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示范中心培训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理论》课件

《精神分析理论》课件

治疗理论
自由联想
治疗的一个主要手段是 让病人自由提及与身心 有关的任何事情,不加 干预地表达内心的忧虑 和冲突。
分析的目的和 过程
治疗的关键在于帮助病 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认 识到精神冲突的存在, 并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要 概念之一,指的是病人 通过治疗关系与治疗师 的关系产生的赞誉、恶 感、依赖等情感交流。
冲突与防御机制
冲突是人类心灵中常见的现象,人们运用各种防御 机制来解决心理压力。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认为,人的个性是由本 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
本我:
是人类心灵中原始冲动、欲望和 需求的来源。
超我:
由道德标准和理想自我构成,是 人类道德行为的来源。
自我:
平衡本我和超我的需求,是人们 心理稳定的关键因素。
精神病理理论
1 父亲形象和嫉妒情结
2 恐惧与焦虑
精神分析认为,父母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恐惧和焦虑是人们常见的心理症状,有时可 以通过分析来缓解。
3 投射机制
4 分离与否认机制
投射机制是一种心理防御方式,人们会将自己的 想法和情感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
分离与否认机制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欺骗方式, 人们会将某些现实事件排除在心理之外。
终止分析
精神分析治疗必然要有 结束的时候,这中间需 要权衡多种因素。
小结
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
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不仅深刻影 响了心理学的发展,也在心理治疗 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的争议
精神分析理论面临着很多争议,包 括其科学性和治疗效果等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心理学 的关系
虽然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 精神分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在心 理学思考中仍然有其独特的地位。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50讲讲义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50讲讲义

精神分析初级50讲第一讲:精神分析是什么曾氏语录:1. 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2. 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3. 经典精分与新精分是平行的,两者可整合为精分理论的整体,而不是互为表里,一深一浅;或者说“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指向是关系”;4. 精神分析的价值:育儿学&人格鉴赏学;5. 老天对人是不公平的,它给我们的时间,不够我们了解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管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

但是有一点好的地方,就是我们活在21世纪初叶,在这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勇敢的和智慧的人,他们已经为我们了解更多的人性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知道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然后我们自己也保留一些探索的好奇心和能量;Note:1:精神分析是一门怎样的学问:1.1它研究一个人在早年跟父母亲的关系之间是怎样形成自己的人格,以及这个人格对他成年以后有什么影响;——关于移情1.2 在两个人的关系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那另一个人教会的;——关于反移情1.3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以后,都需要学会很多自我保护机制;关于阻抗1.4 与其他心理学派相比,精神分析的特点:1.4.1决定论的观点;——移情、强迫性重复;早年的经历和关系决定了潜意识的活动方式,潜意识决定了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方式;1.4.2意识“三分法”——意识、前意识(preconsiousness)、潜意识(unconsciousness);——三者相互渐变,界限模糊,不截然可分——精分是唯一研究潜意识的学问;前意识——活动时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稍加思考后可意识到;潜意识——活动时和思考时都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精神分析方法引导下可被意识到;1.5与进化论及有关演化的理论相比进化论、进化心理学:时间跨度——数量级大(万年或百万年);关注群体;精分:时间跨度——人的一生(几十年);关注个体;涉及治疗方法;也涉及进化心理学理论;2:流派:2.1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经典精分创始人和初学者;生物还原论倾向较强;贡献:内驱力理论(力比多&攻击性);Special Note:力比多:即性欲或性驱力,这里的“性”不是指(或不仅指)生殖意义的“性”,而是泛指创造、愉快、亲密、温暖等等美好“感受”。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

• 华生否认行为的遗传和本能的作用,提出“环境决定论”与“教育万 能论”。 • 他把情绪定义为一种遗传的类型反应,包括愤怒、恐惧和亲爱三种原 始情绪,其他各种情绪都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逐渐形成的,条 件作用是情绪复杂和发展的机制。 • 认为思维是一种内隐的、无声的、供个人之用的语言习惯,由外显的 语言习惯,即言语逐渐演变而来。人类除语言形式的思维外,还有非 语言形式的思维(如聋哑人的思维)。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生的基本元素(将认知比作图书馆) • 图式:即认知结构,具有对课题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 以便主题有效的适应环境。其建立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 (整个图书馆的书本排列方式) • 同化: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同化,加 强并丰富原有认知结构(增加图书) • 顺应: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要求时,就要改变已有图式,以适 应环境需要,它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改变图书排列方式) • 平衡:这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主体与环 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九、内外影响力范式(Inner forces and outer forces)
Inner Forces
Person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嗯
Outer Forces
十、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模式
• 1、前习俗水平(0~9岁)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定向——警察 第二阶段: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定向 ——老板 • 2、习俗水平(9~15岁) 第三阶段:人际和谐定向——他人评价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定向 ——法律 •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权利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准则定向——理性
社会工作理论
作者:毛毛毛

