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写作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配套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教案:写作中如何抒情

九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教案:写作中如何抒情

九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教案:写作中如何抒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抒情的概念,知道抒情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抒情手法,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3. 提高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抒情概念解析:引导学生了解抒情的定义,理解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

2. 抒情手法讲解:分析常见的抒情手法,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手法。

3. 抒情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抒情句子,让学生感受抒情的魅力。

4. 抒情练习:让学生进行抒情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抒情手法的能力。

5. 作文修改: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抒情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抒情手法,并能在作文中运用。

2. 难点:培养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使作文具有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抒情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抒情的概念,分析常见的抒情手法,并提供优秀作文实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抒情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抒情手法,并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2. 收集优秀的抒情句子,进行欣赏和分析。

3. 提交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抒情手法,表达真情实感。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段落,让学生直观感受抒情手法的魅力。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作文中运用抒情手法的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写作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

4. 激励评价: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抒情手法的掌握程度。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抒情手法的实际情况,检验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课时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抒情概念,分析抒情手法。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专用教案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专用教案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专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抒情方式的概念,并能够识别不同的抒情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抒情方式。

二、教学内容1. 抒情方式的定义和分类2. 不同抒情方式的写作特点3. 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4. 抒情方式的实际运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抒情方式的定义、分类和写作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不同抒情方式的运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写作,尝试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抒情方式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抒情方式的定义、分类和写作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不同抒情方式的运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5.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提供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抒情方式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抒情方式的写作特点。

3.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4. 学生的写作作品具有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抒情方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2. 写作练习: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进行写作,以此培养他们的运用能力。

3. 作品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七、案例分析1. 分析优秀作品:选取一些优秀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以及这些抒情方式如何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写作作品,指出其中运用的抒情方式,并提出改进建议。

八、实践活动1. 情感体验:组织一次户外活动或情境模拟,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的情感,并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来。

2. 写作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写作作品分享给班级同学,让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和欣赏。

导学案-第二单元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导学案-第二单元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第二单元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导学案侣俸中学陶鸿中导学目标:1.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2.从细节入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导学重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导学难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导学课时:2课时导学步骤:第一课时(总第32课时)导学要点:写作指导一、导语情,主要指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

情,有许多许多种,爱情、亲情、友情、乡情、师生情、爱国情……情虽然一字。

但是他让人捉摸不透!莫说青山多障碍,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

人之所以有情,才品味出了酸甜苦辣;之所以有情,才学会了如何去爱,去感恩,去创造。

刘勰说:“为情而造文”。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章需要有情,才能打动读者;要让笔尖流淌真情实感,需要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二、写作导引(一)什么是抒情?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抒情是和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并列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如“这片月季花真漂亮啊!”“浩瀚兮,大海!”(二)抒情的好处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

抒情,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叙事性的作品中,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运用。

(三)抒情方式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这几句诗就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敬仰、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

1、直抒抒情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

“我口写我心”。

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初中抒情作文指导教案

初中抒情作文指导教案

初中抒情作文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抒情的概念,掌握抒情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抒情的概念和特点。

2. 抒情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 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抒情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抒情作文范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叙述、说明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抒情吗?抒情和描写、叙述、说明有什么不同呢?二、什么是抒情(5分钟)1. 讲解抒情的概念:抒情是指表达作者情感和感受的写作手法。

2. 讲解抒情的特点:真实、自然、富有感染力。

三、抒情的表达方式(10分钟)1. 讲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概念和区别。

2. 举例分析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运用。

四、如何运用抒情手法(10分钟)1. 讲解运用抒情手法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抒情对象、运用修辞手法、注重细节描写等。

2. 举例分析如何运用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五、创作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抒情对象,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抒情的概念、特点和运用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抒情写作有什么意义呢?你们在写作中是如何运用抒情的呢?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抒情写作,尝试创作出一篇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抒情作品。

2. 组织一次作文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抒情的概念、特点和运用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抒情的写作技巧。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1

写作学习抒怀教课方案课题选择适合的抒怀方式(共 2 课时)课型作文课多媒体使用()教课目的1、专心察看和感觉生活,学会捕获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

(知识与能2、从平时小事下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力;过程与方 3、经过阅读、沟通、展现让学生逐渐学会赏识自我,热爱法;感情态度生活,抒发真情与价值观)4、学会理性的思虑,真切抒怀。

教材解析重学习真切的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点难借生活细节真切的抒发自己的感情。

点教课方法练习法学法指导一、“先学”环节1.导入新课:叙述故事——奇观的名字叫父亲奇观的名字叫父亲好久好久从前,在一艘横渡大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 6 岁的女儿去美国和老婆会集。

