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营养专家共识[1]

营养专家共识[1]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2011年9月16日目录前言 (2)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评定 (4)非终末期手术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8)非终末期化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12)非终末期放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16)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20)附表1:NCCN证据和共识的分类和牛津推荐意见分级(OCEBM)对照 (23)附表2:NRS2002评分系统 (23)附表3:病人提供-主观全面评定(PG-SGA)评定量表 (24)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名单 (26)11前言恶性肿瘤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延长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使得恶性肿瘤逐步成为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因此,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该成为现代肿瘤学的重要领域。

肿瘤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探讨适合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通过营养治疗以提高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并改善生存质量的新兴交叉学科。

肿瘤营养学有异于一般意义的营养学,因为荷瘤机体的应激状态和肿瘤组织的不断增殖带来了晚期及终末期患者明显的异常代谢状态,而且营养治疗不同于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方法,对肿瘤细胞没有直接杀灭作用。

因此,需要肿瘤学家和营养学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不断推动其研究和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肿瘤营养学科。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对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放化疗期间及姑息治疗时期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组织讨论,几经修改,根据我国目前的肿瘤营养治疗情况,结合了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原为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最新肿瘤营养治疗指南,从而形成专家共识。

有关本共识中常用的名词解释定义如下:1)营养治疗(nutritional therapy):一般认为包括经口、肠内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营养素,并起到代谢调理的作用。

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Abstract: Malnutrition and dyscrasia are very common in cancer patients. Malnutr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treatment tolerance, reduced opportunities for treatment, increased complications,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prolonged hospital stay, and lower survival rate. Malnutrition not only has an impact on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but also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es and waste of social medical resources. Nutrition therapy as a basic methods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has been prov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nutritional support will not increase the rate of tumor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rate and lower survival rate, bu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cancer patients nutrition and immune statu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reduce drug and medical expenditure, has a positive for most malnourished cancer patients. In order to apply the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cancer to clinical practice, the consensus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cancer and nutri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diet.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etary nutritional factors on cancer patients and standardize the principles and steps of oncology nutrition treatment. Apply to clinician, clinical nutrition professionals, nurse, and other health care workers. Key words: Malignant tumor; Dietary nutrition prescription; Consensus前言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恶液质发生率极高。

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康复期营养管理对于恶性肿瘤患 者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身 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提出了个性化的营养支持 方案、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提供心理支持等实施建议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 地将营养管理融入到恶性肿瘤患 者的整体治疗中,以实现更好的
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
1
2
3
4
5
保持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 矿物质,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控制糖分和盐分摄入:避免高糖饮食,以降低 血糖波动;限制盐分摄入,以减轻水肿等症状 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类等,以
维持肌肉质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
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4
康复期营养支持途径
康复期营养支持途径
5
康复期营养管理实施建议
康复期营养管理实施建议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 者的饮食偏好、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 共同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
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定期对患者 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及时调整营养支 持方案 加强家庭支持和社区关怀:为患者提 供家庭支持和社区关怀,鼓励患者积 极参与社会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质 量
本共识旨在为肿瘤科医 生、营养师及护理人员 提供关于恶性肿瘤患者 康复期营养管理的指导 建议
2
营养管理的重要性
营养管理的重要性
2 促进伤口愈合:减少 感染风险
4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降低感染风险
1 维持患者体重和肌肉 质量:减少并发症
3 提高生活质量:减少 心理压力
3
康复期营养管理原则
康复期营养管理原则

家居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家居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家居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肿瘤患者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摄取营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引起的额外消耗对营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但肿瘤患者可能伴随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体液潴留等多种因素及肿瘤相关的手术、化疗、放疗等均可能导致患者进食减少甚至不能进食,致使摄入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

住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营养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状况,但多数肿瘤患者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是在家中而不是在医院度过,包括手术前的门诊检查及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抗肿瘤治疗间期、非荷瘤状态及部分肿瘤患者的终末期等。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地区差异及肿瘤患者家庭状况、宗教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肿瘤患者的家庭营养治疗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目前,肿瘤患者的这一需求已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虽然已有多篇关于肿瘤患者家庭肠外营养治疗和家庭肠内营养(HEN)治疗的文献发表,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及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及肿瘤特别是终末期肿瘤所涉及伦理学因素,时至今日,针对肿瘤患者家庭营养治疗仍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但分析近期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指南可以发现,相关指南已经对此方面内容给予关注并以专家共识等方式予以体现。

