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4 多彩的光周周练 (新版)沪科版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与透镜之间的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题)A.凸透镜可以对光起发散作用B.焦点F是凸透镜起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分界点C.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光路是不可逆的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发散程度比原来小,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起会聚作用2.如图所示,MN为透镜L的主光轴,AB为一条从左边射向透镜后折射的光线,由此可以判定()(第2题)A.若L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L的焦点B.若B点是L的焦点,则L一定不是凸透镜C.若B点是L的焦点,AB的入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D.若AB的入射光线是从无穷远处主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则L一定不是凹透镜3.[2024·长治模拟]摄影师在东方明珠塔下,利用水晶球作为道具拍摄。
在水晶球中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倒立、缩小的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水晶球中所成的像是虚像D.水晶球远离东方明珠塔时,其中的像变大4.[2024·扬州江都区月考]如图所示,A、B、C、D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第4题)A. A点B. B点C. C点D. D点5.[2024·溧阳模拟]小明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总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得远远的才能勉强看清,细心的小明在网上帮奶奶购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将手机放在支架处,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即可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为其观看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第5题)A.屏幕放大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透过屏幕放大器看到的像是实像C.手机放在屏幕放大器的1倍焦距以内D.小明奶奶戴远视眼镜即可看清近处物体6.[2024·淄博一模]小李利用纸筒M、N,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半透明薄膜,制成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全册 4 多彩的光周周练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周周练(第四章)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某某中考)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C.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D.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2.(来宾中考)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解成各种色光3.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图中正确的是()4.下表是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测出的一些数据,从表中可发现的规律是()入射角α10°20°30°40°反射角β10°20°30°40°D.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6.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7.国庆假期,在马陵山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8.(某某中考)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9.(某某中考)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X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填“正立”或“倒立”)的.10.(凉山中考)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M=30°,∠BOC=90°,请计算: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11.(某某中考)夏(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填“靠近”或“远离”)鲜花.12.(某某中考)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佩戴透镜来矫正.13.(某某中考)人们把红、、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14.而产生的,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如图所示,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填“大”或“小”).15.如图所示是黄麻汽校安装在汽车上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安装在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障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电子装置加工、调整并传递到显示屏上,司机据此可以准确地了解车后的情况.如果看到显示屏中的障碍物的像变大,则障碍物离车尾的距离变W.三、作图题(第16、18题每题3分,第17题2分,共8分)16.(某某中考)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7.(东营中考)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18.(某某中考)如图,水中的一条反射光线a射入人的眼中,请在下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19.(某某中考)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X可以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同时比较了像和物的关系.20.(日照中考)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来宾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2)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遵循此成像规律.(3)若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 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填“实”或“虚”)像.周周练(第四章)1.A 2.D 3.C 4.B 5.D 6.A 7.C 8.B 9.同一直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倒立10.60°30°11.会聚靠近12.凸凹13.绿蓝白色14.折射小15.倒立缩小近16.17.18.19.(1)竖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位置大小20.(1)确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4)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21.(1)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不能虚。
八年级物理全册4多彩的光第14节周周练(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4多彩的光第14节周周练(新版)沪科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夏天的夜晚,我们看到无数闪烁的星光,高悬的月亮,高楼内射出的各色灯光交相辉映,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着淡淡的绿光,它们中一定不是光源的是()A.星星B.月亮C.灯D.萤火虫2.(青海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A.30°、30°B.60°、60°C.30°、60°D.60°、30°3.(福州中考)如图所示,钢勺好像被水“折断”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色散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4.在暗室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5.(营口中考)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是点燃的蜡烛,B是没有点燃的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A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实验中应选取较薄的玻璃板,并竖直放置D.实验中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与B蜡烛仍然重合6.如图所示的是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区域2分别应标的颜色是()A.黄色、白色B.绿色、白色C.绿色、黑色D.黄色、黑色7.(临沂中考)在下列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特点的是()A.对着平面镜化妆B.坐在岸边欣赏水中的游鱼C.在树荫下“躲太阳”D.用放大镜观察细微处8.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B.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C.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9.(钦州中考)(1)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来解释.(2)由于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填“镜面”或“漫”)反射,所以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10.(昆明中考)小明带着弟弟去翠湖看海鸥,湖面如镜映出海鸥的(填“虚”或“实”)像,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11.(泸州中考)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折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12.(来宾中考)如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选择A、B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8 cm,则蜡烛B与A相距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13.如图,A′B′是物体AB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14.(眉山中考)有一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玩具,内有光源S,摇动玩具就能看见其发光.图中画出了玻璃中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空气中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第15题12分,第16题15分,共27分)15.(武汉中考)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贵阳中考)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勇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除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小勇选择的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2)实验时,应使玻璃板与纸面保持垂直.若要检验玻璃板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勇点燃了其中一支蜡烛置于玻璃板前,他应(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4)为了把像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小勇要将另一支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当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他便开始记录,这将使像距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周周练(第一节~第四节)知识管理1.B 2.B 3.B 4.C 5.C 6.B 7.C 8.D 9.(1)直线传播(2)漫10.虚不变11.等于大于折射光线12.(1)大小(2)16 13.14.15.(1)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 (2)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反射角与入射角(3)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16.(1)刻度尺完全相同(2)移动后面的蜡烛看与前面蜡烛的像能否完全重合(3)透过(4)大。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周周练2010-12-5