一天,当男人在舱教里用水果刀削苹果给女儿吃时,船却突然激烈摇摆,刀子在男人跌倒时插进他的胸部。

学男人慢慢站起来,在女儿不注意时用拇指揩去了刀锋过上的血迹。

此后的三天,男人照旧照料女儿,带她吹海风,看蔚程蓝的海洋。

忧如全部如常,但女儿尚不可以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分钟虚弱,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这样的忧伤。

到达的前夕,男人到达女儿的旁边,对女儿说:“明日见到妈妈的时候,告诉她,我爱她。

”说完,在女儿的额上深深地留下一个吻。

船到美国了,女儿在人潮中认出了妈妈,大叫:“妈妈!妈妈!”就在此时,男人已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

尸解的结果让全部人惊呆了:那把刀子非常精准地插进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并且不被任何人觉察。

唯一可能的解说是因为创口太小了,使得被切开的心依原样贴在一同,保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上稀有的奇观。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观,有人建议要以死者的名字命名。

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先生一字一句地说:“这个奇观的名字叫父亲。

”教2.评论故事你读出了什么?二、“后教”环节怎样写出真情实感学(一)巧择资料,尽显真情取材范围:亲情、友谊、乡情、师生情、爱国情等类题材皆可。

指导: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自经历最容易做到感情诚挚,最易写出动情点。

初中作文学习抒情教案

初中作文学习抒情教案

初中作文学习抒情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抒情的概念,学会运用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的抒情作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抒情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运用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恰当运用抒情的手法。

2. 如何将抒情与叙述、描写等其他表达方式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优秀的抒情作文样本。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抒情?我们为什么需要抒情?2. 学生分享自己对抒情的理解和经历。

二、讲解抒情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抒情的定义:抒情是指表达个人情感和情绪的写作方式。

2. 讲解抒情的作用:抒情可以帮助我们释放情感,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增进人际沟通。

三、分析优秀抒情作文(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抒情作文样本。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作文中的抒情手法和效果。

3. 每组选取一篇作文进行分享,总结其抒情的特点和亮点。

四、学习抒情手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鼓励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尝试运用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运用抒情手法。

五、创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抒情的方式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写作,尝试将所学抒情手法运用到作品中。

3. 教师选几篇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强调抒情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观察生活,记录自己的情感变化,尝试更多抒情的创作。

2.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抒情的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分析、实践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抒情的概念,学会运用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下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作文指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作文指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作文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课标要求:围绕表达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学会列写作提纲。

训练目标: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训练方法:锁定目标→写作导引→范文引路→方法指导→随堂习作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写作导引:(一)抒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1、什么是抒情?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1、分类:①直接抒情:是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②间接抒情:是借用事件、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效果: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的主题。

例:《黄河颂》(二)在写作中主要学会运用以下几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例:魏巍《我的老师》2、融情于事:例:史铁生《秋天的怀念》3、借景抒情:例:宗璞《紫藤萝瀑布》二、范文引路:3、白板投影范文:《我的烦恼》4、学生认真阅读范文:二、方法指导:1、结合写作导引、范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写作方法。

2、帮助、训练学生审清题意,明确本次作文写作要点,板书方法中的核心要素;四、随堂习作:1、限定时间写作:45分钟,强化时间意识。

2、列好写作提纲:养成良好习惯,使文章条理清楚。

3、明确本次作文评价标准:①写清烦恼的事是什么?②为什么烦恼?③写出烦恼的具体感受。

④适当抒情。

4、明确基本要求。

①文体定位:写事的记叙文;②题目要求:以“我的烦恼”为话题,自拟题目;③字数要求:600字左右;④书写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教后反思:七下语文作文指导学案三写人要抓住特点主备教师: 包华审签: 使用教师: 包华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课标要求:围绕表达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学会列写作提纲。

训练目标:写人要抓住特点训练方法:锁定目标→写作导引→范文引路→方法指导→随堂习作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写作导引:人物形形色色,写作时怎样避免写成“千人一面”,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呢?(一)首先,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抓住这个人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加以细致描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1、抓住肖像描写来凸显人物特点。

初一语文下《第二单元 写作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优质课教学方案0

初一语文下《第二单元 写作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优质课教学方案0

《写作指导课----学会抒情》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1、了解抒情的概念以及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

指导学生在借鉴中认真体味生活之美,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通过抒情这个表达方式写出来。

【教学难点】如何进一步理解抒情,并借助相关手法实行抒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资料链接请同学们齐读纪伯伦的《美》(节选)请你们仔细地观察地暖春回、晨光熹微,你们必定会观察到美。