本章内容主要针对需要在家中给予营养治疗的肿瘤患者,并给出相应的推荐意见。

1 证据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需要营养治疗,但建议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需要接受专业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估。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指南认为对于评估为慢性饮食摄入不足和/或无法控制的吸收不良患者,建议在合适的患者中进行家庭人工营养(肠内或肠外)。

通过专业医护人员或营养师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估,了解家居患者的营养状态后决定是否启动家庭营养治疗。

可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工具包括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营养不良的筛查工具(MST)、微型营养评估(MNA)及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等多种量表工具。

放疗营养共识解读精选全文

放疗营养共识解读精选全文
家庭营养
营养教育+放疗
人工营养+放疗
人工营养
动态评估
· PG-SGA=0~1分或 ·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0级
· PG-SGA=2~3分或 ·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1级
· PG-SGA=4~8分或 ·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2级
· IPG-SGA≥9分或 · IRTOG晚期放射损伤分级≥3级
放疗营养风险筛查与评定
营养评定工具:
PG-SGA评分=自我评估(体重、摄食情况、症状、活动和身体功能)+医务人员评估(疾病与营养需求的关系、代谢方面的需要、体格检查)
评估结果分类:
0~1分: 无营养不良,可不经营养干预按计划开始放疗2~3 分: 可疑营养不良,可按计划开始放疗,但要进行营养教育4~8 分: 中度营养不良,需进行营养支持,但可同时开始放疗≥9 分: 重度营养不良,需要先进行1~2周的营养支持,之后开始放疗,同时进行营养支持
96.7
93.9
ns
黏膜炎等级3-4(%)
45.5
39.4
ns
放疗中断(>5天)毒性反应的患者(%)
30.3
63.6
04±5.2
7.6±6.5
0.038
因黏膜炎入院的患者(%)
16.1
41.4
0.030
PG-SGA 评分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而急性放射损伤(RTOG分级)是影响患者营养物质摄入和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
严重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伴脱水或较放疗前体重丢失> 15%需鼻胃管饲,静脉补液或营养液
完全梗阻,溃疡,穿孔,瘘

无变化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肿瘤放疗患者口服营养补充专家共识(2017).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7,26(11):1239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营养治疗正确观念
肿瘤患者入院后及治疗前需要营养评估; 肿瘤营养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相辅相成;增加营养和肿瘤控制并不矛盾,增加营养不一定就促进肿瘤生长; 肿瘤细胞代谢有其特殊性;肿瘤组织通过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生三磷酸腺苷 ATP 分子,其终产物乳酸在肝脏参与新的葡萄糖合成,会损耗许多能量。肿瘤患者外周组织葡萄糖利用率下降,机体组织耐受胰岛素,糖耐量异常,乳酸和成糖氨基酸的糖异生作用增强,表现为由于机体对葡萄糖需求增加,而导致其生成和消耗均增加。
营养的风险筛查和评估
体重指数 BMI--Body Mass Index :是评估身高体重比例的参考指数。它的计算公式为:体重 kg 除以身高 m 的平方 BMI =公斤/m2 BMI指数 Body Mass Index 即身体质量指数,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主要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由于BMI计算的是身体脂肪的比例,所以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上,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营养过剩或超重体重指数>25~30kg/m2; 营养不良:体重指数 BMI <18.5kg/m2; 营养过剩或超重体重指数>25~30kg/m2;
非终末期患者化疗的营养
化疗的毒副作用:如胃肠反应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粒细胞下降、抵抗力下降、耐受能力降低等; 化疗患者加强营养的目的: 1.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或恶病质; 2.提高耐受性和依从性; 3.控制毒副反应; 4.提高生活质量; 化疗患者加强胃肠道的营养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和白蛋白水平; 无论是否胃肠道肿瘤,还无证据表明营养可以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结局; 对于营养评估无营养不良的患者不主张常规营养方案; 对于化疗反应引起患者食欲下降,每日摄入能量减少到通常60%时且超过十天或者患者七天以上不能进食者,建议补充理论和实际的差额;如果可以尽量选择胃肠营养,也可选择短期的静脉营养;配方选择标准; 大肠癌患者对多种维生素的摄入与复发和生存无关; 营养治疗促进肿瘤生长的证据尚无依据;有营养指征的建议使用;

