌患者常常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降低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因此,营养支持和干预策略在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详细探讨肺癌患者的营养需求、营养不良的影响以及有效的营养支持和干预策略。
2. 肺癌患者的营养需求2.1 基本营养需求●蛋白质:支持免疫功能、维持肌肉质量和修复组织。
●脂肪:提供能量,支持细胞结构和功能。
●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维持体力和脑功能。
●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C、E及锌、硒等,支持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
2.2 特殊营养需求●高蛋白需求:肺癌患者由于炎症和治疗引起的蛋白质分解增加,需额外补充蛋白质。
●抗氧化剂需求:化疗和放疗产生的氧化应激增加,需补充抗氧化剂以减少副作用。
3. 营养不良在肺癌患者中的影响3.1 营养不良的原因●疾病相关因素:肿瘤消耗增加、代谢异常和食欲减退。
●治疗相关因素: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和食欲不振。
3.2 营养不良的后果●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治疗效果。
●肌肉质量减少:导致疲劳和体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治疗耐受性降低:影响治疗进程和效果,降低生存率。
4. 营养支持和干预策略4.1 评估营养状况●体重和体重指数(BMI):监测体重变化和BMI,评估营养状态。
●实验室检查: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评估营养状况。
●膳食调查: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摄入量,评估营养摄入是否充足。
4.2 膳食干预●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增加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促进体力恢复和组织修复。
●小餐多餐:减少每餐的食量,增加餐次,以提高食欲和摄入量。
●个性化膳食:根据患者的口味偏好和饮食限制,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
4.3 口服营养补充剂(ONS)●蛋白质补充剂:如乳清蛋白、酪蛋白,增加蛋白质摄入。
●能量补充剂: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补充剂,提高能量摄入。
恶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护理课件

加强临床实践与科研的结合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与更新
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制定恶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并定期更新。
培训与教育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恶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 的认识和技能。
跨学科合作
促进肿瘤科、营养科、护理科等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恶 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的发展。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01
02
03
04
总结词
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为患者 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静脉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需要,选 择合适的静脉进行输注。
营养液配制
严格按照医嘱和标准操作规程 配制营养液,确保营养成分的
准确性和稳定性。
并发症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 静脉炎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疼痛评估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 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影 响,为制定疼痛护理方案 提供依据。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 生的建议,给予适当的药 物治疗,如非处方止痛药 、麻醉止痛药等。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 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缓 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感染
加强患者免疫力,保病房空气 清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期
个体化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患者 的特殊营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
免疫营养
研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营养物质 ,通过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免疫功 能,降低感染风险,延长生存期。
心理与社会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网 络,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减 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存意愿 。
营养支持治疗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化疗 :
化疗而导致的恶心、呕吐、厌食,不能摄 取足够的营养
Brard等对合并肠梗阻的IIIC/IV上皮性卵 巢癌患者的研究显示,给予TPN的患者生存 期平均延长四周,但同时给予化疗则生存期 缩短。
Brard L, Weitzen S, Strubel-Lagan SL,et al. The effect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on the survival of terminally ill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Gynecol Oncol,2006,103(1):176-80.
★对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会使肿瘤 细胞生长加快,但这些细胞必从静止期进入 分裂期,其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有很大提 高
★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 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放化疗的耐受,从而肿 瘤的治疗效果也会得以提高
对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是必要的
谢 谢 各 位
Gavazzi回顾性分析放疗引起的慢性肠道功 能障碍共30例,其中手术组17例,HPN组13 例,两组的年龄、放疗剂量、症状相似。结 果显示,HPN组的13例中有7例无需手术解除 了肠梗阻,手术组17例中有10例术后再次出 现肠道功能障碍需HPN治疗
Gavazzi C, Bhoori S, Lovullo S,et al. Role of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chronic radiation enteritis. Am J Gastroenterol, 2006,101(2):374-379.