请你们侧耳倾听鸟儿鸣啭、枝叶窸窣、小溪淙淙,你们一定会听出美。

请你们看看孩子的温顺、青年的活泼、壮年的气力、老人的智慧,你们就会看到美。

请歌颂那水仙花般的明眸,玫瑰花似的脸颊,罂粟花样的小嘴,那被歌颂而引以为荣的就是美。

请赞扬身段像嫩枝般的柔软,颈项如象牙似的白皙,长发同夜色一样黑,那受赞扬而感到快乐的正是美。

请你们把躯体当圣台,奉献给善行;把心灵作祭坛,对爱情膜拜顶礼,那么为这种虔诚而奖赏你们的恰是美。

那些天降予你们以美的奇迹的人们!你们能够欢呼,能够欣喜!因为你们能够无忧无虑,无所畏惧。

二、自主学习1.什么是抒情所谓抒情,顾名思义,就是抒发感情。

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其中有着作者的主观爱憎。

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

2.抒情的方式: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直接抒怀,后者往往依托于叙述、描写和议论,在叙事、写景、状物或论理中抒发情感。

3.抒情的作用抒情文字往往简介明快,形象生动,文采斐然,观点鲜明,在文章中恰当的使用抒情,能够起到画龙点睛,揭示意蕴,升华主题,打动读者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直接抒情这是指作者或人物形象在文章、作品中直接抒发情感,不用借托,无需遮掩,显得直率质朴,诚挚笃实。

如《黄河颂》结尾段“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抒情方式及作用。

2、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3、通过阅读、交流、展示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自我,热爱生活,抒发真情。

4、学会理性的思考,真实抒情。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抒情方式及作用。

2、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练习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赏析下面两个片段。

片段一: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加上都不为过。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片段二: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妈妈呀,我愿在您温柔的怀里甜甜如梦!你觉得哪一个片段写得好?二、什么是抒情(一)、抒情,就是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和表达。

表达方式除抒情外,还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

?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二)、从情感的表达方式上讲,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

1、“我爱你,中国!”这是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比较直白、热烈,多用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判断句、陈述句等,同时经常会在句中使用感叹词,如“好美啊”、“真想你呀”。

直接抒情还经常用于作者感受最深刻、感情最强烈的地方,以精练的语言表达浓郁的感情和强烈的感染力。

间接抒情常用方法2、间接抒情则比较含蓄。

它往往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等手法来抒发感情。

如“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有的借人抒情,通过对人物行为的描写来表达。

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妈妈欣慰地笑了。

她的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

”通过对妈妈笑了、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看等行为描写,来表现妈妈因“我”的进步而高兴、“我”因自己的行为使妈妈欣慰而自豪的情感。

(2)、有的借物抒情,在对事物状态的描摩中抒发感情。

如:“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有的借事抒情,将主观感情隐藏在对事件的记叙之中。

(4)、有的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来达到抒情的目的。

(5)、有的是通过议论抒情,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几句点睛式的议论之中,如“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三、什么是借景抒情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在这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例:那春日的杨柳是否让你油然而生依依难舍的情意,那夏日的荷花是否让你昂然而有蓬勃似火的热情,那秋日的雁影是否让你骤然而起恋亲思归的幽思,那冬日的松梅是否又让你勃然而添披荆斩浪的勇气?理解“借景抒情”《春》中作者借助对江南春景的描写,抒发自己喜悦的心情。

《土地的誓言》中通过对东北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

非写景为主的文章中的借景抒情1、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叶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子……《爸爸的花儿落了》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羚羊木雕》3、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走一步,再走一步》4、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最后一课》借景抒情的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交代背景;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四、怎样写好借景抒情的文章?(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仔细观察才容易抓住特征进行描述。

世上景物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如果离开了这些特点,我们就无法把某一特定的景物逼真地描写出来,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依托。

例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二)、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有时按空间顺序: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有时按时间顺序:或从早到晚,或从春到夏;有时用逻辑顺序。

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例如:每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明亮的带子。

很明显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1 :用拟人的手法《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水也不忍得冻上,……”把冬天的多姿多彩描写得活灵活现。

2:用比喻的手法《春》一文中写春花“红的像火……”、写春雨“像牛毛……”、写春风“象母亲的手一样抚摸着你……”。

这些比喻手法的运用,很好的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

3:引用、夸张、反问、排比等等。

(四)、做到情景交融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

例如:《春》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济南的冬天》表达作者对济南的由衷喜爱,有时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有时则是把感情融入到字里行间。

