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病房引流管的分类护理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痰,做深呼吸,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做雾化吸 入,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
• 观察肠功效恢复情况: – 肠鸣音正常 – 有排气 – 引流液降低 – 无恶心、腹涨等症状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24页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 适应症: 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50%者 外伤性血、气胸 大量胸腔积液或连续胸腔积液,需彻底
• 普通成人应插入45-55cm,即胃管头端应插 至胃幽门窦前区
• 胃管应妥善固定 尤其是外科胃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普通 放置在胃肠吻合远端,如固定不牢靠,一 旦胃管脱出,再次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 而引发吻合口瘘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22页
胃肠减压护理方法
• 保持胃管通畅:
连续负压吸引以减压,负压吸引力不宜过大,过 大可使胃管头端小孔被吸附于胃黏膜上而至引流 不畅,过低达不到效果
第11页
T管引流目标
• 引流残余结石 • 引流胆汁,防止胆汁性腹膜炎 • 支撑胆道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2页
T型管引流护理
一、妥善固定 1.将T管用缝线固定于腹部皮肤(医生)。 2.躁动病人应专员看护,必要时加以适当
约束。 3.引流管长度要适宜。
二、有效引流
1.经常检验引流管是否通畅
• 草绿色:胆红素受到细菌作用或受到 胃酸影响
• 白色:因为长久梗阻,胆色素和胆盐 被吸收,由胆囊黏膜、胆管黏膜所分 泌黏性物质所代替
• 红色:胆道内有出血 • 脓性及泥沙样混浊:胆道内感染严重
及泥沙样残余结石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6页
四、预防感染
• 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 • 定时更换引流袋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常规引流管是一种用于排除体内血液、气体、分泌物等的管道装置,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引流管护理的目的是确保引流的顺利进行,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1.外科引流管护理常规一般外科引流管包括胸管、腹腔引流管等。
护理常规如下:-术后立即观察引流管出血量和颜色,注意及时更换引流袋;-每班交接时记录引流量和颜色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引流管被拉拽或扭曲,避免引起疼痛或引流管被堵塞;-引流管与患者的衣物或其他设备保持固定,防止脱落;-根据医嘱调整引流袋的高度,保证引流管畅通;-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随时观察患者的引流液特征和量,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胃引流管护理常规胃引流管是一种经口或经鼻插入胃腔内的管道,用于排除胃液、气体或其他物质。
护理常规如下:-定期检查胃引流管的位置是否正确,确保管道被正确插入胃腔;-每班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报告异常情况;-根据医嘱进行胃灌洗,保持胃引流管的通畅;-鼻饲患者的胃引流管应保持固定,避免引起不适;-定期清洗和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的发生;-随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3.尿引流管护理常规尿引流管是一种用于排泄尿液的管道装置,常见于泌尿外科手术。
护理常规如下:-每班检查尿引流管是否固定,避免被拉拽;-定期观察尿引流管和尿袋是否有漏尿现象,及时更换引流袋;-检查尿引流管是否存在扭曲,保持通畅;-注意尿引流管的口径是否适当,避免尿液排出困难;-定期清洗和更换尿袋,防止感染;-每班检查尿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报告异常情况;-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和尿的性状,以及其他泌尿系统症状。
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引流管,护理常规会有所不同。
目的是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留意患者的身体反应和相关症状,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进行处理。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1/39
外科常见引流管
• 胃肠减压管 • 十二指肠营养管 • 腹腔引流管 • T型引流管 • PTCD引流管 • 胸腔闭式引流管 • 导尿管 • 负压球引流管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2/39
什么是引流?