人体测量(使用BMI)、 疾病结局与营养支持的关系 近期体重变化 近期营养摄入变化 NRS采用评分法度量风险,以评分≥3分作为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已被研究者确认,癌症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范围从8%~84%[1],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营养状态为躯体摄入、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条件和其对病理生理状态的影响[2]。
多达20%的癌症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而非肿瘤本身[3]。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肿瘤本身和后续治疗等均是产生营养问题的原因。
晚期肿瘤患者,大部分都存在着营养不良,即恶病质状态。
肿瘤恶病质脂肪代谢活性增强;肿瘤组织消耗机体大量氮,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出现负氮平衡;糖利用下降,糖酵解增强。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报告,饮食是治疗癌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合理的膳食营养能够帮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和保存自身体力。
现结合文献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综述如下。
1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患者确诊为癌症后,根据肿瘤位置和分期的不同,治疗方式的不同,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以及心理/生理状态的不同可能发生多种营养问题[4]。
约60%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5],多数研究报告35%~50%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特别是口咽和下咽部位的鳞癌患者[6-9],东方肿瘤学协作组(The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1980年报告,营养不良在乳腺癌中仅占6%,其他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为4%,肉瘤为7%,前列腺癌为10%,良好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为10%。
蒋虹[10]等报告,260例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率达45%,最高为肝癌(74.36%),其次为食管癌(70%)、胃癌(65.38%),乳腺癌仅为3.08%。
K. Usharani 报告称,91例癌症患者在诊断和接受不同治疗的第3w和第6w进行营养状态评估,结果显示男性患者的体重指数在放疗+化疗开始后6w出现最大程度的下降,而女性则在放疗组体重减轻最明显[11]。
亦有研究发现在放射肿瘤门诊的人群中(平均年龄53岁),肿瘤分期与营养不良存在线性关系[12,13]。
盛晓燕对广州市480例肿瘤住院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发现[14],调查人群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进食肉类和蛋类、滴注氨基酸、使用激素类化疗药物、症状总得分是肿瘤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
2营养评价营养评价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某一人群(或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根据营养指标的达标程度客观判断机体的营养状况。
完整的营养评价包含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两个步骤。
营养评估最简易的方法是测量人体的身高和体重,从而计算理想体重及理想体重百分数(IBW%)。
IBW(%)<90视为营养不良,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60为重度营养不良。
也可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15],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110(女/男)理想体重百分数(IBW%)=实测体重/理想体重×100% 2002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协会分析128个临床随机试验,推出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此研究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信度与效度均已得到证实。
包括初筛和最终筛查,初筛的项目包括:①是否体质指数(BMI)<20.5?②过去3个月有体重下降吗?③过去1w有摄食减少吗?④患有严重疾病吗(如重症监护治疗)?如果以上问题中有一个回答为"是",则进行最终筛查,如这些问题均回答为"否",则每周重复调查1次。
最终筛查的项目包括:①疾病严重程度;②营养状态受损评分;③年龄评分。
具体见表1,表2。
年龄超过70岁,风险加1分,三项评分相加得出总分值,对于NRS评分≥3分的住院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评分<3分的,大部分研究证实营养支持无效,但需再次评价。
其他普适性营养评价工具还包括通用型营养不良筛查工具,微型营养评估法,微型营养评估精法,营养不良筛查工具,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应用于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价工具包括患者主观全面评价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筛查工具,特异性肿瘤患者营养评价工具等[16]。
3营养支持治疗3.1对于判定为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接受手术、放化疗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摄入不足,创伤或应激状态,以及治疗产生的并发症,如胃肠道反应、吞咽障碍等情况,营养支持治疗可促进其机体的恢复,顺利完成抗肿瘤的治疗方案;姑息支持治疗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主要是改善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治疗,当胃肠道功能良好且可以安全使用时,首选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许多证据表明肠内营养给患者带来很多益处[5,17]。
肠道粘膜的完整能够维持人体的免疫功能,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保持肠粘膜的完整,减少感染的发生[18-20]。
肠外营养支持适应于肿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不能应用肠内营养时使用,如短肠综合征、放射性肠炎、肠梗阻的患者。
3.2营养素的供给临床上常采用下列公式计算肿瘤患者的每日能量需要量:日能量需求=25~30kcal/kg×体重(kg)×年龄系数×活动系数(AF)×体温系数(TF)。
年龄系数为:18~60岁1.0,60~70岁0.9,70岁以上0.8。
AF为:卧床1.2,卧床和室内活动1.25,轻体力活动1.3。
TF为:38℃ 1.1,39℃ 1.2,≥40℃ 1.3~1.4。