五、范文举例温暖的微笑“刷刷刷……”那熟悉的扫地声又准时在楼下响起。

我朝楼下望了一眼,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身影,依旧是那一串连贯的动作——她身穿醒目的环卫工作服,手执大扫帚,弯着腰,正卖力地清扫着道路两旁的落叶及生活垃圾。

【先声夺人,由扫地的“刷刷刷”声引出主人公“她”。

】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下楼,然后和她相视一笑。

她笑起来很好看,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还有一对浅浅的小酒窝(这里加一个修饰语“灿烂明媚”)。

每天早晨上学时,她的微笑也便成了我一天的开始。

【描写“她”的笑容带给人好心情。

】她是一名环卫工人,也是一个聋哑人。

她无法用语言表达出任何情感,只有用手中的扫帚,将自己对城市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来。

一年四季从未间断。

(这里应具体描述四季的景象,如“当初春的鸟儿站立在高高的枝头啼啭着动人的旋律时”等语句。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可她从未表现出厌倦和疲惫。

【补充交待“她”对工作的热爱,对邻里的热情。

】【以上三段,均是为下文作铺垫。

】又是一年隆冬将至,狂风呼啸而过。

我仍旧背着书包走下楼,耳边依旧萦绕着爸爸妈妈愤怒的争吵声,还有昨天老师责备的话语,好友因误解而递过来的冷眼……此刻,种种不快全都化作了劲厉的寒风,和我撞了个满怀。

【天气寒冷,“我”的心也冷。

】突然,那个熟悉的身影闯入了我的眼帘,她仍然穿着醒目的橙衣,用力挥动着手中的大扫帚。

“刷刷刷”,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改为“有节奏的声音仿佛催人奋进的鼓点”)。

她看见我之后,依旧露出那个标志性的微笑。

这微笑真让人温暖!(改为“这微笑仿佛春风,融化了我心头的冰凌。

”)【“她”的微笑准时出现在“我”的视线中,让心情低落的“我”受到了感染。

这里是全文的高潮,应该浓墨重彩地写。

】那个隆冬的清晨,因为有她温暖的微笑,而成为我最温暖的记忆。

【结尾点题。

】升格示例温暖的微笑“刷刷刷……”那熟悉的扫地声又准时在楼下响起。

我朝楼下望了一眼,依旧是那张熟悉的脸,依旧是那一串连贯的动作——她身穿醒目的环卫工作服,手执大扫帚,弯着腰,正卖力地清扫着道路两旁的落叶和生活垃圾。

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下楼,然后和她相视一笑。

她笑起来很好看,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还有一对浅浅的小酒窝,如春阳般灿烂明媚,让我一整天都充满着自信。

她是一名环卫工人,也是一个聋哑人。

她无法用语言表达出任何情感,只能用手中的扫帚,将自己对城市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来。

当初春的鸟儿站立在高高的枝头啼啭着动人的旋律时,当夏季的朝晖出现在东方美丽的天幕演绎着生活的美好时,当秋天的晨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梢带来丰收的喜悦时,当冬日的暖阳携带着金色的温情穿梭于这座城市的楼宇之间时,她,都在人行道上工作着,无论风吹日晒,从未看到她厌倦或是疲惫。

又是一年隆冬将至,狂风呼啸而过。

我仍旧背着书包走下楼,耳边依旧萦绕着爸爸妈妈愤怒的争吵声,还有昨天老师责备的话语,好友的误解……此刻,种种不快全都化作了劲厉的寒风,和我撞了个满怀。

突然,那个熟悉的身影闯入我的眼帘,她仍然穿着醒目的橙衣,一双手已经冻得发紫。

她看见我之后,依旧露出那个标志性的微笑,一瞬间,一股奔腾的暖流直涌心头。

她如此辛劳,却总是将最美丽的微笑展现给别人,给予人明朗和温暖。

而我为什么要为一点点的不如意而兀自伤感呢?那个隆冬的清晨,她温暖的微笑,成为我最温暖的记忆。

六、写作训练你学会了吗?我们来写一写。

1、春天到了,学校里开满了各种花,你有留心过吗?你有动笔的冲动吗?面对如此美景,我们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情,以“校园花开”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景物片段。

2、“放学了,老师说要进行大扫除,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请把这段文字扩充具体,写一篇100字左右叙事片段,注意通过叙述的方式间接抒情。

3、大作文有人说:没有爱,我们的世界将一片荒芜。

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家园才鸟语花香,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亲人才相亲相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芳香四溢,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熠熠生辉……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花草,爱动物,也爱家乡,爱祖国,请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七、写作指导1.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

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

本次作文以“爱”为话题,就是围绕“爱”为主题选择材料,组织作文,万不能偏离这个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