我国第一部《中国恶性肿瘤营养治疗通路专家共识》(2018年)出版

我国第一部《中国恶性肿瘤营养治疗通路专家共识》(2018年)出版

收稿日期: 2019-01-05本文编辑:王筱萌activation. Adv Exp Med Biol. 2016;904:41-58.28. Tian LJ, Du YR, Xiao Y, et al. Mediating roles of the vanilloidreceptor TRPV1 in activation of rat primary afferent nociceptiveneurons by formaldehyde. Sheng Li Xue Bao. 2009;61(5):404-416.29. Sharma MK, Seidlitz EP, Singh G. Cancer cells release glutamatevia the cystine/glutamate antiporter.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0;391(1):91-95.30. Jara-Oseguera A, Simon SA, Rosenbaum T. TRPV1: on the road to pain relief. Curr Mol Pharmacol. 2008;1(3):255-269.·25·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9年3月9日 第6卷第1期 Electron J Metab Nutr Cancer,Mar. 9,2019,Vol. 6,No. 1我国第一部《中国恶性肿瘤营养治疗通路专家共识》(2018 年)出版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Nutrition Route for Cancer Patients(2018)in Publication负责人:刘明,石汉平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与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营养通路学组制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学部联合推荐根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一项超过3万例的大样本临床调查报告,我国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7%。

肿瘤患者食欲下降的营养诊疗专家共识2022

肿瘤患者食欲下降的营养诊疗专家共识2022

肿瘤患者食欲下降的营养诊疗专家共识2022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1930万例,死亡病例近1000万例,其中我国恶性肿瘤的新增病例与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

肿瘤患者在病程进展过程中,常因为疾病本身与抗肿瘤治疗导致食欲下降,且其在肿瘤不同时期的发生率不同。

据统计,厌食在新诊断的肿瘤患者中发生率约为50%,在晚期患者中可达26.8%~57∙9%o食欲下降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足可引起营养不良与恶液质,导致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及疗效下降,进一步影响临床结局。

研究显示,有10%~20%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亡原因为营养不良。

然而仅有30%~60%伴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接受了营养干预,包括口服营养补充(oraInutritionaIsuppIements,ONS)、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一、肿瘤患者食欲下降及恶液质1.食欲下降、进食障碍相关定义食欲是刺激机体摄入食物的一种主观感受,在广义上涉及到一些生理和心理学过程,生理因素包括进食的欲望、饥饿感、饱腹感等,心理因素包括食物的组成及从进食中获得的乐趣。

食欲下降是饥饿感减退或丧失、早饱,或主观意愿上进食部分改变或完全丧失。

进食障碍是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随显著的体重改变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症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

厌食症指无论体重是否减少,患者出现食欲减退的一种病理表现。

为表述方便,本共识将食欲下降、进食障碍、厌食症统一表述为食欲下降。

2.肿瘤患者食欲下降的发生机制肿瘤相关性厌食症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厌食症与继发性厌食症。

原发性厌食症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研究结果显示其可能与肿瘤细胞诱导机体释放的某些活性因子相关,如白介素-I(I1.7)、白介素-6(I1.-6)及肿瘤坏死因子Q(TNF-Q)o神经肽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神经递质间神经内分泌通路的紊乱也可能导致厌食、早饱等症状。

消化道肿瘤占位还可能引起消化道梗阻,导致腹胀和食欲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可以认为是终末期患者; 恶液质的原因; 1.原因摄入减少;肿瘤直接侵犯消化道; 2.细胞因子或抑制食欲的类似物作用; 3.炎性因子、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和调节肽肿瘤脂质活动因子 (LMF)、蛋白分解诱导因子(PIF)、系统性炎性反应等; 恶液质分期:前期,体重下降<=5%,厌食、糖耐量下降;恶 液质期,体重下降>5%,BMI<20和肌肉减少的患者体重 减少2%;PS评分>=3或预计生存不足3个月的患者,为难 治的晚期患者; 营养原则: 1.减少或降低肿瘤负荷; 2.调理胃肠功能;合理补偿营养能量、代谢调理剂; 3.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功能,延缓恶液质,改善生活质量;
非终末期患者化疗的营养