85%~90%的能量来自非蛋白质,维持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及能量供应均应充足。
脂肪能量应占非蛋白质能量的50%,可减少葡萄糖给予量,补充必需脂肪酸。
肝、肾功能中重度异常时,应注意减少甚至停止氨基酸的供给。
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应注意检测和补充。
近年来,谷氨酰胺、ω-3脂肪酸、精氨酸等物质应用于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逐步增多,谷氨酰胺在体内起着运送氮源的作用,也是小肠粘膜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的能源物质。
提供外援性谷氨酰胺既有利于改善体内氮平衡,也能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21],曹静然等的Meta分析[22],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其效果优于普通营养支持。
4结论近年来,恶性肿瘤的营养不良及支持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发达国家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死亡前1个月,仍有较高比例的个体在接受管饲、全胃肠外营养以及静脉输注白蛋白,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营养治疗肯定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因此,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完成治疗计划,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Brown J, Byers T, Thompson K, et al. Nutrition during and after cancer treatment[J].CA Cancer J Clin.2001;51:153-181.[2]WHO. Diet,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Report of a Joint WHO/FAO Expert Consultation[C].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91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2003.[3]Ottery FD. Cancer cachexia: preven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Cancer Pract. 1994,2:123-131.[4]Virginia W. Hartmuller,John A. Milner。
Is Therea Best Nutrition Approach for CancerSurvivors[J].Nutrition and Disease,2013,48(5):210-218.[5]刘连仲.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3):272-274.[6]Hussain M, Kish JA, Crane L, et al. The role of infection in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undergoing multimodality treatment[J].Cancer,1991,67:716-721.[7]Brookes GB. Nutritional statu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head and neck cancer[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85,93:69-74.[8]Reilly JJ. Does nutrition management benefit the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J].Oncology (Huntingt),1990,4:105-115.[9]Sako K, Loré JM, Kaufman S, et al.Parenteral hyperalimentation in surgical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a randomized study[J].J Surg Oncol,1981,16:391-402.[10]蒋虹,郑玲.恶性肿瘤患者260例营养状况评价[J].肿瘤学杂志,2010,16(10):825-826.[11]K. Usharani,Roy R. K,et al. Nutritional status of cancer patients given different treatment modal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2004;55(5):363-369.[12]Ravasco P, Monteiro-Grillo I, Vidal PM,Camilo ME. Nutritional deterioration in cancer: the role of disease and diet[J].Clin Oncol (R Coll Radiol),2003,15(8):443-450.[13]Edington J, Kon P, Martyn CN.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in patients in general practice[J]. Clin Nutr,1996,15(2):60-63.[14]盛晓燕.广州市住院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15]曾满萍.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15(5):472-474.[16]汪玉洁,陈锦秀.营养评价工具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66-669.[17]Moore FA, Moore EE, Jones TN, et al. TEN vs TPN following major abdominal trauma: reduce septic morbidity[J].J Trauma,1989,29:961-923.[18]黎介寿.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与展望[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0,7(1):1.[19]王骏扬,邹永波,张明威,等.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照研究[J].中国试验诊断学,2013;17(3):524-526.[20]Moore FA, Feliciano DV, Andrassy RI. Early enteral feeding,Compared with parenteral feeding,reduces postoperative septic complications: the results of a meta-analysis[J].Ann Sury 1992,218:172-183.[21]王大广.不同营养方式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2]曹婧然,谢颖,田粟,等.谷氨酰胺强化的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Meta 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233-237.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