八年级物理周周练 (第四章多彩的光) 2010-12-5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光在__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其它透明物体中传播速度____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填“>”、“=”、“<”),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km/s。
2、电影银幕用表面粗糙的白布来做,这是为了产生(1)__________(2) ;黑板“反光”,这是由于产生__________。
3、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原理来看是不同的,前者是由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________引起的。
观赏平静的水面下鱼在树木的倒影里游动,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_________现象,所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__。
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种色光;在自然界里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6、在距凸透镜20cm处放一点燃的蜡烛,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跟蜡烛等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实像时,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7、近视眼戴的是__________,老花眼戴的是__________,前者是利用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后者是利用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_作用。
(填“会聚”、”发散”)8、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适用的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就像特殊而神奇的“眼睛”,比如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三种光学仪器)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B、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C、在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光在任何形状的物体表面上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题

第四章综合提高卷时间: 40 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33 分)1.(多项选择 )以下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 .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流传B.“空中楼阁”的形成——光的反射C.湖水中青山的倒影——光的折射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2.如图 1 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赏识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己的像应当是图乙中的()图 13.对于光的反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入射光芒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 15°B.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芒与入射光芒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芒凑近法线时,反射光芒也凑近法线D.镜面反射按照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按照光的反射定律4.黄州东湖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记白线上每隔 2 m 安装了一个突出的纯玻璃元件,这类元件叫“夜精灵”。
夜晚只需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邻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 (如图 2 所示 )。
下边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整不一样的是 ()图 2A.高速公路反光标记牌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记灯C.自行车的尾灯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5.如图 3 所示,在暗室顶用手电筒照耀挂在白色墙壁上的小镜子,可看到被照耀部分()图 3A.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6.以下各图是光经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属于凹面镜的是 ()图 47.如图 5 所示为小明用透镜察看字的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 5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能够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能够用作照相机镜头8.对以下图 6 中光现象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图 6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芒凌乱无章不按照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人戴的凹面镜能够改正远视眼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理解光是由各样色光混淆而成的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由像发出的9.谷歌企业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 7 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检测(新版)沪科版

第四章 多彩的光(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2.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②在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3.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手影”“影”“倒影”4. 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5.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虚像,距离变小B.实像,距离变小C.实像,距离变大D.虚像,距离变大6. 图2中,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的情况的是( )图27. 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 °°°°8. 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3所示,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图3 9.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师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10. 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 )A 图1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4中的()图412. 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4章 多彩的光学案 (新版)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一、知识梳理1.光的反射反射定律②应用③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原理③实像与虚像的区别3.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②原理的应用4.光的色散比较光的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②物体的颜色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探究光的折射②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区别③凸透镜成像规律④应用6.神奇的“眼睛”生活中的“眼睛”二、题型、技巧归纳1.平面镜成像特点:。
2.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发生了,其中紫光3.下列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A.B.手影游戏错位的铅笔C.D.镜中的像雨后的彩虹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A.30°B.45°C.60°D.90°5.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A.要节约用电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归纳小结1.光的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现象。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②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1)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第四章多彩的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图1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图2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图24.如图3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从侧面看到被照射部分( )图3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5.图4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图4A.镜中的像变大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6.如图5所示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镜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5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7 m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 m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3 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 m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太阳倒立的实像8.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这个像是图7所示中的( )图6图79.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正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40 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
若小明想通过此镜片看清微雕作品上比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镜片的距离应满足( )A.小于40 cm B.大于40 cmC.大于80 cm D.大于40 cm小于80 cm10.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周练(第四章)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昆明中考)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B.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
D.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2.(来宾中考)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
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色光
C.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D.墙上的手影
3.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图中正确的是()
4.下表是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测出的一些数据,从表中可发现的规律是()
入射角α10°20°30°40°
反射角β10°20°30°40°A.反射时光路可逆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6.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7.国庆假期,在马陵山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A.黑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8.(临沂中考)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9.(南京中考)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填“正立”或“倒立”)的.
10.(凉山中考)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M=30°,∠BOC=90°,请计算: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
11.(沈阳中考)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填“靠近”或“远离”)鲜花.
12.(重庆中考)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佩戴透镜来矫正.
13.(烟台中考)人们把红、、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
14.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而产生的,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如图所示,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填“大”或“小”).
15.如图所示是黄麻汽校安装在汽车上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安装在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障
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电子装置加工、调整并传递到显示屏上,司机据此可以准确地了解车后的情况.如果看到显示屏中的障碍物的像变大,则障碍物离车尾的距离变W.
三、作图题(第16、18题每题3分,第17题2分,共8分)
16.(重庆中考)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东营中考)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18.(鞍山中考)如图,水中的一条反射光线a射入人的眼中,请在下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9.(临沂中考)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张可以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
(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同时比较了像和物的关系.
20.(日照中考)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来宾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遵循此成像规律.
(3)若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 cm处时,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凸透镜成(填“实”或“虚”)像.
周周练(第四章)
1.A 2.D 3.C 4.B 5.D 6.A 7.C 8.B 9.同一直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倒立10.60°30°11.会聚靠近12.凸凹13.绿蓝白色
14.折射小15.倒立缩小近16.
17.18.19.(1)竖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位置大小20.(1)确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4)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21.(1)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不能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