• 引流: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出 体外或引离原处方法
10/39
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
3 肠内营养输注时机 术后第2天开始输注生理盐水250 ml、10%葡萄糖250 ml,患者
无不适反应,次日开始输注肠内营养液百普力等,或富含优质蛋白、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食物,如:鸡汤、牛奶、新鲜果汁、菜汁等。 输注营养液同时,继续行胃肠减压,等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肠减压 管。 4 输注液温度、速度
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担心情绪,使其配合治 疗。治疗中经常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 2 置管
术前将营养管末端插入胃管侧孔,按常规将胃管,营 养管一同经鼻腔插入胃内。术中将糖球缝于营养管末端推 入空肠,并分别将营养管及胃管妥善固定好,以防脱落。如 有管道脱出,不要盲目插入。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引流顺利通畅 • 引流管口必须用无菌纱布覆盖,也可使用无菌伤口敷料如
水胶体敷料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
6/39
胃肠减压管护理
1.连续胃肠减压可减轻胃内气液体潴留,预防胃过分膨胀, 减轻吻合口张力,促进吻合口愈合。
2.妥善固定胃管,预防松动和脱出,如管道脱出,不应盲目 插入。
3保持胃管通畅,使之连续处于负压状态。 4.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质并准确统计。术后6-12小
时可从胃管内吸出少许血性或暗红色胃液,以后逐步变浅, 若引流出大量鲜血,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尿量降低,应考虑出血,应马上通知并配合医生紧急处理。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是指对患者体内或体外安置的不同类型引流管进行适当的护理,以保证引流管畅通,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外科引流管包括胸管、胃管、尿管、引流管和胰汁引流管等。
1.胸管护理:胸管是用于胸腔内液体、气体引流的管道。
护理步骤包括:-检查引流瓶液位,确保引流畅通。
-每6-8小时更换引流瓶,记录液体量和性质,并观察是否有渗血、脓液等异常。
-每4小时检查胸管连接口是否松动,保持连接牢固。
-定期检查胸管和连管带的固定情况,避免胸管脱落或外出。
-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和氧饱和度,及时报告异常。
2.胃管护理:胃管是用于排空胃内液体的管道。
护理步骤包括:-每隔2小时检查胃液引流量,记录液体量和性质,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症状。
-每6小时抽出1-2毫升胃液送检验,以评估消化功能。
-每8小时擦洗胃管口,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每4小时检查胃管连接呼吸机或吸痰器的连接口是否松动,保持连接牢固。
-观察患者的腹胀情况及肠鸣音,及时报告异常。
3.尿管护理:尿管是用于排尿的管道。
护理步骤包括:-每隔2小时观察尿液颜色、量和性质,记录液体量和性质。
-每4-6小时检查尿管通畅与否,排除结石或尿管堵塞的可能。
-每8小时清洗尿管口,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及尿液性状,及时报告异常。
4.引流管护理:引流管用于排除伤口渗出的液体。
护理步骤包括:-每2-4小时检查引流液量和性质,记录液体量和性质,并观察有无渗血、脓液等异常。
-每8小时更换引流瓶或抽尽液体,保持引流通畅。
-定期检查引流管与皮肤之间的固定情况,保持固定状态,避免脱落或外出。
-观察伤口渗液是否减少和伤口周围皮肤的情况,及时报告异常。
5.胰汁引流管护理:胰汁引流管是用于排除胰管分泌物的管道。
-每2-4小时检查引流液量和性质,记录液体量和性质,并观察有无渗血、脓液等异常。
-每8小时更换引流瓶或抽尽液体,保持引流通畅。
-定期检查引流管与皮肤之间的固定情况,保持固定状态,避免脱落或外出。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02
CATALOGUE
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引流管的固定与清洁
固定
确保引流管稳固,避免移位或脱落。 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胶带、绷带 等进行固定,并定期检查其牢固性。
清洁
保持引流管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定 期清洁引流管,避免污垢和细菌的滋 生。在清洁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引流管的观察与记录
针对不同引流管的个性化护理建议
T型引流管护 避免堵塞;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 性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堵塞;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腹腔引流管护理
注意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和深度,避免 过深或过浅;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 情况,确保其稳定性。
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等,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
详细记录引流物的观察结果,包括每日的引流量、引流物性 状的变化等。这些记录对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参考价 值。