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模式探讨

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模式探讨

医院管理论坛 | 2021年3月 第38卷 第3期 |81人力资源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模式探讨Discussion on Standardized Training Mode and Content for Psychiatric Specialists□ 张莹 ZHANG Ying 唐妮 TANG NiAbstract2016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将精神科纳入第二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业。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是取得高质量培训效果的关键。

本文介绍试点医院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为构建可推广的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借鉴,推动精神科人才队伍建设和专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Psychiatry was included into the second batch of pilot specialties of specialis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by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enter in 2016.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mode and content of psychiatric specialis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high-quality of training.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ode and conten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psychiatric specialists in the pilot hospital,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based on the real situ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ng a standardized training system for psychiatric specialists for wide appli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sychiatric talent team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service.关键词 Key words:精神科 Psychiatry ;专科医师 Specialists ;规范化培训 Standardized training ; 培训模式 Training mode ;培训内容 Training content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Peking University Sixth HospitalEmail:138****************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编号:2017YB31中图分类号:R197.5;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069.2021.03.0222020年10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强精神科专业人才建设及精神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第二章 人类行为理论

第二章  人类行为理论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新一派的行为主义发展
了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将学习和行为联系 起来,形成了新行为主义(nonehaviorism )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到了20世纪60年代,更新一派的行为主义者 将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结合起来,形成了 新的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班图拉 (Alber Banddura,1925-)的观察学习理 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 他于1913年提出了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他 认为行为是有 机体适应环境的一切活动。
1、婴儿前期:0-1岁,所面临的心理社会
危机是信赖对不信赖(trust vs. mistrust) 2、婴儿后期:1-3岁,所面临的心理社会 危机是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3、学前期:3-6岁,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 机是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initiative vs. guilt) 4、学龄期:6-12岁,所面临的心理社会 危机是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ty)
主要著作:
Maslow,1916-1970)
《动机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 《科学心理学》(1967)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分
析了人 的基本需要,提出人的需要是分 层次发展的,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 的不同,可以将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 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马斯洛 的人本主义理论,称为自我实现理论。
5、青少年期:12-20岁,所面临的心理社会
危机是自我统合对角色混淆(identity vs.role confusion) 6、青年期:20-40岁,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 机是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intimacy vs. isolation) 7、中年期:40-60岁,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 机是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genrative vs. stagnation) 8、老年期:65岁以上,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 机是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integrity vs. despair) 后三个阶段是埃里克森独创的。

雷正则精神分析心理学收藏

雷正则精神分析心理学收藏

心理学收藏精神动力学临床治疗技术培训系列-湖州精神分析培训第二阶段招生简介一、课程概况无论您是精神科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您都需要有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从而对人类精神世界有深刻睿智的洞识;无论您是什么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从业者,系统的精神分析治疗体系都应当是您专业素质的基础。

本次培训完全针对临床实际工作,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理论以及相应的技术实务和督导熔为一体,每一种疾病的临床切入点及操作是各不相同的,这也是学习者的最大困惑,这些困惑将在本次培训中得到解决和澄清。

让学员建立自己的动力学治疗的框架,形成完整的心理治疗地图,在深刻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现代精神分析技术。

二、主讲人简介:雷正则,曾任武汉中德心理医院院长。

Array武汉中德心理医院著名临床心理学专家(精神分析取向),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湖北省心理学会性心理治疗培训首席教员,接受过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连续培训项目。

以精神动力学为治疗取向,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二十多年,近2万小时的案例积累,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理论基础。

在全国各地举办精神分析临床技术、释梦、性治疗、督导团体等培训,雷老师的讲课风趣、幽默、生动,善于将抽象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具体案例生动、细腻地表现出来,他授课经验丰富,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员的欢迎。

因其理论与临床实例紧密结合的讲授风格而受到广泛好评。

擅长领域:精神分析、行为治疗等。

2001年起至今,在全国各地多次举办释梦、精神分析、性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等培训。