化疗的毒副作用:如胃肠反应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粒细胞下降、 抵抗力下降、耐受能力降低等; 化疗患者加强营养的目的: 1.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或恶病质; 2.提高耐受性和依从性; 3.控制毒副反应; 4.提高生活质量; 化疗患者加强胃肠道的营养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和白蛋 白水平; 无论是否胃肠道肿瘤,还无证据表明营养可以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结 局; 对于营养评估无营养不良的患者不主张常规营养方案; 对于化疗反应引起患者食欲下降,每日摄入能量减少到通常60%时 且超过十天或者患者七天以上不能进食者,建议补充理论和实际的差 额;如果可以尽量选择胃肠营养,也可选择短期的静脉营养;配方选 择标准; 大肠癌患者对多种维生素的摄入与复发和生存无关; 营养治疗促进肿瘤生长的证据尚无依据;有营养指征的建议使用;

目的:1.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2.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和手术的死亡率; 3.对于姑息性手术患者,合理营养治疗 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延 长生存期; 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接受10~14天的营养治疗可以降低手术合并症和术 后感染、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术前10~12小时禁食水使患者较早进入分解代谢状态,不利于患者的术 后康复,目前许多国家的麻醉医师已经将择期手术患者禁食时间改为 术前 6 小时,禁水改为 2 小时。大手术患者术前夜 800ml 和术前 2 小时 400ml碳水化合物饮料未增加误吸危险; 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前口服低渗性碳水化合物饮料,有利于减轻术后胰 岛素抵抗、骨骼肌肉及分解,耐受良好,肌力恢复良好; 术前无法经口摄入者,术前可以按 5mg/kg.min 输注葡萄糖,可以减轻 胰岛素抵抗,减少蛋白质分解保护心肌; 肠内营养比较肠外营养更有利于肠黏膜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维持, 符合生理要求,术后一旦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恢复胃肠营养; 目前尚无研究证明,肠外营养对血糖影响有差异,有研究证明,结直 肠手术后1~2天即开始进食水对吻合口愈合无影响;
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




主观全面评价量表(subjective globe assessment,SGA):1987年发表, 能够较好预测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缺乏筛查结果和临床结局的证据支持; 适合专业人员使用;大医院较少使用; 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价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PG-SG):根据 SGA修改而成,使用广泛,美国营养学会推荐作为肿瘤临床的粗筛查量 表的首选; 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MNA):1999年发表, 快速、简便、易操作;适用于营养筛查和评估,用于65岁以上老年及社 区和住院患者;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ing tools,MUST):2002年英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多学科营养不良咨询小组 发布,适应于多个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区的对象,筛查蛋白-能量不足患者; NRS2002(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由丹麦长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与2003年发表,被ESPEN(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推荐,作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表;客观、简便、 易行,被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推荐,为住院患者使用;不足之 处是患者因为卧床、水肿、胸腹水、昏迷、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受到一定 的限制;
营养治疗方式和特殊成份




管饲饮食于术后24小时开始;结直肠手术患者可以在数小时 后进水或清淡流质饮食; 5~10天以上不能进食或者营养不足的患者应当给予肠外营养; 头颈部手术下胃管鼻饲饮食;或胃造瘘手术营养患者; 腹部大手术近端上消化道的患者可以下小肠营养管,开始滴 速10~20ml/h进行,5~7天达到营养量; 卧床患者20~25kcal/kg.d,下床活动的患者可以25~30cal/kg.d 计算,心、肝、肾、肠胃功能较差者,适当调整营养方案; 围手术术前患者给予精氨酸、ω-脂肪酸、蛋白质、核苷酸治 疗可以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康复;有严重感染、危重患者则 不然; 可以口服的患者,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尚无研究证据表明需要 静脉增加营养;胰岛素可以促进合成代谢,增加体重;
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指标判断






病史:肿瘤病史;既往史,膳食习惯,药物史,社会行为习惯, 生活习惯,医疗保障,宗教、文化、经济状况等; 体检:肌肉、脂肪组织、皮肤、毛发、指甲、口腔黏膜、水肿等 情况; 实验室检查 : 血浆、白蛋白、尿素、肌酐、 C 反应蛋白、免疫功能 等; 机体测量:肌肉组织测量,如上臂围、肱三头肌皮皱褶厚度、上臂 肌围、反应脂肪、骨骼肌储备等; CT/MRI诊断癌症恶液质标准:肌肉、脂肪量明显下降; 机体功能和组成的变化等可作为重要参考; 肿瘤患者一经确诊可以考虑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价; 常用PG-SGA和NRS2002工具评价; NRS2002评分≥3分,具有营养风险,制定营养干于计划; NRS2002评分<3分,追踪观察,每周评价一次; 影像学、临床、营养学综合评定;
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焦作煤业中央医院肿瘤内科 李发强
2016.10.28
CSCO肿瘤营养专家治疗委员会(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2.01.17卷.1期)
营养治疗是肿瘤治疗之基础,是综合治疗的 重要组成部分;