引流管的更换与拔除
更换
根据医生指示或需要,定期更换引流管。在更换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 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 普外科引流管概述 • 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 常见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案例 •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普外科引流管概述
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流管的作用
引流管在普外科中主要用于引流 出体内的液体,如脓液、血液、 消化液等,以降低感染、促进伤 口愈合和维护患者健康。
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措施
外科常见引流管道护理与安全管理

引流液异常
总结词
外科引流管道引流液异常是指引流液颜色、性状等发生变化,提示可能存在出血 、感染等情况。
详细描述
外科引流管道引流液异常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 感染等更严重的问题。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等,如发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伤口感染
总结词
外科引流管道伤口感染是指与引流管连接的伤口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 感染。
详细描述
外科引流管道伤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操作不当、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护 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检查伤口情况。如发现伤口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进
行处理。
05
外科引流管道的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手术后胸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外科常见引流管道护理与安 全管理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外科引流管道概述 • 外科引流管道的护理 • 外科引流管道的安全管理 • 外科引流管道的并发症及处理 • 外科引流管道的临床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外科引流管道概述
引流管道的作用与重要性
引流管道的作用
外科引流管道主要用于引流出人 体组织内的液体、气体等,以减 轻病变部位的压力,预防感染和 促进组织愈合。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引流管道护理与安全管 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引入先进的护理技术和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以引入更多的先进护理技术和设备,如智能 化护理系统、机器人辅助护理等,提高护理效率和安全性。
加强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
通过加强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提高患者对引流管道护理与安全管理 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普外科是一门对人体各种外科疾病进行治疗的学科。
在普外科治疗过程中,引流管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
引流管的主要作用是将体内积聚的液体或气体排除体外,以便减少感染的风险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下面将介绍普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一、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主要用于胸腔积液的抽吸和排出。
以下是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保持引流管通畅:要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应有堵塞或折曲的情况发生。
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管并观察排液情况,如需更换引流管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应被固定在身体上,以防止意外拔除。
常见的固定方法有使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引流管。
3.观察引流液量: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有明显减少或变化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保持患者舒适:在固定引流管的同时要保证患者舒适,尽量避免引流管对患者造成不适。
二、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主要用于腹腔积液或气体的排出。
以下是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引流管通畅是非常重要的,需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被堵塞或折曲。