第一阶段学习实况三、课程时间与费用全程共9天(8天2晚),费用为300元/天,全程学习付费为2250元,费用可以直接交至灵海心理咨询中心(天杏公寓A座502),也可以网银转账或银行汇款,帐号:1449 1299 8011 0331 607 周俐,开户行:湖州建设银行青铜路支行,请网银转帐的老师注名报名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请银行汇款的老师保存好汇款回单。

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理论和方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理论和方法

ppt课件
13
解释
解释是心理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要揭示症状背后的无无意 识动机,消除阻抗和移情的干扰,使病人对其症状的真正含 义达到领悟,解释都是必不可少的。
解释的目的是让病人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 西,使之无意识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
解释要在病人有思想准备时进行,较有效的方法是在一段时 间内渐渐地接近问题,从对问题的澄清逐步过度到解释,不 断地向病人指出其行为、思想或情感背后潜藏着的本质意义。
常用作焦虑状态的颉颃反应,如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 心身疾病、睡眠障碍等问题。
ppt课件
20
系统脱敏疗法
理论基础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是建立在松弛疗法基础上,一种松弛和紧张交替的治疗方
法,克服在特殊情形中出现焦虑的技术。
步骤: 诊断
告诉治疗的原理 识别引发情绪的情境
识别已经过去的及现在存在的焦虑产生的情境 会谈评估 求助者的自我监测 自我报告问卷测评
投 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 的身上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 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 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转 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ppt课件
ppt课件
14
精神分析治疗的实施
精神分析治疗的规定
时间安排 每次治疗50-60分钟短程治疗每周一次,中、长程治疗 每周2-3次。
疗程设定 短程治疗一般20次左右,中程治疗50-60次左右。长程 治疗持续时间视患者的问题和治疗进展而定。
治疗室布置 安静、舒适、庄重
收费 任何形式的心理治疗都应该是收费的,患者对治疗付 费的态度和表现方式在治疗中具有动力学意义

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示范中心培训

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示范中心培训

精神分析培训的反思与总结
反思学习过程
总结经验教训
学员需对学习过程进行反 思,思考自己在理论学习 和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
学员需总结学习过程中的 经验教训,以便在未来的 工作中更好地运用精神分 析理论和技术。
提出改进建议
学员可针对培训过程中的 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以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分享学习成果
精神分析培训的实践方法
理论学习
学员需系统学习精神分析 的基本理论,包括弗洛伊 德、荣格等大师的理论体 系。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学员 能够深入理解精神分析理 论,并掌握实际应用技巧。
小组讨论
学员分组进行讨论,分享 学习心得,共同探讨精神 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实践操作
学员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实际操作,包括个案咨询、 治疗技巧等,以提高实际 操作能力。
02 梦境解析方法
分析师通过引导患者回忆梦境,解析梦中的象征、 隐喻和情节,揭示梦境背后的心理意义。
03 应用价值
梦的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患者的情感、欲望和冲 突,对于治疗心理障碍和促进自我认知具有重要 意义。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和反移情是精神分析中重要的概 念和技术,涉及到患者与分析师之间
03