1. 为满足生理进食障碍者的营养素需要量,在“全 面、均衡、适量”的原则下通过静脉和胃肠内管饲 手段对其补充能量和全部营养素的治疗方法就是营 养支持治疗,也称代谢支持治疗; 2. 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作为基础的保障; 3. 由于疾病本身的消耗、治疗反应、各种合并症和 并发症造成患者营养丢失、亏损,发展为恶病质等; 4.肿瘤患者呈现高代谢状态,能耗异常,导致营养 不良和(或)恶液质发生,直接缩短患者生存期。
非终末期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和食管癌放疗引起的急性黏 膜炎,营养方案的介入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治疗 体重下降和营养状况的恶化等; 对于无进食障碍或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肠外营 养无必要; 肠内营养作为首选; 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不必要增加营养;尤其是肠 外营养;
终末期患者的营养



恶性肿瘤营养治疗正确观念


肿瘤患者入院后及治疗前需要营养评估; 肿瘤营养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相辅相成;增加营养 和肿瘤控制并不矛盾,增加营养不一定就促进肿 瘤生长; 肿瘤细胞代谢有其特殊性;肿瘤组织通过葡萄糖 无氧酵解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分子,其终产 物乳酸在肝脏参与新的葡萄糖合成,会损耗许多 能量。肿瘤患者外周组织葡萄糖利用率下降,机 体组织耐受胰岛素,糖耐量异常,乳酸和成糖氨 基酸的糖异生作用增强,表现为由于机体对葡萄 糖需求增加,而导致其生成和消耗均增加。
营养治疗(nutritional therapy)途径:

1.经口的胃肠营养; 2.肠内营养(enternal nutrition EN):大
分子聚合物和小分子聚合物(氨基酸、 短呔等)经小肠途径给以;

3.肠外营养:营养个要素经过静脉输液途 径给予患者
非终末期患者术后的营养

终末期患者的营养新认识






接近生命终点的恶性肿瘤患者,仅仅需要少量的食物和水以维持 患者的基本代谢需求,维持代谢平衡,防止精神和神经功能紊乱; 过度的营养可能加重患者的代谢负担,影响生活质量; 无论肠内还是肠外营养,均需要监测出入量维持平衡; 合理配方、个体化方案; 生命体征不稳和多脏器衰竭的患者原则上不考虑系统性的营养治 疗;血流动力学不稳患者、肝肾功能衰竭禁用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的同时,最好给予合适的抗肿瘤治疗如:时效依赖性化 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痛苦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终末期患者的营养治疗目的是维持体重,而不是增加体重;少量 的皮质激素治疗和甲地孕酮治疗可以增加食欲; 恶液质代谢调节剂:鱼油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二碳六 烯酸(DHA)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沙利度胺等可以适量使用;
关于体重指数计算器的温馨提示
1.体重指数: 19以下体重偏低 19-25 健康体重 25-30 超重 30-39 严重超重 40及40以上 极度超重; 2.特别要强调的是,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 的。 如果你属于有以下的情况,那么BMI指数对你不适用: 1. 未满18岁。 2. 是运动员。 3. 正在做重量训练。 4. 怀孕或哺乳中。 5. 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控制肿瘤细胞对营养摄取是遏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 个重要环节,中和乳酸或抑制糖酵解可能抑制肿瘤 细胞生长
营养的几个基本概念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能量、蛋白缺乏及其他营养素 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和临床结局的不良影响。 营养不足(nutitional insufficiency):蛋白-能量缺乏 (protein-energy malnutition)型特异性营养缺乏症状; 营养风险(nutition risk):现存在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 状况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负性影响如:感染、疲乏、无力。 住院日增加等; 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使用快速、简 便的方法判断对患者是否进行进行全面的营养评定、制定 营养计划; 营养评定(nutitional assessment):专业营养人员对患者 的营养代谢、机体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制定营养计 划、预测适应症和可能的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