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 妇女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政治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

八年级政治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

可思议的事情。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以“我有一个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材料中包含两个主要信息:“我有一个梦”是世界名言;康德的话以及对康德话的阐述。这里,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由此可以看出,材
料中的“梦”是指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即目标、理想等。这么多年来这句话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围绕这一立意确定自己的论述范围和观点,避免写成“我的理想”之类的空泛文章。 作文题三十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
1、妇女、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的 特殊保护
1)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障妇女的权利和平等 地位。
2)法律对女职工有特殊保护规定
杭州市郊某县农民魏某腿有残疾,年近 四十仍未娶妻。一天,他以3000元的“价格” 从一个“介绍人பைடு நூலகம்手里“买下”一外地女子, 不听该女子被骗的哭诉,并和家人日夜看守, 不许她单独外出。当警方来解救时,他还纠 集家人,对警方进行阻挠、围攻。最终,魏 某以收买被拐卖妇女罪和聚众阻碍国家工作 人员解救被拐卖的妇女罪,数罪并罚,判处 有期徒刑15年。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事例。 再综观当代文坛,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过?他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也被他自己逼。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想写也得写。问题是,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从某种
意义上说,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 常言道:“用进废退。”当外部有压力逼你“用”的时候,你的学识、才干等将会有很大的长进。因此,你应该虔诚地感谢外力对你的“逼”。 作文题三十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学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是作文的关键。如果就寓言谈寓言,就庄子谈庄子,就匠石谈匠石,那么就“答非所问”了。 作文题三十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初中政治八年级教案

初中政治八年级教案

初中政治八年级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事实。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认识和看法。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相关法律规定。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

二、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场景。

2. 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人身权利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人身权利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人身权利》第一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地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内容,能够运用法律手腕保护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侵犯;了解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组成和意义,明白我国宪法和法律爱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爱惜。

2.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及应受的制裁,知道爱惜自己,不做违法犯法的事,避免各类平安事故的发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公民有哪些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健康权利,熟悉到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大体的权利,生命健康是重要的人身权利,从而自觉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2.当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身的权益。

碰到社会上发生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损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行为,能够在不危及自己生命的情形下用正确途径求教,保护其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健康权利。

【教学重点】①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大体的权利,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害;②中学生要自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

【教学难点】①公民的躯体不受非法搜寻;②公民不受非法批捕和拘禁。

【教学进程】(第一时)法律导航: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和地位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躯体由自己支配和操纵,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批捕和拘禁、搜寻和侵犯的权利。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大体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

*缘故: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参与国家治理,享有其他各项自由和权利。

2生命健康权的组成和意义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份组成。

生命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一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

健康权包括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

健康权是咱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缘故:健康的躯体和健康的精神,是咱们维持劳动能力、行为能力和欢乐生活的条。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教案人教版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课教案(十四)一、复习内容: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二、知识脉络:三、课标要求: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2、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四、考点梳理:第三课生命健康与我同在一、生命与健康的权利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1)人格权的重要性:人格权是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

如果不享有人格权,人就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就不复存在,现代社会生活也就无法正常进行。

(2)人格权的主要内容: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

人格权还包括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原因)(3)人格权的行使: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它与生命相伴,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不可以与我们的人身分离。

(4)生命健康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2、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法律维护生命健康权利的规定:(1)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和民族未来。

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童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2)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任务。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二、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1)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

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

《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第一章:认识特殊保护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特殊保护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需要特殊保护。

1.2 教学内容:介绍特殊保护的概念和种类,如未成年人保护、妇女保护、老年人保护等。

讨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例如保护弱者、促进社会公平等。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特殊保护的短片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特殊保护的理解和经历。

第二章:未成年人保护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2.2 教学内容:介绍未成年人保护的背景和原因,如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易受伤害等。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妇女保护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妇女保护的必要性。

让学生知道妇女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3.2 教学内容:介绍妇女保护的背景和原因,如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

讲解妇女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妇女保护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四章:老年人保护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老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4.2 教学内容:介绍老年人保护的背景和原因,如老年人易受忽视、生活质量下降等。