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适用范围
心理创伤
人格障碍
情感问题
婚姻家庭问题
精神分析可以帮助咨询对象处 理过去的心理创伤,通过深入 探索潜意识中的情感和记忆, 促进自我理解和疗愈。
对于一些人格障碍,如依赖型 、焦虑型或强迫型人格障碍, 精神分析可以帮助咨询对象深 入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和自我调 节能力。
人本主义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顾对自给自足
• 照顾和自己自足是指个体获得某物, 确信被关注,被照顾,或者给予别人 关注.冲突的存在在照顾他人和保持 两极间主导情感是哀伤和抑郁,分别 伴有害怕他人和害怕失去他人,
内疚感冲突
• 过多的责备自己或别人当一个人真 正地或以为伤害了别人,或妨碍了别 人的需要和权利时,就会产生内疚感, 患者可能经常责备别人,从自身或他 人那里寻找内疚,或是持续否认内疚 或顺从接受内疚的倾向
五、精神分析的实用技术
• • • • • • • 治疗关系 自由联想 移情分析 阻抗分析 梦的分析 阐释 结束分析
动态性分析会谈的要领
• 兼顾和徘徊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层次 • 连贯过去与现在的相互关系 • 以反应防御的观点看心理
抑郁症
• 是对外界依赖,害怕失去客体,悲伤, 抑郁症,抑郁症病人对外界依赖,,感 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必须把攻击转 向自身,否则得不到任何东西,
自恋型人格
自体的一部分不被接受,投向客体被贬低, 我不想依赖别人而害怕,我是如此伟大,不想让 人失望,我所能达到的是别人永远也不能达到 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在意,我关心的可能是别 人嫉妒我,自恋是为了让自己强大,不受伤害, 处理了依赖别人的焦虑,在理想自体和真实自 体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没有哀伤和有罪,自恋病 人不会说谢谢,对不起,他们所做的不好的事都 投射到客体身上贬低客体,自恋型高度关注,我 是不是做的好,别人是不是关注我,不稳定,我 昨天怎么样,今天怎么样,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 如不稳定就是自恋这种变化很大,
病理性自恋
• 抑郁 (空虚自尊易受伤害) • 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感,需要无限的赞美, 并会去利用别人 • 表面很有魅力很冷酷,害怕与别人建立深入的 关系,不能信任和依赖别人,嫉妒 • 异常的性幻想,对性缺乏兴趣 • 理想化、贬低 • 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我是谁和我想成为 什么样的人 )
四、团体与组织中的精神动力 学
服从对控制
• 控制自己和他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这一 冲突强调个体的核心动机是控制他人还是服从 他人,在这方面,公开的或潜在的攻击性冲动具 有重要作用,在被他人领导和领导他人的连续 谱上服从和控制上非适应性的的两个极端,尴 尬和羞耻是来自于被征服的感觉,还是在其他 人的互动中,有意直接的在病人有意识和无意 识体验中引起被贬低的感觉,,需要奚落别人, 贬低别人以使自己感觉更好
• 精神分析治疗就是让潜意识的冲突 变成意识,让自我能够解决意识上 的冲突,是一种以‚压抑取代领悟‛ 的疗法。
个体化对依赖
• 依赖和关系对个体存在具有存在意义的 重要性.他们扩展为对立的两极,一极是 渴望亲密关系和共生性亲近(依赖)另一 极是努力获得明确表达的独立和明显的 距离(强有力的个体化)这一 冲突包括寻 找和回避亲密的体验的激活,主题处理的 是独自一人或能够与他人在一起的问题, 不得不一个人,不得不和别人在一起.
• 一位母亲带着6岁的男孩来到儿童和青少年门 诊就诊。据这位母亲称:这男孩非常坏:他一 天到晚干坏事。他打碎玻璃窗,不停打架,破 坏所有的东西等等。‚他真是个小魔王‛这句 话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说过好几次。咨询师在这 点上发现了件非同寻常的事。他觉得母亲对 ‚小魔王‛感到自豪。当她描述孩子这些出格 的行为时,她的眼睛发亮,声音听起来是满足 的。 • 治疗师的共情为理解这家庭的神经症提供了线 索。母亲是相当抑制的,她无意识把自己做不 到的事让孩子去做,那就是自己的攻击性。孩 子这样做了,并受到了惩罚。而孩子在与母亲 的交流中无意识地感知到当他表现不好时,母 亲是爱他的。

3、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你在别人心中激发出类似于你的(不愉 快)的感受,与此同时,你变得就像以 前让你不愉快的那个人一样。而别人也 会变得像过去的你一样。 如:苛刻的父母——自卑的小孩
• 一位12岁的住院病人,当她还是婴 儿时就经常在躯体和精神上受到严 重的侵犯和干扰。在病房中,这个 病人总是撞到其他人,尤其是她的 治疗师。治疗中,治疗师对病人说, ‘我感觉治疗室中似乎并没有我的 空间,我所站的每个位置好像都是 你的地盘。’通过这样一种互动, 病人施加压力于治疗师,使他体验 到他自己同样的无法逃避的被侵犯 的感觉。
• • • • 偏执:担心外面有伤害 强迫:内部控制很严 癔症性: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分裂:
领导方式:
• • • • • 偏执:不能信任任何人,保护自己很小心 强迫:我不能成为牺牲者我必须控制 表演:我要获得关注,我要留下深刻印象 抑郁:我不足够好,我是无效的 分裂:世界不能提供满足,我和别人的交往 总会带来失败和伤害,保持距离 • 自恋:夸大、反社会
俄狄溥斯冲突
• 作为女人和男人获得关注和认可的需要,与获 得躯体-感官预约和性兴奋感的需要都是根本 的动机,这不仅包括生殖-性的体验,还包括向 他人展示自己\被他人尊重,以及以一种能够提 供身体愉悦的性爱的-温柔的方式与他人建立 关系的所有努力和感觉,,让自己特别有吸引力 和另人喜欢,从而获得所有人的关注和认可,以 唤起他人性欲的方式建立联系,从而确认自己 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
自我价值冲突
•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感被认可 和得到满足。当过度希望自体价值 被认可,或不能得到认可,或被认 可的不够时,冲突就会出现。 • 觉得自己的价值不如别人/有强有力 的自信
恐怖症
• 内心的焦虑和冲动转到外界相对较轻的事物上 去.一个人害怕看别人,患者不会感到内心世界 的危险而转移到外界上,患者不会感受到来自 内心世界的危险而是来自外界世界的危险,会 回避焦虑的场所,冲动不断毛出来,真正回避的 是攻击性的欲望,惊恐是内心的攻击冲动愿望 的歪曲表现,转化成焦虑.有人害怕说不,意味 着对人的攻击,取决于他自己的解释,小小不同 以为着攻击,自我把不舒服的的东西丢出去,攻 击的愿望丢出去,
4、心理防御机制 将痛苦的感情与记忆排斥于意 识之外,使得人们避免与引起 情绪痛苦的事物接触。