需要定期观察引流液的气味和性状,如需更换引流管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观察引流液量: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避免引流管脱落:需要将引流管适当固定在身体上,常用的方法有使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引流管,以防止引流管的脱落。
4.防止感染:保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5.迅速处理不良事件:如引流液过多或过少、颜色改变、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情况发生,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三、产褥期常见引流管产褥期常见引流管主要有尿管、鼻胃管等。
以下是产褥期常见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保持通畅: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清洗定期更换引流管,注意保持消毒无菌。
2.观察引流液: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保持干燥:保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干燥,避免引流液外溢并导致皮肤湿疹或糜烂。
4.避免滑脱:适当固定引流管,以防止滑脱或拔除。
外科常见引流管道护理与安全管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道护理与安全管理引流管道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辅助器械,用于排除手术创面产生的血液、渗出液、分泌物等,保持创面清洁,减少感染的发生。
正确护理引流管道,并严格执行引流管道的安全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外科常见引流管道的护理与安全管理。
一、引流管道种类及常见护理方法1.引流管道种类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引流管道种类有负压引流管、袋式引流管、引流球囊和引流带等。
负压引流管是通过引流管连接到负压抽吸器,利用负压使流体通过引流管径流到引流袋中;袋式引流管是直接将引流管插入到引流袋中,流体通过引流管径流到引流袋中;引流球囊是将引流管插入到创面附近,通过引流管内的球囊将引流液负压吸引到引流袋中;引流带是将引流管插入到创面周围,通过透明的引流带将流体引流到引流袋中。
2.常见护理方法(1)定时观察引流液量和性质,每天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气味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定时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道通畅,避免引流液反流到创面。
(3)定期更换引流管道,避免管道堵塞、积液或感染的发生。
(4)保持引流管道畅通,避免管道弯曲、挤压或拉扯,导致引流不畅或破裂。
(5)定期对引流管道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引流管道清洁无菌。
(6)在更换引流管道时,要注意换药包扎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风险。
(7)避免引流管道脱出,固定引流管道不要过紧或过松,避免拉扯和脱出。
二、引流管道安全管理1.确保引流管道固定可靠引流管道的固定位置要合理,不宜过紧或过松,避免损伤患者,同时还要保证引流管道通畅,避免引流不畅或破裂导致感染的发生。
2.注重引流管道的消毒和清洁引流管道的消毒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对引流管道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引流管道清洁无菌,避免细菌感染。
3.引流液监测和记录定时观察引流液量和性质,每天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气味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引流管道的更换与处理引流管道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定期更换引流管道,避免管道积液、堵塞或感染的发生,更换引流管道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分 类 护 理 的 临床 效 果 。 方 法 : 3 5例 对 5
放 置 了 引 流 管 的 患 者 进 行 了分 类 护 理 。 结果 :5 3 5例 患者 的 3种 4 5个 引流管均 2
得到 了有效 引流 , 除 引流 管后 随访 1 拔 —
6个 月 , 1例 引 流 管相 关 的 并发 症 发 无 生。结论 : 通外科 病房引流管的分类护 普 理安全 、 有效 , 免 了引流管相 关并 发症 避
的发生 。
间隙引流管 是放 置于组 织残 腔如肝 包虫外囊 、 甲状腺残 腔 、 胰周脓肿 、 肝脓 肿 等位 置的引流管 , 这类引流管 的放置位 置 多由于组织的切除或清除而留有残腔 , 术 后多要行负压引流以逐步缩小残腔 , 于 位 体表 的脏器 , 甲状 腺还 要冰袋 压迫 , 如 胰 周脓 肿引流管经常有坏死脱落组织堵塞 , 要勤观察 , 间断抽 吸冲洗 , 肝包 虫外 囊 引 流有时还会有胆汁漏 。若用于脓肿引流 ,
—
6 8天 , 平均 2 9天 , 无胆 汁瘘 、 肠瘘 等并
年龄 3 ~ 8岁 , 1 7 平均 4 . 65岁 。其 中传 统 开腹手术 23例 , 5 腹腔镜手术 9 6例 , 床旁 置管 6例。按照 我们对 引流 管 的分类 方 法, 包括腔 隙 引流 管 3 2例 , 4 引流 1—1 5 天, 平均 4天 ; 隙引流管 2 , 间 8例 引流 2— 3 5天 , 6 平均 2 5天 ; 腔道 引流 管 5 5例 , 引 流l 6 5~ 8天 , 平均 2 。 9天 方法 : 按照引流管放 置 的不 同位置将 引流管分为 : ①腔隙引流管 : 放置于正常腹 腔间隙, 如温氏孔 、 道格拉氏窝、 肝下问隙等 位置的引流管; 间隙引流管 : ② 放置于组织 残腔 , 如肝包虫外囊 、 甲状腺残腔等位置 的 引流管; ③腔道引流管 ; 放置 于腹腔脏器腔