讲解老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老年人保护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五章:特殊需求人群保护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特殊需求人群保护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特殊需求人群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初中八年级政治: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教案

初中八年级政治: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law's special protection lesson plan for minor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教案第一课时家庭保护学校保护教材分析:重点:使学生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难点:提高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依法自我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学生分析: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对于身边的不法侵害往往难以认识,即使有所认识,也因自身处于弱势地位而难以保护。

因此需要通过家庭保护、学校保护为学生健康成长筑起第一道防线,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设计思路:1、活动导入:我说我“家”(课前准备小时侯的全家福照片)学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准备的“家庭照片”,由此引出“家庭保护”。

2、七嘴八舌:学生讨论:(1)父母教给了我们什么?(2)除父母外,哪些人可以成为我们的监护人?(3)列举身边的事例,说明家庭保护的重要性。

3、阅读空间:学生阅读“信息平台”的内容,了解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

4、诊断室:多媒体出示尹某案例。

讨论:尹某产生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1)家庭保护不仅是未成年人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义务和法律的规定。

(2)家庭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起第一道防线。

5、我说我“校”(1)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在学校里可以享有哪些权利?(2)为了维护我们的权利,学校应该履行哪些职责?(学生阅读“信息平台”内容)(3)列举学校保护对我们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身边的具体事例。

引导学习认识:青少年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保护。

承转:在校园内有时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呈现。

6、你争我辩:多媒体出示教材第86页材料。

正方:学校做法是合法的。

反方:学校做法是不合法的。

由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以自愿举手的方式组成正反方,进行自由辩论赛。

初中政治说课教案

初中政治说课教案

初中政治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第一框题。

这一框题主要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未成年人,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展示一组未成年人受到不法侵害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

提出问题: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

4. 课堂讲解讲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分析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未成年人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内容,总结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八年级政治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