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 自恋心理防御机制,对现实加以否定和 歪曲。如,否定作用,外射作用 • 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内射作用:退行作用;幻想作用;体化 作用 • 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 潜抑、隔离、转移、反向、抵消、合理 化作用 • 成熟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升华、幽默
异常。
2、意识与无意识(精神划区 论)
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 前意识
人格结构与意识的关系
超 我 自 我 本 我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3、弗洛依德的心性发展阶段
理论
1)口欲期 摄入 咬 含着 吐出来 闭紧
2)、肛门期
3)、男性生殖期:意识到男女的性 别,恋母情结高发期(三角关系形 成)
4)潜伏期(同性期) 5)生殖器
三、神经症的形成
• 神经症是患者试图解决内心冲突的方 式,用疾病解决内心冲突。 • 症状是不被许可的和被压抑的愿望以 置换和外去的形式得到满足; • 人们潜意识地通过自己的症状来掩盖 自己潜意识的和病态的想法。
冲突 • 双趋冲突 • 双避冲突 • 趋避冲突:对同一客体有截然不同 的愿望,矛盾性冲突
包括种种欲望与冲动。
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
• 自我
是人格的理性部分。 代表理性和审慎。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
由本我分化发展而成的。
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
人格的道德部分。
代表着理想自我和良心。
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小结 个体的本我、自我、超我三者 协调、均衡、和谐,人格才是
健康的。三者失衡,产生心理
1.投射(projection) 你把你内心的东西(情绪、冲动、愿望) 归结为属于另外一个人。 ‚另一个人‛多指你心中‚他人的心理 表象‛。 投射时如果伴有现实检验功能的受损, 就是‚精神病性投射‛ 最好在治疗早期就质对投射。
2.内摄( introjection) 别人的形象内化到你心中,形成你很多时候的 行动指南。 你在内心形成他人的表象。 内摄形成精神结构。 内摄、认同、合并、内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虽然成年后你父亲已经不再谴责你了,可是 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仍然会想起父亲的话, 自我鞭策?‛
7、合理化 为行为找到合理的理由
8、理智化 在体验和谈论冲突的话题时,就事论 事,不带有相应的感情色彩。
9、替代 将一个人的感情从真实的对象转到较 为安全的对象上去。
10、压抑(或名潜抑), repression 你忘记了很多思维内容/事件/情节, 而这不是故意的。(而且这些内容 仍然保留在你的记忆系统中,在后 来你又回忆起来了。)
4、否认(denial) 使用否认的前提是现实检验功能的 存在,假定不防御的话,此人是可 以检验现实的。
5、反向形成(reaction-formation) 你把某些感觉(想法)转化成其相 反的东西。 治疗师要注意对来访者‚好‛有可 能是反向形成。
6、(情绪)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 你把情绪从意识层面消除。(而和 这些情绪相联系的想法可能仍然存 在于意识中)
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
刘继茹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一、弗洛伊德(1856-1939)
在西方学术界,有人把弗洛伊 德、马克思、爱因斯坦并列为影响 西方思想的三个犹太人。
二、精神分析的理论介绍 1、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人格的构成:本我 自我 超我
本我 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
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本能)。
11、理想化和贬低 你所做和所想就像你看重的伟大人 物一样。(此人要么真的很伟大要 么是你自己的全能感的投射)
小结
所有的防御机制有两个共同特点:
第一都是在无意识水平进行,本人并 不知道自己在应用; 第二它们都是经伪装或歪曲事实来减 轻个体的焦虑与罪恶感。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有 助于人们应付生活中的问题,但是过度使用 心理防御机制的人大多心理健康水平低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