参 考 文献
l 李茜. 腔引 流管在 肝硬 化 门脉高压 术后 腹 的护 理 体 会 ,0 4,( ) 12 2 0 5 5 :3 .
关 键 词 引流 管
02. 8 19
分类
护 理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0 o : 0 3 6 / . s .10 s 1x 2 1 .
普 通 外科 病 房 引流 管 的分 类 护 理
陈 玉 曹 云华
道内 , T型管、 如 胃造瘘管等。根据引流管 分 类 的不 同进 行 标 识 , 录 引 流 液 的 引 流 记
量、 颜色 、 的 变化 , 和掌 握 3 引 流 性质 总结 种 管的不 同特点 ,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 给医 生处理引流管提供准确的依据。
< .1; 0 0 ) 有子 女老人 主观 支持 得 分明显 高于 无 子 女 老 人 ( < .5 ; 过 初 中 以 P 00 ) 受 上 文 化 教 育 的 老 人 客 观 支持 、 用 度 得 分 利
卷、 社会 支持评定量表对上 海郊区护理 院 15名 老 人 进 行 调 查 。 结 果 : 龄 、 化 1 年 文 程 度 、 姻 状 况 、 经 济 收入 、 婚 月 患疾 病 种 类 对护理 院 老年 人社 会 支持 总 分、 观 支 客 持、 主观 支持得 分 均有影 响 , 男性 较女 性 易获得客观 支持 ( P<00 ) 有 配偶老人 .5 ; 的社会 支持 总分明显 高于无 配偶 老人 ( P
发 症 的发 生 。
讨 论
普通外科病 人手术 后经 常放 置各 种 引流管 , 对这些 引流管的正确护理对患者 的顺利康复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 有时甚 至决定着手术 的成败 。 腔隙引流管是放置于正常腹腔 间隙 , 如 温 氏孔 、 格 拉 氏 窝 、 下 间 隙 等 位 置 道 肝 的引流管 , 这类 引流管主要是 为了引流和 观察手术创面有无渗漏 , 手术 中重建 腔道 有无渗漏 , 这类 引流管术后 一般 情况下为
资 料 与 方 法 20 07年 1 ~ 0 9年 8月收治 放置 月 20 引流管患者 35例 , 18例 , 17例 , 5 男 5 女 9
肿引流反复有脱落 的坏死组织堵塞管 腔 , 经抽吸冲洗 , 分别引流 4 5天 、0天 和 30 9 2 天痊愈 , 2例肝包虫 内囊摘 除术后 残腔 引 流管 因胆 汁漏分别 引流 10天 和 35天 2 6 痊愈 , 其余 患者 均引 流通 畅, 管后 无残 拔 腔感染积 液 ; 道引 流 管 5 腔 5例 , 流 1 引 5
引流 管需 要逐 渐退 出 , 待脓腔逐渐 闭合后 拔 除 , 间视病情而定 … 。 时
腔道引流管是 放置 在腹 腔脏器 腔道 内 , T型管 、 如 胃造瘘管等 , 这类 引流管根 据放 置的不同腔道引流不同的引流液 , 只 有通 过夹管才能停止引流 , 待窦道完全形 成才 能拔 管 , 同腔道窦道完全形成 的时 不 间各 不相 同 , 拔管时 间也不 同。 密彻 观察 腹腔引流管 , 注意引流液 的 性质 、 量和颜 色 的变 化是极 其重 要 的 。 我们根据 引流管分类 的不同进行标识 , 记 录引流液 的引流量 、 颜色 、 变化 , 总结和掌 握三种 引流管的不同特点 , 采取 了针对性 护理措施 , 给医生 的治疗提供 了准确 的依 据 。本 组 3 5例 患 者 的 3种 4 5个 引 流 5 2 管均得 到了有 效引流 , 拔除引流管后随访 1 6个 月 , 1例 引流 管相 关 的并 发症 ~ 无 发生 , 取得 了 良好 的临床护 理效 果 , 通 普 外科病房 引流管 的分类 护 理安全 、 效 , 有 避 免 了 引 流 管 相关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高于受小 学或 以下教 育老人 ( P<0 0 ) .5 ; 患疾病种 数 对 老 人 利 用 度 有 影 响 ( P< 00 ) .5 。结论 : 建立 完善 的社会 支持 网络 , 根 据 护 理 院 老 人 的 具 体 情 况 给 予 社 会 支 持, 可提 高其 生 活质 量 。 关键词 护理 院老年人 社会 支持
d i1 . 9 9j i n 10 —6 4 . 0 0 o:0 36 /.s . 07 s 1x 2 1.
0 1 2. 90 -
5 5人 , 6 人 , 龄 6 女 0 年 l一9 岁 , 均 4 平 7 .2± . 0岁 。 87 71 方法 : 调查工具 : 调查方法 : ① 自行设 计 问卷 , 采用整 群抽 样法 问卷调 查 , 择 选 了2 0位 老人进行 抽样 复查 , 一位 老人 每 由 2位医生间隔 7天进行前后 2次调查 ; ②社会支持评定量 表。 统计 学 方法 : 采用 S S 2 O P S 1.0软 件 包对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处理 , 采用 t 检验 和单 因素方差分析 的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淡血性引流液。
70 3 30 0甘肃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愎腔镜中心
摘
要 目的: 讨普通外科病房 引流 管 探 3 5 患者 的 3种 4 5个 引 流 管均 5例 2 得到 了有效引流 , 拔除 引流管后 随访 1~ 6个 月 , 1例 引 流 管相 关 的并 发症 发 无 生 。其 中腔隙引 流管 3 2例 , 流 1~1 4 引 5 天, 平均 4天 , 1例 由于 引流 不畅 引起 无 的腹腔积液或脓肿 ; 间隙引流管 2 8例 , 引 流 2~3 5天 , 6 平均 2 5天 , 3例胰腺周 围脓
上 海郊 区护 理 院老 年 人社 会 支 持 状况 分 析
杨嘉君 金 春 峰
2 1 1 上 海 市 奉 贤 区 奉 城 医院 神 经 科 0 4 1 摘 要 目的 : 了解 上 海 郊 区护 理 院 老 年 人 社 会 支持 状 况 , 提 高老 年 人 生 活质 量 为 提供参 考依 据。方法 : 用一般 资料调查 问
结 果
资料与方法 选择上 海郊 区护理院老人 15人 , 1 男
被调查的 15名老年人基本情况 : 1 ① 年 龄 :0~ 9 3 9 % , 8 岁4 ・ 医学 专业 2 1 年 2 00 月上期 ( 2 总第 2g ) 4 第1 卷 2期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