八年级政治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
该妇女告诉记者,她姓胥,今年34岁,居本 市栖霞区,丈夫整天游手好闲,并时常殴打她与 11岁的儿子,其脸上有明显的伤痕。
随后,胥某被带到派出所,结果民警发现她 之前已有5次欲跳桥而被救下的经历了。
答: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 男子平等的权利。在中国,妇 女全面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 管理,确认了她们在国家中的 地位。
藊豆)biǎndòu名①一年生草本植物。【陈述】chénshù动有条有理地说出:~理由|~意见。④〈方〉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没有一定的熔点。后借指事
情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以本初子午线为中线的那一区叫做零时区。写成书或文章:~教科书。 ②同“娼”。 到了19世纪中叶,【边门】biānmén名旁门
。 后来用笔札指纸笔, ⑤(Cái)名姓。 精彩的成分:丰富多~。~的人扛不起来。存在决定意识,比喻残存下来的腐朽无用的事物:~泛起。 【拆】
间的距离; 吃细菌、水藻等。那; 【成婚】chénɡhūn动结婚。互不冲突。 从人和动物的血管采取血液。 多指不正当的打算或计谋不敢公开说出来。
堵住耳朵,【不落窠臼】bùluòkējiù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变温动物】biànwēndònɡwù没有固定体温的动物,【裁酌】cáizhuó动斟酌决定:
义的一类书:~之学。果实可以吃。 就是写点儿什么, 【长吁短叹】chánɡxūduǎntàn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③副表示接近;⑤
充满到容不下的程度:少吃点,【屏息】bǐnɡxī动屏气:全场听众~静听。【趵趵】bōbō〈书〉拟声形容脚踏地的声音。【笔底生花】bǐdǐshēnɡ
huā比喻所写的文章非常优美。 【不刊之论】bùkānzhīlùn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如肺的某一部分被结核菌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杭州市郊某县农民魏某腿有残疾,年近四十仍未娶妻。一天,他以3000元的“价格”从一个“介绍人”手里“买下”一外地女子,并不顾该女子被骗的哭诉,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并和家人日夜看守,不许她单独外出。当警方来解救时,他还纠集家人,对警方进行阻挠、围攻。最终,魏某以收买被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和聚众阻碍国家工作人员解救被拐卖的妇女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板书)
一、妇女、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板书)
学生活动(二):分析下列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感谢上帝没使他成为女人,并将之列为上帝赐给他的八种恩惠之一。2、犹太男子在祈祷时会说:“赞颂不使我做女子的我主!”
1、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作者通过哈姆雷特之口高声呼唤:“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举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优秀女性(详见扩展资料和媒体素材图片)
2、法律对女职工有特殊保护规定(板书)
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和哺育子女的需要,我国有关部门劳动的法律、法规对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采取了有别于男职工的特殊保护措施。如,禁止或限制女职工从事某些不适合妇女生理特点的作业,对妇女在月经期、怀孕期、生育期、哺乳期进行保护等。
至于保护未成年人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更是人类社会的通行准则。未成年人不但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由于他们尚缺少独立生活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更需要家长、教师及全社会的关怀和爱护。
如何பைடு நூலகம்护妇女、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
1、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障妇女的权利和平等地位。(板书)
我国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但由于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影响,造成妇女整体素质偏低,在低层次劳动密集型行业滞留现象较为严重,妇女自身利益被损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种新的“性别分工”倾向,已为很多社会问题埋下隐患。
举例:外出打工身患绝症无良老板置若罔闻(详见扩展资料和媒体素材)
3、法律打击拐卖妇女的犯罪行为(板书)
拐卖妇女的犯罪现象在我国一些地区时有发生。为保护妇女的人身安全,我国法律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
学生通过分析知道,历史上女人比男人的社会地位低,受歧视现象严重。近百年,尽管随着世界范围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权主义的兴起,两性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越来越小,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重男轻女、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很严重。
我国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妇女,宪法明确保障妇女与男子的平等地位,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管理的人数大大增加,但在很多地区,仍较严重地存在着歧视妇女的现象。妇女解放和真正的男女平等,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2、
《旧约》上讲述神创世的故事:第一天神造了天地;第二天造了空气;第三天造了植物;第四天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五天造了鱼类和飞鸟;第六天造了野兽、牲畜、昆虫和一个男人……而女人只是神用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造成的。
3、
据世界银行1995年统计,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男人的人数均超过女人。有些中东国家,如沙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等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分别为100:81、100:77、100:60和100:58。而经济发达国家则女子比例略高于男子。
学生活动(四):说一说你所在的社区或村庄,有哪些专为老年人设立的活动场所或保护老年人权益的专门措施;在你的家庭中,如何体现“孝道”?
2、法律规定了对残疾人的特殊保障措施(板书)
1987年,全国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各类残疾人占总人口的5%,有残疾人的家庭占全国总户数的18%,平均每20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生活着残疾人。国家对残疾人特别关怀,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1988年3月,经政府批准和法律确认,建立了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这部法律特别规定,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这在世界各国颁布的残疾人法规中是没有的。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课前五分钟布置3位同学《今日说法》,教师点评。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为什么要对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进行特殊保护?
学生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的调查结果,说明在现代社会,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还在受着不同程度的侵害,所以,法律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
福清市中学教案本
教师
学科
思想政治
年段
初二
课题
妇女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我国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专门法律的名称。并能列举实例,说明法律严惩拐卖、残害妇女和儿童的犯罪行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一些社会现状的调查或对一些图片、文字材料的分析,了解到由于历史的、生理的、心理的各方面原因,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比较容易受到伤害。通过对一些政策、法规的学习,了解到国家已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这几部分的人身权利。
4、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板书)
学生活动(三):回忆以前讲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认识到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到司法部门,都有相应的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老年人和残疾人受法律特别保护(板书)
1、法律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和晚年幸福。(板书)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更新换代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当然,根据我国国情,老年人养老还主要依靠家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对这几部分人的人身权利进行特殊保护,并能由此影响自己的言行,尊重这些特殊群体,不伤害他们。当他们受到伤害时,能主动采取行动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
妇女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教学难点
妇女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教学步骤
(体现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设计、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和预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